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船质量管理QC小组探索与实践

2016-11-21 09:36朱其涛刘孔水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6年26期
关键词:问题对策服务型

朱其涛 刘孔水

摘 要 本文阐述了质量管理QC小组的相关理论和活动流程,介绍了三种质量管理QC小组在远洋航天测量船中的实际应用,对QC小组活动进行了效果评估,检验了质量管理QC小组活动在改进测量船质量管理、提高工作效益方面的重要作用,对于测量船质量管理工作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QC小组 攻关型 服务型 现场型 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TN911 文献标识码:A

1引言

近年来,测量船积极推动质量管理体系建设,不断培育具有测量船特色的质量文化,不断创新应用质量管理的方法和手段管理试验过程,取得了较好的质量管理效益。例如,形成和发展了“理念创先,方法创新,工作创优”、“精确认知、精细管理、精准实施、精益改进”的质量理念和“每一次都是第一次,次次都要严慎细实”的质量共识,提高了人员质量意识;利用信息化手段,研发并推广应用了“质量管理信息系统”,提高了质量管理效率。通过对试验过程的有效控制,最近几年连续参加高密度、高强度试验,次次都取得圆满成功。测量船在取得试验次次成功的同时,还存在一些质量管理方面的难题需要进行持续改进。例如,利用现有的设备和技术条件改进和提高精度,利用有限的资源最优化地保障船员工作生活,运用更加先进的理念和方法提高试验现场管理的效率等等。这些难题,需要通过一系列“课题小、成绩实、形式多样、活泼生动”的活动来加以改进和解决。

本文探索运用质量管理QC(Quality Control)小组活动,对测量船当前质量管理中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进行持续改进。通过开展QC小组活动,不断提高人员素质、激发人员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改进质量改进质量、降低消耗、提高效益,创造一个心情舒畅、文明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2 QC小组的理论与活动流程

QC小组,是指在工作岗位上从事各种劳动的员工,围绕单位的方针目标和存在的问题,以提高质量、降低消耗、提高人员素质和经济效益为目的组织起来,运用质量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开展活动的小组。它具有全员性、方向一致性、课题广泛性、质量管理等特点。

QC小组的课题分为问题解决型课题和创新型课题。问题解决型课题又分为现场型课题、攻关型课题、管理型课题、服务型课题,是以解决问题为主要奋斗方向,通过查找问题、分析原因来解决问题,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和提高;创新型课题在立意上突破常规、追新求变,立足于研制原来没有的产品、项目、软件、方法以及材料等。从目前测量船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和发展情况来看,问题解决型课题适用于解决当前质量管理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QC小组活动的基本架构如图2-1所示。它的流程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组建QC小组、沟通和协商。以解决问题为目的,组成与单位的方针目标一致的QC小组,通过团队协作的方式开展小团体活动。小组成员之间需要进行必要的沟通和协商,以增进相互认识和了解、讨论小组运行事项、协商工作现场的问题等等。

(2)学习业务知识以及相关工具方法。通过小组活动,不断加强业务知识学习,相互探讨业务知识和技术知识,研究问题对策,选择活动所需的工具和方法等,使活动能够顺利开展和推进。

(3)制定活动计划。根据小组课题,制定长期活动计划和个别活动计划,拟定活动目标、活动步骤、学习计划、活动方向等,使活动的开展有据可依、有章可循。

(4)实施管理和改进活动。根据活动计划,灵活运用业务知识和相关工具方法来实施管理和改进活动。

(5)发表活动成果、获得肯定和认可。整理归纳活动内容、成果和体验等并进行发表,积累经验,并使小组成员从活动中取得成就感,提升管理和改进能力。

图2-1:QC小组活动流程架构图

3 QC小组在测量船的应用

测量船由不同的职能部门组成,根据其工作性质、面临的问题可以灵活选择不同的QC小组课题。下文以远望5号船成功应用的三种问题解决型课题为例,分析介绍QC小组活动的选题、活动开展了流程和方法等,对于其它类型的课题的推广有典型的借鉴意义。

3.1攻关型QC小组的应用

天线轴系误差的标定精度、天线跟踪稳定性能均会对航天器的精度产生影响。针对如何利用现有设备和技术条件提高和改进精度的难题,由部门主管、技术岗位人员、外协专家组成攻关型QC小组,对天线轴系误差的标定和天线跟踪稳定性能进行了技术攻关。小组通过讨论交流,制定了两个问题对策,一是优化轴系误差参数和光电适配量装订策略;二是研究雷达天线振荡与风速风向的关系并加以改进。

3.1.1优化轴系误差参数和光电适配量装订策略

天线轴系误差参数和光电适配量的标定和获取主要有坞内标校和海上动态标定两种方法。以往的装订惯例是,天线轴系误差参数装订坞内标校结果、光电适配量装订前放球实测值。由于船体形变、天线结构形变等原因,标校结果可能会发生变化。QC小组通过对以往试验中轴系误差参数装订结果进行了数据处理分析,发现方位指向偏差由2013年1月的19.2″变化到6月的-33.6″、再变化到7月的-52.8″,呈逐渐恶化的趋势,对精度产生了影响。发现问题后,QC小组组织了两次释放信标球跟踪测试并进行了数据分析。从数据处理分析结果看,使用动态标定参数效果均优于坞内标校参数。根据跟踪试验和数据分析结果,QC小组提出了一种提高精度的方案:参数装订策略采用海上轴系误差动态标定结果加试验前放球实测光电适配量。

