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经济责任审计是对本单位经济责任人任职期间经济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的落实,履行情况的监督、评价和建议活动。经济责任审计一经产生就显示了其他审计无法替代的作用,无论是在保护单位财产的安全、完整、保值、增值方面,还是在健全领导干部的监督管理以及促进廉政建设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由于集团公司所面对的经营风险日益增大,对经济责任人的审计风险也日益凸显,如何有效的对集团公司的责任人进行经济评价,本文在此基础上结合实际工作经验进行探讨。
关键词:集团;公司内部;经济责任;审计
一、实施与强化集团公司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的意义
(一) 为领导干部考核、任免、奖惩提供重要依据。新旧交替时,一是为摸清家底,分清前后任职责,避免互相推卸责任,改变"新官不理旧账,旧官一走了之"的不良状况;二是为有效保障工作的交接,保持工作的连续性,便于继任者了解接任单位的真实情况,明确工作思路,缩短适应期,以尽快进入角色。经济责任审计在此基础上立足领导干部所在单位的财务收支真实、合规、效益情况,做出客观公正的考核评价。
(二)可以促进公司及领导干部遵纪守法、促进廉政建设。通过对集团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评价对国家方针政策和公司经营决策部署的落实、领导干部履职尽责和担当作为、权力规范运行和反腐倡廉、组织规范管理和目标实现等事项,可以在较大程度上防范徇私作弊、铺张浪费、贪污腐败等管理乱象的产生,也对下属各公司的规范运营起着较好的带头作用。
(三)可以促进集团公司战略决策实施的统一领导、促进公司高质量发展。随着市场变化的影响,为了保障集团公司能够达到可持续发展目标、保障投资人的利益不受损坏,这就要求集团公司采用集中管控模式,下属各单位通过围绕集团公司总体布局的发展理念,通过审计对问题的揭示及修正,不断完善治理结构、深化改革创新,可以在较大程度上鼓励管理层搞好本职工作,进一步增加管理活力。
二、集团公司实行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风险及困难
(一)审计范围与审计力量不匹配。作为独立的审计部门,人员编制固定,而经济责任的审计范围按内审准则要求应根据重要性原则确定,并充分考虑审计风险,如集团总部及重要的下属全资或控股企业应当纳入审计范围,纳入审计范围的资产量一般不低于责任人所在企业资产总额的70%,子企业户数不低于该企业总户数的50%。随着集团规模的扩张,对集团公司领导人的审计总量不断扩大、审计时间的紧迫、审计任务日益加巨、审计要求必然会进一步增加,但审计力量的配置并不会必然紧跟审计范围的进度,这就会导致因审计力量的限制加大审计风险,审计结论可能得不到有效的保障。
(二)审计实施未深入了解经管实质,未能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在实际工作中,集团公司首先对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即使开展审计工作其力度也仅仅是形式主义。其次是公司内部没有完善的审计体系,即使建立了完善的審计体系也未有效遵循,特别是经济责任审计,审计重点多、要求多、范围广,审计方案、审计过程等均需要一套完整的体系、标准及方式,得到的审计结论必然需要充分的审计证据支持,才能为责任界定提供依据。如在对业绩方面进行评价时,日常工作中最易直接引用被审计对象的履职报告、年度报告或日常工作报告的事项,未对报告数据的来源进行核实验证,特别是收入、利润方面,领导人为完成考核任务,集团公司经常授意通过不纳入合并范围的关联交易来增加收入、盈利的情况,此时审计人员未加大审计力度、未扩大审计范围来判断其经济实质,审计结论可能存在收入虚增、业绩失实的风险。
(三)治理层重视程度不够,审计结果未有效应用。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可以采取适当的方式在一定范围内进行通报,应当作为对公司干部考核、任免、奖惩的重要依据,并可以纳入本人档案,同时通过适当方式将审计结果运用情况反馈内部审计部门。但实际工作中,监管部门迫于领导人日常权力过高的压力、或迫于结果运用会导致外部环境产生较大影响、或审计结果的运用会影响领导人的升迁及个人档案记录、或经责审计仅作为换届的一个通行证等因素而无法得到运用,造成审计结果通常束之高阁,前后任责任不清,下属公司的效仿易加大监管失控的风险、集团公司权威不足易造成管理工作出现混乱等现象,而审计人员的努力也仅仅变成了一个形式上的任务无法得到重视,丧失积极性后对下一次的审计任务可能变得责任心不足,失去了风险管控的作用。
