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金杰
教材作为教师的教本,更是学生的学本,如何充分利用教材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是现代中学语文教学的应然价值追求。课后习题作为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提示着文本的重要内容,更为学生提供了直接的言语实践“扶手”。而部编教材的课后习题设置以学生为本,注重“将语文要素的知识点、能力点分布镶嵌”强调其多元与开放,“激发读书和思考的兴趣”语言构建与运用在语文核心素养中起着基础和引领的作用,但目前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还存在课程资源利用不充分、教学方式不恰切、学习方式不主动等问题,亟待解决。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课后习题这个抓手,运用多元的、丰富的、有效的策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言语实践平台和言语体验机会,为学生语言构建与运用素养的提升提供切实的保障,为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养成保驾护航。
一、语言建构与运用的重要地位
(一)语言建构与运用的内涵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2017版)》,指出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语言的建构与运用、文化的理解与传承、思维的发展与提升、审美的鉴赏和创造。语言建构与运用是指“学生在丰富的语言实践中,通过主动的积累、梳理和整合,逐步掌握祖国语言文字特点及其运用规律,形成个体言语经验,发展在具体语言情境中正确有效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沟通的能力”。
语言的建构与运用实际上就是对语言文字进行学习的过程中,不断理解、积累、内化,构建起自己的知识体系和语感,并能够在真实的情境中正确运用的能力。“语言建构和言语运用的过程,便体现了语言建构与运用的内在逻辑———积累言语材料、发现语言规律和创生言语行为。”因此,语言的建构与应用应包含口头与书面两方面内容,涵盖了听、说、读、写等各项能力,这是初中生最基本的语言素养。
(二)核心素养中的基础作用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早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便提出“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可见,语言文字的学习、建构、内化与运用一直是语文学科的重中之重。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2017版)》中也明确指出:“语言建构与运用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在语文课程中,学生的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都是以语言的建构与运用为基础,并在学生个体言语经验发展过程中得以实现的。”语言建构与运用在核心素养中起着基础性的作用,只有通过对于语言材料的积累,语感的培养,语言的实践,才能熟悉并熟练运用一門语言,才能促进思维的提升与发展,才能进行审美鉴赏和创造,最后才能对文化进行传承和理解,只是这一过程注定是逐渐向上的、长期的,在不断有意识的培养中锻造素养。
二、课后习题的特点分析
为贯彻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精神,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部编教材采用“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组织单元的结构。语文要素涵盖语文素养的各种基本“因素”,如语文知识、必需的语文能力、适当的学习策略等,而课后习题便是“语文要素”的直接“落脚点”,成为学生语文素养培育的重要载体,承担着重要的角色。本文以部编六年级语文教材课后习题为范例,总结课后习题的特点,进而探讨其在学生的语言建构与运用中的作用。
(一)编排与结构特点
统编版教材课后习题仅出现在教读课文后,由两个部分组成,“思考探究“”积累拓展”,题量分布上基本采用“3+2”的形式呈现,如表1所示,思考探究的题量明显多于积累拓展,可见编制者对语言规律学习的重视。从课后习题的结构来看,清晰明确,训练重点突出,且具有层次性;从课后习题的编排顺序来看,先“思考探究”再“积累拓展”,各有侧重,以“思考探究”为基础,重在从整体到局部,朗读感知、理解和分析文本语用知识及文意,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第二部分“积累拓展”的训练,旨在积累、运用和拓展阅读,培养学生的语言认知能力、积累运用能力。
(二)内容与形式特点
对不同语文要素的学习与训练才能使语文能力得以提升,课后习题在内容和形式上也呈现出一定的特点。在作业的分类方面,顾黄初、顾振彪先生的三分法因概括性强而被广泛接受,即将作业分为记忆性作业、理解性作业、应用性作业三种类型,其中记忆性作业是指学生对于基础知识或文章精彩句段的强化与记忆的作业;理解性作业是指学生对字词句段、文章主旨、表现形式的理解与分析的作业;应用性作业是指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交流、写作等实践型的作业。根据各类作业的特点以及课后习题的内容指向,本文再分别进行细化,如表2所示。
作为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后习题有明确的训练知识点和能力点,但并非均匀分布,而是散布在各个题目中,正切合部编教材倡导的随文学习。具体分析,从表2中发现,课后习题中比例较高的内容是默读朗读、复述梳理、品味字词句,其中品味字词句类作业高达23.7%,理解性作业总和更是占所有课后习题一半以上,可见课后习题着重练习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对文本的输入处理,再整合的能力。经过进一步数据统计,可以发现三个特点。
1.重视语言材料的积累,夯实语言文字基础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让学生打好扎实的语文基础”“语文课程应引导学生多读书、多积累”。记忆性作业通过学生对文本内容的朗读、背诵、复述等,积累生字词、名段名篇、文言知识,并培养学生的语感。这类作业是奠基型作业,是学生最基本的基础知识来源,对学生培养语感、获得情感陶冶和建构知识。
圆.强调语言规律学习,锻炼阅读理解能力
从题型统计中便可得知,理解性作业在课后习题中占有最大的比重。这类作业通过对文本词、句、段等的分析与品味,锻炼学生的概括能力、信息筛选能力、分析理解能力,而这些正是学生在语言建构过程中的必备“技能”,这些能力共同促进了学生综合阅读水平的提升,构建学生的知识能力体系,这正是帮助学生学习语言规律,掌握语言规律的过程。同时,在课后习题的安排上,一般都是由整体感知到句段理解,最后体会主旨,这也是符合语言学习规律的,落实了语文素养要求。
