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晓活动”的实践与思考

2021-07-08 17:57施远远
教育·教学科研 2021年5期
关键词:书写习作笔者

施远远

何为“晓活动”?在晓黑板APP的“发布消息”里面有一个功能项叫“活动”。教师可以发布日常语文学习活动,而学生可以基于不同的学习活动发布视频、音频、图片等学习成果。因此笔者称其为“晓活动”。

为了树立真实生活的教育观,回归学生视角,也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笔者借助“晓黑板”平台的“晓活动”功能,设计每周末的“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查询、整理、收集、演绎、操作、倾吐等新颖、生动的学习方式中,将日常的语文学习逐步同生活有机结合起来,培养其听、说、读、写的能力,从而获得有活力的知识、能操作的技能。换言之,小小的活动里也有“大门道”。

一、听其言而观其行,做好学生的“听众”

从一个个精彩的发言中,笔者看到“晓活动”里的思辨涌动,而笔者甘愿做学生的“听众”,为其鼓掌。学生们通过不同交际话题、不同交际情境,表达心意,交流感情,传达信息。创设不同情境,发展学生语言口头表达能力,不断增强交际的勇气和自信心。

统编语文教材中的口语交际是一个亮点,笔者会在“晓活动”里进行课前预习或课后巩固。俗话说“趁热要打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尤为重要,“我要说,我要听”在班级的“晓活动”里是常态。比如,三年级的口语交际“名字里的故事”,为了让学生做好预习,笔者在“晓活动”里开设栏目“名字里的故事”。让每位学生先从家人那里了解自己名字的含义和来历,感受自己名字中的文化内涵和长辈的关爱期待,然后对着镜头大大方方地讲述。要求学生说清要介绍的名字,有条理、有顺序地讲清名字的来历和文化意蕴。学生们各个兴趣盎然,“说”的快乐油然而升,特别是在自己的“说”能得到大家的亮灯与大拇指点赞时。

又如,五年级的口语交际课“父母之爱”,学生们已在课堂上不仅能够围绕话题“父母之爱”发表自己的观点,客观地看待父母之爱,而且还能够从自身出发,谈谈自己遇到类似经历时的做法。课后,笔者在班级“晓活动”里开设了“感谢有你”栏目:又近年末,回顾一年的成长,离不开家人无微不至的照顾,无处不在的陪伴。把你真挚的感谢献给他们,也让我们分享你们之间的故事吧!注意要说清自己感谢谁什么(概括性语言),然后讲讲具体事例。别忘了,给你感谢的家人大大的拥抱。双向互动的感恩形式寓教于乐,产生了良好的效果。不少家长都在“晓活动”里留言:有的家长觉得孩子已开始进入青春期,很难教育,老师倡议的“感谢有你”的栏目,让自己和孩子有了进一步的心灵沟通;有的家长说温暖抱抱的形式不仅增进了与孩子间的交流,而且吹走了与孩子间的嫌隙;有的家长提议,应该像自己的孩子那样,去抱抱自己年迈的父母亲。

“晓活动”让每位学生、每位家长的真心自然流露,“爱”的表现知行合一,学生们在活动中感受到了“爱”是人类永恒的话题。

二、众人拾柴火焰高,做好学生的“导购”

古今中外的优秀名家名著中,展现了中华语言文字的精髓与魅力。而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也是个人秀场。在课内外阅读的双线推进中,笔者做好指明阅读方向的“导购”员,在“晓活动”中设计拓展阅读的实践活动,布置相关阅读任务,推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探索。

讓学生沉入文本,又走出文本,在一来一去中,在质疑与解惑中,在解构与建构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形成学生个体的阅读观点。比如,在讲完《陶罐和铁罐》这篇童话课文后,笔者先在“晓活动”里推荐一些相关的童话书目《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一百零一夜》《中国经典童话故事》等,富有趣味性的古今中外童话故事激发了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然后,笔者进行了“设问推进式阅读技巧”的方法推荐,让学生在阅读中要不断地提问自己:主人公是谁?发生了什么故事?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是什么?这个词语是什么意思?喜欢这篇童话的原因?……学生写下自己的问题,并通过阅读找到答案。结合真实的阅读实践,推广语文阅读技巧,推动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

五年级下册的第二单元是阅读古典名著,在学习了《草船借箭》《景阳冈》《猴王出世》《红楼春趣》四篇课文后,笔者在“晓活动”开展了“晓说四大名著”的导购,掀起了读古典名著的热潮。比如在“晓说三国”子栏目中,笔者一连串的提问激起了阅读欲望:课文《草船借箭》是《三国演义》中的经典故事,你还读过哪些三国时期的故事呢?那究竟是一个怎样的时期?除了课文提到的以外,还有哪些著名的国、人、事?请你去阅读原著,挑选最感兴趣一点来分享。你可以介绍三国时期的基本情况,讲讲三国时期的强国;也可以说说课文中提到的某个人物的其他信息或一个小故事;当然,你还可以介绍三国时的某个“牛人”(课文之外的),或者讲一个发生在三国时期的成语故事。讲述要求尽可能浅显、生动;有图片资料辅助更佳;不能照本宣科;时间控制在三分钟内。学生们在阅读解构与建构中,把自己的观三国烽烟,识梁山好汉,叹取经艰难,惜红楼梦戏的阅读感受倾吐了出来。