(四)缺乏审计独立性,人才配置不足。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缺乏内在动因,部分管理层将内部审计置于企业的对立面,认为审计就是检查企业内部经济问题,甚至把审计当成是给自己找麻烦的机构,会损害其在公司的既得利益,引起管理层不愿意配备高质量人才的心态;其次内部审计独立性较弱,审计部门本身就是公司的一部分,实际工作中其人员配置、职责权限等内容由公司的领导层决定,尤其在治理层与管理层未严格区分时,审计人员日常的业绩考核结果由领导层决定,如发现公司领导人有违规行为时审计人员往往无能为力、迫于压力不能如实进行批露,而独立性的丧失会导致内部审计结论很难公平、公正的作出评价;最后内部审计力量的配置无法紧跟集团公司业务范围的扩展速度,在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的企业发展态视下,内部经济责任审计作为重要组成部分应该不断的拓宽审计范围、审计视野才能更加适应集团的发展与管理,但有些企业没有以长远的眼光看待问题,现有的审计人员知识面单一、自身业务能力有限、政策法规理解不到位、在职教育和后续培训力度不够、与业务部门及下属各公司的沟通效果不足等情况,可能导致取证不实、主要的风险如舞弊没有被发现、责任界定不充分、评价依据不足等也决定了经济责任审计结论无法得到充分的保障。
三、加强集团公司内部经济责任审计机制的具体措施
(一)监管部门或治理层、管理层应当重视内部经济责任审计。集团公司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离不开各管理层的高度重视,集团公司应设置专门的内审部门,该部门应直接归属监督层领导, 并直接向股东会负责,保障其内部审计的权威性和独立性,具备较高的审计视角,保持一定的灵活、自主性;同时对集团公司的经责审计必然会产生一定的费用,特别是聘请外部审计机构参与时,需要对审计费用有足够的支付能力,把内部审计支出编入年度的各项工作计划及预算工作中,不再受限于无审计经费而无法有效开展审计工作的困境。
(二)建立科学合理的经济责任审计体系。集团公司应在领导干部调动或重要岗位变动方面形成科学合理的内部经济责任审计机制、管理业务流程,特别是国有集团公司重要岗位变动时,监管部门更应健全并强化考核、任免、奖惩机制,坚持任中审计与离任审计相结合,对关键岗位的领导干部任期内至少审计一次。如离任经济责任审计方面,在任期届满或者任期内办理调任、免职、辞职、退休等事项前进行审计,落实离任责任,保障后任领导对新岗位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任中经济责任审计方面,包括实行年薪制及股权激励机制的企业在任期内奖励兑现前的审计、任期届满连任时的审计,以及任职时间较长、上级企业根据规定和需要安排的审计等,监管层通过审计可以及时了解责任人的履职情况,及时提示问题,有效防控经济风险、促进权力规范运行。
(三)突出经济责任审计重点。经济责任审计的责任重、范围广、内容多,特别是集团公司规模庞大的情况下,实际工作中审计人员无法面面俱到,如在审计范围方面除必须纳入审计范围的企业外,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关注审计期内新增子公司、特殊业务范围的子公司或投资数额占比较大的重要参股公司;在审计内容方面,应根据集团公司的战略规划、业务范围设置审计重点,如在集团层面应关注任期内长期战略规划的合理性,审查是否符合行业经济发展、是否违背企业成立目的及目标的实现是否能“望其项背”;关注其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制度建立情况,审查是否建立了统一纵向管控标准、业务流程等方面的制度,是否将集团公司本身及所属投资公司所有重大风险因素进行组合、是否从战略顶端以一种兼顾全局的风险观察法来评估及规避集团风险;关注决策程序的合规性,审查在“三重一大”方面是否按程序履行风险评估、集体决策程序,是否出现权力滥用、“一言堂”的情况;关注对下属企业的监管情况,审查集团公司与各个子公司之间是否存在着下属企业的经营目标与集团总体发展战略方面相矛盾、集团层面的决策实施是否在下属公司得到有效落实、是否存在子公司为追求短期经营业绩对集团公司的经营决策有选择地执行,导致集团公司无法推行风险集中管理,存在经营风险加大的可能。
