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语料库的《春园采茶词》文体功能三层面英译分析

2021-07-09 08:05荷,姜
关键词:译本表象译者

黄 荷,姜 怡

(大连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辽宁 大连,116023)

一、《春园采茶词》及其译介

《春园采茶词》,又名《松萝采茶词》,共三十首。它从采茶时序、焙茶场景等方面采撷生动鲜活的素材,不仅记叙茶女在劳动、生活中流露的细腻情感,更是徽州茶事、茶情、茶风的生动写照。茶女们种茶、采茶、制茶,默默无闻地支持着中国独有的与国家经济密切相关的绿色支柱产业,是江南长久不衰茶产业的生力军。作为蕴含表意、表象与表现三个文体功能的优秀作品,《春园采茶词》为读者提供了古代中国劳动女性的影像摹写,使茶女这一较少受到关注的女性艺术形象进入历史记载。

历史上采茶词资料分布零散,又只是“竹枝词”的一个分支,近代中国学者并未予以充分关注。但《春园采茶词》凭借新颖精巧的艺术构思、独具一格的表现手法和优美生动的民间语言,随清代中西茶叶贸易完整流传到国外并引起西方学者的兴趣。1840年,《春园采茶词》原文与译文最先刊载于《中国丛报》(TheChineseRepository)第八卷的《中国诗歌》专栏,译者为茂叟(W.T.Mercer)。他为《春园采茶词》的传播起到了奠基作用,但译文实际上是字词对应的简单直译,较为刻板生涩。1844年,英国汉学家德庇时(Sir John Francis Davis)在阅读《春园采茶词》时,他被年轻茶女们自然有趣、欢快而近于天真的形象所打动,称赞“她们吟唱的这些歌谣,描绘出了景物、气候及茶女的内心感受……”[1]1870年,德庇时在修订《汉学诗解》(OnthePoetryoftheChinese)最终版时,刊登了自己翻译的《春园采茶词》完整译本。同时,他采用“自右向左”的编排体例将《春园采茶词》原文引用其中。尽管这有悖于西方人的阅读习惯,却遵循了中国诗歌的行文方式,忠实地呈现了中国诗歌的原貌[2]。他的这一举措,在19世纪中期中国文学处于西方世界边缘性位置的大背景下显得尤为珍贵。尽管德庇时的译文已经面世,但西方学者似乎对茂叟译文青睐有加。传教士汉学家罗斯·霍顿(Ross C.Houghton)、英国女学者凯瑟琳(Catherine Ann White)等人以援引、转录、节选等方式将茂叟译文纳入自己的著作中。

近年来,我国的本土学者将目光转回至这组珍贵的茶词集。2004年,郑毅在《茶叶经济信息》期刊对《春园采茶词》赋予高度评价,称赞“它即景即情的感怀,亲切细腻地描绘出一幅徽州茶乡、特别是松萝山茶区的风情画卷;同时也是一份难得的近代茶文化研究资料”[3]。2014年,美国华裔女作家江岚呼吁学者重新认识《春园采茶词》的历史价值,在她看来,这一组《采茶词》“见证了中国茶与茶文化进入西方的历史进程,而且至今仍是西方语境里中国茶文化的生动表述[1]。”2019年,大连理工大学姜欣教授的采茶词译文在《典籍翻译研究》(第九辑)出版。国内学者对《春园采茶词》的研究仍有很大发展空间。

二、茶词英译的三个功能层面

《童庆炳谈文体创造》一书认为,文学语言区别于日常用语,具有表意、表象及表现三种功能[4]。本文借用这一概念来论述《春园采茶词》英译的三个层面:(1)表意功能,即表意传情,要求正确理解并恰当表达原作的字面意义或情感,处于文体较浅的层面,因此可译性较强;(2)表象功能,指文学作品含蓄的表达方式,通常是既定、明确的,即“托物言志”“寓景于情”,因此也具有可译性。一般来说,表象功能比表意功能蕴含了更多的审美因素。学者张智中先生曾概括道:“如果说表意功能的英译决定一首译诗的及格与否,表象功能的英译则决定一首译诗质量的高下。”(3)表现功能,指原作中的“能指”和潜藏的“言外之意”,即诗意的系统。文体的表现功能要求译者首先能够去表现、领会一种难于言说的思想感情,继而以间接的暗示方法来吸引读者的注意。《春园采茶词》不拘于文字的表面,超越一般的指涉意义,呈现出多义或歧义的状态。其表现功能多植根于隐喻与双关中,从而使《春园采茶词》阐释的空间得以放大,不同的译者有不同的意会和言传。同一首茶词,可能会产生多个译文,这也是中国茶词英译的魅力之一。

