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近视角下跨区域产学协同创新的影响因素研究

2021-07-11 08:26胡双钰吴和成
科技管理研究 2021年11期
关键词:区域间产学协同

胡双钰,吴和成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江苏南京 211106)

开放式创新背景下,技术创新的复杂性以及创新成本的急剧增加使跨区域的合作与交流日益频繁,跨区域协同创新日益成为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是推动国家创新体系向前发展的关键。产学协同创新对于弥补产业技术创新需求与学术基础研究间的断层具有重要意义,是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攻克科技与经济“两张皮”瓶颈的关键突破口,也是建设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理论体系的重要着力点。

邻近性对协同创新影响的研究主要存在两条路径:一是从参与协同的组织类型切入,侧重考虑邻近性对不同类型组织间协同创新的影响,其中企业间、高校间的协同较多[1-4]。二是考察不同邻近性因素对跨区域协同绩效的影响,从认知邻近、组织邻近、技术邻近、社会邻近、制度邻近等邻近性中选取有代表性的维度,分析对区域创新及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指出技术、认知及制度邻近等因素是跨区域产学协同创新、技术创新合作的重要影响因素[5-6]。综合学者的研究可知,邻近性在跨区域协同创新中的重要性已得到学者的普遍认同,但仍有两点不足:一是对区域经济、制度邻近的研究处于起步阶段。经济邻近在实证中作为外生变量或控制变量,并未进行深入分析;制度邻近以区域间是否边界相邻作为衡量指标,与地理邻近概念混淆。二是对跨区域产学研协同的研究多从国家、产业及创新集群角度出发,以省际区域为对象的研究不多。

鉴于此,本文将区域间协同创新主体在经济空间、制度空间、地域空间及认知空间上的关联对应为经济、制度、地理和认知邻近,基于交易成本理论研究各维度邻近性及交互关系对跨区域产学协同创新的作用机理,为邻近性相关理论的拓展及政府相关政策制定提供参考。与以往邻近性相关文献不同,本文将区域经济状况作为单独的变量析出,探讨了经济邻近在跨区域产学协同中的作用;制度邻近的指标突出了区域之间制度的异质性,而不是将行政边界作为制度邻近的表征,克服了制度邻近与地理邻近概念上的部分重叠。本文丰富了现有研究的理论视角:第一,已有研究主要关注国家层面邻近性与区域创新之间的关系,忽视了一国内部经济与制度因素的影响,本文聚集于省级层面经济邻近性因素的分析,对现有文献中跨区域协同创新影响机制的研究进行了很好的补充与拓展。第二,本研究对区域制度水平的设置克服了简单地以行政边界为表征的方式,指出制度距离与跨区域协同创新呈倒U 型关系。实践方面,本研究从多维邻近及省级层面角度,为创新主体突破经济、制度及空间因素的限制,促进跨区域产学协同提供了决策参考。

1 理论背景和研究假设

1.1 经济邻近对跨区域产学协同创新的影响

经济邻近是指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的相似程度,与之相对应的是经济距离的概念,即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臧欣昱等[7]从效率视角实证表明区域协同绩效与经济发展水平存在正相关性,但创新主体间的差异不利于区域协同创新。然而资源基础观认为经济发达地区潜在的技术需求意愿及购买能力较大,相较于欠发达地区更易获取所需的创新资源。此外,经济发达地区的自主创新能力及对新技术的吸收能力更强。

近年来,总体上中国的区域内与区域间合作呈大幅提升趋势,区域间合作表现出较强的“核心-边缘”结构[8],在寻找跨区域的协同主体的过程中,落后地区的创新主体为节省搜索和管理成本,更倾向于与经济发达地区具有知识密集型资源的创新主体合作,充足的资金及优质的人力资本使发达区域的技术处于前沿[9],与发达地区的合作有助于落后地区创新主体获取新技术中的知识溢出,因此,经济距离对技术转移的强度具有显著正向作用。相对发达地区在选择合作伙伴时拥有更多的选择,但是发达区域昂贵的土地使用费、激烈的竞争等因素,使其与相对落后区域的合作更有助于其核心技术的应用与推广,技术转移的成本和风险得以有效控制。本研究认为中国跨区域产学协同创新受经济距离的正向影响,即经济差距越大的区域间更容易协同创新。因此提出以下假设:

