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万祥
在消费主义盛行的年代,“缺乏耐心”似乎成了人们一种通病。约翰生说:“成大事不在于力量的大小,而在于能坚持多久。”
《肖申克的救赎》中有位劳改犯安迪,他每天做的事就是用一个小锤子,挖一点土藏在裤管里,等外出放风时走动抖落。因为强大的内心信念和耐心,他挖了20年隧道,终于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越狱成功,获得自由。
耐心,就是能克服做重复单调的事情时产生的负面情绪,并持续保持平静的心态。
巴尔扎克说:“人的全部本领无非是耐心和时间的混合物。”很多时候,获得成功的人往往不是方法怎么牛的人,而是最有耐心的人。
提起电话机的发明,可能大家只能想到贝尔。其实在贝尔之前,还有一个人对电话机的发明做出重要贡献,他就是莱斯。莱斯研究出一种传声装置,可以用电流传送音乐,但是不能传送语音。贝尔在莱斯的基础上,将莱斯装置中的螺丝钉往内拧了半圈半毫米,随后不能通话的莱斯装置神奇般地变成了实用的电话机。倘若当时莱斯可以多一些耐心,今日名留青史的可能就是莱斯了。
同样的方法,贝尔只比莱斯多了一点点耐心,就实现了造福人类和世界的壮举。
牛顿说:“我并没有什么方法,只是对于一件事情很长时间很热心地去考虑罢了。”
过去每个新学说、新思想的提出,都是从零开始的,没有任何方法可以借鉴,有的只是一遍遍地猜想和验证猜想。
爱迪生用接近1600种材料试验,才发明了电灯泡,用钨丝做灯丝。爱因斯坦在提出广义相对论前被孤立了很长一段时间。达芬奇在成为大画家之前,曾画了6年鸡蛋。
从0到1,最稀缺的就是耐心,即便方法正确,你也很有可能因缺乏耐心与成功失之交臂。
经济学家薛兆丰从经济学角度解释“耐心”:“从人性上来说,人天然喜欢眼前的、确定的东西;对未来才能消费的东西,心里会打个折。耐心的力量,相当于交易中的复利效应,并且一定会通过复利效应展现出来。”缺乏耐心的人不会有好结果,无论是在投资,还是创业和人生,因为他们不会把它当成自己的事来做。
猎豹,狩猎速度极快,但它在出击前,却缓慢地跟踪数小时,甚至潜伏几天时间。最终在正确的时刻一举拿下猎物,这个时刻可能短暂到仅有几秒钟。但正是因为耐心的潜伏,才有了一击即中的猎杀时刻。有些時候,你坚持了很久还没有结果,可能是老天想奖励你超出预期的结果,我们耐心等待就好。
李笑来在《财富自由之路》中说:“学习能力也好,执行力也罢,核心只有一个:在刚开始的时候,平静地接受自己的笨拙。”在你做任何事前,先问自己是否有足够的耐心经历漫长的笨拙期。如若不能,还是别轻易开始了。
《注意力曲线》中的约翰·纳贝尔,7年级才开始练习游泳,最终成为游泳健将。他是高中队中游得最慢的,但他非常喜欢游泳,每次都用秒表耐心地记录着自己的一点点进步。最终拿到了金牌。
如今科技发达,我们在获得效率的同时,也慢慢失去了耐心。池田大作说:“人生恰恰像马拉松赛跑,只有坚持到最后的人,才能称为胜利者。”很多时候,胜负往往就是在耐心的较量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