三、研究方法

本研究自建《春园采茶词》中英文微型语料库,采用的两个英文全译本分别由19世纪初期英国译者德庇时以及21世纪研究茶文化典籍翻译的现代译者姜欣教授的研究组给出。两译本相关信息如表1所示。

表1 两个译文相关信息

笔者首先对两个译本进行降噪处理,储存为UTF-8文本格式,由此建成小型语料库;其次,利用TreeTagger软件进行词性赋码,完成词性标注;再运用北外PowerConc语料库软件的“POS”功能,统计词汇密度。最后,依据Word Smith 8.0软件的wordlist功能,得到标准形符/类符比和平均句长的数据。本研究采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茶词英译的三个功能在两个译本中是否得到实现以及得到何种实现。

四、数据分析

(一)从标准化类符/形符比看茶词的表意功能

在语料库统计中,英国翻译学家Mona Baker认为标准化类符/形符比(standardized type-token ratio)的数值越大,文本的词汇多样性也就越高,词汇使用越丰富[5]。所谓类符(type),即每个在语料库中首次单独出现的词;而形符(token),则指同一个词在语料库中出现的次数,也称为该词的频数[6]。两个译本的标准化类符/形符比,见表2。

表2 两个译本的标准化类符/形符比

《春园采茶词》在叙说茶人茶事时,常提到各式的茶业农具、采茶焙茶的农时、优雅而独具内涵的茶别称、艰苦的制茶环境等,这些具象的茶元素能帮助读者理解原作的内容,从而实现作品的表意功能。反过来,表意功能又使读者获得了对《春园采茶词》的初步印象,进一步引导读者去想象茶女、茶事的具体形象,深思其背后蕴涵的意味与折射的现实。

根据表2,姜译本的标准化形符/类符比为49.3%,德译本45.1%,这表明姜译用词更丰富,德译词汇变化程度较低。汪榕培先生曾说,翻译的成败不能一概而论地以国籍来判断,决定译语词汇丰富度的关键因素并不一定是译者的母语背景,而是特定译者的语言和文学修养[7]。词汇的丰富程度不单指词汇数量的多少,更在于选词是否准确、贴合原文,在表意时能否饱满构建原作中的意象。姜译词汇多样性较高的原因可能有如下两点:首先,姜教授多年从事茶文化典籍翻译,对相关领域熟识的程度高,对原作的理解更为全面,词汇的运用也就更加丰富、立体化。其次,语言学家Deborah Tannen认为男女语言文体确实存在差异,男性更加注重事实,将语言当做信息传递的工具;而女性更加情绪化,关注情感以及关系的建立[8]。姜教授作为女性译者,倾向于使用更生动的词汇,故姜译富于变化。

例1 空濛晚色照山矼,雾叶云芽未易降。不识为谁来解渴,教侬辛苦日双双。

——《春园采茶词·二》

德译:

Dark is the sky,the twilight dim still on the hills is set,

The dewy leaves and cloudy buds maynot be gather’d yet;

Oh,who are they,the thirsty ones,for whom this work we do;

For whom we spend our daily toil,in bands of two and two?

姜译:

Another dusk reddens the rocky peak,

Preterm tea buds are too tiny and bleak,

Somebody wants an early spring taste.

We nobodies have to toil all in haste.

“空濛晚色照山矼”描绘出茶女在采茶结束后归家途中所见景色。清晨,依稀曙色中,茶女度涧穿云地采茶;傍晚,待余晖铺满整个山野,她们无暇欣赏美景,匆匆回家燃起焙炉的炭火,炒制当天采摘的茶叶。德庇时先生通过调整译文语序,将“Dark”前置,强调茶女是如此勤恳以致于忘记时间的流逝,一抬眼才惊觉天色已晚。此外,他将“is set”后置在该行译文尾端,和“yet”押尾韵;句中的“still”与“hill”也形成押韵,勾勒出云雾静静笼罩在山岗的静谧祥和;姜译增添“another”修饰“dusk”,突出茶女正是在这样一日日的重复中生活;“reddens”则更具动态美,令人联想余晖将原野一点点染红的情景。