(四)审计评价符合客观公正原则。对领导人的经济责任评价应当建立在其职责范围的基础上,根据查证或者认定的事实坚持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遵循全面性、重要性、客观性、相关性和谨慎性原则,评价事项应当有充分的审计证据作支持,对审计中未涉及、审计证据不适当或不充分的事项不作评价。评价可以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如与同行业对比分析审计期的盈利能力、资产质量、债务风险、经营增长等状况是否有较大差异;通过对比监管层对责任人下达的考核指标是否出现偏差;通过会议纪要、工作报告与具体实施情况进行对比是否符合要求等。
(五)贯彻落实审计结果运用。通过任中与离任审计结合,监管部门应当对审计结果进行充分运用,应当建议由冶理层对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员作出处理、处罚决定,并及时跟踪、了解、核实被审计领导干部及其所在单位对于审计发现问题和审计建议的整改落实情况,对典型性、普遍性、倾向性问题和有关建议可以通报、学习的形式在公司内部传阅,警醒各单位管理层及重要岗位强化廉政建设意识。
(六)建立与集团公司发展相适应的审计力量。审计人员综合业务素质,是直接决定经济责任审计结论是否合理的一个重要关键因素。为充分适应国际、国内新形势下对我国内部审计工作的创新要求,监管部门应该更加注重并努力培养和建设一支思想政治素质过硬、业务操作技术精、工作作风好、综合素质高的复合型的专业审计队伍。首先,应提高内部审计人员自身职业道德素养,提高审计人员责任心,才能将内部审计工作风险控制在最低限度;其次应定期强化对各级内审人员的业务技能,熟练掌握国家有关财经法规和企业规章制度,了解行业资讯、学习内外部经典审计案例,熟悉并深入了解集团公司多元化的经营规划、管控模式,才能对领导人审计结论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为监管层的审计结果运用提供合理的依據。
四、结语
集团公司的有序发展是提高国民经济水平的重要保障,是增加竞争力的坚实基础,而经济责任审计对企业的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有着积极推动作用。监管部门、冶理层、管理层应当进一步提高对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的关注程度,并根据审计问题提出科学有效的处理对策,进一步规范会计核算、实现资产保值增值等方面的重要功能,进一步健全集团内部管理体系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经营目标。
参考目标:
[1] 乔琳雁. 深化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审计对策[J]. 商情,2018(25):43.
[2] 陈彦清,魏向晖. 论运用“链式审计”深化国有商业银行内部经济责任审计[J]. 中国农业银行武汉培训学院学报,2013(5):62-63.
[3] 周守亮,韩艳美. 新时代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理论分析与实施路径[J]. 财会月刊,2021(1):100-105.
[4] 周隆. 浅析集团公司如何深化内部经济责任审计[J]. 现代审计,2012(1):17-18.
[5] 李卓莹. 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思考[J]. 投资与创业,2021,32(6):76-78.
[6] 陈长凤. 全面深化改革下公安机关经济责任审计全覆盖的思考[J]. 经济研究导刊,2021(25):97-99.
[7] 黄红霞. 新常态下的国有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审计问题分析[J]. 全国流通经济,2021(2):190-192.
[8] 尤泳. 新时代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的思路与方法[J]. 投资与创业,2021,32(13):120-122.
作者简介:向丽娟 性别:女 籍贯 (省加市):重庆市九龙坡区 民族:汉 出生年月:1980年11月 学历:本科 研究方向:集团公司内部风险审计 职称:中级会计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