为了验证上述方案,QC小组组织相关试验对对精度进行了检验。先后组织了对前桅光标检验光轴稳定度、跟踪空间站录取光电适配量、跟踪精轨星等试验,录取了100余组有效数据,通过比对分析,验证了方案的可行性。在某次试验中,首次尝试装订海上轴系误差动态标定结果和试验前放球实测光电适配量,精度满足指标要求。

3.1.2天线振荡与风速风向的关系分析与改进

在某次设备系统联试过程中,QC小组相关技术岗位人员发现天线偶发俯仰轴振荡现象,该现象的存在直接影响精度,需要进行技术攻关,改进和提高天线跟踪稳定性能。

(1)制定问题对策措施。

QC小组利用跟踪同步星试验的机会,对问题现象进行了复现,对跟踪数据进行了分析。通过数据分析,摸清了发生振荡的规律,发现合成风超过六级、风向正对天线反射面时,天线振荡现象出现频繁,见图3-1。

QC小组针对问题现象进行讨论分析,确立了两个主要原因,制定了问题对策并进行了评价,见表3-1。根据讨论选定的方案运用“5W、1H”(即What、Why、Who、Where、When、How)的方法逐条制定详细的对策措施,见表3-2。

(2)实施问题对策措施并进行改进。

QC小组通过进行多次天线结构检查维护,未发现传动结构故障和电缆接口故障。QC小组利用码头设备检修维护的时机,与厂所专家一起对天线结构配重模块进行了调整,使天线俯仰轴驱动平衡。调整了速度环路板的偏置力矩电流参数,增大偏置力矩电流,由13A调整为20A。经过码头阶段静态环境下各项参数测试,调整配重和偏置力矩电流参数后,天线静态跟踪性能满足指标要求。利用海上恶劣气候环境,调整不同的航向,进行跟踪信标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调整天线配重和偏置力矩电流参数后,雷达天线在六级以上风速、反射面正对风向的情况下跟踪稳定,未复现振荡现象。

3.2服务型QC小组的应用

通信部门既承担试验通信保障工作,又承担日常通信保障工作。长期以来,在海上日常通信保障工作方面的顾客满意率偏低。通过分析,发现问题主要集中在电视、电话、网络等服务保障项目,主要原因是宣传沟通不到位、主动服务欠缺、技术保障条件不足。针对潜在的主观因素和客观原因,该部门以提高日常通信保障服务质量为课题,由组长、日常通信保障的广播、电视、电话、网络等主要岗位中的技术骨干自发组成“及时通” QC小组。小组以“及时通”为理念、以“技术先进、需求先知、问题先察、服务先行”为工作标准,运用问题解决型课题QC小组的活动流程和方法,通过细化日常通信保障项目,积极主动提供服务、不断优化设备使用策略来提高通信服务保障质量。

3.2.1制定改进服务保障质量问题对策

“及时通”QC小组结合通信保障现状,对研究的对策方案进行了有效性、可行性、经济型和可靠性评价,并根据讨论评价结果选定3个对策方案,见表3-3。

针对选定方案,逐条制定详细的对策措施,见表3-4。

3.2.2实施问题对策措施与改进

(1)宣传沟通不到位问题对策措施的实施。

“及时通”QC小组根据岗位值班执勤的情况,在长期有人值守的主控机房开通维修保障服务热线电话;制作了通信相关用户服务指南,并利用通知公告栏、用户手册、网络信息等平台进行发布。开通故障维修热线电话以来,小组共收集各类通信服务保障需求41起,处置率达到90%。未及时处置的问题均为电话服务保障,分析原因为技术保障条件不足。

(2)主动服务欠缺问题对策措施的实施。

“及时通”QC小组利用海上试验准备间隙,每个星期主动到用户舱室开展1~2次巡检维修服务。在某个航次共开展了7次巡检活动,通过开展主动服务、微笑服务,为用户解决实际问题共计65个。总结撤收阶段,对整个航次解决的问题进行了分类统计分析,见图3-2。通过分析,发现网络通信服务方面的故障率较高,占64%;硬件故障占51%,返回码头后有针对性地进行了备件补给;线路接口类故障占32%,其中大部分线路接口类故障都可以由用户自行解决,通过网络发布简报的方式公布了分析结果,告知用户解决办法。

(3)技术保障条件不足问题对策。

“及时通”QC小组针对电话技术保障条件不足,从优化设备使用策略方面进行了技术攻关。通过分析讨论,由小组岗位技术人员利用LabWindows/CVI设计研发了通话数据分析软件,对某个航次外线电话使用情况进行了数据分析,见图3-3。

