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 琳,孙向荣
(1.山东烟台国际机场集团有限公司 工会图书室;2.鲁东大学 图书馆,山东 烟台 264000)
图书情报学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学科。然而,科研成果转化率低、研究与实践脱节的问题,一直以来是图情界备受关注的问题。早在1995年王惠翔根据当时我国图书情报学发展状况分析了导致图书情报学科研成果转化应用程度低的原因,并提出了自己的设想[1]。国际上,有学者提出:鼓励图书情报学从业者积极参与科学研究并发表科研成果,有利于加强研究与实践的联系,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2~4]。
科研活动中进行合作研究必然会产生知识转移[5]。科研合作中的知识转移可以发生在合作的个人与个人之间、个人与团体之间或者团体与团体之间。赵蓉英教授在《科研合作与知识交流》一文中指出:科研合作是一种更为集中和有效的知识交流,知识交流构成了科研合作中最为核心的内容,这种交流活动甚至会在科研合作项目完成之后继续进行[6]。一直以来,图书情报学研究中,研究者的科研活动被认为主要以理论研究为导向,而从业者则主要以工作实践为导向,所以,研究者与从业者之间的科研合作,必然是理论研究与实践的相互渗透。而学术论文是科研合作最重要的成果与表现形式之一,笔者以近10年(2006~2015)我国图书情报学期刊合著论文为样本,通过对研究者与从业者之间合著现象的实证研究,探索近10年二者合作的发展趋势,并从知识转移的视角分析了研究结果,提出加强二者科研合作的有效措施,促进我国图书情报学科研成果的转化应用。
对我国图书情报学期刊论文合著现象的研究成果还是比较丰富的。1992年,汪冰首次对我国情报学期刊的合著论文进行了统计分析[7],之后,魏瑞斌(2006)[8]、吕淑仪(2008)[9]、陈定权(2009)[10]、邱均平(2011)[5]、温芳芳(2014-2015)[11~13]等从合著率、合著度、合著模式等角度对我国图书情报学合著论文的特征和规律进行了论述。但上述研究主要集中在宏观、数量上的研究,对于微观、个体的合著研究目前尚无人问津。笔者拟就从研究者与从业者之间的合著以及合著所涉及的主题特点等微观视角对我国图书情报学期刊论文的合著关系进行细致的分析与研究。
文中研究者是指主要从事图书情报学研究的个人或团体,主要包括图书情报科研院所的研究人员、高校相关专业的教师;从业者的主体是工作在图书馆一线的图书馆员。需要说明的是,有的高校图书馆中一小部分馆员既是图书情报学研究者又是从业者,这部分人员不在本文的研究范围中。
本研究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为数据来源,时间限定为2006年~2015年10年。根据研究需要被选期刊必须同时满足以下2个条件:①所选期刊必须是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2014年~2015年来源期刊,以保证其具有较高的影响力和一定的代表性;②期刊论文中必须包含作者简介(作者的职业或职称、单位名称等),以此确定作者的类型:研究者、从业者或学生。最终选定《中国图书馆学报》《图书情报工作》《情报理论与实践》《图书情报知识》4种期刊为本文的研究源刊。
以年为单位通过人工方法在CNKI中统计出2006年~2015年10年间发表在4种期刊上的学术论文数量,剔除通知、公告、贺词等非学术性的文章,最终共得到有效论文11 167篇。然后,将其中的合著论文逐篇下载,共下载合著论文6 876篇。
本研究以SPSS和EXCEL为主要数据分析软件,以信息计量分析[14]和内容分析相结合为主要分析方法。通过论文的“作者简介”获得作者的职业信息,部分作者的职业信息在“作者简介”中体现不清楚的,则通过其他搜索方式(如百度)进行确认,以保证统计分析的准确性,据此,将合著论文的作者分成3种类型:研究者、从业者和学生。基于作者类型的不同组合,论文合著就有研究者之间的合著、从业者之间的合著、研究者与从业者之间的合著、研究者与学生之间的合著、从业者与学生之间的合著以及学生之间的合著等6种类型。
