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利丹
【摘要】文化旅游是现代旅游产业的发展方向,如何通过夜景照明突出地区文化特征、推动夜游经济发展,是本文研究的重点所在。文章论述了文化旅游与夜景照明基本内涵,分析了夜景照明与夜游经济发展的关系,以实例具体探讨了文化旅游中夜景照明规划设计。
【关键词】文化旅游;夜景照明;夜游经济
【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21.15.029
1、引言
2016年国务院提出“五大幸福产业”,文化、旅游产业均位列其中。文旅融合发展已经成为重要趋势,是推进各地旅游产业发展、扩大地域文化影响的重要措施。在文旅经济中,夜游经济是重要一环。合理地规划设计城市夜景照明,有利于全方位彰显地域文化,提升城市品位、特色,扩大城市知名度,丰富居民与旅游者的夜间活动,进一步拉动夜游经济。
2、夜游经济与地域文化、文化旅游的关系
地域文化是一个城市独特性的来源,是城市的特定“基因”,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传统积淀。保留并利用好地域文化,成为文旅发展中的关键问题。夜景照明是表达地域文化的有效途径之一。如何进行深入挖掘,通过不同灯光、光影效果传达历史文化,有效解决“千城一面”问题,成为一大研究重点。
夜游经济作为文旅经济的重要一环,是指人在夜景照明中的吃喝玩乐住行等旅游活动所产生的经济行为。夜游经济按规模分为夜游城市、夜游景区、夜游古镇、夜游文化街等。夜景照明具有重塑景观、美化城市、促进城市经济发展等作用。根据相关调查分析显示,夜景照明可有效地促进夜游经济发展。
3、城市夜景照明对夜游经济的作用
3.1 夜景照明为夜游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根据济南大学相关研究显示,很多大型商业超市在18时至22时的销售额可超过全天50%。其中,上海夜间销售额占比62%,广州超过55%的产业值均来源夜间消费。
3.2 夜景照明有利于吸引游客。根据相关调查显示,各地游客在夜游中的参与度达到了92.4%。根据世界银行商业数据统计显示,2019年春节我国夜间消费总金额占比达到了28.5%,其中游客的占比为30%。如此可见,在发展城市文化旅游时,必须重视城市夜景照明的规划设计,通过有特色的、美好的夜景图画吸引游客,进一步促进夜游经济发展。如:世界三大灯光节之一的法国里昂灯光节,利用灯光、音响、影像等技术手段配合里昂的文化遗产、街道及建筑,装点整个城市,呈现出一场光影盛宴,吸引了数百万的世界各地游客。
3.3 夜景照明有助于延长旅游时间。随着夜景照明的不断完善,丰富了旅游产品的业态布局,刺激旅游消费,引导游客从“白天游”向“夜间游”、从“半日游”向“一日游”转变。以长沙一江两岸夜景照明工程和株洲“微亮化”项目为例,通过夜景照明项目有效联结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要素,刺激了区域内夜游经济发展,促进了城市旅游产业链的完善。
4、文化旅游中夜景照明规划设计实例探析
4.1项目背景
本文以某历史文化名城的历史街区夜景照明规划设计为例展开分析。该市持续推进夜景照明提升工程,以城市道路两侧建筑、重要道路、节点、立交桥、公园以及山体等为主开展夜景照明建设,坚持“显城市肌理、展历史建筑、创文化活动”。历史街区是该市夜景照明规划设计的难点所在,历史街区建筑、景观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同时造型相对独特,必须顺应形势合理开展夜景照明规划设计,较好的继承、保护传统风貌格局。
4.2 历史街区建筑物特点
历史街区是城市文化内涵、文化底蕴的重要载体。本项目沿街建筑以租借时期修建为主,建筑风格多样,共计约150 余处,可分为金融建筑、宗教建筑、外交建筑、民居建筑、工商业建筑等。既有西方的古典浪漫,也有民族建筑的含蓄典雅,造型各异,多数为下店上宅、外商内屋模式。在夜景照明规划设计时,需合理选择照明方式,调整灯具安装方式、投射方向,最大限度地减小眩光对住宅的影响。
4.3 文化旅游中夜景照明规划设计要点。
4.3.1 照度分区。在历史街区夜景照明设计时,需通过灯具亮度、色温、投射方式合理配合,突出建筑物重点部位、兼顾一般,提升照明层次感。切忌过度追求亮度。本项目的商业运营区域,照度控制在200-300lx;中段为建筑立面窗、墙、台、柱等展现,局部可降低亮度低,以80lx左右为宜;顶层屋檐、山花是本项目特色所在,照度可维持在150lx左右,色温采用呈金属质感的金黄色。
4.3.2 夜景照明方式。为展现历史建筑特点、凸显历史街区夜景特色,本次设计采用了多种照明方式配合,实现历史文化与商业、市井、建筑文化的有机融合,展现历史与现实交融的独特韵味。
4.3.2.1 投光(泛光)照明:利用投光灯直射建筑物立面,凸显建筑物造型、立体感、饰面颜色和材料质感等。本项目沿街建筑物均采用此照明方式。
4.3.2.2 轮廓照明:主要表现建筑物轮廓、主要线条,灯具以LED线条灯、洗墙灯居多,本项目采用轮廓照明与投光照明相结合,取得了较好的照明效果。
4.3.2.3 内透照明:内透光照明方式独特、富有生气。本项目部分沿街建筑采用此透光方法,利用沿街商铺夜间营业的一般灯光内透效果,将照明设备和建筑物结合起来,在窗内、柱廊、透空结构设照明灯具,形成透光发光面。
4.3.2.4 层叠照明:采用若干定制光源灯具,选择性点亮,营造富有层次感的夜景氛围。
4.3.2.5 点缀照明:采用小型点光源或小功率洗墙灯具。本街区某建筑一层为商业,上方均为住宅,灯具设置不宜影响居民居住,采用点缀照明效果良好,灯具投光角度不超过住户窗台上沿(图1),对居住无影响。
4.3.2.6 重点照明:抓住建筑物或被照物体主要特点设置高亮度灯具,本项目公交车站、雕塑照明、树木、老字号招牌均采用此照明方法。
结语:
综上所述,现代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对突出与展现各大城市建设地域文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从夜景照明的角度出发,探讨地域文化与夜游经济的关系,具有积极的意义。随着当前各大城市夜景照明工程的持续推进,夜游经济初具规模,通过合理规划设计夜景照明工程,展现城市自身独特的文化内涵,有利于进一步吸引游客、延长游客旅游时间,为当地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做出杰出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沈茹.我国现阶段城市夜景照明规划设计的发展方向[J].智能建筑电气技术,2019,v.13;No.77(05):36-36.
[2]王朝暉,朱晓菲.基于新媒体传播的夜游经济发展研究[J].未来与发展,2020,44(11):6-9.
[3]许景峰,吴静,何荥.“写意”手法在文化旅游景区照明设计中的应用[J].灯与照明,2017,41(02):23-26.
作者简介:
宋利丹(1981-),女,湖南浏阳人,工程师,本科,工作方向:文旅景观照明与夜经济发展、道路照明、智慧城市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