“雾叶云芽未易降”中的“云芽”和“雾叶”指松萝茶生长于雾气缭绕、云遮气挡的环境之中,正应了陆羽《茶经》所说的“阳崖阴林”之言。中唐茶人陆龟蒙《奉和袭美茶具十咏·茶笋》诗,“寻来青霭曙,欲去红云暖”描绘了云、雾赋予茶芽灵气和生命;明末陈继儒《小窗幽记·集景》的“汲石涧流泉,烹云芽一啜,觉两腋生风”则写出啜饮“云芽”后肌骨清劲、飘然欲仙的悠闲意境;清代俞樾在《一枝春》以“爱云花雾叶,青葱如此。擎瓯细品,漫拟苦心莲蕊”表达对“云芽”与“雾叶”的喜爱。在面对“雾叶”和“云芽”这种极具中国文化特色但西方读者不一定能接受的文化意象时,德庇时并没有选择回避,而是字字对译,“the dewy leaves”生动、巧妙地描摹出露珠挂在茶芽上一闪一闪地颤动;“cloudy buds”仿佛是细小的茶芽在朦胧的云雾中含羞带怯的模样,保留原作的异质性成分。姜译没有分开翻译“云芽”与“雾叶”,而是抓住核心要义,即“娇嫩且尚未成熟”的茶芽,“preterm tea buds”形象地描述出细嫩茶芽欲吐未吐的娇美姿态,宛若早产的婴孩惹人怜爱;“too tiny and bleak”进一步强调茶芽之小,像含苞待放的蓓蕾一般。

“不识为谁来解渴,教侬辛苦日双双”透露出茶女生活的艰辛与苦楚。一季茶市,是茶女最繁忙的季节,也是她们的希望。每逢茶叶盈筐的日子,茶女便在闷热难耐的狭小焙室中,埋头焙茶至更深夜残。正如徽州地区《茶歌》所唱,“为焙佳茗苦难干,夜已深兮漏已残。倦眼欲睡睡不得,茶帘尚待细翻看。”每当茶叶制成后,茶女将茶叶供官或售卖,自己却舍不得尝新,更没有饮茶的闲逸。德庇时先生用语气词“Oh!”引起读者注意,原文“不知为谁”未交代令茶女日夜操劳的主语,乃出于悬念的需要。德译在抒发慨叹时用代词“who”“whom”“the thirsty ones”频频停顿,使读者好奇心更强,想象的空间更宽广。姜译把疑问语气替换为陈述语气,“somebody”点明对方是有权势的大人物,与“we nobodies”这些无名小卒形成鲜明对比,直击残酷的社会现实。

对比二位译者的翻译,都有构思精巧之处。德译倾向重复词汇,字字对译,努力忠实传达原本中的信息,实现了基本的表意功能,并挖掘出本诗的表象功能;姜译简洁精炼,词汇丰富、准确、富有美感,在成功传递原作的内在表意功能时也兼顾表象功能。

(二)从词汇密度看茶词的表现功能

词汇密度的概念最初是Ure提出的,他认为词汇密度可以用实词数除以词汇总数的方法来计算,即词汇密度=实词数÷词汇总数×100%[9]。根据TreeTagger软件的实词词性分类,NN(S),NNP(S)分别表示名词(复数),专有名词(复数);VV(D/G/N/P/Z)等表示动词的不同时态以及第三人称单数等;JJ(R/T)则表示形容词的原型、比较级与最高级;RB(R/S)则表示副词的原形、比较级与最高级。Stubbs认为实词(Lexical words)赋予文本以意义,并提供有关文本内容的信息[10]。因此,词汇密度主要是衡量一篇文章的信息含量,实词比重越高,语篇的信息负载度就越高。两个译本的词汇密度见表3。

