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的古籍
——现存最早的儿童图画书

2021-07-09 06:41李兴芳
图书馆界 2021年2期

李兴芳

(中国国家图书馆,北京 100081)

1 中国古代蒙学读物《日记故事》

《日记故事》书名的由来出自朱熹《小学·嘉言第五》中所引用杨亿的一段话:“童稚之学,不止记诵。养其良知良能,当以先人之言为主。日记故事,不拘今古,必先以孝弟忠信、礼义廉耻等事,……只如俗说,便晓此道理,久久成熟,德性若自然矣。”《日记故事》是中国古代童蒙读物,由多则历史故事组成,编著者多从史籍中寻找素材并加以提炼和加工,目的是传播伦理道德,培养儿童的道德情操。故事短小精悍,多数都配有插图,内容通俗易懂,适合儿童阅读,流传于明清时期。

1.1 熊大木注本《日记故事》的编纂与成书

现已知最早以“日记故事”命名的蒙学读物是元代虞韶编写的《日记故事十卷》。《补辽金元艺文志》经部小学类有著录,云“虞韶,《小学日记切要故事》十卷。字以成,建安人。”具体生平事迹已不可考。此书元代版本已不可见,国内现存最早的《日记故事》刻本是国家图书馆所藏《新刊大字分类校正日记大全》,元代虞韶辑,明代熊大木注,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刻本。

此书注者熊大木在序中提到编纂经过:“余因馆蒙以此进讲者,错落愈盛,至于句读不可以分,故暇日立意检点,疑者解之,紊者去之,日积月累,孟秋是书告成焉。邻居刘者恳求与之锓梓,余不敢以私为己有,欣然付之刊行。”由此可知,在熊大木之前已有不同版本的《日记故事》在市面上流行,可惜他并未注明依照什么版本“疑者解之,紊者去之”。但明确的是,熊大木注本与虞韶编辑的版本肯定是不同的。而明清两代后起的“日记故事”系列书籍大都跟虞韶本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只是在故事数量、是否有配图、编排方式等方面有所不同。

熊大木注本《日记故事》是中国现存最早的《日记故事》版本,本文就以此版本为例,探讨它作为中国现存最早的儿童图画书的特点。

1.2 熊大木注本《日记故事》版本特征

1.2.1 版本特征。《新刊大字分类校正日记大全》,元代虞韶辑,明代熊大木注,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刻本,九卷。清代黄虞稷《千顷堂书目》、钱大昕《补元史艺文志》等书均记录《虞韶小学日记故事十卷》。熊大木刻本有九卷,九卷末有题记“壬寅年重加校正整新刊梓行”,以此看来此书并非残本,可能熊大木在重新编纂该书时将卷目进行了调整,将其编辑成九卷本。全书九卷分为五十六类共二百六十一则故事,每卷类别数量、每个类别下的故事数量均不相同。如卷一有“生知类”“孝知类”“勉孝类”三大类,其中,“生知类”下有二十则故事,“孝知类”有十七则故事,“勉孝类”有二则故事(见表1)。

表1 《新刊大字分类校正日记大全》版本特征

1.2.2 插图。全书正文分为上下二栏,上图下文,一叶一图,每叶的插图对应该叶所写的一则故事,图片上方有主题一行,图片左右各有二句七言诗,组成一首七言绝句。例如,正文第一叶有“人号曾子”“对日食状”两则故事,上栏以“人号曾子”为插图内容,图片左右的诗组成七言绝句:“蜀地当年草木樵,精灵钟气产英标。年临七岁通经史,父母奇之各益饶。”

2 宣扬伦理道德的核心内容——《日记故事》与“二十四孝”故事

2.1 “二十四孝”故事的形成

“二十四孝”故事在我国家喻户晓,它的形成有一个较长的过程。在汉代的墓葬壁画中就发现了有关孝悌的故事,在敦煌石窟经卷中发现有《故圆鉴大师二十四孝押座文》,这是目前所见最早的关于“二十四孝”的记载。在宋金元时期的墓葬中屡次发现不同版本的“二十四孝”故事。而《日记故事》中的“二十四孝”故事最直接的蓝本是元末人郭居敬编纂的《二十四孝诗选》。

