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求思维训练促进习作水平提高的途径

2021-07-06 17:09吕英
学校教育研究 2021年9期
关键词:科学技术习作想象

吕英

“学生习作质量低”“畏惧习作”“厌恶写作”,一直以来都是一线语文教师教学作文的痛点和难点,很大一部分是因为学生的写作水平低,无从下笔,在老师的硬性要求下绞尽脑汁拼凑文章。这样写出来的文章自然很难出好文,学生难以从习作中获得成就感,也因此导致其在习作学习中缺乏兴趣,恶性循环。归根究底,我们更应该从自身反思,是学生不会学,还是我们的教法方向不对?习作是语文教育的重要部分,它考查的是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对学生的思维活动有着一定的要求,因此,教师在教学作文时应着重关注学生的思维活动,开展思维训练,为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打好基础。

叶圣陶有言:心有所思,情有所感,而后才有作。这就表明了思是文学活动的前提。学生创作文章也是他们思维活动后的体现。因此要进行习作,首先应该关注学生的思维活动,不仅要明确学生不同阶段的思维特征,在接收外界素材后他们在意识形态中进行了怎样的思维活动,更应该结合学生的阶段思维特征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干预,帮助学生将具体事物经过思维的整理、加工后有效地表述出来,当然要完成这一过程,除了发挥思维的作用,学生的语言知识水平也起着重要作用。

一、引导观察力,积累素材,奠定思维基础

思维包括观察、想象、抽象逻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教师教学习作时就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开展思维训练。观察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生活中处处都是我们观察的对象,这也是我们习作的主要素材。这一方面,我们从孩子的启蒙之期就开始有意识的引导,到了高年级不断向观察的深度探索。观察要调动五官,体验即时感受。教师应轻理论,重实践。只有孩子亲身体验,他对所观察对象才能有更深的印象,更全面的了解。观察后立刻记录下所感所想也是观察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人类的记忆随着时间的推移呈下降趋势的,经过一段时间后你再从记忆中提取所需内容已大打折扣。体验、感悟这种即时感受更是大幅淡化。即时记录就有利于把这种瞬时思维永久储存,同时你即刻动笔的行为本身就是将你的观察内容重新复习巩固。当有习作任务,需要从自己的长期记忆中提取与之相对应的信息时,你就能快速反应,将这些知识进行合理组织,恰当运用。

二、激发习作兴趣,激活学生思维

观察积累素材是习作的思维基础,那么兴趣则是激活学生思维的良药。教学的最终目标是教会学生主动学习,不仅要有独立学习的能力,还要有主动学习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在学习中能主动产生习作的冲动,对教师的教学而言是事半功倍的,习作质量也将大大提高。那么在课堂教学中,怎样让学生产生习作的兴趣呢?一是充分发挥导语的作用。二是故事引入。三是读写结合。

三、发挥想象,开展思维训练活动

心理学家认为,儿童产生意义的主要心理结构是想象,他们正是借助于想象和幻想来理解周围的事物。想象不同于幻想,想象是基于一定的现实基础之上的。高年级的孩子更多的思维表现是想象。想象力的发挥除了与自身的文化基础有关,还与孩子的思维能力有关。教师在教学时,遇到类似想象类文章就应创造良好的思维环境,促进学生的思维高效运转。良好的思维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自然环境就是尽量使孩子在开阔地带,让他的思维也能随之完全打开。但大多时候自然环境的影响甚小,主要还是人文环境,也就是我们的教学环境。我们经常把民主教学放在嘴边,但是在教学中却常常图省事,直接向学生灌输答案,搞“一言堂”,把学生的一点激情和想象力都扼杀在摇篮之中。像“插上科學的翅膀飞”这类作文题材,对学生的想象力的要求就极高,教师更应该为他们创造一个优化的思维环境。首先,习作素材的范围要广泛。在学生审题和构思过程中,老师不要给孩子画好条条框框,建议写什么,什么最好不要写,这样会给学生以心理暗示,限制学生想象力的发挥。要给学生广阔的思维空间,五花八门的想法才会使课堂氛围更有活力,也更易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在这种思维环境下往往会有与众不同,标新立异的想法迸出。

四、设计练习题,训练多种思维方式

很多学生在拿到作文题时常常不知如何下笔,高年级同学一想到要写四五百字的文章就胆怯。我们不妨设计一些作文练习题,发挥学生的多种思维方式。1.续写。例如六年级下册这篇“插上科学的翅膀飞”,我们可以找一些古代神话故事,让学生想象如果在当时有现今的科学技术会发生怎样的改变,后面又会发生什么故事呢?以“牛郎织女”的故事为例,牛郎织女被分隔在银河的两地,只能在每年七夕之际相会,多么令人无奈啊。放在科学技术发达的今天,还会如此吗?想象哪些科学技术可以帮助他们朝朝暮暮相守?相守之后又会有什么新故事,哪些科学技术会为他们提供帮助?层层推进,不断发问,促进学生不断思考,迸发新想法,运用科学技术续写新故事。2.改写。改写与续写大同小异,改写是通过改变故事发展的过程,从而影响结尾。试想,如果让愚公“插上科学的翅膀”又会有怎样的故事?3.从身边发生的困难入手。引导学生思考,你最苦恼的是什么?有什么办法可以实现吗?如果有这样一项科学技术,你最想它有什么功能?诸如此类作文练习题的训练,不仅能活化学生思维,深入思考,还能使学生的思维有着力点,不会觉得天马行空。

习作教学我们不仅要帮助学生产生思想内容的能力,还要有能够表达这种思想内容的能力。习作的教学,思维训练是关键,同时习作思维训练也贯穿在我们语文课甚至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因此要求我们在教学中不断帮助学生发展观察能力,积累素材,提升语言表达能力,把意识形态中的思维活动完美的呈现在文章中。

南平师范第二附属小学

猜你喜欢
科学技术习作想象
教育部科学技术司更名为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
快乐的想象
一生
科学技术部令第19号 科学技术活动违规行为处理暂行规定
科学技术活动违规行为处理暂行规定
那时我们如何想象未来
历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
习作展示
想象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