黄海 孙悦张 晨旭
摘 要:通过对当前吴江有机水稻生产情况的调查,分析了吴江有机水稻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困境,探讨了未来吴江有机水稻生产方式和对策,并提出了相关建议,供参考。
关键词:吴江;有机水稻;生产现状;对策
文章编号: 1005-2690(2021)08-0114-03 中国图书分类号: S511;F326.11 文献标志碼: A
吴江地处太湖流域的东南部,自古以来便是鱼米之乡、富饶之地。境内全年四季分明、气候温和、日照充足、土地肥沃,优越的自然生态条件十分适宜水稻种植。近些年,吴江加大了对农田资源的开发利用与生态保护,建设了国家级“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标准化示范区”,创建了近1万 hm2 “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水稻、油菜)标准化生产基地”,入选了第二批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名单,联合科研部门、高校院所和农业龙头企业协同攻关育种、栽培、病虫害防治等生产技术,主动为包括水稻在内的“三品”认证进行规范和指导,在发展有机水稻生产方面做了很多扎实有效的工作。但受生产布局、市场规模、消费习惯等多方面的影响,目前吴江有机水稻发展速度慢、规模小、效益低,须进一步加大宣传推广与政策扶持力度,加强对有机水稻生产基地的技术指导,采取综合激励措施,加强管理与服务,通过行政推动、市场拉动,促进吴江有机水稻生产稳步发展。
1 吴江有机水稻生产现状
1.1 生产规模
吴江有机水稻生产始于2002年,当时吴江认定了31个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认证面积达4 000 hm2,在此基础上,吴江通过基地筛选,选择了位于同里北联农业园区内的水稻种植基地,开始尝试有机水稻的生产。2005年,随着《有机产品》国家标准(GB/T 19630)的颁布实施,吴江有机水稻生产有了较大的发展,种植区域逐年扩大,种植面积逐年增加,种植产量逐年提升[1]。截至目前,吴江有机水稻生产基地增至22个,分布于8个镇区,基本覆盖吴江全区;种植面积增至400 hm2,占全区水稻种植面积的3%;水稻平均单产近400 kg/667 m2,相比之前300 kg/667 m2的产量提升了33%,详细情况见表1。以区域公用品牌“吴江大米”为标识的有机大米年销售量160万 kg以上,在苏南地区保有较大的市场,产品获得广泛认可,享有较高的品牌知名度,市场销售供不应求。
1.2 生产方式
吴江地处苏南经济发达地区,全区农村土地流转及农业生产集约化程度较高,水稻生产基本上摆脱了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原先以人工为主进行的农事操作已逐渐实现全程机械化。
近几年,得益于农业生产上“四新技术”的快速发展,吴江有机水稻生产方式也在逐步进化,以“稻鸭共作”为代表的稻田综合种养模式、绿色生态防控技术、矢量植保无人机等新方式、新技术、新装备蓬勃发展,有效地节约了水稻种植成本,提高了水稻种植效率和稻谷质量,保护了农田生态环境,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2]。
1.3 生产技术
吴江围绕有机水稻生产中肥料管理与病虫害防治这两个关键环节,在遵循有机农业种植方式的前提下,通过反复生产实践,积累了许多适合于吴江有机水稻生产的实用技术。
1.3.1 病虫害防治
吴江有机水稻病虫害防治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详细防治方法见表2、表3。从稻田本身存在的生态系统出发,以农业防治手段为基础,灵活运用物理和生物等综合防治措施,创造不利于病害、虫害和杂草的发生,但利于天敌生存和繁殖的生态条件,充分发挥天敌的自然防治效果,实现了控害与环保双优。并且,在采用药剂进行化学防治时,严格遵守有机产品国家标准(GB/T 19630-2011)中有关投入品使用的规定[3]。
1.3.2 肥料管理
从2004年开始,吴江开展了全区范围内农业面源污染与水稻生长期精准施肥的研究。针对水稻的产量和质量目标,测算出整个生长周期内水稻需要的总施肥量和每一生长阶段需要的施肥量,同时依据水稻的需肥规律、种植土壤的供肥性能和肥料效应,通过全区设点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工作,系统性地对土壤情况进行全面监测,充分摸清土壤的养分含量,根据目标产量,精准平衡施肥,做到定性和定量相结合,从而进一步降低农业成本,减少环境污染。近年来,吴江针对有机水稻的需肥特性,在继续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工作的同时,大力提倡符合有机生产方式的作物轮作与套作,全面普及秸秆全量还田,鼓励农田有序休耕休种;同时加大与扬州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江苏省农科院等科研院所的合作力度,深入开展绿肥与农家肥分解机理与方法的研究,加快推进具有长效缓释性能的新型生物肥料与商品有机新肥源的开发利用,进一步恢复当前土地肥力水平,以满足有机水稻的生长需求[4]。
2 吴江有机稻米生产存在的问题
2.1 有机稻田的肥力水平不高