至于合著论文的研究主题,本研究分析了6 876篇合著论文的“摘要”,并结合其“中图分类号”,将合著论文的研究内容归纳为13个大的研究主题,并将每一篇合著论文归入相应的研究主题,然后进行统计分析。
近10年(2006~2015)发表在4种期刊上的学术论文共11 167篇,合著论文共有6 876篇,所占比例为61.57%。10年中合著论文和独著论文的发展趋势如图1所示,总体上看,合著论文所占的比例是曲折上升的,相反独著论文则呈现下降趋势,10年中只有2006年独著论文所占比例(54.18%)大于合著论文(48.82%),之后合著的优势呈扩大趋势,充分说明科研合作在图书情报学研究中变得越来越普遍,这与我国图书情报学的发展趋势是相吻合的。一方面,随着图书情报学往纵深发展,科学研究的难度加大,单凭某一个人的研究力量难以胜任;另一方面,“大科学时代”背景下,跨专业跨学科的研究越来越普遍,加之现代发达的交通、通信技术为科研合作提供了诸多便利条件,科研活动的合作化、综合化势不可挡。
图1 近10年独著论文与合著论文的比例变化
合著论文在6种合著类型的分布情况如表1所列,其中研究者与学生之间的合著论文最多(3 253篇),所占比例接近半数(47.31%),其后依次是研究者之间的合著(17.12%),从业者之间的合著(16.00%),研究者与从业者之间的合著(8.07%),学生之间的合著(6.21%),从业者与学生之间的合著(5.29%)。分析过程中发现,研究者与学生之间的合著主要是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的导师与研究生之间的合著。由此可见,师生之间的合作是最频繁的,主要原因在于导师能够提供科研合作的平台、资金支持、研究思路及建议等,研究生则有充分的时间和精力去进行调查研究、数据整理、撰写论文,并从中得到锻炼与提高,这种“合作共赢”的模式使得师生合作在图书情报学研究中占据主导地位。研究者除了与学生之间的合作,其次更倾向于与同行之间的合作,最后才是与从业者的合作;而从业者与同行之间的合作频率相对最高,其次是研究者,与学生之间的合作很少。
表1 合著论文在各合著类型的分布情况
从另外一个角度分析,至少包含一位研究者的合著论文共4 985篇,占合著总数的72.50%;至少包含一位从业者的合著论文共2 019篇,占29.36%;至少包含一位学生的合著论文4 044篇,占58.81%。说明从业者是合著中最不活跃的因素。
近十年的详细统计数据所反映出的6种合著类型的发展趋势如图2所示。很明显研究者与学生之间的合著比例一直处于高位,且呈现显著上升趋势;研究者之间、从业者之间的合著比例呈曲折上升趋势;而研究者与从业者的合著比例呈现微弱的上升趋势;其他两种合著类型总体上则呈下降趋势。
图2 6种合著类型的变化趋势
6 876篇合著论文在13个研究主题中的分布列于表2。超过半数(56.45%)的合著论文集中在“情报学”和“图书馆学”的理论研究上,其中“情报学”理论研究最多,占39.28%,“图书馆学”理论研究占17.17%,其次是“情报工作”(11.18%),“读者工作”(7.23%)。从总体上看,一方面,理论研究占据合著论文的多数(56.45%);另一方面,以“情报学”为导向的论文超过半数(55.57%),而以“图书馆学”为导向的论文所涉及的研究主题较广泛,但部分研究主题论文分布稀少,如“目录学”“文献学”及“图书馆事业”,证明这几方面的合作尚未形成规模,合作是偶然的。
表2 研究主题在合著类型间的分布
至于研究者与从业者(RP)的合著论文,“情报学”理论研究仍然占据最大比例(25.50%),其次是“图书馆学”理论(21.31%)、“读者工作”(11.20%)和“情报工作”(8.20%),二者在“目录学”研究上没有合作。将表中RP与RR、PP作对比,发现3种合著方式在研究主题的差异:RR合著论文的研究主题主要集中在“情报学”理论(49.26%)和“情报工作”(15.98%),其次是“图书馆学”理论研究(11.36%);PP合著论文则主要集中在“图书馆学”理论(31.71%)及“读者工作”(19.46%),其次是“图书馆管理”(11.89%)。这与二者的工作性质和工作环境是相吻合的。
