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邴
一、当前存在的问题
1.硬件设备方面
很多学校实验室的设备配置比较落后,特别是一些偏远地区的农村中学,如实验楼老化、实验室面积小、功能跟不上,有的实验室可能被占为它用。器材配备不足、达不到新教材的实验要求,多媒体设备不全或没有,无法使用现代化教学。仪器药品采购经费制约,采购过程繁琐,采购和使用脱节,导致采购来的仪器不好用不耐用不适用等等各种条件,确实造成实验教学难于正常开展。
2.主观认识方面
在现行的教育评价体制下,很多教师依然只好选择穿新鞋走老路,紧抓学生死记硬背的教学方式。再者目前的纸笔测试,还难以很好地考察学生的实验、探究技能,因此出现做实验未必比讲实验能取得更好的成绩,造成一部分教师选择相对省事的“讲实验”的现象。新课改要求我们教师努力为学生提供宽松的实验环境,为他们创设亲身实践、动手操作、亲身感受与体会、自主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感和科学探究的成功感与自豪感。
二、实验教学的重要性
1.激发学习兴趣
生物实验是形象和直观的,学生通过实验看到了自己平时看不到的微观世界、生理过程和生理现象,并且这些都是在自己的努力下,亲自观察和体验到的,因此会十分兴奋和感兴趣,大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生物的积极性。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会激发学习的兴趣。例如,学生很难理解植物的根是怎样吸收水分的。教师向学生讲述这部分内容以后,让学生用显微镜观察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的现象。当学生用浓度为30%的蔗糖溶液和清水交互滴入装片,看到植物细胞忽而缩小,忽而涨大的情景时,就可以比较透彻地理解根毛吸水的原理,懂得施肥不能过多、过浓和必须改良盐碱土的道理。通过这个实验,给学生留下很深的印象,获得的知识根深蒂固,也能调动他们对生物学科学习的积极性。
2.提供学习情境
实验是手脑并用的实践活动,运用实验组织教学是提供学生认识材料和学习情境的有效途径。例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的分组实验、首先观看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演示实验,再分小组自己动手操作观察多种细胞,并对各个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推理,在此基础上对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的理解就更深刻,掌握就更牢固,通过对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材料进行观察,学生亲自看到生物的大千世界,使学生更加喜爱生物学。
3.培养提问能力
探究实验的一般步骤是提出问题→做出假设→设计实验→完成实验→分析现象→得出结论。往往发现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要难。因此,生物实验教学,首先要让学生学会观察,善于提问,增强学生问题意识。在平时生物实验教学中,要充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例如在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通过日常生活中现象的观察:在做菜馅时,加入盐就有水分渗出;对农作物施肥过多,就会造成“烧苗”的现象。进一步引导学生继续发现问题,如植物细胞会由于过多吸水而涨破吗?植物细胞在高浓度溶液中发生质壁分离还能复原吗?让学生充分挖掘问题的实质,实现知识和能力的迁移。
4.培养创新能力
探究性实验和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是培养初步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主要途径。我们传统的做法是学生依照教材上的实验方法和步骤,一步步的操作,最终得出结论,毫无创造性而言。对实验方法和步骤的讲解改为让同学们自己另外设计实验方法和操作步骤,效果会有很大的差别。在中学生物学实验教学中,通过各种方式来加强学生的探索和设计能力的培养。比如叶绿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教材上所选的实验材料是菠菜,我们可以准备菠菜、小青菜叶、藤三七叶等。
三、可行的落实办法
1.实验条件的保障
实验具有准确性和精密性,因此,是否具有合适的实验器材,对实验的成败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需要实验器材质量要过关,而且还必须要有一定的数量保证。需要各级政府部门关心、各个学校自身重视实验室的规范化建设,从人力物力各个方面,配齐配全实验室的基本条件。新教材实验探究活动,大都是以普通中学的实验室条件为依据的,所需器皿、药品多为常备,可以提前购买备足备齐。因现在很多学校的班级人数过多,从最基本的桌椅到各个实验的整套器材都要增加,才能保证正常开展实验教学。
2.时间上要有保障
各个学校在课程安排上,要充分考虑到实验课的课时,新教材模块一安排的12个“探究·实践”,除“探究酵母菌细胞的呼吸 方式”外,都是可以当堂完成的。即使如此,仍占有相当大比例的教学时数。因此,为在时间上保障实验和探究活动的开展,需挤压“讲授”的时间,由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容,应不讲或少讲。很多时候就是老师讲的太多,越讲越觉得时间不够,老师要改变以前的观念,逐渐形成“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新理念。
3.分好实验小组
一方面本模块教材的实验探究大多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另一方面学生人数多,班级多,每个年级、每个班都要落实到每个学生的分组定位。每个小组固定好座位,还要有能切实负责的小组长,不同潜质的成员组合,每个学校、每个班级、每一学生,各项探究能力均有差异。或不善于提出问题和作假设;或操作马虎不精确;或不善于处理数据;或不长于表达交流,等等。每次的明确分工等都很重要。 一个模块的学习过程,小组组成可做一次或两次变换更好。应按实际情况,分好实验小组,这样才能保证实验课安全顺利的进行。
4.要有计划地进行评价
在平时做实验过程中,对每个学生的表现,在实验报告单上都要评分,分出A、B、C、D(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次,作为平时成绩。 在期中考、期末考时可选若干实验,若干方面进行测评。在模块教学的终结考核时,作为总成绩的一部分。评价将能起到督促学生认真对待的作用,也能给学生认清自己的水平到底在哪個等次,更能反映出该生的兴趣爱好,有助于学生选择今后的专业方向。
总之,克服困难、扎扎实实开展实验教学,是每一个有追求的生物教师应该努力的。如果不想做,就有一万个理由;如果想做,就有无数种办法。
云南省新平县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