2.2 《日记故事》与“二十四孝”故事

明代万历年间,《日记故事》系列刻本中出现了独立成章的“二十四孝”故事,如中国国家图书馆藏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周静吾四有堂刻本《锲便蒙二十四孝日记故事》,就是将“二十四孝”故事作为一个整体放在卷首。但并不是所有版本的《日记故事》都有单独列出的“二十四孝”故事,如中国现存最早的《日记故事》版本、熊大木注本《日记故事》里就没有将“二十四孝”故事单列,而是分散在不同的卷里。而不同版本的《日记故事》中记载的“二十四孝”故事的名称、内容、编排顺序等会有所不同,这可能与编纂者所处的时代、喜好等有直接的关系。由此可见,《日记故事》系统的书籍与“二十四孝”故事没有必然的关联,可能随着民间“二十四孝”故事的广泛传播,《日记故事》作为在民间流传广泛的启蒙读物,将“二十四孝”故事引入书中也成为必然趋势。

《日记故事》与“二十四孝”故事作为儿童启蒙读物,都有共同的核心内容,就是宣扬传统的伦理道德,教化儿童。以熊大木注本《日记故事》为例,熊大木在序言中书:“《日记故事》一书,乃童稚之学,诚质徃行实,前言以孝弟忠信礼义廉耻之事,悉举而备,使资幼学者,讲习有所阶梯也。升堂入室,易以及难,要之至理,亦不外于是矣。岂可以其小学而忽之耶?”熊氏指出,该书主旨就是要传授“孝弟忠信礼义廉耻之事”,教导儿童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这种观念在书的分类名称中就有充分的体现,如“爱亲类”“思奉类”“孝感类”“敬长类”等,类目下的故事也都是紧贴主题,都是与爱亲、思亲、敬亲等相关的。这类故事在熊大木注本书中占有主要篇幅。

熊大木注本《日记故事》里的故事多取自史籍,所载人物从尧舜至明朝,也多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如(魏)曹植“请面试文”、(宋)司马光“手不释书”、(宋)朱熹“通孝经义”,等等。而熊大木注本《日记故事》与“二十四孝”故事不同的是,其中记载的故事不全是与“孝”有关的。例如,大家耳熟能详的“凿壁引光”的故事,讲的是西汉文学家匡衡幼时家贫,晚上看书没有油灯,于是他凿穿邻居的墙壁借其烛光读书;又如晋国的孙康,因家贫无油灯,利用雪的反光来读书。这两则故事都是讲刻苦读书的故事,与孝顺父母无关。由此可见,熊大木注本《日记故事》里收录的内容虽主要是与“孝”相关的故事,但也不乏一些其他类型的历史故事。《日记故事》不是作为科举考试之用的应试书籍,只是传播知识、培养儿童道德情操的启蒙读本。因此,其选取的故事更加贴近生活,更通俗易懂。

3 图文并茂的形式——《日记故事》与《图画中见到的世界》

《图画中见到的世界》是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1592—1670年)的重要著作之一。这本书包括社会和自然科学的多方面知识,是西方最早的幼儿看图学话读物。《图画中见到的世界》首次出版于1658年,熊大木注本《日记故事》现存最早的版本是明嘉靖二十一年,即1542年刻本,比《图画中见到的世界》还要早一百多年,可能是现存最早的儿童图画书。《图画中见到的世界》和《日记故事》作为中西方最早的儿童图画书,其图画及图文关系有许多不同之处。

3.1 西方早期的配图识字课本

《图画中见到的世界》共有150课正文,每课有一幅插图,序言和结束语各有一幅插图。第146课《犹太教》和第147课《基督教》的插图各由6幅小图组成,序言中的发音表有24幅各种动物和人的图画,每种动物和人的声音代表一个音素的发音。全书共有插图187幅。据考察,夸美纽斯书中的图像绝大多数来自当时现成的版画,不是夸美纽斯创作的,他只是做了编著的工作。

《图画中见到的世界》用图文结合的形式让幼儿全面了解关于世界的知识,图片与文字配合得非常紧密。例如,第2课“世界”,文字内容是“天上有火,火就是星辰。云漂浮在上空。鸟在云下飞翔。鱼在水中游泳。大地上有山脉、森林和农田,还有动物和人类。这一被称为世界的巨大身体由四个要素组成,上面住满了居民。”图片中分别画出了与文字对应的“天”“云”“鸟”“鱼”“山脉”“森林”“农田”“动物”“人类”9种事物,并用1至9共9个数字分别在文字和图片上进行标注,方便查找对应。作者善于用图片描述一些抽象的概念,例如,第113课“勇气”,文字描述为“勇气就是在逆境中像狮子那样勇敢和大胆,即使在幸福的时刻也不傲慢。在一切事物中,以不变的、牢固的支柱支撑自身,无论遇到怎样的境况,都以一样的心情去承受。用称之为宽容的盾牌防止不幸的攻击,然后以勇气之剑驱赶内心平静之敌,也就是情欲。”对应的图片是一位身穿铠甲的战士,左手拿着“勇气之剑”,右手拿着“宽容的盾牌”,远处还有一只狮子,象征这位战士就像狮子一样勇敢,在逆境中也不屈服。夸美纽斯善于用浅显易懂的文字配合精确而丰富的图片来描述世界知识,让儿童在游戏中学习,在快乐中获得新知。《图画中见到的世界》这种图文结合的形式一出版便受到教师和学生的欢迎,在西方曾先后被翻译成十多种文字,作为各国的幼儿启蒙读物长盛不衰。