H1:经济距离对跨区域产学协同创新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

1.2 制度邻近对跨区域产学协同创新的影响

制度邻近是一个多维的抽象概念,不仅指协同主体所属区域的宏观制度层面的邻近或相似程度,也意味着主体共享类似的规章、准则、激励政策和价值观,制度距离是制度邻近性的另一种表达方式[10],指区域间在政策、规范及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差异。具有相似制度的国家间其经济交往与学术交流更多,更容易实现知识与技术的溢出从而促进经济及创新水平的提升[4,11]。中国由于长久的经济政治发展状况,各省间财税政策、风俗习惯、市场化程度等出现不同程度的差异,最初的研究中大多数学者认为这种差异阻碍了跨区域合作[6,12]。

随着国家对跨区域协同的政策扶持力度日渐提升,省际间的相互依赖和经济互动使不同区域创新主体间的关系日益紧密,区域制度逐步嵌入本地知识及文化环境中,此时具有一定制度距离的区域间,创新资源更具多样性,多元化的创新资源会推动区域知识技术更新进而优化创新资源的配置效率。然而过多的制度邻近会造成区域间的“制度惯性”,更易产生冗余信息,不利于跨区域的协同创新。

本文从省际角度探讨制度距离与跨区域产学协同创新数量的关系,认为两者并非线性关系,一定的制度距离会促进区域间的产学协同,过多的制度距离会阻碍区域间的产学协同创新。经济邻近的区域间由于互补性资源的利用,扩大了人员间的信息交流与沟通,使得制度距离与跨区域产学协同创新数量间的倒U 型曲线更为平缓。基于以上分析,提出以下假设:

H2a:制度距离对跨区域产学协同创新的影响呈倒U 型。

H2b:经济距离对制度距离与跨区域产学协同创新的倒U 型关系具有调节作用;较小的经济距离下,制度距离与跨区域产学协同创新的倒U 型关系更平缓。

1.3 地理邻近性对跨区域产学协同创新的影响

地理邻近性是指各创新主体间的物理及空间上的邻近,对区域协同创新的作用可从互补性资源的获取、隐性知识的传播、创新环境等方面进行。在区域创新及知识溢出的研究中,诸多学者基于欧盟地区及中国省域间、企业间的跨区域协同创新案例指出地理邻近正向促进了区域间协同创新[2,4-5,8,13]。随着地理距离的增加协同各方的沟通、时间及旅行等成本大幅增加,阻碍跨区域的创新和技术转移,即知识溢出存在地理衰减效应[14-15]。

随着通讯及公路、铁路等基础设施的发展,部分学者指出地理邻近因素在跨区域合作中的作用在逐步下降,具有较强吸收能力的企业会主动出击寻求与高水平大学研究机构的合作[16],同时社会网络关系、吸收能力、大学声誉及便捷的通讯工具对地理邻近具有替代作用[17-20]。也有学者认为“地理已死”,地理邻近在跨区域协同中不起任何作用[21]。如夏丽娟等[10]基于省域间合作认为地理邻近并没有促进产学研协同创新绩效,通讯技术的发展以及协同各方短暂的地理邻近将是未来协同创新的新常态。

在跨区域合作中协同各方势必会有交通、搜寻等成本,而地理距离会造成此类成本的增加或问题解决滞后,此外相邻区域间具有相似的文化环境,降低了协调成本及协同失败的风险,有助于协同主体间的耦合,促进协同向更高级别的演化。基于此,本研究认为地理邻近使面对面的交流更为容易,增加信任的同时扩展了知识的宽度与深度,因此地理距离对跨区域产学协同创新的影响依然存在。经济距离较大的区域间合作带来的技术、管理及成本优势,可能会削弱地理距离引起的运输成本增加、隐性知识传播不畅等问题,弱化地理距离与跨区域产学协同创新的负向关系。基于以上分析提出假设3。

