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呦呦的青蒿缘③

2021-07-08 01:28路玉美
连环画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双氢青蒿青蒿素

路玉美

50 屠呦呦心里着急,她决定以身试药。因为疟疾有季节性,她不想错过当年的临床观察期,否则就要再等一年。

51 1972年7月,屠呦呦等三名科研人員一起住进了北京东直门医院,进行一周试药观察,未发现该提取物对人有明显毒副作用。增大剂量试服,受试者也情况良好。

52 1972年8月到10月,屠呦呦亲自携药到海南昌江疫区,克服高温酷暑,抢时间,找不同类型的病人,完成了21例临床抗疟效果观察。患者疟原虫全部转阴。

53 这一年,还同时在北京三〇二医院验证了九例。结果表明,药物不仅疗效良好,而且除个别病人出现呕吐、腹泻的消化道反应外,对心、肝、肾等重要的脏器都未见毒副作用。

54 课题组开始进行对青蒿提取物中有效成分的纯化与分离工作。经过努力,1972 年11 月8 日分离得到的晶体有显效。11月8日,被课题组认定为青蒿素诞生之日。

55 经过更多的实验,以及现代生物制药学角度的分析,屠呦呦发现青蒿可以对抗疟原虫的活性部分,集中在青蒿的叶子里,并且最佳采摘期是青蒿开花的季节。

56 1973年初到5月,课题组已拿到青蒿素纯品一百余克。第二季度,通过一系列安全性试验后,制成片剂,送到海南的疟疾流行区进行了临床试验,效果却不理想。

57 在海南做临床试验的人把剩余的药片寄回北京,屠呦呦发现药片很硬,用乳钵都难以将药片碾碎,原来是崩解度出了问题,影响了药物吸收。

58 屠呦呦用青蒿素单体原粉直接装胶囊。中药所副所长亲赴海南疫区,观察当年最后三例外来人口间日疟服药情况,18.5小时后血疟原虫全部转阴,未见明显副作用。

59 青蒿素问世之后,1973年9月,屠呦呦和课题组又研发出了青蒿素的第一个衍生物双氢青蒿素,这个衍生物比青蒿素的抗疟疗效高十倍!

60 青蒿素的其他抗疟药是以双氢青蒿素为基础的,如青蒿琥酯、蒿甲醚等,因此双氢青蒿素的发现是屠呦呦及其课题组又一个重要贡献。

61 1974年4月,在河南商丘召开“疟疾防治药物(化学合成)研究专业会议”。中药所派人携带青蒿研究汇报资料参会,在会上报告了青蒿素、双氢青蒿素的研究情况。

62 1976年,国家卫生部同意以“青蒿素结构协作组”的名义在《科学通报》上公开发表青蒿素研究进展。屠呦呦团队又在《化学学报》《中药通报》和PLANTA MEDICA (《药用植物》)等刊物上介绍了青蒿素的研究。

63 青蒿素的发现,引起中医研究院和中药所的高度重视,并在人力、物力等各方面都给予了大力支持。屠呦呦负责全面工作,在组织大量提取青蒿素,准备上临床的同时,工作的重点转向了青蒿素的化学研究。

64 1981年10月,在北京召开的国际会议上,屠呦呦做了题为《青蒿素的化学研究》的报告,引起世界卫生组织专家的极大兴趣,他们认为“这一新的发现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将为进一步设计合成新药指明方向” 。

65 构效关系的研究结果,也使屠呦呦认定双氢青蒿素极具进一步开发的价值,于是她在1985年,申报《新药证书》,开始了抗虐新药——双氢青蒿素及其片剂的开发研究工作。

