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扶日
叶青峰先生是肇庆学院美术学院的奠基人之一,为构建高校师范美术教育体系,做出过重要贡献。叶青峰从艺至今已有60载,60年具有太多的意味,它印证着叶青峰艺术创作的心路历程,意味着他持之以恒的辛勤耕耘。其中,包括他对于技与艺、坚守与创新的思考与探究,富含着他孜孜以求的勤勉精神,以及内心世界的情感表达和对艺术理想的执着。同时,60年,也意味着他桃李满天下的执教成果。
叶青峰的艺术涉及雕塑、油画、水彩、装饰画、书法等门类。他涉及的门类之广,作品之丰富,令人叹服。在漫长的艺术历程之中,叶青峰探索着不同艺术门类的表现语言,并试图在其间,探索出一种新的表现方式,并达到一种属于自我的艺术语境。他在具象、抽象、意象、装饰等艺术语素中,逐渐建立起既严谨又从容的风格,体现出他特有的坚守与变革的艺术作风。他风格各异的作品,呈现出一种多元性的艺术取向。
肖像雕塑,是叶青峰雕塑创作的主要方向。这是一种注重表现人物内在精神的艺术形式,作品《一心为民的清官包拯像》《中国佛教禅宗六祖慧能像》《沟通中西文化第一人利玛窦像》等,表现了肇庆厚重的人文历史,是对传统文化的形象性解读。
此外,群雕又是对于叶青峰处理宏大题材和塑造能力的最好体现,其中,《北伐先锋》最为典型。具有象征意味的人物之间,构成了一种跌宕起伏的旋律,形成了一种力的组合,强劲的态势,预示着,北伐战争加速了中国革命历史的进程。
叶青峰对于诸多历史人物的塑造,将不同时代、不同身份的英杰们,进行了瞬间定格;将他们的业绩、个性与所处的时代、社会背景进行了艺术性的组织,并赋予这些元素一种"时代丰碑"般的意蕴。叶青峰与不同时空的人物,在进行着心灵层面的"对话",并将之付诸于艺术形象的表达。使得艺术直觉、想象、记忆、情怀,以综合性的方式,运用在作品的塑造之中。
叶青峰在对于历史人物题材的表现中,将个人的艺术判断、审美理念,通过形式、体量、空间、以及材料传达了出来。作品具有形而上的深度意蕴,融汇着作者对于这些人物的人生经历的深切感知,作者将人物的内在神髓与外在形态相互统一,赋予它们一种“以形写神”的特性。
这些人物肖像在严肃伟岸的特征中,兼具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的双重特质,其中微妙地注入了点滴的、融汇了冥想特质的诗性,并迸发出隽永的挚情。人物之形态,在构图和形体转折之间,突显出鲜明的力量感以及个性化色彩。叶青峰塑造的人物之细节,能够使受众感受到人物内在的风骨,在观摩这些历史人物的时候,会获取一种“心灵对话”般的效能。
创作这些人物的过程,即是叶青峰探索表现对象内心世界,并将此种探索进行物化的过程,也是体现出作者的历史使命感,以及社会责任心的过程。因而,这些作品,具备教育意义与纪念性特质。
除雕塑创作外,以风景、人物等为对象的油画、水彩作品,同样印证了叶青峰的艺术探索之路。其中,包括他所熟悉的热带人文风光之作品,如《海水清凉·海南大东海》《椰树群舞·海南某农场》,轻松愉悦的心情,跃然纸上。此外,还有大量的国内外采风写生作品。那些静物、动物、植物、人物,沉浸在层层叠叠的幻光间,交织于绚烂的光影之中。固有色、光源色、环境色,在细密的笔触中,映射出纷繁的物象与细腻的情思。叶青峰将点线面融入色彩的表现,手法与心灵的释放相并置,其鲜明的感染力,充盈着叶青峰的艺术热情。
如,表现中国西北风光的《烽火台·甘肃瓜州踏实乡》,叶青峰使用干湿并用的方法,结合自我对物象的体会,以超越出以往的水彩畫之画法,对其进行了深度塑造,从而使整幅画面,充溢着一种跳动的特殊光影效果。
表现意大利威尼斯风情的《歇脚·威尼斯》。呈现出叶青峰对于点彩派等绘画流派的深入研探与巧妙变化。绘画技巧与异域风光,共同在他的内心世界中碰撞,幻化为深切的触动,从而交汇成他笔下的生动图景。虽然这幅作品具有点彩派的一些特征,但叶青峰却并未全部照搬其技法,而是融入了个人的理解。因而,这极具透明感、空气感的画面,表现的虽是异域风情,但却具备东方式的情思。
叶青峰在他诸多的绘画作品中,敏锐地抒写着光源投射在特定对象之后的内心感受。这是一种纯粹的主观化感受,但其中依然存在,他对于客观世界情态的悉心分析与生动再现。感性与理性、瞬间与恒定的元素,在画作中不同程度地呈现着。表现对象与光源之间的间距,表现对象受光的程度与角度,及其本身色彩的潜在互补性,还有其阴影之中隐含的色彩,相互之间,交织错列。在不断地塑造图像的进程中,融汇着叶青峰对于形式与光影的深入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