H3a:地理距离对跨区域产学协同创新具有显著地负向影响。

H3b:经济距离越大,地理距离对跨区域产学协同创新的负向作用越小。

1.4 认知邻近对跨区域产学协同创新的影响

认知邻近性是指创新主体对事物感知、诠释与评估方式的相似性,具体到组织层面,认知邻近的主体间共享类似的知识基础[22]。跨区域的认知邻近指文化、风俗、技术与知识结构等的相似性[23]。对认知邻近的研究,多数学者指出认知邻近促进了区域间协同发展,即认知邻近水平越高,越有可能实现高效的沟通并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具有类似认识基础的创新主体间更易吸收创新过程蕴含的各类创新资源。毛磊等[2]认为相较于其他维度的邻近性,认知邻近在跨区域协同创新中的作用最大。李琳等[23]等指出认知邻近推动了长三角跨区域经济协同发展,且与地理邻近存在互补效应,交互效应的影响大于单一邻近性的作用。

认知邻近有助于同质知识的交流,对于完善现有的知识体系、推动技术升级等具有重要作用,但认知邻近也容易导致知识锁定,因而部分学者认为一定程度的认知差异有助于新知识的吸收与获取,促进了多样化资源的创造性重组。如党兴华等[6]认为,中国的认知邻近太大制约了跨区域技术创新合作的发展。也有学者认为认知邻近在渐进式创新中有较大影响,异质性思想的碰撞及主体认知的差异有利于突破性创新的产生。

本文基于省域视角认为区域间的认知邻近性保证技术、信息等创新要素的跨区域流动,认知距离小更容易实现产学主体间的跨区域协同,促进先进管理思想的推广及创造性技术的转移;反之,认知距离越大,区域间的沟通存在天然的屏障,不利于协同创新效率的提升。区域间经济距离的差异体现为产业结构、技术发展水平、教育水平等多方面的差异,异质性条件下认知邻近在跨区域产学协同中的作用凸显,认知邻近推动了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区域间的合作;另一方面,经济距离推动了跨区域产学协同创新的发展,区域间的信息、技术交流与人员沟通进一步加深不同创新主体的认知相似性。基于以上分析提出假设4。

H4a:认知邻近对跨区域产学协同创新具有显著地正向影响。

H4b:经济距离对认知邻近与跨区域产学协同创新的关系有正向调节作用。

2 实证研究

2.1 变量的选择

2.1.1 因变量

专利作为重要的知识流动途径,虽然各区域在专利倾向及质量方面存在差异,但在跨区域的研究中仍是最广泛衡量创新产出的指标,本文以发明专利的申请授权量作为跨区域协同创新的度量指标。数据源自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由于专利从申请到授权约有18 个月的时间,故本文研究使用2001—2018 年发明专利的申请授权数据,检索并收集中国企业与大学间的两两合作发明专利数据,去除港澳台及外资企业申请、区域内合作,共73 058 条跨区域产学合作数据以衡量跨区域协同创新。

2.1.2 自变量

经济距离(Ecodist)的测量采用Shi 等[11]及Sun等[24]的方法,用区域人均GDP 差额的绝对值表示;认知邻近(Cogprox)采用区域间产业结构相似系数表征[25],计算公式为:

地理距离(Geodist)的测量方式,可用绝对距离(如球面距离)[13],也可用相对距离(如交通时间或成本)[26]。我国快速铁路的迅猛发展,不仅引起区域间时空收缩,显著提升高铁沿途的经济发展,而且伴随经济效应极大促进了区域间知识与技术的转移。相较于绝对距离,旅行时间对跨区域技术创新合作的影响更大,因此本文以区域间火车运行的最短时间作为地理距离,数据于2018 年8 月在中国铁道部官方订票平台(www.12306.cn)查询获得。