猿.突出多种方式输出,促进语言文字运用
工具性是语文学科的关键特征之一,应用性作业便很好地切合了这一点,给学生语言的运用搭建了很好的口头和书面交流的平台。习题中有较多题目注重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通过联系生活实际或小组合作进行对比阅读、拓展交流、仿写或片段写作。多种多样的输出方式,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语感,提升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还立足于学生能力的发展,帮助学生运用语言文字分析和解决问题。
从上述特点中发现,课后习题起到了训练的作用,在课后习题中落实语文知识与语文能力,通过阅读、背诵进行语言材料的积累,通过对词、句、段等的品析,发现并学习语言规律,通过朗读、交流、写作进行语言的运用并培养语感。可见,课后习题为学生的语言建构与运用提供了切实的抓手和支架。
三、课后习题的优化使用策略
课后习题作为教科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文学习的“材料”,面对并不“新鲜”的课后习题,我们应思考的是如何创造性地运用课后习题才能有效提升学生语言构建与运用素养,是教师应思考并努力的方向。接下来,本文将以六年级上册《桥》的课后习题为例,解读课后习题的优化使用策略。
《桥》课后习题
思考探究
员.这篇课文多用短句,且多单句成段,营造出一种急促、紧张的气氛。朗读全文,注意体会。
2.老支书是一个怎样的形象?找出文中描写其动作、语言、神态的句子,并结合相关情节,说说你的理解。
3.读一读文中描写暴雨、洪水、桥和人群的句子,说说这些描写有什么作用。
4.课文直到结尾才点出老支书与小伙子的关系,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积累拓展
5.文中许多动词运用得十分精当。读下列语句,体会加点动词的表达效果。
(1)水渐渐蹿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
(圆)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
(猿)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
(源)水,爬上了老汉的胸膛。
(一)丰富使用方式,激发学习兴趣
许多教师对课后习题的使用仍旧停留在课后作业,大大降低了课后习题的价值,教师应丰富课后习题的使用方式,发挥其“练”的效果的同时,更要发挥其“习”的作用,让学生在其中有获得感,讓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完成课后习题的过程中获得轻松、满足的成功的心理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后”变为“课前”,自读探究。“思考探究”中的第一题如果课后去做显然失去了它的意义,为了让学生能对文章的语言和句式有整体感知,可以将这一题目作为课前预习题:
朗读全文,读准字音,读好节奏,体会文章的语句特点,感受故事急促、紧张的气氛。
“如果能全面和充分地调动学生各种感觉器官使他们投入学习,那么,学习效果将是最好的”,学生进行自读感知,并揣摩朗读技巧,进行课堂分享;同时,还可以采用多种方式朗读体会,如用配乐的形式朗读,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还可以给朗诵好的同学搭建平台,建立自信,可以达到一样的效果。
转换形式,对比阅读。在积累拓展第五题中,可以采取这样的形式:
老师将原文的语句改了一下,对比下列语句,想一想,原文和改文哪个更好?
1.水渐渐蹿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
水渐渐涨上来,放肆地漫过人们的腰。
通过这样的转换,就会立即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和钻研的兴趣,学生在进行对比阅读时,不仅有了明确的指向,更容易思考,还能让学生有“挑战一下老师”的乐趣。将课后习题改头换面,丰富习题的使用形式,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言语输出机会,为学生的语言建构与运用素养的提升添砖加瓦。
(二)优化课堂设计,落实知识能力
课后习题是对文本内容的巩固和深化,其内容包含着单元目标中的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基础上,运用语文知识,提升自己的口头和书面表达。为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师应积极寻找课后习题走向课堂的适切路径。正如前文所言,课后习题有着一般的理解路径,即“整体感知到词句段理解,最后体会主旨”,教师便可以根据对课后习题的梳理设计,落实知识能力。
通过分析《桥》的课后习题,发现其涉及的知识点有语言特点、人物描写、环境描写、修辞方法、词语的表达效果等,这些知识点是这篇文章的核心和“干货”。基于以上本课课后习题中所涉及的知识点,教师可以进行课堂设计:
员.首先朗读感知,复述故事;
2.圈划环境描写的句子,学习表现形式,体会紧张的气氛和环境对情节的推动作用;
3.品析人物描写,感知人物形象。
部编教材主张语文知识随文教学,教师要分析各个习题之间的关系,围绕核心语文要素,建立联系,有结构地展开教学。学生在学习中,能构建起自己的知识能力体系,学习并掌握语言规律,促进素养的提升。
(三)联系课外资源,丰富阅读体验
创造性、探究性的作业对学生学习活动的空间和语言的建构与运用,乃至语文核心素养的养成至关重要。教师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优化语文学习环境,拓展语文学习内容。
以“思考探究”中的第四题为例,体会结尾的好处,可以进行这样的设计:
1.文章的结尾意味深长,请同学们进行扩写,写写老太太前来祭奠时说了些什么。
2.推荐阅读:《“诺曼底”号遇难记》
在学生深入地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有了自己的思考,可以形成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在激发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同时,还促使学生通过想、说的方式输出,对学生语言的建构和运用起到帮助作用。在课堂拓展作业中,通过推荐阅读,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学习积累资料和语言学习路径,丰富了学生的阅读体验。
综上所述,作为教材重要组成部分的课后习题,体现了编者的意图,是学生核心素养养成的载体和平台,这些习题通过朗读背诵、词句积累、内容理解、实践拓展等进行系统设计,为学生的语言建构运用提供扶手,搭建支架。教师要认真解读课后练习,充分利用这些课后练习,努力挖掘它们的价值,让其更好地为教学服务,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