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丽娜,童少军,樊晓芳,单 薇,汪凌霄
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患者主要的危重急症类型之一,患者往往表现为高糖、高酮及代谢性酸中毒症状;该病起病急骤,进展迅速,如未及时治疗致死致残率较高,严重威胁生命安全[1]。对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西医多在对症干预基础上给予外源性胰岛素强化输注以控制病情进展,但个体疗效差异较大[2-3]。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历史悠久,近年来其亦开始被辅助用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急重症治疗,并取得令人满意效果[4]。基于以上证据,本文通过分析滋阴益气饮联合西医药物降糖方案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疗效,进一步探讨潜在作用机制,现报道如下。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9年1月-2020年6月收治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共10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3例;对照组中,男29例,女24例,平均年龄为(67.29±8.50)岁,平均糖尿病病程为(6.75±1.43)年,平均BMI为(25.29±3.04)kg/m2;观察组中,男31例,女22例,平均年龄为(67.80±8.87)岁,平均糖尿病病程为(6.68±1.35)年,平均BMI为(25.50±3.09)kg/m2。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方案符合《赫尔辛基宣言》要求,且患者及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1.1.1 纳入标准 ①符合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中西医诊断标准[5-6];②尿酮体检查阳性;③pH值低于7.35;④年龄18~75岁。
1.1.2 排除标准 ①既往酮症酸中毒史;②低血糖继发昏迷;③入院后死亡;④合并重要脏器功能不全;⑤过敏体质。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西医药物降糖方案治疗,包括:①补液;②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紊乱;③营养支持;④胰岛素泵皮下输注剂量为0.5 U/(kg·d),首先给予50%基础量,其余则在三餐前追加,维持血糖在11.1 mmol/L以内;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养阴清热活血方治疗,基本方为薏苡仁30 g,山药15 g,生石膏15 g,生地10 g,鬼箭羽10 g,知母10 g,玄参10 g,荔枝核10 g,麦冬10 g,黄连8 g及天花粉8 g,其余随症加减,1剂水煎2遍留汁150 ml,早晚分服,对于昏迷患者通过胃管输注药液;两组疗程均为1周。
1.3 观察指标 ①记录血糖复常时间、酮体消失时间及酸中毒改善时间;②主要症候积分评价参考相关文献,具体包括口干、恶心呕吐、胸闷气促、舌紫黯及脉细弱,每项总分6分(0/2/4/6),分值越高提示病情越重[6];③采用丹麦雷度ABL700 FLEX型全自动血气分析仪检测pH和HCO3-水平;④实验室指标包括β-HB、SOD、GSH-Px及CAT;其中β-HB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试剂盒由上海生工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SOD、GSH-Px及CAT水平检测采用免疫比浊法,试剂盒由厦门爱得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
1.4 疗效评估标准[7]参考相关文献制定疗效评估标准:①显效,症状体征明显减轻或消失,尿酮体检查阴性,且血气分析复常;②有效,症状体征有所减轻,尿酮体检查阴性或弱阳性,且血气分析改善但未复常;③无效,未达上述标准。
2.1 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3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58%(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例)
2.2 两组患者病情控制时间比较 观察组患者血糖复常时间、酮体消失时间及酸中毒改善时间分别为(17.12±3.59)h、(38.64±5.45)h、(47.86±7.13)h,均短于对照组的(22.36±5.82)h、(45.11±7.78)h、(64.72±10.26)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病情控制时间比较(h)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主要证候积分比较 观察组治疗后主要症候积分显著低于治疗前、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主要证候积分比较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指标水平比较
2.5 两组治疗前后实验室指标水平比较 观察组治疗后β-HB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SOD、GSH-Px及CAT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干预前(P<0.05)。见表5。
表5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实验室指标水平比较
急性感染、降糖药物停用导致血糖紊乱加重,可能与酮症酸中毒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8-9]。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因血糖和酮体水平快速升高,引起细胞毒性损伤,干扰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诱发胰岛素分泌水平降低,最终形成恶性循环。已有研究显示,脂肪酸在肝脏内经β氧化代谢形成酮体多属于β-HB,而在酮症酸中毒患者中酮体亦以β-HB为主,其血清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10];同时高血糖和酸中毒状态还可导致患者体内氧自由基大量合成,而异常氧化应激反应被认为是造成胰岛细胞功能损伤的重要原因[11];SOD、GSH-Px及CAT是临床评估氧化应激反应的常见指标,三者均能够促进氧自由基清除,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减轻氧化应激损伤[12]。
西医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主要是有效降低血糖水平,从而达到缓解病情进展的目的[13]。祖国传统医学将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归于“消渴”、“昏迷”范畴,发病与饮食不节、情志失调所致热毒内蕴和气机郁结关系密切,多表现为气阴两虚之证[14];同时阴虚液少,血运无力,还可导致血瘀内滞,湿浊毒邪,如上蒙清窍则可致昏迷重症出现[15]。故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中医治疗当以滋阴益气、活血清热作为基本治则。本研究所用滋阴益气饮由玉女煎和增液方化裁而来,基本方中薏苡仁健脾祛湿,山药补中益气,生石膏清热生津,生地滋阴凉血,鬼箭羽散结祛瘀,知母滋阴润燥,玄参凉血养阴,荔枝核通经活络,麦冬养阴生津,黄连清热燥湿,而天花粉则止渴生津,以上诸药合用可达滋肾阴,益脾气、活血瘀及清湿热之功效。中医药理学实验研究证实,石膏能够通过有效刺激胰岛素相关受体及底物表达,调节肝糖原含量,纠正机体糖代谢紊乱[16];麦冬提取物具有降低血糖浓度,预防糖尿病相关血管并发症发生的作用[17];而玄参则可通过提高葡萄糖激酶活性,降低血糖水平,保护胰岛细胞功能[18]。
本研究结果发现,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血糖复常时间、酮体消失时间及酸中毒改善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pH和HCO3-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前,提示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在改善整体疗效、加快病情康复方面具有优势。而观察组治疗后SOD、GSH-Px及CAT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前;观察组治疗后β-HB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前,证实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滋阴益气饮可有效降低β-HB水平,增强机体抗氧化能力,这可能是该方案疗效更佳的可能机制所在。
综上所述,滋阴益气饮联合西医药物降糖方案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能够早期有效控制病情,促进血气指标恢复。这一疗效优势可能与该方案对于β-HB代谢和异常氧化应激反应的调节作用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