制度距离(Insdist),党兴华等[6]及吴卫红等[27]的研究表示区域市场化水平及区域间地方保护程度可较好的用作制度邻近的表征,本研究综合两个指标,用区域市场化指数与商品零售价格指数比值差额的绝对值表示区域间的制度距离,市场化指数反映了区域的市场化程度,而商品零售价格指数的差异反映了区域间的市场保护程度,由于分母可能为零,因此加上a,本文a 取0.1,表征区域间的制度距离,所有价格指数以1990 为基期。

2.1.3 控制变量

除地理、经济、制度和认知邻近外,影响跨区域产学协同创新的因素包括通信基础设施、进出口结构、教育支出、R&D 人员状况等,这些因素对区域创新及经济发展具有显著的影响,但在跨区域产学协同中可能存在挤出效应或互补效应,应予以明晰。

区域通讯基础设施薄弱不仅限制区域经济的发展,也不利于区域间创新要素的自由流动,通讯技术的发展使地理距离较远的主体间能实现无障碍的沟通,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地理距离的阻碍作用,用局用交换机容量表示区域间的通信基础设施(ICT)间的差异;随着商品进出口额的增加,国内外的合作日渐增多,推动了国内外互补性创新资源的整合从而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但区域间对国外资源的争夺阻碍了国内跨区域的协同发展,因此区域间进出口结构的差异是影响跨区域产学协同创新的因素之一。进出口结构(Im-export)的计算方法同认知邻近,用区域间进口及出口额的结构相似度表示;R&D 投入促进了本地区及邻近区域的经济发展及人力资本增长[28]。区域R&D 投入(R&D)用工业以上R&D 人员全时当量差额的绝对值表示,用于反映跨区域产学协同创新中的人力资源投入;教育是支撑国家和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投资,区域教育经费支出占GDP 的比重(Edu),反映了区域发展教育的政策、路径及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对区域人力资本积累及知识存量增长具有重大意义。原始数据若无特殊说明均源于国家统计局网站及《中国科技统计年鉴》。

2.2 模型设定与估计方法

本文需要论证4 种维度的邻近性对跨区域产学协同创新发展的影响,参考Crescenzi 等[17]的研究,构造以下基本回归模型:

2.3 实证结果分析

变量的相关系数矩阵及描述性统计如表1所示,相关系数矩阵表明所有变量间存在某种程度的两两相关性,系数均小于0.5 的临界值表明自变量间不存在多重共线性。考虑到实证中存在变量间的交互关系,对主要变量进行中心化处理。经济邻近、地理邻近、R&D 人员全时当量、基础设施的数值较大,回归时可能存在偏差,对其取对数后进行回归。

表1 变量相关系数及描述性统计

为了取得稳健的回归结果,使用自助标准误,提取次数为400 次。采用逐步回归对各个模型进行分析,其中模型1~4 分别对各个维度的邻近性及控制变量进行回归,检验各变量与跨区域产学协同创新的关系。模型5~7 考察了经济距离与其他维度邻近性的交互效应对跨区域产学协同创新的影响,模型8 将所有变量纳入回归模型中。负二项式回归的结果如表2 所示。

由表2 可知,经济距离(β=0.448,P<0.01)对跨区域产学协同效率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即经济邻近阻碍了区域间产学协同创新,支持H1的假设。与Sun[29]的观点一致,经济邻近的区域间由于面临类似的技术、人员、产业结构等问题,限制了协同深度的发展,而与经济差异较大的区域合作,有助于互补性资源的获取从而促进跨区域的产学合作,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产学创新活动具有路径依赖性。实证结果证明,一国内部不同经济发展程度区域间的产学合作遵循“核心-边缘”结构,发达区域在合作中马太效应显著。欠发达地区在选择协同创新合作伙伴时更偏好于比自身发达程度高的区域合作,这是由于发达区域不仅具有处于科技前沿的技术知识、更科学的管理方式,能更好的吸收发达地区的经验,同时产业结构、技术与经济发展状况等异质性因素使区域地方政府间的竞争及博弈处于双赢阶段,更易获得政府的支持,从而使得落后区域在合作中获益更多。