依据国际有机农业的普遍法则,有机水稻在生产过程中不允许施用化学合成物质,只能施用有机肥用作水稻基肥和追肥。而目前我国的商品有机肥还处于试验开发阶段,质量与肥效相比化肥还有很多的不确定因素。详细情况见表4。
通过试验可以看出,在相同的小区布局、相近的土壤质地与肥力水平、相同的播栽时间与群体起点条件下,尽管有机稻田肥力供应相对稳定,但在水稻分蘖、拔节和孕穗期等关键阶段,有机稻田的肥力供应已无法满足水稻正常生长需求。
2.2 稻瘟病、纹枯病、杂草对有机水稻生产影响较大
稻瘟病与纹枯病是吴江水稻生产中常见的病害,每年都有一定程度的发生,对水稻生产有很大的影响。详细情况见表5。目前,在常规水稻种植上,一般采用多种化学农药交叉使用,可以有效控制上述水稻病害,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对水稻产量的影响也较小。但在有机水稻生产过程中,由于使用的是生物源、矿物源类农药,结合杀虫灯、稻田养鸭等方式综合防治,此类生物或物理防治的效果不佳,对有机水稻生产的影响很大。另外,几类农田杂草对有机水稻生产的影响也较为明显,根据近些年的农情调查,稻田杂草为害面积已经达到70%以上,而去除杂草的方法目前还是依靠人工拔除为主,高额的人工除草费用直接推动有机水稻的成本上涨,并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5]。
目前,吴江水稻种植品种的品质、抗性直接影响着有机水稻产量的进一步提高,这些问题急待研究与解决。
2.3 有机水稻种植基地体系建设还不完善
《有机产品》(GB/T 19630—2011)国家标准对有机水稻从生产、加工、销售、标识到产品质量管理的各个环节都提出了明确要求,但从吴江有机水稻实际的生产情况来看,除少数农业龙头企业等规模经营主体以外,大部分经营规模较小的有机水稻生产主体仍存在质量控制体系不完善、不规范的状况,缺乏对有机水稻生产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严重影响有机稻米产品的可信度与有机产品生产企业的诚信度。
2.4 有机大米的市场售价较高
目前,以区域公用品牌“吴江大米”上市销售的有机大米价格在12~30元/kg不等,相对于普通的消费者而言,期望的市场销售价格则普遍在10元/kg,这就形成了两者之间较大的价格差。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在于生产者种植有机水稻的成本投入较大,产量相比其他水稻有所降低,因此售价往往要超过成本一倍以上,而消费者往往考虑有机水稻的安全性比其他水稻要高,口感方面也会略有提升,稍微贵一点可以接受,但是超出同品类普通大米价格的一倍以上便会无法承受。因此这种买卖双方对价格的接受偏差将会影响有机大米市场的培育和进一步扩展。
3 吴江有机稻米生产发展对策
3.1 优化有机水稻生产的农业措施
根据吴江区的地域资源与自然生态条件,筛选出合适的有机水稻品种,以适应吴江本地有机水稻生产所需。
(1)通过改善农田基础设施,提高畜禽粪尿等农家肥与商品有机肥的综合利用率,进一步培肥有机水稻地力,提高土壤中有机质含量。
(2)通过推迟水稻播种与移栽日期,减少稻田内源性害虫的发生数量,采用绿色综合防控措施,完善水稻病虫害测报体系,有效控制水稻病虫害产生危害。
(3)通过实施水稻机插,加强田间水层管理,实施“壮秧、扩行、减苗、缩株、增肥”等适宜性栽培措施,降低病虫害发生率,提升有机水稻产量。
(4)通过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完善农业生产条件,提升生产技术含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单位面积的产出量。
3.2 加强农业环境和有机稻米的检测与管理
加强农业环境与产品质量监管网络建设,制定相应的生产管理措施,实行有机水稻生产动态管理,确保有机水稻生产从基地到餐桌全程质量可追溯;加强对生产基地环境、农业投入品与稻米加工产品的质量检测,加强标准化知识培训,制订相应的技术管理规程,大力推进有机水稻标准化生产,提升有机水稻技术含金量,确保生产的有机稻米让广大消费者放心、满意。
3.3 培育有机大米市场,合理引导消费观念
当前从市场调研的情况分析来看,有机大米受到不少消費者的青睐,但由于市场售价原因,大部分的青睐者无法承受有机大米高昂的价格,还停留在观望与等待中,这符合市场经济的规律,价格成为影响购买的主要因素。
为了扩大有机大米的市场占有量,可以借鉴国外有机食品的定价体系,一般为高于市场同类常规食品价格的30%~50%为宜。以此为据,目前市场上销售的有机大米售价也建议定位在高于绿色食品大米价格的30%~50%为宜,相信这样的价格一定会有效提升吴江有机大米的市场占有率,引导广大消费者注重生活品质的改善。
参考文献:
[ 1 ] 汪贞,席运官.国内外有机水稻发展现状及有机稻米品质研究[J].上海农业学报,2014,30(1):103-107.
[ 2 ] 何旭平,曹爱兵.江苏有机稻米发展前景及其对策[J].江苏农村经济,2010(8):43-44.
[ 3 ] 张连萍,赵忠良,闫景凤,等.黑龙江省有机水稻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4(14):57-58.
[ 4 ] 金连登.我国有机稻米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J].中国稻米,2007(3):1-4.
[ 5 ] 蒋延军.上海农场有机稻米生产问题与对策的研究[D].扬州:扬州大学,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