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德保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感是文章中流淌的血液。一篇文章要想拨动读者的心弦,引起读者的共鸣,就必须充满感情。而表达情感的方式之一就是借景抒情,这“景”,可以是自然风景,也可以是人物活动的场景。
【左读名家经典】
扛椽树
这柳,这陕北的柳,这迎着漠风的柳,这晕染出一片苍凉的柳,千万年来,是在等谁呢?谁能描绘出它的满身奇崛?
滔滔的河。滔滔的神话和历史。滔滔的云中飘带和地上脚步。自周至春秋,花开花落五百年,斗转星移五个世纪,五百年五个世纪十几万个晴晴阴阴的日子,纷至沓来,应接不暇,等来了古神州的第一批诗人。诗人们如鸟如蝉如蛙,吟诵之声不绝啊不绝。
然而,当我的身影出现在柳的眼帘中的时候,柳不平静了,柳借漠风狂舞,首如飞蓬。而我,也恍若又见故人,顿生亲切感,真想喊着叫着猛扑过去。我感到了心和心的相撞。阳光下,柳的影子已拥抱着我,如亲人温热的襟怀。原来,是柳在等我。哦,柳!陕北的柳!朴拙如庄户人的柳!令人兴奋令人落泪的柳!!!
描绘它,没借鉴可寻。不论是关于柳的任何文字,都与它挂不上边。所以,什么娥眉呀发丝呀的种种女儿气,应该首先在天地间扫荡净尽——不能有西施的影子,不能有林黛玉的影子,不能有刘三姐的影子,甚至京华柳的那种绿,江南柳的那种绿,灞柳中原柳的那种绿,在这里也可以忽略不计——只用黑。黑还要浓黑。于是,我把我周身的血液变成浓浓的墨汁,满腔满腔地往出泼。泼一柱疙疙瘩瘩的铁的桩子,泼一片铁的定格了的爆炸,泼一股爆炸了的力的冲击。或者,泼成曾经跃起在这儿的英雄:泼成蒙恬,泼成赫连勃勃,泼成李自成,泼成刘志丹和谢子长,也可以泼成这儿的无数死了的或者活着的普通刚强汉子。我还想把它泼成鲁迅。鲁迅虽是南方人,但他的骨头却像这柳。我要泼出的是鲁迅的黑白木刻般的雄姿。——这就是这柳。
说到椽,这柳的枝条,确实是做椽用的。人们砍了它用来盖房子,一棵树可以砍六七十根。但砍了它,用不了几年工夫,又一层新的椽子蓬蓬勃勃地生成了。生了砍,砍了生,往复无穷。往复无穷的是瘠薄的土地上的悲壮的奉献。它常常悲壮得像断肢折臂的战士。但即使年迈了,衰老了,它的躯体变得干瘪而空洞,甚至于剥落成扭曲的片状,仍不忘耗尽最后一丝骨血,奉献于世界。如果把它一生的奉献累加起来,每棵树都应该是一片森林。——这就是陕北的柳。
我的描绘如果就此结束,我知道,还是对不住它的。我还应该用我满腔的浓浓的墨汁,泼出它的名字。有人把它叫做塞上柳,有人把它叫做蓬头柳,有人把它叫做扛椽树。我特别喜欢最末这个名字,因为它摒弃了柔弱的柳字,更因为它以浓郁的泥土气息,道出了它的根本特质。那么,就让我在浓浓的墨汁中饱和上深厚的感情,像暴雨一样,痛畅地泼下它吧——扛椽树!泼下它的时候,应该再次泼下它的奇崛形象,那形象仿佛是黑桩子,黑碑石,黑煤垛,黑旋风,黑爆炸,黑白故事片中的黑脸黑衣传奇英雄,黑得使人过目难忘。这还不够,还应该泼出它黑色躯体中的代代相袭的遗传基因,以及由于这基因才一辈辈地、一年年地、永不歇息地扛着椽,扛着椽站起啊站起,献给父老兄弟姐妹,修筑广厦千万间。还应该泼出它的声音。那是负重的声音、那是拼争的声音、那是乐此不疲、坚忍不拔、不屈不挠、从来不说一个不字的声音。——那是粗重的从胸膛发出来的喘气的声音。那声音如一股一股的西北风,风撼北国大野,壮我中华万世之威!