为了进一步明确从业者和研究者在合作兴趣上的差异,我们将至少包含一位从业者的合著论文记为“从业者论文”,将至少包含一位研究者的合著论文记为“研究者论文”,每个研究主题在二者的分布情况如表3所示。13个研究主题中的4个是“从业者论文”所占比例大于“研究者论文”,分别是:读者工作、图书馆管理、图书馆建设及各类型图书馆;而在“图书馆事业”方面二者所占比例相当。由表3中|A-B|的值可以看出,二者所占比例的差异从0~82.64%不等,差别最大的是“情报工作”,其次是“情报学”。依据差异的大小,将13个研究主题分成3组:第一组(0≤|A-B|≤9.68%),包含2个研究主题:图书馆事业和图书馆建设,说明从业者和研究者在这两方面的合作差异不大;第二组(12.23%≤|A-B|≤42.01%),共7个研究主题,表明研究者在“文献标引与编目”“各种文献工作”“文献学”及“图书馆学”的合作产出较多,而从业者则更擅长于“读者工作”“图书馆管理”及“各类型图书馆”三方面的研究;第三组(62.07%≤|A-B|≤82.64%),共4个研究主题,如此大的差异充分证明了研究者在“情报工作”“情报学”及“信息检索”方面的研究兴趣。
表3 研究主题在从业者和研究者之间的分布
观察研究趋势的变化对于追踪某一特定研究的发展至关重要,近十年从业者与研究者在10个研究主题(“图书馆事业”和“文献学”两个方面合作甚少,无趋势可言)上的合作发展趋势如图3所示,从图中趋势线可以看出,有4个研究主题上的合著有扩大的趋势:“情报学”“各种文献工作”“各类型图书馆”及“文献标识与编目”。
图3 从业者和研究者在各研究主题的合作发展趋势
通过分析近10年(2006~2015)发表在4种图书情报学期刊上的合著论文的纵向发展趋势,证明了各类型研究合著的变化,重点分析了研究者与从业者之间的合著。
分析结果反映了研究者与学生之间的合作在图书情报学科研合作中占据相当的比例,而且还有继续扩大的趋势,至2015年这个比例已经超过半数(51.85%)。研究者与从业者之间的合作呈现微弱的增长趋势,这就意味着促进二者之间的合作面临着较大的困难。从研究主题上看,二者的合作涉及12个研究主题,范围较广泛,但是合作尚未形成中心合作主题,证明合作多是随机的,研究对象是动态的。
从知识转移的角度来看,我们应该看到希望之所在:一方面,研究者与从业者的合作趋势是增长的,虽然只有微弱的增长;另一方面,二者的合作在4个研究主题上的发展趋势是扩大的。这就证明图书情报学研究与实践的分歧在逐渐得到改善。
Joint曾指出,了解研究者与从业者之间的主要共同关注点是启动合作的基本要求[15]。王崇德教授很早就提出:“强烈的合作要求是科学合作的主要出发点”[16]。所以,以本研究所确定的4个“增长点”为切入点,通过各种切实可行的措施促进研究者与从业者之间的有效合作是目前我们首先应该做的:①建立二者交流合作的网络平台。可先以市为单位,各高校图书馆联合牵头建立一个研究者与从业者进行工作、研究交流的网络平台,在交流中促成合作。时机成熟后再将范围扩大到省,甚至全国。②定期举行图书馆员与图情学专家学者之间的交流会,为研究者与从业者提供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图书馆员把日常工作学习中的实际问题、技术难题带到交流会与专家学者共同探讨,专家学者们则可把研究新发现与图书馆员分享,用以指导图书馆的实际工作,从而促进了知识的有效转移。③以理论研究联系工作实践为导向,围绕上述4个“增长点”设立专项课题,鼓励图情界的研究者与从业者自发组织合作研究团队。特别是各图书馆应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鼓励图书馆员在工作中发现问题,激发他们参与科学研究活动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