66 历经七年艰辛,发现于1973年的双氢青蒿素,终于在1992年获得《新药证书》,并转让投产。这是屠呦呦对中国乃至世界做出的又一重要贡献。

67 当年,屠呦呦主持的“双氢青蒿素及其片剂”项目被评为“全国十大科技成就”之一。为此,她被中医研究院聘为终身研究员,成为中国中医科学院第一位终身研究员。

68 1995年,在肯尼亞的疟疾重灾区奇苏姆省,有位怀孕的妈妈得了疟疾,如果用传统的奎宁或者氯喹治疗,即使母亲能活下来,胎儿也很容易流产或致畸。

69 在用了中国的青蒿素抗疟药之一“科泰新”治疗后,不仅妈妈平安无事,孩子也健康地生了下来。妈妈给女儿取名“科泰新”,让她永远不忘中国药的救命之恩。

70 “科泰新”正是屠呦呦领衔研究的来源于双氢青蒿素的药品名称。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科泰新”甚至是中国领导人出访非洲必送的礼物,在当地被誉为“中国神药”。

71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全球有二十多亿人生活在疟疾高发地区:非洲、东南亚、南亚和南美。自2000 年起,非洲地区约2.4亿人受益于青蒿素联合疗法,约一百五十万人因该疗法避免了因疟疾导致的死亡。

72 中国科学家还研制出青蒿琥酯、蒿甲醚等一类新药。其中青蒿琥酯注射液已全面取代奎宁注射液,在全球三十多个国家拯救了七百多万重症疟疾患者的生命,且主要为五岁以下儿童。

73 2011年,作为“医学界的诺贝尔奖”的拉斯克医学奖之所以花落屠呦呦,评委会所依据的是“三个第一”:第一个把青蒿素带到“5·23”项目组,第一个提取出有100%抑制率的青蒿素,第一个做了临床实验。

74 2011年9月24日,在2011年度拉斯克医学奖颁奖典礼上,81岁的屠呦呦接过沉甸甸的奖杯,发表获奖感言:“这是中医中药走向世界的一项荣誉。它属于科研团队中的每一个人,属于中国科学家群体。”

75 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张伯礼院士说:“青蒿素就是几十家科研机构、几百位科学家共同奋斗的历程。举国体制在当年困难的条件下发挥了极大作用,这种团队精神永远不会过时!”

76 2015年6月,华伦·阿尔波特基金会及哈佛大学医学院将2015年度华伦·阿尔波特奖授予在疟疾预防及治疗中做出具有先驱性和突破性贡献的屠呦呦及其他两位科学家。

77 2015年10月5日,屠呦呦成为诺贝尔奖获得者。诺贝尔评选委员会用“价值无法估量”来评价其2015年的获奖成果。屠呦呦成为诺贝尔医学奖史上第12位女性得主。

78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致信祝贺。国家多个权威机构分别举办座谈会,祝贺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医学奖。青蒿素成为中国的骄傲,整个中国为此欣喜。

79 2017年1月9日,屠呦呦获得2016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18年12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授予屠呦呦同志“改革先锋”称号,颁授改革先锋奖章。

80 2019年1月8日,英国广播公司(BBC)发起“20世纪最具标志性人物”票选活动。在1月14日公布的“科学家篇”名单中,中国首位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屠呦呦成功进入候选人名单。

81 抗疟药青蒿素的发现者屠呦呦与发现了镭和钋的物理学家玛丽·居里、帮助人类理解宇宙的物理学家阿尔伯特·爱因斯坦、“计算机之父”阿兰·图灵一起,成为科学领域的候选人。

82 屠呦呦一生与青蒿有不解之缘,始终关注那些神奇的“中国小草”,年过八旬她依然担任青蒿素研究中心主任,带领团队致力于青蒿素的抗药性研究。

(完)

猜你喜欢
双氢青蒿青蒿素
白米青蒿社饭香
与青蒿结缘 为人类造福
双氢青蒿素对宫颈癌小鼠放疗的增敏作用观察及机制探讨
双氢青蒿素的研究进展
TPGS修饰青蒿琥酯脂质体的制备及其体外抗肿瘤活性
切莫盲信所谓的“青蒿素食品”
新型双氢青蒿素哌嗪-脂肪族酰胺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其抗癌活性
一种新型的倍半萜内酯
——青蒿素
HPLC法测定双氢青蒿素哌喹片中双氢青蒿素的含量Δ
一个青蒿素品牌的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