(作者刘成章,选自《当代艺术散文集粹》,有删改)
读有所思
这是一篇典型的借景抒情散文。通过对“扛椽柳”这种陕北常见景物的多角度描写,由外而内地展示了它独特的性格和精神特质,并赋予它以象征意义,从而表达了对扛椽树以及像扛椽树一样有铮铮傲骨、不畏牺牲、无私奉献精神的陕北英雄乃至中华民族精魂的热情讴歌。
本文采用了大量的排比句,增强了语言的气势,使情感的挥洒酣畅淋漓。
思有所悟
明目的,缘情设景。
首先要明确“借何景”“抒何情”。借景抒情的重点是“情”,情绪定好之后,再寻找可借用的景物。如你想表达对故乡的怀念之情,就可以围绕这种情,看哪些景物的特点能与抒发的感情有相似之处,然后从中选择一种或几种来写,像故乡的小河、山川、树木、炊烟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善联想,生动描述。
联想可以由近及远地想,由眼前景想到未来的变化,既扩大了景的内涵,又自然地抒发作者的情怀。如《春》中的“春花图”,写桃、李、杏争芳吐艳,联想到秋天果实累累,开拓了更美的意境,抒发了作者对春光的喜爱。还可由此及彼地想,由眼前景想到有一定联系的物和人,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让景物更生動形象,富有神韵。
选方式,灵活运笔。
王国维曾说:“一切景语皆情语。”景是载体,情是灵魂。情,可借助议论、抒情的表达方式酣畅淋漓地进行表达,也可以在描绘客观景物的同时,把自己的主观情绪融进去。我们可根据需要灵活运用,不过用得最多的还是间接抒情,虽不直接抒发,但各句间要尽量做到真情依依、景情融合。
扣主旨,抒发真情。
情是内容的自然流露,要抒在点子上。脱离文中人物和事件的抒情,会显得无中生有;而偏离文章主旨的抒情,必然会模糊主旨。有同学叙述体育课上投掷竞赛输给对方后这样写道:“此时我心情久久难以平静,今天的投掷不就是为了将来能实现四化而贡献力量吗?今后我一定刻苦锻炼,好好学习,争取下次比赛取胜。”把投掷与实现四化、好好学习联系在一起,实属牵强,给作文添上“美丽”的政治尾巴,非但不会有感染力,反而显得装腔作势。
【右写典范作文】
游桐柏山
◎邓 文
去年暑假,我和妈妈到在外省工作的舅舅家玩,舅舅说附近有个桐柏山水帘洞,风景很秀丽,是遐迩闻名的旅游观光胜地。他说要带我们去看看,我别提有多开心了。
早晨,薄雾缭绕。我和妈妈、表弟乘坐舅舅的小车,向桐柏山进发。太阳刚露出半个脸,如少女的面庞般红润羞涩,娇美含蓄。车在盘山水泥路上行驶着,两旁郁郁葱葱的高大树木缓缓向后退去,清风扑进车窗,亲吻我的脸颊,令人全身舒爽。我扒着车窗向外看,远处峰峦起伏,叠翠含黛,山腰白云萦绕,惊得我这个平原上长大的孩子大呼小叫……
步入山中,路边绿树密布,青翠欲滴。树上鸟儿叽叽喳喳,向我们打着招呼;簇簇鲜花笑脸盈盈,散发着袭人的馨香;一脉溪流,叮叮咚咚地唱着山歌,像是在向我们表达真诚的问候,又像在向我们诉说着山中的幽美风景。
峰回路转,蓦地传来轰鸣声,循声望去,一条白练轻飘飘地挂在不远处的山崖上。走近,但见水帘从四五层楼高的山崖垂下。崖下一汪碧潭,一群小鱼在水中摇头摆尾,吐着泡泡。舅舅说,此潭水有治皮肤病之奇效,但凡到此的人,都要抹上一把。令人奇怪的是,山外热气荡漾,潭边却凉气袭人,别有一番洞天。
沿潭拾级而上,右侧石壁上雕刻着许多石猴,有的倒挂树冠,有的翘首远眺,有的海底捞月,栩栩如生,做着顽皮的姿态,与我们逗着乐。进洞后,但见洞中端坐一尊大石猴,红袍加身,金睛远眺,嘴角含笑,大概正在回味蟠桃园桃子的美味吧,这便是“齐天大圣”了。扶栏鸟瞰,山下景象尽收眼底,远处的尼姑庵在树丛中时隐时现,使人内心有种置身仙境的超然感。
此次游览让我一饱眼福,流连忘返。听舅舅说,游览区还要扩大规模,以便吸引更多的游客。我衷心祝愿这里建设得越来越美好!
我期待着下次再来。
(湖北钟祥市长寿镇一中)
点评
习作情感基调欢快,因情设景,故文中所选之景物皆是明丽的。清风亲吻脸颊,鸟儿叽叽喳喳,鲜花笑脸盈盈,溪流唱着山歌,小鱼表演,石猴逗乐……小作者把客观物象人格化了,让桐柏山的一切景物变得情深意笃。“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小作者以情观景,景物自会含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抒发得含蓄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