表3 两个译本的词汇密度

从表3可以看出,姜译本词汇密度较高,为62.1%,德译本则为53.8%。换言之,德译本词汇密度低,承载的有效信息量较少,这种差异或许能从两方面进行解释:第一,原作《春园采茶词》不只是涉及松萝茶区的制茶环境、茶业农具等物质层面;茶作为一种寓意清晰的题材,在入诗后更被赋予勤勤恳恳、无私奉献,具有君子操守之品格,而茶女作为事茶者,从她们的生命体悟中,更可以鲜明地看到活生生的茶文化之灵魂。《春园采茶词》的表现功能大多根植于隐喻和象征之中,难以理解、捕捉,因此难以翻译,却也在一定程度上构成了《春园采茶词》独具特色的魅力。第二,《春园采茶词》的表现功能要求译者能够领会潜藏在内的间接暗示,这对于身处不同民族和文化背景下的德庇时先生而言,茶人精神这种充分凝聚了中国茶文化和中国文化血缘关系的承载物,于他而言很难领会和把握。而姜译更善于紧扣主题,诠释出相关茶文化的渊源,同时凸显中国文化元素,对茶事场景的营造以及茶女心理的刻画更为具体、详细,因此姜译本的词汇密度更高,文本信息量更丰富,传递出的茶文化内涵也相对更加深刻,由此实现了茶词的表现功能。

例2 芬芳香气似兰荪,品色休宁胜婺源。采罢新芽施又发,今朝已是第三番。

——《春园采茶词·十九》

德译:

No sweater perfume does the wild and fair Aglaia shed,

Throughout Woo-yuen’s bounds my tea the choicest will be said;

When all are picked we’ll leave the shoots to bud again in the spring,

But for this morning we have done the third,last gathering.

姜译:

In orchid fragrance our tea strains stand,

Shape and color a match to the Wuyuan brand.

What’s more miraculous is their growing speed,

The third time today we pick on the same land.

松萝茶产于安徽省休宁县,它的一大特点为香气高爽,滋味浓厚。晚明茶人纷纷在茶著中言及松萝茶香的馥郁之气,文震亨《长物志》言其“香烈”;许次纾《茶疏》云:“若歙之松罗,吴之虎丘,钱唐之龙井,香气浓郁,并可雁行,与岕颉颃”;黄龙德《茶说》称其“香若兰蕙”,且“经日而色香味竟如初烹制而终不易”,由此可见,松萝茶确有兰花般的香气。

兰花在中国文化中素有“花中君子”之称,古人常借兰花来言明自身高洁、美好的志趣,清代郑板桥曾撰《高山幽兰》:“千古幽贞是此花,不求闻达只烟霞。采樵或恐通来路,更取高山一片遮。”兰香以其清幽被称为“王者之香”,便常被唐宋文人用来比喻茶香:唐诗人李德裕写道“松花飘鼎泛,兰气入瓯轻”,点出茶香之轻与清;宋代王禹偁用“香于九畹芳兰气”赞美龙凤团茶有空谷幽兰之芬芳。而茶道精神的核心,正是“精行俭德”,亦与兰花的秉性相吻合。唐代韦应物在其《喜园中茶生》有云:“洁性不可污,为饮涤尘烦。”在他的笔下,茶具有不媚于世,不阿于俗的品性,与兰秉承着相同的气度。作者以兰荪香气形容松萝茶香,实际是为其赋予一种超乎自然的精神内涵和文化属性,以松萝茶来雅志、修身,赞美凸显松萝茶“纯洁高雅”的文化特质。

两位译者对松萝茶香的处理有着明显的差异。德庇时在翻译“芬芳香气似兰荪”时,将松萝茶拟人化为古希腊神话中的光辉女神阿格莱亚(Aglaia),蕴含华丽耀眼和光彩多姿的含义。这可能与兰花在英语语境中含有“奢华”之义有关,因欧洲人在潮湿的气候条件下很难栽培这种植物,所以美国小说家雷蒙·钱德勒曾在《长眠不醒》(BigSleep)中以“兰花”象征阔绰的有闲阶级生活的颓废、放纵、奢华。中国茶道讲究色、香、味、气、礼,德译虽形容了松萝茶名贵、美好的特征,但“浮华”之义与国人推崇的茶人“淡雅”精神背道而驰。在传递茶之香这一文化信息时,德庇时先生对“兰荪”的内在含义出现了理解偏差;而姜译在“strains stand”“more miraculous”“the third time today”中能够多次连续押头韵,且“stand”“brand”“land”有尾韵而不拘泥。“stand”相比于“shed”,少了一种高调的张扬,多了一分君子玉立的气度,这和东方独特内敛的茶人精神相吻合,故姜译在表现功能上处理更佳。

