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浩,张举孔,韩星伟,袁艳,李庆全
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河南南阳 473000
脑卒中是目前临床导致患者致残、致死的首要病因,近年来该发病人群呈现出年轻化趋势,发病类型以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占比最高,约为80%左右。急性发作时及时有效的治疗对改善患者预后尤为关键,临床将静脉溶栓作为治疗急性发作患者的首选方案[1]。静脉溶栓主要是通过促进闭塞血管开通,增强血液循环,避免神经功能损伤加重,治疗效果突出。但经循证医学证实,静脉溶栓仍存在较大弊端,严格的时间窗导致能满足此条件的患者非常有限,且大血管闭塞后仅通过药物溶栓再通率较低[2]。血管内介入治疗能够缩短溶栓时间,扩大溶栓药物接触面积,临床应用效果较佳[3]。鉴于此,本研究就血管内介入与静脉溶栓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纤维蛋白原(FIB)、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及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进行探讨,报告如下。
选择2018年6月—2020年3月期间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88例,均符合纳入标准且获得患者同意。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44例。对照组男26例,女18例;年龄34~80岁,平均年龄(58.39±7.46)岁;发病至入院时间2~9 h,平均发病至入院时间(4.18±1.27)h;梗死部位:小脑9例,脑干15例,基底部20例。观察组男27例,女17例;年龄35~80岁,平均年龄(58.67±7.86)岁;发病至入院时间2~9 h,平均发病至入院时间(4.22±1.29)h;梗死部位:小脑10例,脑干13例,基底部21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均符合《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血管内治疗中国专家共识》[4]内诊断标准;(2)经头颅CT或MRI确诊;(3)发病时间≤12 h;(4)未出现大面积梗死。排除标准:(1)颅内出血者;(2)近期有大型外科手术;(3)预计生存期<3个月;(4)伴有精神疾病,或存在交流障碍。
两组均进行常规对症支持治疗,如降低颅内压、予以营养支持、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等。对照组采用静脉溶栓治疗,静脉用药阿替普酶(Boehringer Ingelheim Pharma GmbH&Co.KG,批准文号S20160054),0.9 mg/kg,用0.9%氯化钠溶液100 ml稀释药物,先静脉推注10%,剩余药物静脉滴注1 h。观察组行血管内介入治疗,局麻下进行全脑血管造影,对阻塞部位进行仔细观察,将6F导管鞘采用改良Seldinger穿刺法置入血管,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造影导管。当发现大动脉闭塞时,可通过6F导引导管,于血栓处置入微导丝和微导管,确认血管闭塞的位置后,SolitaireAB支架释放成形后观察造影,5 min后收回支架,碎血栓采用导引导管回抽,15 min进行造影。若未发现大动脉闭塞,选择病变对侧,静脉滴注10万U尿激酶,之后视实际情况,再次给予2万U/min尿激酶,持续监测患者生命体征。
记录两组血管再通情况,分别于溶栓前、溶栓10d后,比较两组神经功能及FIB、HCY水平。(1)神经功能: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5]评估,该量表主要从眼球运动、语言、意识、水平凝视、共济运动等方面进行评估,总分42分,得分越低患者神经功能损害越轻。(2)血管再通情况:完全再通(血管通畅≥90%)、部分再通(血管通畅>50%)、血管再通失败。(3)FIB、HCY水平:取患者5 ml空腹静脉血,离心10 min,离心速度为3 000 r/min,静置后去上血清待测。采用循环酶法检测HCY,仪器选择西门子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采用比浊法检测FIB,仪器选择日本Sysmex全自动血凝仪。
采用SPSS 22.0统计分析软件,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溶栓前神经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溶栓后神经功能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神经功能对比(±s)分
表1 两组神经功能对比(±s)分
组别对照组(n=44)观察组(n=44)tP溶栓前19.76±5.25 19.54±5.76 0.187 0.852溶栓后10 d 8.47±3.85 6.09±2.01 3.635 0.001 t 11.503 10.599 P 0.000 0.000
观察组血管完全再通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血管再通情况对比例(%)
两组溶栓前FIB、HCY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溶栓后FIB、HCY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FIB、HCY水平对比(±s)分
表3 两组FIB、HCY水平对比(±s)分
组别对照组(n=44)观察组(n=44)tP FIB(g/L)治疗前8.32±1.97 8.19±1.98 0.309 0.758治疗后6.54±1.63 5.21±1.41 4.093 0.000 t 4.618 8.132 P 0.000 0.000 HCY(μmol/L)治疗前25.97±5.46 25.76±5.17 0.185 0.854治疗后16.17±4.06 13.89±3.78 2.726 0.008 t 9.554 12.294 P 0.000 0.000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临床发病率、病死率均较高,治疗后的患者仍存在不同程度的残疾、偏瘫等后遗症,需进行长期的治疗与康复,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较大影响。若未及时治疗的脑卒中患者往往预后较差,且后续治疗会增加患者家庭经济负担,导致患者出现负面情绪,甚至部分患者较为极端,抗拒治疗,增加社会不稳定因素[6]。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基本原则是开通闭塞血管,促进脑部血流灌注,防止神经功能进一步损伤,降低致残致死率[7]。
炎症反应伴随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生发展的整个过程,FIB、HCY均为常见的炎症因子,是临床用于监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情变化的重要指标,其水平越高患者症状越严重,神经功能损伤程度也就越严重[8]。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血管完全再通率高于对照组,溶栓后神经功能评分、FIB、HCY均低于对照组。表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采用血管内介入治疗能够改善神经功能,降低FIB、HCY水平,促进患者血管再通。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治疗首选为溶栓治疗,包括血管内介入治疗与静脉溶栓,静脉溶栓是将溶栓药物注入静脉进行治疗,能够促进血流再通,增强脑部血流供应,效果已获临床认可[9]。但静脉溶栓时间窗较窄,且血管再通率易受患者影响,局限性较多,导致其无法在临床推广使用。而血管内介入治疗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静脉溶栓的不足,该治疗方案主要包括支架机械取栓与动脉溶栓,具有以下几方面优势:(1)与静脉溶栓相比,时间长明显更长,前循环可达8 h,后循环12~24 h,对患者的局限性较小;(2)对溶栓效果有增强作用,能够使药物剂量减少;(3)闭塞血管再通率较高,患者预后较好[10-11]。血管内介入治疗能够为超过静脉溶栓时间窗的患者提供血管开通的治疗机会,且治疗浓度更大,时间更长,能够增加溶栓药物与栓子的接触面积,从而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为患者获得良好预后奠定基础。曹光宇等[12]研究显示,静脉溶栓联合血管内介入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纯静脉溶栓治疗,血管再通率高,不良血管事件发生率低,与本研究结果基本一致,进一步证明血管内介入治疗的优势,是一种安全高效的治疗方案。
综上所述,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采用血管内介入治疗或静脉溶栓治疗均能改善神经功能损伤,促进血管再通,但血管内介入治疗效果更好,且能够降低FIB、HCY水平,促进患者转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