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维萍
校园文化是社会整体文化的一部分。它是以校园为主要活动空间的师生,在工作、学习、生活的过程中共同创造生成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规范及活动结果的总和。最能体现校园文化本质的是精神文化。
任何一所学校都有其校园文化,但是在形态上有模糊和清晰之分,在形式上有聚合和松散之分,在价值上有平庸和优质之分。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就是要使校园文化从模糊到清晰,从松散到凝聚,从平庸到优质。这是一个围绕学校精神塑造从意向到实质的成“圆”过程。
一、塑造精神———从意向到实质
学校精神是校园文化的核心灵魂,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起统领标杆作用。一所学校的成长,取决于“学校精神”的塑造,它反映着学校共同的价值观念、价值判断和价值取向,它随着学校的发展而日益强化,最终成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源泉,成为校园文化的最核心层次。
塑造学校精神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最终目标,是一个漫长积淀过程,但同时,塑造学校精神,又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逻辑起点,它是一个必须先行设计的内容。只有先从理念上明确学校精神“是什么”,才能创设种种手段在实践中去“做什么”,最终取得成果“是什么”。因此,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必从学校精神的梳理与设计入手。
梳理设计学校精神,可以依“挖掘有什么—寻找缺什么—采集要什么—明确定什么”的思路展开,形成学校基本价值观念,包括明确学校的社会使命,树立学校的育人理念、制定学校的发展目标、建立学校的道德规范、培育学校的生活信念等项目。
挖掘有什么,是不忘根本。寻找缺什么,是反省不足。采集要什么,是接轨时代。明确定什么,是决策立魂。
2013年,我回到了母校观澜,从即将退休的老校长手中接过观澜发展的“接力棒”。较之六年前,观澜的发展又进入了一个新高度,“文化立校”的命题促使我必须尽快消化六年空窗期中观澜的新积淀。我学习130万字的《观澜人文》,追寻学校发展文脉;请教老校长,把握当前学校发展进程;对话教师,了解他们对学校文化建设的看法;深入课堂和活动现场,观察学生状态;联系社区、家长,获取他们的意见;延请智囊组,听取专家指导……正是通过这挖掘、寻找、采集的过程,才从“实用”走向“新实用”,诞生了“新实用教育”思想体系。
核心:学以致用,为用而学。
价值追求:打造以‘真·实为特征的学校文化,为孩子生命发展奠定宽厚基础。
核心思想:“理必求真、事必求实、言必求信、行必踏实”的育人观;以“当世之需、发展之基”为导向的课程观;“源于生活、面向生活、探索生活”的教学观;“为人诚实、求知扎实、做事踏实”的教师观;“典雅大气,承古扬新,灵动实用”的校园环境观。
操作要领:源自生活现场的真实情境;聚焦问题解决的任务导向;沉浸现场操作的尝试验证;基于自主反思的再度发现。
这是一个引领学校全面建设的精神“意向”,刚诞生时仅存于个别人的头脑中,要让它获得广泛传播并持续发挥影响,最直接的做法就是物化载体,开展具有文化辨识度的校园环境建设。
二、物化载体———建设“文化校园”
这里,特别要强调“具有文化辨识度”,就是让校园环境呈现出有别于其它学校的鲜明文化表征,更好地表达学校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和道德风尚,彰显自身的特色,成为“文化校园”,产生品牌效应。这种品牌效应,不能因校区差异而动摇。
2014年,观澜新增了占地60亩的川周校区,为了让“真空”的新校区实现“文化归源”,让“固着”的老校区实现“功能优化”,让两个校区的师生、家长都由衷认同“我们是同根同源同发展的一所学校”,我提出通过整体设计来促成两校区文化本质与表现的统一,然后分步推进,凸显特质,最后形成“内在统一,资源互补,特色共享”的高辨识度文化校园。
整体设计以“新实用教育”的理想为蓝本,规划了校园文化建设的预期成果,设计思路,行动原则。
(一)预期成果,体现“四有”
有文化传承———让学校“真·实”文化因子融入环境,让师生时时处处能寻根溯源;有时代气息———保证设施的先进性,为现代课程改革和实施护航;有审美情趣———做到校舍、园景、连廊、教室与办公室处处美,以美熏陶人;有实用价值———让校园的一切文化布置都能与学生的实践相融合,成为学生体验生活,丰富认知,获得知识、技能、心灵生长的“孵化器”。
(二)设计思路,落实“三维”