(三)从句长情况看茶词的表象功能

平均句长的计算是以总形符数除以句点标记(句号、问号、感叹号)的个数得出的,而平均句长标准差是每个句子长度与文本平均句长的差值平均数。根据Szmrecsanyi的观点,如果长度是一个句法单元支配的词汇数量,那么,该单元所含的词汇数量和句法复杂程度成正比,而从平均句长标准差基本能够了解文本中各种长短句的分布情况[11]。两个译本的句长情况见表4。

表4 两个译本的句长情况

在读《春园采茶词》时,茶女的人物形象之所以立体、深刻,似乎让读者活生生地看到了一个个娇憨可爱而又隐忍坚强的茶女,她们的喜怒哀乐似乎也感染了我们,正是由于其表象功能。《春园采茶词》的表象功能主要在其含蓄委婉的表达方式。作为民间的文化形式,《春园采茶词》是茶区劳动者情感自然流露的产物,对茶女的外貌服饰、动作语言、心理状态都有刻画,但不是以“白描”的形式,更多借助比兴、双关、对比等文学手法,将真正的情感笼罩在“借物言情”的面纱下,使茶词变得更有艺术力量。

由表4可知,两译本在平均句长及其标准差分布上呈现显著性差异;德译本的平均句长与平均句长标准差都近乎是姜译平均句长和平均句长标准差的2倍。这说明,德译句长波动幅度较大,善于长短结合,句式灵活多变;而姜译句子较短,句式工整,语言风格较为稳定。《春园采茶词》全篇保持七言四句体,前四字一顿,后三字为一顿,这种节奏能够与茶女的劳动步伐相协调,在减轻她们劳动负担的同时,也能为茶女艰苦单调的劳作增添色彩。余光中曾提出,原则上译者应该是个“千面演员”,翻译可以被看作是译者的“表演”。因此,译者想要挖掘《春园采茶词》的表象功能,应“把灵动的归还灵动,轻巧的归还轻巧,可爱的归还可爱,优雅的归还优雅”。姜教授作为女性译者,基于同性间特有的心理和生理经验,在翻译时她更能体会和把握茶女的情感领悟。只有译者与原作者有同样的心智,才有可能得到原著的精髓,产生神似的译本。因此,姜译在翻译过程中注意等效转达原文的神韵,故其译作篇幅较短,传递情绪含蓄委婉。

例3 任他飞燕两呢喃,去采新茶换旧衫。却把袖儿高卷起,从教露出手纤纤。

——《春园采茶词·三十》

德译:

Twittering swallows rise and fall,in your flight around the hill,

But when next I go to the high Sunglo,I’ll change my gown—I will;

And I’ll roll up the cuff and show arm enough,for my arm is fair to see;

Oh,if ever there were a fair round arm,that arm belongs to me!

姜译:

Though adoring swallows’ lovingly coos,

I have to wear an old shirt for tea picking use.

But I roll up the loose cuffs really high,

Revealed are two elbows fair and shy.

自唐代起,徽州地区便成为茶叶的大宗出产地,商人运茶远销四方,地方百姓也赖此获得大量经济收入[12]。根据徽州俗例,男子外出经商之前,父母都要给他们完婚。新婚不久,为避免耽误茶叶售卖的最佳季节,男子便匆匆离家。唐代白居易《琵琶行》惋叹浔阳歌女的名句“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正是对这一社会现实的写照。清代顾炎武在《肇域志·徽州府》中提到:“娶妇数月则外出。”民国《歙县志·风土》载:“邑俗重商,商必远出,出恒数载一归,亦时有久客不归者。新婚之别,习为故常。”[13]初为新妇的茶女在短暂的欢聚后便孤守家中,成为徽州留守群体的一员。她们要克服各种难以想象的困难,用自己的努力与牺牲,维系宗族的完整,促进徽商的崛起。

