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 华,李 琳,生博文
(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 河南南阳473000)
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一类下肢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由于血液在深静脉内异常凝结而导致局部静脉回流障碍,形成血栓,伴有静脉曲张、色素沉着等症状,进而引发一系列综合征,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DVT往往发生于骨折手术后,发生率高达40%,其形成原因主要是血液滞留、静脉壁破损及血液处于高凝状态等[2-3]。临床上对于DVT的防治主要采用前期对各种危险因素进行检测,以达到降低DVT发病率的目的。有研究报道认为,骨折患者围术期诱发DVT的危险因素主要有:患者个人身体情况(年龄、是否有其他内科疾病等)、手术类型及时间、手术麻醉情况等[4]。由于DVT的治疗较困难,当前主要是通过护理干预来减少DVT的发生。有研究表明,对骨折患者进行系统性护理干预,可提高早期DVT各项指标的阳性率,控制DVT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5]。随着护理专业的不断发展,对患者实施针对性的系统护理来降低DVT的发病率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本研究旨在探讨骨折后围术期护理对DVT发生部位及发生率的影响,以期为临床降低骨折患者DVT发生率提供参考。现报告如下。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9年1月1日~6月30日我院收治的骨折手术患者5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男17例、女8例,年龄35~60(47.51±10.32)岁;骨折类型:髋骨骨折8例,股骨骨折6例,胫骨骨折11例。观察组男14例、女11例,年龄41~65(51.42±8.73)岁;骨折类型:髋骨骨折10例,股骨骨折5例,胫骨骨折10例。纳入标准:①经CT检查符合下肢骨折的临床特点;②患者性别不限,年龄≥18岁,能耐受手术,凝血功能正常;③近期未服用过影响检验指标的药物。排除标准:①有过DVT史;②患有严重意识障碍或心理障碍者;③存在严重肝肾功能异常者;④病理性骨折患者。两组患者性别、年龄、骨折类型等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与家属均知情同意。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术前及时告知患者术后可能发生DVT的情况、危害性及注意事项;术后指导患者合理规划饮食、积极复健、配合医生做好抗凝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系统性护理干预措施。①术前预防: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合理规划,加强足踝部锻炼,腿部练习抬高,每天5组,每组5 min[6]。②心理护理:主动关心患者病情,对患者及时进行心理疏导,避免出现焦躁、紧张情绪。耐心讲解,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③健康教育:提前告知患者及其家属围术期DVT发生的可能性,对DVT的病因、症状及防治方式等做详细的解说,提高患者的防护意识。④体位指导:指导患者术后卧床休息时间,患肢需保持20°悬空,避免挤压。⑤物理预防:利用足底静脉泵对患者进行气囊压迫,促进血液向足背流动;穿弹力袜,利用从踝部到腹股沟压力的逐级递减,减少静脉瓣后的血液瘀滞;症状较轻者,可指导其尽早进行肢体活动,加速静脉回流[7]。⑥康复锻炼:指导患者术后尽早下地活动,协助其进行下肢康复锻炼,通过踝关节背伸跖屈、“环转”运动及翻转运动等促进血液回流[8],必要情况下可以使用弹力袜进行辅助训练,注意要以患者自主锻炼为主。⑦药物预防:配合医生做好抗凝治疗,通过皮下注射抗凝药物、口服抗凝药物,干扰血小板活性和凝血因子的产生,缓解血液高凝状态。⑧饮食指导:指导患者以清淡饮食为主,低盐低脂,禁食辛辣刺激类食物;多食蔬菜水果,多饮水,防止血液浓缩;严禁烟酒,保持大便通畅,降低腹内压。
1.3 观察指标 ①患侧肢体观察:对患者肢体的肿胀程度、痛感等指标进行监测,及时了解患侧肢体的临床症状。②DVT发生率及位置分布情况:利用彩色超声检查检测DVT发生情况,确诊标准为静脉内血流变细、存在血绕行现象,血流回声消失[9]。③D-二聚体水平: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患者血清中的D-二聚体水平。④患者骨折愈合时间、住院天数。
2.1 两组手术前后DVT发生率及患侧肢体疼痛情况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手术前后DVT发生率及患侧肢体疼痛情况比较[例(%)]
2.2 两组 DVT位置分布情况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 DVT位置分布情况比较[例(%)]
2.3 两组手术前后患者D-二聚体水平比较 见表3。
表3 两组手术前后患者D-二聚体水平比较
2.4 两组血流速度、骨折愈合时间及住院天数比较 见表4。
表4 两组血流速度、骨折愈合时间及住院天数比较
DVT是骨折患者围术期常见并发症,其高发部位为患者的下肢,由于长时间卧床,肢体活动少,静脉血流滞缓,血液处于高凝状态,过缓的血流速度在一定程度上又增加了凝血因子与静脉壁接触的时间,增加了DVT的发生风险[10-11]。DVT极易脱落,即便是在进行超声检查时,探头的加压也会导致血栓脱落,进而引起心肺、大脑栓塞,给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12]。因此,临床上十分重视骨折患者围术期DVT发生情况,除手术前后对患者进行药物抗凝治疗外,合理的护理干预也能有效降低患者DVT发生率[13-14]。虽然常规护理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DVT发生率,但其护理方式单一,内容缺乏预见性,患者满意程度较低。有研究表明,若骨折患者卧床时间超过1周,其DVT发生率会显著升高,而针对性的综合护理干预能增加患者出院后DVT预防的依从性,有效降低DVT发生率[15]。
本研究结果显示,手术前后,观察组DVT发生率由8%上升至16.00%,对照组DVT发生率由12%上升至24%,患侧肢体均出现疼痛症状,表明在术后出现DVT的患者很可能在术前已存在,但由于与手术相关的DVT发生位置隐匿,症状轻微,受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确诊难度加大,易被忽视[16-17],因此,骨折患者术前应尽早进行抗凝治疗和症状筛查,以降低DVT发生率。本研究发现,观察组有75%的DVT分布在骨折位置同侧,25%分布在骨折位置对侧;对照组中有66.67%的DVT分布在双侧,高于观察组。由于骨折处的静脉血管壁受损,静脉血流缓慢,血液处于高凝状态,使得骨折的同侧更易发生DVT[18],除同侧外,骨折对侧也是DVT的高发区,故在DVT筛查时,要注意对骨折同侧与对侧同时进行检查。本研究中DVT发生率及位置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能是因为样本数量较少。D-二聚体是临床上筛查DVT的重要指标,在急性DVT患者中,D-二聚体水平较高[19-20]。本研究结果显示,术后患者D-二聚体水平均有所下降,且观察组D-二聚体水平低于对照组,表明针对性的综合护理能有效降低DVT发生率。有研究表明,在医、护、患间实施三位一体的个性化护理,通过医生实时监测临床指标、患者病情自我管理及医护辅助治疗,能降低患者D-二聚体水平,提示个性化干预能降低DVT的发生风险[21]。此外,观察组术后血流速度、骨折愈合时间及住院天数均优于对照组(P<0.01),表明合理的护理方式可有效提高血液流速,加强患肢愈合速度,减少DVT的发生。分析原因可能为,观察组根据患者的身体情况,于术前开始锻炼,且术后对患者的饮食、康复等进行全面干预,对不良情况及时进行治疗,有效降低了DVT的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