表2 固定效应的面板负二项式回归模型结果

大多数学者指出制度邻近与跨区域的产学协同创新呈线性关系,区域间宏观层面的软环境及微观层面的交流便利促进了跨区域产学协同朝纵深方向的发展,市场化水平的提高以及地方保护主义的减小,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区域间的行政壁垒,促进了跨区域的协同创新。由模型2 可知,制度距离与跨区域的产学协同创新呈倒U 型关系,即一定的制度距离促进了跨区域的产学协同,但过高的行政壁垒阻碍了其进一步发展。呈现出非线性关系的可能原因在于与以往研究中不同国家间的制度异质性不同,本文的研究对象为一国内不同区域的制度邻近特征对跨区域产学协同创新的影响,在国家总体政策一致的前提下,根据各区域资源禀赋及发展阶段等特点制定适合本区域的发展战略,有助于跨区域合作产学合作伙伴关系的形成,而随着区域制度异质性的进一步增大,创新主体间的沟通成本及协同成功的不确定性增加,对跨区域产学协同创新的促进作用减弱。为了更直观地观测制度距离与跨区域产学协同创新的关系,令,(0,19.41)区间内,制度距离与跨区域产学协同创新绩效呈正相关,在(19.41,93.41)的区间内两者呈负相关,具体如图1 所示,因此支持H2a的假设。由模型5 可知,经济距离(β=0.471,P<0.01)的显著性水平不变,但系数增加,与制度距离平方的交互项在0.1 的水平上不显著(β=0.001),可知经济距离对制度距离与跨区域产学协同创新的倒U 型关系具有调节作用,但是其影响并不显著,部分支持H2b的假设,具体影响效应如图2 所示,经济距离正向调节了制度距离与跨区域产学协同创新的关系,随着经济距离的增加,制度距离对跨区域产学协同创新的正向作用越大。

图1 制度距离与跨区域协同呈倒U 型关系

图2 经济距离与制度距离的交互作用

由模型3、6、8可知,地理距离与跨区域产学协同创新呈负向关系,支持H3a假设。与大多数学者的研究一致,本文支持地理邻近对跨区域产学协同创新的正向作用,说明在产学双方在选择跨区域的协同方时,为节省搜索和管理成本,更倾向与周边区域合作,较小的地理距离为创新主体提供更多面对面交流的机会,更易实现隐性知识的交流。经济距离与地理距离的交互项不显著(β=-0.036,P>0.1),不支持H3b的假设。这可能是因为经济距离引起的区域间产学合作带来的收益,小于地理邻近所带来的收益;或者协同成功的风险具有不确定性,使得协同各方更倾向于地理邻近的区域间合作。

模型4 中认知邻近正向促进了跨区域的产学协同创新,但系数并不显著,模型7、8 中,认知邻近与其他因素共同作用时,认知邻近分别在0.05 及0.01的显著性水平下促进了跨区域产学协同创新,支持H4a的假设。具有相似认知的区域对先进技术、科学经营理念的理解方式相似,产学主体在协同过程中更易实现有价值的互补性知识的融合,促进区域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与产品升级,暂未找到“知识锁定”效应的证据。经济距离与认知邻近的交互项不显著(β=-3.856,P>0.1),不支持H4b的假设。

表1 中经济距离与认知邻近的相关系数为-0.253,表明两个变量间呈微弱的此消彼长关系,即随着认知邻近的增加,区域间经济距离会逐步缩小;经济距离的缩小会增加区域间的认知邻近,因而二者的交互效应对跨区域产学协同创新的作用不显著。