“任他飞燕两呢喃”一语双关,古诗常以飞燕与夫妇相比,既用作起兴,又用作象征性的比喻,托“燕”言情。汉代古琴曲《凤求凰》讲述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爱情故事,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在《一剪梅》中用“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表达对丈夫的相思之情;苏轼也用“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的孤单寂寞之意,来表达相思。在该诗中,日常语言里“飞燕”超越普通语言,获得新的意义,即指“经年久别、天各一方的伉俪情深”。缠绵比翼的飞燕在山间盘旋,燕语呢喃回荡在茶女的心间,更反衬出茶女的形单影只。德译在字面意义的表达上完全准确,且读起来通畅流利,实现表意功能。而在姜译中,她深层挖掘,尽力再现原诗婉约之深情,将“飞燕”译为“adoring swallows”,传递出茶女看到鸟儿团聚的渴慕之情;将“呢喃”译为“lovingly coos”,将汪榕培先生英译《诗经》“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的“The waterfow l would coo,Upon an islet the brooks”借来译诗,用词典雅,长元音的发音读起来可谓情深意浓,使意象渐趋丰盈饱满,描绘出日复一日在茶坞口驻足期盼丈夫归家的思妇形象。既实现了基本的表意功能,也把握住文体的表象功能。

“去采新茶换旧衫”一句包含“新”茶与“旧”衫的对比。采茶时,这些新嫁的茶女纷纷换上旧杉;看到因浆洗多次而褪色的衣服,这或许令她们想起在这重复的劳作中,自己悄然逝去的芳华,心底由此生出几分自怜。在翻译这句时,德庇时先生更关注情节性,聚焦于《春园采茶词》中“志土风而详习尚”的社会风貌,而未察觉到茶女的心理活动。他采用韵体直译的方式,为实现押韵在句尾重复“I will”;作为女性译者,姜教授充分调动自己的审美心理结构,用情感、想象去感受茶女潜在心理,用“I have to wear”点出茶女不得不压抑爱美天性的无奈心理,充分理解其意蕴并重现于译文中,实现了原作的表象功能。

“却把袖儿高卷起,从教露出手纤纤”刻画出采茶女复杂、矛盾的心理活动:纵然采茶过程艰苦烦闷,就算未施粉黛、身着旧杉,茶女还是选择悄悄挽起衣袖、露出纤纤玉臂。一个“却”字峰回路转,言明茶女不想张扬、只为悦己的心理。这首茶词的下联笔墨落在茶女外表、心理上,在姜教授眼里都有沉甸甸的分量,她给予具体而细腻的再现:即使原文并没有提到衣袖的“宽大”,姜译增添“loose”一词,更能衬出茶女体态娇小及“手纤纤”;“really”这一程度副词令人脑海浮现到茶女努力将袖子卷得再高一些的娇憨形象。而德庇时先生的译文,更像是讲述茶女十分自信且不知羞赧的天真烂漫形象,少了几分我国古典女性的含蓄、内敛,但读起来也感到可爱不已。在表象功能的处理上,德译受英诗的影响更大,他的译诗长短错落,抒情性强,在最后一句的翻译上,增添了“oh”,并以感叹号结尾,读起来抑扬顿挫,带有英国维多利亚早期浪漫诗人作品的鲜明特色,易于为英语读者所接受。

五、结语

通过对《春园采茶词》进行文体功能三个层面的定量与定性分析,我们发现《春园采茶词》的表意功能与表象功能、表现功能是不能完全分开的,它们密切结合在一起。但表意功能与表现功能主要从词汇层面得以体现,如标准形符/类符比和词汇密度;而表象功能更多与句长等形式相关。两个全译本各具特色,都注重原文信息和文化因素的忠实传达,但其倾向性略有不同:姜译用词更为丰富多样,文章的信息负载度较高,对于具有茶文化特色的释义较为清晰具体;同时行文简洁流畅、语言含蓄灵动,在表意、表象和表现功能上都有较好的处理。而德庇时译本则更符合原作的时代特征,用词古雅,句式多变,感情丰沛浓郁,自由度高,体现了英国维多利亚早期浪漫诗人的作品特色,在表意方面的处理,大体上没有背离;而由于其受限于茶文化的熟悉程度,在表象和表现功能上有所欠缺。

猜你喜欢
译本表象译者
《邓小平文选》日译本的回顾与思考——著名翻译家吉田富夫先生访谈录
表与里
表与里
论新闻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德译本《牡丹亭》赴欧演出考论——以1936年奥地利“六幕”演出为中心
《红楼梦》霍克思译本中的古诗词增译策略及启示
绘画往事:表象的折射
《佛说四人出现世间经》的西夏译本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