通过数据分析得知,外线电话使用高峰时段一般集中在每天21:30~22:30之间,高(9级)优先级中继利用率偏低,最高为66.7%,存在资源浪费现象。小组通过网络发布简报的方式对数据分析结果进行了公布,提醒用户使用外线电话时尽量避开高峰时段,同时根据中继利用率分析结果,可对中继优先级的配置方案进行优化,将2路高优先级中继设置为低优先级中继,提高中继利用率。

3.3现场型QC小组的应用

机电部门为全船提供水、电、空调和动力保障,日常保障设备多,故障率高。以往出海参加试验需要厂所人员保驾,经济效益低、岗位人员依赖性强。为了降低消耗,提高岗位人员的能力,该部门以“白领机舱建设”活动为依托,由工作现场班组长、岗位人员等组成以现场型课题QC小组。

针对提高岗位人员能力问题,该QC小组以“我是白领机电工”为理念,进行了系列岗位基础培训以“一招鲜”为主题,对人员培训成果进行了阶段性考核评估,并对培训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持续改进。通过培训活动,激发了岗位人员争当岗位能手的积极性,使机舱环境焕然一新,使每一名岗位人员都精通一门技术活。

针对降低消耗问题,该QC小组组织人员进行了常态化预防性维修工作,并对各系统故障情况进行了阶段分类统计分析和岗位风险评估。其中,某个航次统计出故障总数53个,主机类(船舶动力保障)占26%、电气类(电力保障)占23%,舱段类(水、空调等)占51%。根据故障分类统计分析结果进行了岗位风险分析如图3-4所示。

QC小组通过故障分类统计和岗位风险分析,摸清了各设备故障发生的概率,加强了对保障的设备“跑、冒、滴、漏”问题和磨损问题的研究,有针对性的进行备品备件补给。针对岗位风险的分布情况,强化了可靠性检查和预防性维修,着重提高了相关岗位巡检的力度。通过两个航次的探索应用,该QC小组改进了日常保障方法,实现了岗位“零保驾”、“零顶岗”的目标。

4 QC小组活动应用效果评估与成果发表

远望5号测量船探索和应用QC小组活动以来,各部门根据质量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分别组建了服务型、攻关型、现场型等问题解决型课题QC小组,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分析,制定活动计划并开展了相应的活动。经过近一年的实践,摸清了问题规律,制定和实施了改进方案,提高了质量管理水平。

其中,部门应用的攻关型QC小组针对如何提高精度问题开展了系列技术攻关活动,通过试验的方法掌握数据,并使用数据分析工具对试验成果进行分析比对,制定了标校数据装订优化策略。同时,针对发现的天线振荡问题进行技术攻关,摸清了天线振荡的根源,实施了改进措施,使天线跟踪稳定;部门应用的服务型QC小组根据顾客满意度调查的情况,讨论分析了主因,并从宣传沟通、主动服务、技术保障方面开展改进活动,运用信息化手段、积极主动的沟通服务和数据分析工具等,改进了服务保障质量,提高了顾客满意;机电部门应用的现场型QC小组通过改进人员培训方法、开展常态化预防性维修、分析故障原因和岗位风险等,激发了人员积极性,改善了工作环境,降低了消耗,实现了岗位“零保驾”的目标。

各QC小组活动的过程与成果通过简报的方式发表,部分成果在单位范围内进行了交流推广,取得了一定的效益。

5结语

测量船质量管理体系建设以来,运用质量管理的方法和手段控制试验过程的成效越来越明显。本文介绍了服务型、攻关型、现场型三种问题解决型课题QC小组在测量船的应用,这三种QC小组活动结合试验准备和实施过程展开,在测量船各个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提高了质量管理水平。小组活动的开展流程和方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此外,为提高服务保障质量,各部门各岗位技术人员还自发组成了主动提供各类水、电、空调等服务保障的“仲涛服务小分队”、主动提供舾装维修服务的“鲁班服务小分队”、主动提供理发服务的“亮剪海天工作室”、主动提供伙食调剂服务的“小红帽服务小分队”等等。这些QC小组充分发挥了“小、实、活、新”的特点,与试验质量管理工作相辅相成,取得了较好的效益。目前,测量船探索和应用的QC小组主要属于问题解决型课题,为了创新和发展,跨岗位、跨系统、跨部门的创新型课题QC小组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 徐明达.创新型QC小组活动指南[M].东方出版社,2008(01).

[2] 梁红霞.QC小组活动的推进方法[J].中国质量.2010(03).

[3] 童翔.企业规模化发展过程中的群众性质量管理小组活动探索[J].中国质量,2008(04).

[4] 秦刚.应用计算机技术提高QC小组活动管理水平[J].中国质量,2009(03).

[5] QC小组30周年获表彰组织事迹[J].中国质量,2008(11).

[6] 马林.关于进一步开展质量管理小组活动的几点认识[J].中国质量,2008(11).

[7] GJB 9001B-2009,质量管理体系要求[S].

猜你喜欢
问题对策服务型
刘国中: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构建服务型政府的路径选择
小学英语课堂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城中村改造问题及对策研究
服务型数字化校园的构建探讨
加强服务型社会组织建设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