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竹
韩国女性导演郑在恩,这也许是一个比较陌生的名字。她并不是一位高产的导演,至今不过留下了三部长篇作品。其中,2001年的《猫样少女》是郑在恩从艺术学校毕业后拍摄的长篇处女作。
作品讲述了无话不谈的五个女高中生,毕业后没有上大学,在看重学历的韩国各自选择面对残酷社会的过程。五人中,父母离异的慧珠在证券公司打杂,梦想可以成为职业女性;父母双亡,想成为绘画设计师却找不到工作的智英,和爷爷奶奶住在一个似乎随时会坍塌的屋子里相依为命;太喜出身于看似幸福的家庭,但对家人缺少认同感;另外两个是亲人远在日本的双胞胎姐妹,她们在街头贩卖首饰聊以度日。曾经成天泡在一起,看起来没有什么不同的五个人,进入社会后各奔东西,随着联络日渐减少,关系也变得疏远。影片的英文名是《Take care of my cat》,这个片名来源于智英在路边捡回了一只流浪猫,这只猫贯穿五个人的关系,也是互相间的羁绊所在。
影片从高中时代的五个人在港口嬉闹的镜头开始。看到她们纠缠在一起的身影,我立即想起了自己的中学时代,班里也有这样的女生群体经常不知缘由地高声喧闹、嬉笑,那时成天颓废的我觉得她们很吵,不明白究竟什么这么有趣。她们的“快乐”在我看来是无聊、无意义的,甚至认为那种肆无忌惮的疯笑是俗而土的。
可在中学毕业十年以后,看到电影开头的那一幕时,竟有些怀念。穿着校服的女生们又唱又跳地拍着照,那一幕像照片一样被定住,而镜头一转,变成了大人模样的慧珠早起去上班。学生时代好像真的就像电影切换镜头一样转瞬即逝。沉浸在那种无意义的时间、老土俗气事情里的疯狂,似乎是仅仅属于学生时代的特权。进入社会以后,或许就像在证券公司上班的慧珠一样被环境改变,不得不把自己的弱点隐藏,学做一个“得体”的大人,任何事情都要收拾得“正确”“漂亮”。反而,那些看似“不得体”“老土”“无意义”的东西,开始被我们自身所排除。曾经在学生时代共通的部分,也随着各自环境的改变而不再趋同。电影当中的慧珠和智英的裂痕,便是因為各自生存环境的差距所造成的价值观上的差异。
影片中有一幕,五个人约定在首尔聚会。这场戏,郑在恩导演用了一个很“老土”的手法。五人顶着寒风,走在首尔的大街上,背景音乐流淌的同时,导演把影像处理成慢动作,让画面看起来类似八九十年代的MV。可是在这个十分“土”的影像中,五个人在风中行走时头发凌乱狼狈的样子,却让我十分动容。
另外,影片中五个人互相发短信的场景,导演也很“老土”地把信息的内容用很粗大的字母直接逐字呈现在画面上。这种手法怎么看都不“精美”。郑在恩导演没有去模仿那些“高大上”的拍法,反而走这种“土而俗”的路线,似乎是对于学生气的一种刻意保留。电影最后,字幕上甚至出现了如贪吃蛇形态的“good bye”方格字幕。它像是在对毕业后逐渐消失的那种青涩的学生气息说再见。也许,被迫长大是不可逆的,就像很多导演拍电影一样,作品拍着拍着无意识中镜头和画面变得越来越漂亮,但与此同时是不是也意味着会失去某些东西呢?
有意思的是,瞄了一眼郑在恩导演上映于2018年的作品《沉睡蝴蝶》,果然和《猫样少女》的画风完全不同,是一部画面极其漂亮的电影。正如电影的五位女生,步入社会后不管自己是否愿意,都逐渐改变了自己的姿态。但迈向“正确”“得体”“高大上”的过程中,那些被取代的“无意义”“老土”“俗气”的时间也是生动、珍贵、无法忘怀的。愿成长过程中,这些时间也会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