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存在的问题的提出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九年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从近几年各地语文考试所选用的考題来看,我们可以发现这样一种趋势,试卷检测的重点不再是死记硬背的基础知识,而更多的是涉及学生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考查。我是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多年来一直在农村中心小学工作。笔者认为,课外阅读正是农村小学生长期以来得不到很好解决的问题,也是我们农村小学语文教师长期以来没有足够重视的方面。可以说,由于课外阅读的不足,是致使农村小学生的语文素养的提升受到制约,语文成绩难以有大幅度的提高根本原因。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课标》)以全新的理念谈到了课外阅读的问题,“鼓励学生多诵读,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与感悟”、要求“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有较丰富的积累”,不仅对课外阅读量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并且对课外读物提出了建议。著名的语言学家吕淑湘在谈到课外阅读的作用时曾经说过:“同志们可以回忆自己的学习过程,得益于老师课堂上讲的占多少,得之于自己课外阅读的占多少。我回想自己大概是三七开吧,也就是说,百分之七十是得之于课外阅读。课外阅读对语文课来说,决不是可有可无的。”因此,作为农村小学教师,我们要充分认识到课外阅读是课外语文活动中最重要、最普遍、最经常、最便捷的形式,是课堂阅读的继续与扩展,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几年来,我在不断提高自己对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重要性的认识同时,对如何指导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也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也作了一点思考。
二、课内外阅读指导
(一)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培养学生课外阅读习惯
1.根据儿童的性格特征来调动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陶行知先生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见学生有了阅读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对课外阅读产生主动需要。因此,教师要努力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让他们愉悦地进行课外阅读,快乐地接受自己想要学习的语文知识。为了让小学生能更好地接受知识,根据小学生的性格特征来培养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低年级学生具有天真、好动、注意力不集中,对新奇的事物他们总想看一看、试一试的特点。教师在教学时要有意识地唤起学生的注意,从他们感兴趣的彩绘版的童话故事入手,如《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哈利波特》等,阅读时他们可以借助书中的拼音识字,结合精美的彩图,走进美妙绝伦的童话世界。《安徒生童话》中还设有“星星词典”,对故事中的生词进行适时解释,以便孩子更好地理解故事内容。在每个童话结束后,“智慧加油站”将为小朋友介绍故事写作时的背景或寓意,让孩子做到“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另外,还设有“脑筋转转转”,让孩子在读完故事后进行思考,从小培养勤于思考、善于动脑的习惯,做到“学习与思考互动”。《哈利波特》也是小学生们特喜爱的故事,文中的故事新奇,具有强烈的科幻色彩,每个故事情节中的人物的形象都是通过彩图栩栩如生地展现出来,学生很容易接受。这样,既增加了他们课外阅读量,又满足他们的兴趣,充分调动他们思维的积极性、学习的主动性。从而培养了他们课外阅读的兴趣。
2.借助童话故事、成语故事来激励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
每个人都喜欢听好话,都需要表扬。故事人人爱听,童话故事、成语故事等是学生乐不及彼的故事。成语故事是青少年常用、应知和需要掌握的成语,结合丰富多彩且忠实于史实的事件、名人佚事等,便于读者在趣味盎然的阅读过程中理解和记忆。
3.根据小学生的认知规律来增强其课外阅读兴趣
小学生的认知规律是:感知——表象——抽象。根据这一规律,尽量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通过眼、口、手的实践去感知事物,获得表象,借助图像直观、语言启迪,促进思维逐步内化,从而形成和发展学生的思维结构。如让学生根据童话故事、成语故事的内容及彩绘图来表演,亲身感受故事。把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于一体。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增加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二)课内授法,课外用法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必须教会少年阅读”“谁不善于阅读,他就不善于思维。”《课标》也指出阅读教学要“加强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可见课外阅读方法的指导十分重要,因此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尤为重视。指导学生学会使用工具书;在阅读教学中注意归纳默读、精读、泛读、浏览、速读等几种常用的阅读方法;指导学生边读边思考,提高理解能力、评价人物和事件的能力及联想、想象能力等;教给学生运用“意群注视法”,提高阅读速度;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等;培养学生写读书笔记的习惯。
(三)尊重学生,沟通家长
课外阅读一定要尊重学生,尊重学生就是要让学生学会自主选择读书材料。因为阅读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放松,学生只有选择了自己喜欢的读物,才能达到放松的目的,如:有些同学喜欢想像,喜欢幻想,愿意读一读情节跌宕的科幻读物;有些同学喜欢读一些节奏明快的、富有刺激性的故事、幽默、笑话、五侠小说也未尝不可。而且,由于年龄的差异、性别的不同,阅读的兴趣也是不一样的,这都是早就被证明了的,所以,课外阅读是自由的阅读。一定读什么或一定不读什么,不该由教师或别人去决定,应该由学生的兴趣去决定。当然,在读物的选择上,教师和家长都要发挥正确的导向作用。教师要与家长建立一种合作的关系,保持适度的沟通。
目前,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已引起大家的重视,怎样从不同年段孩子的特点出发激发课外阅读兴趣,怎样能使大多数孩子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怎样有效地引导他们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怎样才能为提高他们语文素养给予最大可能的帮助……我们还要不断思索,仍需不懈努力。
广西百色市那坡县百省乡中心小学 王优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