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搞形式主义影响晋升,令人匪夷所思

2021-07-09 18:27唐剑锋
杂文月刊 2021年6期
关键词:督察组官僚主义形式主义

唐剑锋

这件事,如果不是白纸黑字写在3月某日的《新华每日电讯》上,打死我也不会相信:在全面从严治党、作风建设越来越严、有效治理基层形式主义的今天,还有人因“形式”不完备被查。一边反对形式主义、治理形式主义,一边又对不搞“形式”的人实施制裁,真是匪夷所思。

这是形式主义的新表现形式,也是形式主义存在的“合理性”。新华社记者在调查中发现:“一有督查组来,全县各级相关部门一半的干部就得待命。”“督查太多,找不到工作重点,不得不平均发力。”近年来,整体上看督查有力推动了工作进展,但在一些地方督查工作走形变味,催生了新的形式主义,导致基层负担越减越重。这是基层干部反映比较集中的一个问题。

值得人警觉的是,这些所谓的督查檢查,一般都是奔着“反对形式主义、给基层减负”而来。初衷无可厚非,但在具体工作中,却又跑偏走样。督察组来到基层之后,都要先开个会,然后看材料、查台账。有基层干部反映,督察组走后地方还要开会学习督查精神、上报材料汇报落实成效,负担不但不减,细数数还增加了不少。督察组权力很大,不管提出什么问题,合不合理,地方都要“照单全收”。对此,有地方领导干部有苦说不出,只能在心中暗暗叫苦,明明知道这是形式主义,但也不敢与“反对形式主义、给基层减负”的督察组叫板、提意见。

新华社记者在调查采访中还发现,刚刚结束的基层换届,有很多工作优秀的干部在督查中被查出因发文开会不及时、工作留痕不完备等“形式”问题被追责,无法晋升。被处分的干部嘴上叫苦,心里不服,也影响了其他干部干事创业的情绪。可见,一些地方形式主义的督查已经对地方正常组织人事工作造成干扰,让基层干部寒心。过去,有人说,“有些形式主义是‘逼出来的”,我还不信,看了新华社记者的报道后,我不得不相信形式主义的执著和顽固,不能不相信有人在用形式主义反对形式主义。

形式主义表现在基层,根子却往往在上面;是上面的官僚主义,“逼”出了下面的形式主义。

在官僚主义的需要和袒护下,形式主义就会疯涨,迅速蔓延。严重的地方,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他们做不到,且常常带给你“惊喜”。甚至让你怎么也想不到:有人会因发文开会不及时、工作留痕不完备等“形式”问题,被追责,影响晋升。这本来是中央明确反对制止的,也取得了普遍共识,他们竟敢作为“理由”处理不搞形式主义、形式主义搞得少的干部。不搞形式主义的干部,少搞形式主义的干部被追责了,会传递出形式主义仍然有需要的导向。

形式主义之所以顽固存在,就是因为上有官僚主义。不彻底整治、取缔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就制不住,就只能“按下葫芦浮起瓢”,也只能是事倍功半。在新华社记者见到的某地政治生态里,不搞形式主义行吗?就是本人不想搞,也不得不适应这里的“大环境”。

“反对形式主义、给基层减负”,是实打实的工作,来不得一点虚假,也不能做样子、走过场。可是,在一些地方,却总是“说一套做一套”,你让基层干部怎么掌握?你让基层干部如何抓重点、抓中心?基层干部谁都得罪不起,在“平均发力”中,又不知不觉搞起形式主义。

猜你喜欢
督察组官僚主义形式主义
“表演完美”也是形式主义——为政不能耍把戏
探营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
防范“网上官僚主义”——服务上网不是目的,上手才是
形式主义“闻着臭,吃着香”
“开会”不是形式主义,“会海”才是
挂在“墙上”的形式主义
反对官僚主义、命令主义和违法乱纪
毛泽东:“一定要克服官僚主义”
官僚主义的“遮羞布”
第四批8个中央环保督察组全部实现督察进驻 年内将实现31个省份督察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