工业以上R&D 人员全时当量的差异正向促进了区域间的产学协同创新,人员投入量大的区域其知识与技术存量显著高于投入量少的区域,知识与技术的公共品属性促进了区域间产学协同创新。区域教育支出占比的差异对跨区域协同创新的影响为负,即区域间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同导致不同区域的知识存量存在显著差异,对同一知识与技术的吸收及转化能力的差异不利于区域间协同创新。通信基础设施(ICT)的差异对跨区域合作有负向作用。通信基础设施投资差异小的区域间人员交流与合作更为便利,协同各方人员间频繁的信息沟通与互动增进了信任并极大地降低了协同创新的成本,区域间ICT差异过大引起的协同成本的上升阻碍了跨区域的产学协同。进出口贸易结构的相似度对跨区域产学合作具有负向作用。由于区域间要素禀赋差异逐渐减少,进出口贸易结构相似的区域间对外商直接投资、高新技术的引进等方面竞争日益加剧,使其对跨区域的产学合作呈现负的影响。

2.4 稳健性检验

出于稳健性考虑本文采用更换测量方法、更改邻近性因素的度量方式等对结论进行稳健性检验,以进一步的论证上述观点。

(1)变更研究方法。将因变量用离差标准化方法使之处于(0,1)之间,然后使用面板Tobit 方法对模型进行回归,将0 作为数据的左侧截尾,1 为右侧截尾,自变量与NB 模型一致。Tobit 模型回归的结果如表3 所示,囿于文章篇幅,控制变量及常数项未列出。

两表对比,模型5 中经济距离与制度距离的交互作用由在0.1 的水平上显著变为不显著,且系数变为负数。部分变量的显著性水平发生变化,除此以外,主要解释变量在各个模型中符号及数值并未发生显著变化。因此Tobit 模型的结果大致与负二项式的结果一致,只是系数更小,表明模型具有较好的稳健性。

(2)制度距离与跨区域产学协同创新的倒U 型关系是否稳健。Lind 等[30]指出统计检验具有较强的解释力,但不足以证明曲线关系是稳健的,因此分别在负二项式及Tobit 回归的基础上验证曲线关系是否存在。实证结果如表4 所示,在NB 或Tobit 模型中,制度距离在低值区间斜率均为正,高值区间斜率均为负,且均在0.1 的水平上显著。模型所有变量的联合显著性检验的P值分别为0.05 和0.03,即在0.1 和0.05 的水平下显著,制度距离与产学协同创新数量的倒U 型曲线关系成立且具有稳健性。

表4 制度距离与跨区域协同创新数量倒U 形关系的稳健性

(3)邻近性度量方式的变更。用地区GDP 总量的差额重新定义经济距离,再次估计方程,支持H1,经济距离与跨区域产学协同创新数量具有正向关系。本文还用各区域省会城市间的球面距离代替火车运行时间,H3a得到证实。由于篇幅限制,相关结果备存待索。

3 研究结论与启示

3.1 结论

本文选取中国31 个省2001—2018 年共同专利申请数据作为研究样本,探讨经济邻近、制度邻近、地理邻近、认知邻近及交互作用对我国跨区域产学协同创新的影响效应。多维邻近性视角下认知邻近对跨区域产学协同创新的影响最大,其后依次是地理邻近、经济邻近。具体结论为:

单一维度的认知邻近对跨区域产学协同创新的影响并不显著,在多种维度邻近性共同发挥作用时,认知邻近起着最重要的作用,不存在过度的认知邻近抑制跨区域产学协同创新发展的情况。当产学双方具有相同或类似的认知基础时,有助于复杂技术与先进管理经验的消化吸收,促进创新主体间的持续交流和知识互动进而减少了不确定性风险,使得区域合作过程中寻找有价值的互补性知识获得的收益大于非意愿知识溢出成本。

经济邻近的区域间面临着类似的成本、技术、人员以及重复投资、产业结构等问题,难以形成互补性的创新资源从而限制了跨区域产学协同创新的广度和深度。各区域应优化沟通渠道,积极寻求与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间合作,以促进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及先进知识与技术的流动,从内部需求出发推动跨区域创新资源的重组与优化,促进跨区域的产学协同创新。