3.2 中国古代版画与熊大木注本《日记故事》

我国古代版画的发展到了明代中后期即公元16至17世纪,达到了一个高峰,而明代福建书坊所刻插图书在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一方面,它创造了一种图文结合的新形式,即上图下文的狭长式的插图;另一方面,它讲究构图和镌刻,图画生动活泼,为后继的版画向精细、细致化发展开了先河。上海古籍出版社于1988年出版的《中国古代版画丛刊2》在《日记故事》后记中说:“建派版画多刻在小说书和课蒙书中,前者可以五种全相平话为代表,后者当推嘉靖本《日记故事》为圭臬。”对嘉靖本《日记故事》的图画价值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熊大木注本《日记故事》共有插图106幅,每叶有一幅图,插图生动活泼、栩栩如生,形象地再现了故事情节,每个人物的喜怒哀乐表情都能在插图中得到很好的呈现。例如,故事“负米供亲”讲的是周朝一个叫仲由的人,自幼家贫,他为了赡养父母,常常行百里路背米回家侍奉双亲,后来他当了大官衣食无忧,可惜父母已去世,再想背米赡养父母也无法如愿了。“负米供亲”插图的内容是仲由背了一袋米回到家中,虽然路途遥远,身体疲惫,但是看到双亲仍然面带笑容。图中仲由父母的表情也是面带微笑,十分慈祥,显然是对仲由的孝行感到十分欣慰。熊大木注本十分注重对人物表情特别是眼睛神态的刻画,寥寥几笔就刻画出人物的内心活动,准确展现故事的内涵,对故事的文字内容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图画中见到的世界》注重图与文的对应关系,注重图片所对应的知识点的准确性。例如,第15课介绍“蔬菜”,作者将生菜、洋葱、大蒜等12种蔬菜放在一张图片中,凸显了知识性,方便小读者记认不同种类的蔬菜。不同于《图画中见到的世界》,熊大木注本《日记故事》的版画插图更注重画面布局与细节的刻画,如许多房间内部的布局,屋外山、树、云彩等背景的安排与故事的内容关系不大,至少在文字内容中没有进行描述。《日记故事》的插图讲究“留白”,这很符合中国绘画讲究虚实结合的原则。熊大木注本《日记故事》的插图重视整体效果,每一幅插图都是一个完整的版画,都表达了一个完整的情节,而《图画中见到的世界》更注重知识展示的全面和完整性,至于画面安排是否合理有逻辑,则不是作者关注的重点。

4 结 语

《日记故事》作为明代中后期在民间广泛流传的儿童读物,它的文献学价值不容忽视。从版画发展史的角度来说,福建书坊刻本的插图在我国古代版画艺术的发展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刊刻于明代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的熊大木注本《日记故事》不同于明代万历时期以后的 闽刻本插图,万历本的插图已改为全页大幅,而不是上图下文的形式,画面虽不离原有的风格,但在规模和气魄上更加成熟和完善。而嘉靖本保留了闽刻本插图发展转折期的特征,具有较高的文献价值。

从文字内容上看,《日记故事》中包含多则启迪童蒙、劝人向善的故事,与流传时间更早的“二十四孝”故事有许多重复的内容,甚至有的编著者在《日记故事》的开篇单列“二十四孝”故事作为独立章节,从中可以看出《日记故事》对“二十四孝”故事的借鉴。

但《日记故事》和“二十四孝”故事中的一些内容显然已经不符合现代的思想价值观念。例如,故事“刻木事亲”讲的是东汉有个叫丁兰的人,幼年父母双亡,他用木头刻成双亲的雕像寄托思念之情,而且凡事均和木像商议,每日三餐敬过双亲雕像后自己方才食用,久之,其妻对木像便不太恭敬了,竟用针刺木像的手指,而木像的手指居然有血流出。丁兰回家见木像眼中垂泪,问知实情,遂将妻子休弃。丁兰为表达孝顺之情,凡事都和父母的木像商议,显得十分迂腐,而且木像会流血,也不符合客观现实。幼儿读物中固然要有孝顺父母、友爱兄弟的教育内容,从小培养幼儿向上向善的品德,但像这种明显不符合现实的“怪力乱神”的故事还是应当摒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