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鹏琳
在8个获批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的城市中,深圳、广州、成都、天津等城市已纷纷出台促进人工智能发展的相关行动计划和专项政策等举措,建议杭州在借鉴其他城市的基础上,厚植数字经济优势,搭建好数字化改革“四梁八柱”,形成促进人工智能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的新路径,为探索智能时代政府治理的新方式提供决策参考。
相关城市人工智能的发展
成都:构建活力迸发的人工智能产业发展高地。产业基础支撑上,成都依托超算中心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全方位支撑,推动高校院所与企业联合共建实验室、联合研发等,积极谋划建设人工智能算力/数据中心和开放创新平台等基础设施。产业能级提升上,成都加快人工智能标准和规范体系建设,积极培育“AI+企业”,实施“AI+产业沙箱”,选择试点示范项目进行融合应用场景测试,营造特色场景。智能治理建设上,围绕智慧城市管理、公共服务、智慧社区等方面全力提升社会治理智能化水平。政策环境优化上,成都对推进人工智能核心技术研发、产业能级和产业生态培育等方面提出明确支持。
南京:打造“全国领先、世界知名”的人工智能产业高地。在科研创新方面,南京建立人工智能产业技术创新中心,建设AI产业技术研究院,推进产学研深度合作。在产业发展方面,南京积极引培人工智能创新型企业,重点支持新一代机器人、智能网联汽车技术、智能家居、医疗影像辅助诊断系统等方面的研制开发。在融合应用方面,针对智能制造、智能健康医疗、智能金融商贸、智能交通物流等重点领域积极开展示范创建。另外,南京在产业布局、人才引进、知识产权保护标准研究及营造发展氛围等产业生态上也作了进一步优化。
西安: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高地。在科研创新方面,西安积极搭建开放创新平台及新型研发机构,在机器学习、图形识别等领域产生了26个世界领先的国家级科研成果。在产业集聚发展方面,西安重点做强智能软硬件、智能机器人、智能运载工具等核心产业。在融合应用方面,西安积极拓展智能制造、文创旅游、商贸物流等领域的人工智能融合发展应用示范,建立一批人工智能场景创新中心。在创新生态方面,西安注重探索人工智能法治监管体系和风险评估体系建设,加强人工智能伦理法规和社会问题研究。完善人工智能产业孵化培育体系,支持发展人工智能服务型机构,开展行业交流、创新合作、产业研究、产品推广等。探索开展人工智能社会实验,制定适应人工智能的政策体系。
推进杭州人工智能发展的路径
着力推动技术创新发展。杭州要重視基础理论研究,加快在数据采集方式、数据存储和计算、移动网络等多方向融合上开展前瞻性研究,重点突破自然语音语义识别、机器学习等关键技术。关注“无人区”技术领域研究,争取领跑“无人区”。积极构建与AI紧密相关的云计算技术体系,依托具备云计算基础的企业及攻关基础软硬件技术的高校院所,着力开展云计算、大数据核心技术攻关。聚焦关键技术,加强图像与视频精准识别、生物特征识别、安全通信、人机交互、数据挖掘等技术产业化研究突破。
全面营造人工智能产业生态。杭州要注重产学研结合,推动龙头企业和高校形成强有力的产学研联盟,使高校发挥多学科融合优势,企业发挥黏合剂作用,围绕关键问题集中攻关。加大财政支持,充分运用好浙江人工智能产业投资基金联盟,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提供资金要素支撑。建立人工智能重点企业培育库,打造在全国有一定影响力的企业群体。加快布局人工智能相关专业体系,为培养一流科技创新人才提供有力支撑。组建人工智能产业联盟,深度开发人工智能应用场景,营造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
加强公共服务平台前瞻布局。杭州要完善基础服务支撑体系、推进公共算力服务平台建设、建设产业创新载体。建设和开放面向深度学习的计算平台,支持先进人工智能计算系统与解决方案研发。支持华为等龙头企业联合相关高校及科研院所建设面向深度学习的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平台,搭建满足重点场景和行业应用需求的计算集群。鼓励将资源有序高效开放给企业、科研机构和高校,解决公共算力需求问题,提供普惠服务。加快高能级人工智能专业园区的战略性、全局性布局,争创国家级人工智能产业平台,为人工智能高端创新要素的双招双引提供平台支撑,构筑全球人工智能创新创业高地。
加快“AI+场景应用”示范建设。杭州要充分抓住亚运会契机,通过推进“智能亚运”新一代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建设,带动一批人工智能企业发展。推进人工智能在产业经济、市民生活、智慧城市等领域的融合应用,提升公共服务能力、生产制造效率和民生获得感。开展产业领域应用示范,包括智能计算、集成电路、智能制造、智能医疗等重点产业领域,全面提升产业智能化水平。发展智能化产品和技术应用服务,加快推进人工智能在医疗、教育、家居、零售等领域的创新应用,提高民生服务的智能化水平。加快推动人工智能与公共服务、城市管理的深度融合,着力推进智能政务、智能交通、智能安防等智慧城市建设,推动社会治理现代化。
加大AI人才引进与布局。杭州要构建“高精尖缺”人才目录,精准招引人才。鼓励企业采取“柔性引才”方式,引进国内外相关技术领域优秀专家、人才团队来领衔项目。充分利用高校及企业资源做好人才培训工作,鼓励大企业联合高校建设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加强创新型、技能型、应用型人才培养,壮大高水平工程师和高技能人才队伍。鼓励企业与高校共享人才,通过学术合作及一线技术人员参与高校教学过程等方式培养人才,推动高校科学研究紧紧围绕企业发展需求,加速科研成果转化。
作者单位:杭州之江经济信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