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晓玲 苏桂如 邹素娟 欧阳瑜瑜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内镜在临床多项疾病的检查、诊断和治疗中均发挥显著的应用效果[1]。而消化内镜是消化系统疾病最常见的检查手段,对于疾病的诊断和具体治疗措施的实施均有较高的应用价值[2]。但鉴于其在临床操作的过程中属于侵入性操作,会增加患儿生理和心理的负担,不仅对患儿的影响较大,更具有一定的操作风险[3]。故而在患儿操作检查的过程中,需加强患儿护理风险的控制。PDCA循环模式是集计划、执行、检查和处理为一体的管理方式,目前已成为护理风险管理的有效手段,并且经有关研究发现[4],将其运用于消化内镜的护理干预中有助于保障各项护理操作的形成良性循环,及时发现在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因素,并采取积极有效的处理措施。现文章将其运用于消化内科的风险控制中,分析其应用价值。
现对医院患儿展开研究,选取其中实施消化内镜检查的100例患儿为研究样本,样本的收集时间在2018年5月—2019年5月,本研究已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的审批。结合患儿就诊时间的差异将患儿分为人数均等的A组和B组,其中A组(50例)检查时间在2018年5—11月,B组(50例)检查时间在2018年12月—2019年5月。其中A组男性患儿29例、女性患儿21例;年龄5~12岁,平均年龄(8.63±1.31)岁;根据消化内镜分类显示:胃镜检查者28例、结肠镜检查者19例、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者3例。而B组男性患儿28例、女性患儿22例;年龄6~14岁,平均年龄(8.51±5.27)岁;根据消化内镜分类显示:胃镜检查者27例、结肠镜检查者21例、ERCP者2例。两组资料经比较提示P>0.05,可予以分组研究。
予以A组患儿包括知识的讲解,心理疏导以及宣传教育等常规风险控制方式。而B组实施以PDCA循环模式为基础的护理风险控制方式,具体操作内容如下:(1)计划:组建护理风险管理小组,由科室护士长和护士共同参与其中,制定消化内镜检查过程中相应的协调和监督机制,明确护理目标管理和岗位职责,优化护理常规操作流程,针对在护理过程中关于岗位管理、消毒隔离、急救药品、仪器器械等方面存在的风险进行评估;查阅相关资料,经过会议讨论明确在消化内镜检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包括:科室内患儿预约、等候和复苏区域内的环境狭窄不规范;实施无痛胃镜检查的患儿存在较高的跌倒、坠床风险;个别护士在操作的过程中存在无菌操作意识不强和操作不规范的缺陷等;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结合医院和科室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坚持强化护理人员的基础培训,根据消化内镜检查和护理过程中的相关操作步骤制定质量考核标准。(2)执行:安排小组成员每月进行集中的理论学习和操作考核,及时发现小组成员在护理过程中薄弱或存在缺陷的地方,统一小组成员的认知,增加小组成员责任感;合理改造科室内部环境,实施分区域管理,对人员出入通道进行分流管理,避免发生交叉感染的现象;按照相关规范要求摆放科室的物品和操作器械,做到布局合理;同时建立医疗风险防范机制,在日常护理操作的过程中严格遵守制度规范和相关操作流程,促进科室的岗位职能管理严格贯穿PDCA循环模式中,确保科室工作人员职责分明、分工合作。(3)检查:由医院的质检部分和护理部组建质检小组,每隔1个月对科室的的重点人员、操作规范等环节进行质量监管,不定期对科室人员的实践操作和理论知识进行考核,每隔半年进行一次综合考核,将考核成绩与科室护理人员的绩效和年终奖挂钩,以此增强科室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4)处理:每个月召开科室内护理质量分析会议,积极讨论在消化内镜检查和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和隐患,针对风险和隐患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并积极的推动下一个循环模式的实施。
记录所有患儿在内镜检查过程中发生护理投诉和护理差错的情况,比较两组之间差异。选用本院自制的满意度调查问卷评估患儿家长对护理的满意度情况,每位患儿选取一名家长进行打分,问卷评分在90~100分表示非常满意;评分在75~89分表示基本满意;评分在60~74分表示一般满意;评分在0~59分之间表示不满意,比较两组患儿家长对护理的总满意度(非常满意率+基本满意率+一般满意率)的差异[5-6]。
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B组投诉和差错的发生率(2.00%、0%)低于A组(16.00%、12.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投诉、差错事件发生情况 [例(%)]
B组总满意度为94.00%,A组为80.00%,A组大于B,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情况
消化内镜是临床较为常见的检查方式之一,在多种消化道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均有较高的运用价值[7]。但经临床实践发现[8],患儿在操作的过程中会因生理的不适而增加心理的负担,导致患儿负面情绪较重,从而增加医患纠纷和风险事件的发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患儿后续治疗措施的开展。PDCA循环模式是在患儿的护理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在临床护理质量管理和风险的控制方面均有显著的应用价值[9]。
经文章研究发现,研究组实施PDCA循环模式后,患儿的护理差错和护理投诉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由此表明,PDCA循环模式在消化内镜风险控制方面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究其原因可以发现,PDCA循环模式运用于消化内镜的护理过程中,通过不断的评估风险、制定措施、严格实施等措施的开展,有效推动管理的工作的循环渐进,及时发现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缺陷,提出相应的解决模式,即可以规范风险管理的专业行为,同时也有效控制消化内镜护理过程中的风险,确保护理人员各司其职,护理工作各个环节相关监督协作,使护理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和整体水平得到显著的提高,更有利于促进形成质量管理的良性循环体系[10-11]。通过对护理风险的评估,可以明确在临床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患儿和管理制度方面存在的安全隐患,针对不同的安全隐患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如增强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和风险意识,保障患儿临床治疗期间的安全性;加强相关的健康教育,增加患儿及其家属对消化内镜治疗的认知,积极的调节患儿不安紧张的负面情绪,提高其临床配合度和依从性;而在管理层面,规范临床相关操作,制定完善且详细的操作流程,针对可能存在的风险制定预见性的补救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患儿治疗或护理风险系数,并且借助相应的护理监管制度可以有效保障临床护理质量的提高,给予患儿最优质的护理服务[12-13]。除此以外,PDCA循环模式的实施更加强对护理人员的专业培训,借助不断考核的形式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扩展的专业知识层面,促使护理工作更加规范化和专业化,从而减少护理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保障患儿在消化道内镜检查过程中的护理安全,从而显著提高患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14-16]。文章研究结果证实,研究组护理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在消化内镜的护理过程中运行PDCA循环模式有助于减少风险事件和差错事件的发生,保障患儿的护理安全,提高患儿的护理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