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服务机制的优化研究

2021-07-05 12:17周双双
下一代 2021年2期
关键词:问题对策立德树人

周双双

摘 要:高校育人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党建工作在育人工作中起到龙头作用,党员教育管理是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优化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服务机制,是党建育人工作的主要方向。基于此,本论文首先基于调研总结出目前高校学生党员教育服务机制中存在的问题,以问题为导向提出对策。

关键词:立德树人;党员教育管理;服务机制;问题对策

一、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服务机制的现存问题

(一)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工作内容存在缺陷

从当前来看,“重理论,轻实践”是我国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主要表现。继而引发的具体问题主要表现在三方面。第一,高校教育长期以来普遍存在的问题是理论内容与实践内容的不平衡问题。第二,只顾讲授大量理论内容,而忽视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生活实际之间的联系性,会导致学生变为“理论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无法将党政思想、国家政策代入到国际形势、社会事件、生活行为、时代主题的分析与判断当中。第三,教育内容在范围设置上还是以传统红色教材为主,缺乏新时代的知识资源拓展。

(二)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工作方法枯燥单一

据有关调查显示,目前高校基层党组织仍处在用“三会一课”实施党员教育管理,并未实现进一步的创新发展。同时,在知识传授的过程当中,学生在知识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较好发挥,填鸭式、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是主流,缺乏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反馈。单一的党员教育活动让学生无法产生兴趣,逐渐演变为厌倦、抵触等负面情绪,这就大大削弱了党政知识的教育普及效果。

(三)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部分工作目标比较模糊

现阶段,我国大多数高校并未围绕党员教育管理服务机制建立起有效的约束和评价机制。锋领党员评价体系将师生党员的评价标准未区分开来,在年底开展评价时对非常机械,未对其党员知识学习前后的实践成绩、道德素养进行了解。因为没有确定的目标,最终导致党员教育管理服务机制长期流于形式,失去实践引导价值。

二、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服务机制创新的可行性策略

(一)积极丰富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服务机制的内容体系

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组织员应加快转变自身的工作观念,积极将先进的党政知识、社会精神、时代理念融入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服务机制的内容体系当中。首先,应做好党员教育理论的普及教育。理论知识是实践行为的前提和基础,高校学生只有深刻学习并理解党员教育的相关理论,才能更加有意识、有热情地参与到党政教育的实践活动当中。为了避免“纸上谈兵”的负面教育效果产生,高校党务工作人员在推动基层党员建设、开展党员知识教育普及的过程中,还应进一步重视党政知识与日常生活之间的联系,进而找出科学合理的切入点,将学生的知识学习行为融入生活领域当中。

(二)切实优化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服务机制的方法手段

现阶段,基于我国社会经济水平与信息化水平的日益进步,信息爆炸时代,高校党务工作人员如果采用枯燥、落后的教育方式,将很难引起学生党员对国家政策、党政知识的主动学习热情。为了避免这一负面问题的产生,高校党务工作人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合理引入具有趣味性的教育资源。例如《建党伟业》《建军大业》《建国大业》组成的“建国三部曲”以及2019年、2020年国庆期间上映的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片《我和我的祖国》、《我和我的家乡》,在声、光、电等多种刺激营造出来的爱国主义教育氛围当中,进而对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加深了解,并逐渐树立起爱党、爱国的坚定信念;在书籍方面,罗广斌与杨益言的《红岩》、都梁的《狼烟北平》等通过塑造文学人物对我国战争时期的社会现实进行了还原与艺术加工。通过学习新中国史、发展史、党史、国史,加强党员的爱国主义教育。第二,实现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线上化”拓展延伸。目前大学生在聊微信、刷微博、逛知乎等线上行为花费时间越来越多。基于此,为了进一步提升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服务机制的实施效果,高校党务工作人员还需要及时开通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等多种线上教育渠道,并将上级党组织要求、国家政策、党政新知等相关知识内容发布在平台上,高校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地进行知识学习,使其政治思想觉悟得到有效增强。

(三)建立健全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服務机制的规章制度

制度是强有力的保障,为了保证高校学生党员群体在思想观念、行为表现、学习质量等的持续、正向发展,加大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服务机制的执行力度,高校党务工作人员必须建立起全面、科学的制度管理体系。在学习培训制度、教育反馈机制,高校党务工作人员可以高校学科教育的课程管理制度为借鉴,将计学分的做法引入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中,对学生参与党政知识学习、完成相关实践任务的态度和水平进行学分计量,即可了解到不同学生实际的知识学习情况。除此之外,高校党务工作人员还可建立灵活有效的在阶段性的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结束后,通过谈心交流、问卷调查、邮件互动等形式,了解学生党员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意见和建议,并引导学生展开党员角色下的自我剖析与自我反省。这样一来,不同阶段的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将得到有效衔接,进而将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制度融入高校学生学校生活的全周期当中,实现学生党性修养的长期稳定发展。其次,应建立健全高校学生的党员评价制度。在这一制度的建设过程中,高校党务工作人员及党组织应综合学生的行为作风、知识水平、群众口碑、道德素质等多种指标,构建科学、有效的党员评价体系。其后,还应在党员、预备党员团队中选拔出熟悉同学、客观公正的学生作为代表,对拟纳入考核范围的学生做出进一步的民主评价。在这样的评价体系支持下,高校党务工作人员及党组织可将学生党员的整体素质水平设置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种等级,并采取授予“优秀党员”称号表彰、物品奖励、批评警告等奖惩手段,对高校学生党员的行为做出约束与引导,为提升高校基层党员队伍的整体质量做出保障。

参考文献

[1]董端.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长效机制研究[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9(005):165-166.

[2]王业高.试论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机制的创新[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23):21-22.

[3]刘云.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基金项目:高校学生党员发展和教育管理服务创新研究。宁波大学校级科研基金(党建课题),XD20005.

猜你喜欢
问题对策立德树人
立德树人视阈下的服务型基层党支部构建方式探究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小学英语课堂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测量船质量管理QC小组探索与实践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