第一维,纵贯“古—今—未来”的时间线———要帮助学生了解过去,认识现在,预设未来;第二维,横贯“东方—西方”的空间线———既要展示灿烂的中华文化,也要呈现丰富的海外文明,让学生加深国家认同,增强国际理解;第三维,联系“知识—生活”的实践线———不仅要“呈现知识”,还要通过互动板块的设计引导学生主动“捕获信息”“处理信息”“运用信息”,最终反馈运用于生活。
(三)行动原则,做到“两结合”
首先是“全校师生参与”与“专家论证选优”相结合,既实现“自己的学校文化自己建设维护”,又保障应有的专业性,提高建设水准;其次是“物质环境建设”与“文化活动组织”“课程开发实施”相结合,达到“实用”效果。
文化校园的打造,是一个长期过程,从2014年起步至今,一直没有间断。正是因为有了整体设计,才使得这个过程长而不散,多而不乱,南北校区虽然格局、造景、装饰全然不同,但又都符合“典雅大气,承古扬新,灵动实用”的校园环境观,让来访者惊叹“这就是百年观澜、文化名校啊”!而对于生活其间的师生而言,校园完全成了他们实践“新实用”的乐园。
三、链接活动———开展“新实用”实践
之前已经提到,在整体设计时已经纳入了“实用”的设计,所以师生参与了“文化校园”打造,同时也享用着打造的成果,繼续深化“新实用”的实践,形成了六大系列。
置身于“文化”校园,利用精心打造的主题空间开展着丰富多彩的活动,学生们不仅耳濡目染,更亲身实践着———“实用者,活用各种知识技能于实地。”“人有知,乃求真;有为,乃求善;有感,乃求美。”“从远处看,从近处做。”“既能博古,又能通今,不忘过去经验,又着眼于眼前应用。”观澜的“新实用”精神从意向走向了实质,“圆满”。
四、校园文化建设成“圆”之路留下的启示
从塑造学校精神起步,根据意向物化载体,创设活动,让师生在建设文化校园的实践过程中创造校园文化,这只是文化建设的一条线索。但是,我们却可以从中获得关于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启示:
(一)“继承”与“创新”有机统一
实施现代学校文化建设,既要避免割断历史,推倒重建的“无根文化”,也要防止因循守旧,暮气沉沉的“闭关文化”,要做到“继承”与“创新”的有机统一。
讲继承,就要做好对学校历史文化的挖掘与利用工作,可以通过查阅历史档案资料,向老前辈访谈等举措占有鲜活素材,再对素材加以筛选,强化其至今具有鲜活生命力的部分,作為现代学校文化建设的基本内核,予以彰显。
讲创新,就要时刻关注社会、教育发展动态,从涌动的新思想、新观念、新方法中遴选出与学校文化内核保持高度一致,又能起到丰富与活化作用的因素补充到学校文化建设的体系中来,使学校文化建设始终保持时代性。
做到了“继承”与“创新”的有机统一,也就可以做到“共性”与“个性”的有机统一,“持恒”与“发展”的有机统一,避免千人一面,放之四海皆准的“万金油文化”,和人云亦云,盲目跟风的“墙头草文化”。
(二)“形式”与“内在”有机统一
实施学校文化建设,不能“骨肉分离”,要做到精神追求、物化载体、实践行为的一致,达成“形式”与“内在”的有机统一。
虽然建设学校文化的途径是丰富的,每个学校都可以找到属于自己的突破点,但其操作程式却是相通的,需要规划、落实,然后才见效。
无论从何种途径入手,学校文化建设的第一步应该塑造精神,对学校精神做出准确判断,明确定义。没有确立学校精神内核就开展所谓的文化建设活动,只能是“无头文化”“混乱文化”,没有持久的生命力。
确定精神内核之后,寻找能落实学校精神的种种媒介,从物化载体上加以彰显强化,从行为上予以落实,否则就会变成了“公文文化”———仅仅是一句句口号,一叠叠文本。
(三)“主导”与“主体”有机统一
学校文化建设的“主导”是以校长为领导的学校文化建设管理团队,“主体”广大师生员工。学校文化建设需要“主导”来牵头,负责制定规划,组织实施,管理评估,调整实施,也需要“主体”的积极参与,能动建构。缺了“主导”,那就谈不上文化建设,而没有“主体”,那就是“寡人文化”,文化建设成果也只在物质载体上。只有两者有机统一,才能使学校文化建设落到实处。
要实现学校文化建设中“主导”与“主体”的有机统一,关键做到“民主”“协调”,体现在操作上:其一,学校精神内核的提炼,需要广大师生员工齐参与,获取最大限度的认同;其二,学校文化建设的具体活动设计,要符合广大师生员工的现有意识水平和能力基础,适度提高,提高时要提供工具或方法指导,予以扶持,量要适宜,形式要喜闻乐见;其三,“主导”要身先士卒,参与学校文化建设活动,既亲身体验,又观察、访谈,了解“主体”对于活动的观感,活动后要总结成败,作出调整;其四,要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调动主体参与的积极性。
坚持“继承”与“创新”有机统一,“形式”与“内在”有机统一,“主导”与“主体”有机统一,学校文化建设定会结出硕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