制度距离与跨区域产学协同创新呈倒U 型关系,与以往研究中二者的线性关系不同,本研究指出区域间的制度并非越类似越好,一味地追求制度邻近而不顾异质性因素的影响并不能促进跨区域产学协同创新的发展,相反,由于各区域自然禀赋、经济发展状况的差异,不同区域间制度的差异更有利于多元化创新资源的整合与利用。实证结果表明一定程度的制度差距不仅不会阻碍跨区域的产学协同,反而有利于跨区域的产学合作,因而区域间制度一体化建设的必要性仍有待商榷。但当区域间制度差异超过临界值时,行政壁垒及协同成本的上升使其促进作用逐步减小,进而阻碍跨区域的产学协同创新。因此区域政策的制定在保持国家基本制度不动摇的前提下,应根据地方经济与产业发展实际,因地制宜,制定即能符合当地发展实践、又能满足区域长期稳定可持续发展的政策。

地理邻近促进了跨区域产学协同创新的发展,合作双方地理上的邻近能促进隐性知识的沟通,减少协同风险与成本。虽然协同各方以其拥有的资源禀赋(如大学的声誉、企业的经济实力等软实力)通过各类研讨会、基金项目等方式可将潜在的合作方聚集在一起推动跨区域的产学协同创新,但地理上的邻近仍是我国跨区域产学协同创新的重要因素。

3.2 政策启示

根据以上实证结果可知,我国的跨区域产学协同创新遵循着“核心-边缘”结构,一定的经济距离、地理及认知邻近有助于区域间的产学协同,制度距离与跨区域产学协同创新呈倒U 型关系。因此,要实现跨区域产学协同创新向更高一级的水平演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创造条件促进区域间人员及信息交流的可达性,为产学协同创新主体间面对面的隐性知识交流、低廉的交通成本提供可能。应合理统筹ICT 及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助力协同创新需求驱动式发展。此外,各区域应积极提供展览会、技术交流活动、短期访问等短期或中期的临时性集聚机会,推动人力资本非正式关系网络的构建。以基础设施的完善为起点,促进人员的短期与中长期交流并推动跨区域产学协同创新的持续稳定发展。

积极利用经济势差推动区域间产学协同创新,从微观角度入手,利用财税政策、政府补贴等方式充分调动高校与企业内生驱动性,实现高校先进技术转化为满足企业、市场需要的现实生产力。同时,从政策层面及政府绩效评价方式等方面着手实现发达区域产学主体间的强强联合,深化国内外优质创新资源的利用,促进国际领先技术及管理经验的产生,使中国在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

从国家层面促进跨区域产学协同创新平台的构建,包括实体与虚拟平台的建立。平台构建应积极探索跨区域产学协同创新平台的存在形式及系统功能。为实现创新平台的“协同多维”、“创新要素自由流动”等属性,除了人才流动、知识保护等政策扶持外,还应选择合适的平台形式及框架体系,不仅要实现其管理信息服务的基本职责,更要凸显其网络集成的“全程价值链”功能,以实现创新体系整体利益的最大化。

该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主要体现在未从动态演化视角探讨各个维度的邻近性及相互作用对跨区域产学协同创新的影响机理,同时,仅从宏观角度对影响机理进行了初步探索,未考虑协同各方组织层面相关因素的作用,如大学的声誉、企业的实力等。未来的研究中可将协同主体微观层面的因素纳入分析框架,基于合作的不同阶段动态地探讨各个维度的邻近性与跨区域产学协同创新之间的演化规律及作用。

猜你喜欢
区域间产学协同
戎子酒庄 搭起产学平台
输入受限下多无人机三维协同路径跟踪控制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基于产学协同的融媒体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计算机类人才培养的“产学”融合教育模式探究
常喝茶减缓认知能力下降
常喝茶减缓认知能力下降
京津冀协同发展
我国包容性增长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