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民
近年来,“熊孩子”事件频上热搜,令人气愤的同时,折射的却是规则意识的缺失。
对于学生来说,班规就是一个班级的行为规则,培养学生的班级规则意识,有助于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严谨的学风。然而,班规不应是班主任的个人意见,而应是全体学生意志的体现。在制定班规前,班主任要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制定班规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明确班规应涵盖的内容及具体的标准。在制定班规的过程中,一定要遵循民主原则,调动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充分发表意见,然后归纳汇总形成条款,师生共同修改表决,最后由全体学生讨论通过。
给孩子们制定的规则,作为家长、教师一定要带头执行。这样才能引导孩子们敬畏规则、遵守规则,进而形成自律,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比如,家长要求孩子不能玩电脑游戏,自己却痴迷网络;老师要求学生讲究卫生,自己却不修边幅。如此种种,就会影响孩子对规则的遵守,因为身教更重于言教。这样,即使规则在手,学生也不愿意遵守,更不用说培养他们的规则意识了。
规则一旦制定,就须严格执行。学生遵守规则时,家长、教师要及时予以奖励。违反规则时,必须给予适度惩戒,当然以教育为主、懲罚为辅。但必须让学生明白,规则从来不是束缚,而是一种保护,不遵守规则后果不堪设想,违反规则必然会受到惩罚。否则,规则只是写在纸上贴在墙上的一纸空文,规则意识的培养也只是一厢情愿而已。
学生规则意识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期的坚持。作为班主任,我充分利用早上、中午、课前十分钟,要求学生诵读《学生行为十必须和十不准》,日日坚持,雷打不动,让规则入脑入心,成为学生在校的行动指南。长期坚持遵守规则的行为,逐步内化为学生自觉的行动,规则意识就会根植于心。
(作者单位:山西省大同市灵丘县第二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