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暨涵
2021年3月31日下午,由中国美术馆主办的“啄木声远——萧立雕塑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作为一名艺术教育工作者和创作实践者,萧立的雕塑独树一帜。萧立,1963年生于北京,1985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跟随钱绍武、司徒兆光、孙家钵教授学习雕塑,而后留院从事雕塑艺术教学工作多年。萧立的作品尤以木雕和石雕凸显个人精湛的艺术造诣,执教期间也为国家不断培养出一批批优秀雕塑艺术人才。诚如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美术馆馆长、中国美协副主席吴为山所言:“萧萧散木,立于大地,其象浑穆;长于江南则秀逸灵动,长于河北则气概威然;灵秀养眼,逸动助手,威威气象,滋吾雄势也。所贵者,萧立君刻木当得神助。手把木兮,瞬息有感,须臾成型,意态万千。或怆然,或欣欣,或迥立,或独行。似由古时姗姗而来,似由远山乘风而至,活出的生命仿佛个个可呼其名。风兮,雨兮,漫漫艺林竟有此神手。萧萧乎,木然疏于喧,则静以致远。望京,望京!立者可立,立者当立!”
此次展览是中国美術馆学术邀请系列展在2021年的首场展览项目,呈现了萧立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最具代表性的20余件作品,此次展览还得到中央美术学院等相关单位和学者的大力支持。展览主题“琢木声远”,既有古意,又蕴含着一种精神性的传承。展示了萧立作品中具有结构主义的智慧和思维和空间中现代性雕塑体量的扩张和生长。
当天下午“啄木声远——萧立雕塑作品展”研讨会于中国美术馆七层学术报告厅举行,出席此次研讨会的专家学者有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萧立;四川美术学院教授、《雕塑》杂志主编朱尚熹;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许正龙;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张伟;《雕塑》杂志执行主编范海民。出席研讨会的中国美术馆专家有中国美术馆副馆长安远远;中国副馆长美术馆张晴;中国美术馆研究员程阳阳;中国美术馆副研究员朱剑以及策展团队成员李裕君、徐忠义、韩金峰、张天意。研讨会由中国美术馆副馆长安远远主持。
萧立的作品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精神与创作相融合,运用独特的艺术手法反映其所观所想,于自然质朴的表达方式中构建出带有个人标签的雕塑语言,表现对生活现状的理解与思考。围绕萧立作品中的“自然”与“建构”,与会专家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
中国美术馆副馆长张晴认为萧立的作品有三个特色。第一是取材于自然。今天的艺术思考如何回到原点,对艺术家是一种挑战,而萧立这么多年坚持对自然的敬畏和选择,把自然与时间结合在一起,在他的艺术当中进行思考和创作,实属不易。第二是萧立的创作与生命有关。在萧立的创作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不但对自然和生命有所思考,而且与当今世界和社会实践连接在一起,他是对整个人类社会、对生命都充满关怀的艺术家。所以在他的作品当中我们确实能理解到他对生命的态度,这使得他的创作不但具有现代性,也更具有当代性。第三是他有一种哲人的匠心。他的匠心独运,用比较通俗的话来讲就是心手合一,我们可以从他的作品里体会到宇宙的空间。这一仰一俯之间非常广阔,足见他的内心也非常之强大,正因为如此,他的作品也被赋予了历史的厚重感。
《雕塑》杂志主编朱尚熹认为萧立最主要的成就是在木雕方面,对人物塑造得朴实而真诚。尤其是在现当代雕塑创作手法极大丰富的今天,很容易出现过于繁复的“当代艺术巴洛克”风格,但是萧立朴实的精神和言简意赅的表达方式,在这种氛围下难能可贵。萧立创作的基因源于中国传统,有鲜明的“汉风”式的艺术风格,与此同时也表现出现代艺术中“建构”的方式。
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主任张伟在描述萧立作品的艺术特色时引用了曾经为萧立所作的一段文字,他说萧立的作品朴拙中伴有精妙,沉重中带有浪漫,民间传统中兼具学院风格。他的作品富有禅意,但不玄虚,出品很慢,还会反复修改,再反复出品。因此,他的作品性格非常的坚强,不断地否定后再不断地肯定。就如产道给予婴儿的不仅是压迫,更是免疫力量的加持。这样的作品才经得住时间、立得住空间。
《雕塑》杂志执行主编范海民则认为萧立把木雕的材料用到了极致。他的作品已经由里而外在精神上把造型提炼出来。他手下的形、团块,在大刀阔斧地表现和木雕本身的结构之间,由内而外形成一个完整的整体,这非常难得。他利用材料的特性在似与不似之间找到了恰到好处的平衡点。在当下雕塑造型的取舍中,无论具象抽象,很多人工作仍停留在表象之上。而萧立的创作已经从见山不是山又返回到见山是山,在似与不似之间突破了这个边界。这使得萧立的作品被赋予一种内在的精神美,粗能粗到极致,细能细到极致,并把这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教授许正龙认为萧立的雕塑一大半是自然帮助他共同完成的。在这些作品中有相当一部分结节、木纹、裂痕已经在自然中形成,他只是巧妙运用这些自然形成的形态,融通于自己的作品当中。还有很多元素可以找到中华文化的渊源,比如作品中类似榫卯架构、榫接不同的块状组合的方式。这是他对于中国传统文化要素的对接和转换,也由此确立了自己在当代的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