“晓活动”让每个学生来了场“头脑风暴”,品味语言文字,化“浅探”为“深究”,提升思维的敏锐度,拓展了思维深度。

三、一石激起千层浪,做好学生的“助理”

“读”是阅读的压舱石,是培养语感的有效途径,也是培养阅读能力的基本功。统编教材选文非常经典,“晓活动”里开设朗读秀、吟诵会、古韵居等栏目,能唤起学生读的欲望,在读中培养语感,学习停顿、断句,掌握节奏,传达语义。

学生先要把课文片段、诗歌经典读正确、读流利。笔者做好学生“助理”,聆听学生的朗读,在句与句之间、长句子中词语间的停顿中进行指导。通过诵读,学生会传达出对诗句文篇的理解,体会词句的“言外之意”,感受语言的音律之美。三年级上册《花的学校》是泰戈尔的一首散文诗,不少学生预习时反映很难读懂。究其读不懂的原因就是陌生,如何变陌生为熟悉呢?投掷“一石”,做好铺垫。笔者先让学生认真读五遍诗歌,并在“晓活动”里上传自己最满意的一次朗读。接着,同学之间认真倾听、互相点评班中其他五位同学的吟诵。在轻读慢吟、反复品味中,激起了学生朗读诗歌的欲望,一组又一组的学生诵读展示,就好比“千层浪”席卷而来。学生们能慢慢读懂泰戈尔的诗歌开放、自由的韵味,明白诗意的想象更能表现出花儿们放学后在草地上舞蹈、狂欢的快乐,表达出作者内心深处对自由、欢乐的渴望,对妈妈由衷的依恋。

又如统编语文教材中大量编入了古诗词,每首诗词都有某种独特风格,清新雅致、雄壮豪迈、绚丽飘逸、平实质朴……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边读边想象画面,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这时笔者当起了学生“助理”,在“晓活动”下“古韵居”栏目中,让学生用“我觉得《伊伊伊》是一首(怎样)的诗,请听我吟诵”为开篇,吟诵已学的古诗。要求学生直视镜头,注意仪表风范,努力展现一个“朗诵者”的风采。如果觉得干站着太拘谨,可以手持一卷书做道具,也可以自行设计合理的动作。最后,通过“晓活动”里学生的自荐,同学间的推荐,吟诵的“热浪”被多次激起,优秀吟诵者们还在班级里举办一场现场“朗读秀”展示。

“晓活动”培养了学生敏锐的语感意识,促进了学生朗读能力的高效发展,以及语文诵读的互动循环,因为语文能力的生长必须“读”占鳌头。

四、心有灵犀一点通,做好学生的“编辑”

语文教学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文字美”的审美情趣为目标,努力养成良好“写”的习惯:规范书写、写好习作。笔者做好学生的“编辑”,在“晓活动”里给予提醒与指导,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语文課程标准》中提出“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小学生能够书写一手漂亮的汉字,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笔者在“晓活动”里开设了“书写社”,学生们都要以正确的书写姿势,上交一段规定语段的书写。评价标准如下:坐、握、写的姿势正确得三星(每项一星);能讲清字的结构并准确分析在田字格内书写的位置、注意点(做到加一星);田字格内的书写演示规范、端正、有笔锋(做到再加一星)。一次次书写比赛,一个个端端正正的汉字,让学生们逐渐掌握了汉字的形体美。笔者还将“晓活动-书写社”里每一位学生的书写成果进行编辑汇总,纳入《成长记录册》的学期写字评价。

丰富习作素材,引导梳理方法,随时随地有提笔记录生活的好习惯。比如,三年级的习作《写日记》和四年级的习作《写观察日记》,其习作内容指向非常清晰,“留心观察”和“细致观察”都是要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写熟悉的事、物、人,做过的、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都可以成为日记的内容。在学习课文《搭船的鸟》《金色的草地》后,布置学生课后观察事物。而学生的观察只停留在表面,于是笔者在“晓活动”的“写作墙”里设计了“我会观察———观察记录表”,见表1。提示学生在观察身边一种动物、植物或一处场景后,需要作简要记录。

而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习作《观察日记》是三年级写日记的进阶版,观察事物是需要一段时间连续观察记录的。教学时笔者与学生心有灵一点通:“观察记录表”可以继续使用,只是要记录清楚事物的一个阶段的细微变化。一张张连续观察的“观察记录表”,提供精准的观察反馈,学生们不仅观察能力增强,而且习作能力也增强了。围绕语文要素“写”,通过“晓活动”由“扶”到“放”,梳理汉字书写的方法,清晰定位习作功能,明确具体习作任务,达到触类旁通、反三归一的效果。

总而言之,小小的语文活动里也有“大门道”,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决胜于千里之外。笔者结合“晓活动”的教学实践与思考,回归学生的视角,激活了听、说、读、写能力的语文生长点。一个个“语文实践活动”,是教有所指的原点,是学有所获的内质。

猜你喜欢
书写习作笔者
老师,别走……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书写要点(十)
养成书写好习惯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书写春天的“草”
习作展示
My Story以笔相伴静书写
性能相差达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