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新闻编辑工作的突破与创新研究

2021-07-03 06:26□刘
记者摇篮 2021年6期
关键词:工作者受众时代

□刘 帅

狭义地看待“新媒体”,可以将之视为相对于报刊、户外直播、广播、电视播报之外的“第五媒体”;广义地看待“新媒体”,可以将之归纳为一种全新的信息传播环境。在数字技术与网络技术高度结合、互联网通信与移动智能设备得到广泛运用的情况下,新闻编辑工作必须进行突破与创新,满足受众的不同需求。

一、新媒体时代新闻编辑工作面临的挑战

1.受众的区分与融合

随着多种新闻传播载体的出现,中青年群体更多地通过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了解社会热点事件;而老年人往往通过广播电台的新闻频道获取相关信息。与之相比,纸质版的报刊已经“没落”。随着时间的推移,尽管“三网融合”已经展开,但在受众量级方面,数字电视的竞争优势日益降低,其最终走向将是高清、极致的视觉体验,而非新闻信息传播。由此可见,在不久的将来,几乎所有受众均会通过掌中控制的智能手机了解全球范围内发生的重大事件。因此,新闻编辑工作必须做好受众的融合与区分工作。

新闻编辑工作概论

2.官方媒体在长时间运营中形成权威性

官媒新闻的严肃性一直存在。在网络流量经济时代,严肃风格的新闻播报,其点击量远远少于具备“震撼性”标题的自媒体新闻。基于此,如何保证内容深度不变的前提下,提高广大受众的阅读兴趣,成为新闻编辑工作者必须重点考虑的问题。

二、新媒体时代新闻编辑工作的突破与创新模式

1.适当开展“逆向思维”

在新媒体时代,新闻编辑工作者要严守底线,坚守作为媒体人的职业操守,为广大人民群众“守护”好舆论导向这一重要的关隘。下图是对新闻编辑工作的整体概述。其中对编辑人才的要求十分明确,需要掌控基础知识、百科知识、专业知识;在业务能力方面,应该具备信息能力、整合能力、鉴别能力及创造能力等。在流量经济时代,新闻编辑工作者既要保证新闻传播的正确性,又要切实遵守行规,更要与新兴媒体争夺市场资源,重压之下,往往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笔者认为,新闻编辑工作者应该适当开展“逆向思维”,成为资本竞逐时代的“一缕清风”。比如在传统的新闻编辑工作流程(以报纸为例)中,策划、编稿、审稿、定版、出版,需要专人分多个步骤严格执行,确认无误后方可发行。但随着时代的进步,很多报刊完成了从纸质版到电子版的转型,刊发变成了文章订阅推送。从形式上看,意味着进步;但从内容上看,文章质量参差不齐、消息来源无法保证。微博等网络平台上出现了很多虚假信息,一些官媒账号未经查实便转发,在一定范围内造成了恶劣的影响。因此,新媒体时代的新闻编辑工作者,应该坚持传统工作模式的职业准则,用“逆向思维”,寻找新时代的创新之道。

2.深入分析新闻播报的价值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一些不良媒体为了抢先发布独家新闻,赚取流量,可谓“无所不用其极”。针对新闻的选材,有关方面需要在法律方面加以限定,避免新闻媒体成为引发恶性事件的帮凶。作为新闻编辑工作者,应该基于自身的职业道德,深入分析新闻播报的价值,为受众负责、维护职业的纯洁性。比如体育新闻记者,在播报新闻时,原则上要避免“偏向”。在撰写赛后总结报道时,应该重点围绕球员的竞技状态、场上表现、关键时刻的重要发挥等,展开系统性的论述,绝不能出现导向性较强的煽动性文字。比如在网络足球直播领域,某解说员在开场介绍球员时,以带有严重地域歧视和侮辱性质的词句,介绍来自客队的首发成员。尽管该平台立刻介入,对涉事解说员予以严肃处理,但此事件彰显出该媒体幕后编辑工作存在重大疏漏,对从业者职业素养的培训及新闻价值的理解均不到位。因此,在新媒体时代,为了避免此类事件再次出现,在新闻编辑方面取得突破与创新,应引导相关人员明确新闻价值。

3.新闻编辑工作者需要制定系统性的工作计划

鉴于新媒体时代新闻编辑工作的复杂程度,笔者认为,新闻编辑工作者若要取得突破,应该制定系统性的工作计划。之后,根据任务要求,展开跟踪调查,并定期汇总有关成果,制作成新闻后,向民众实时通报。以民生建设工程为例,现代城市建设离不开每一位城市居民的参与。基于此,新闻编辑工作者应该沉下心,厘清自身的工作职责,针对人民群众关心的重点新闻进行跟踪播报,使自身成为传递第一手消息的“桥梁”。

三、结语

由于互联网技术的升级及智能手机的普及,网络自媒体一度爆红。但过低的准入门槛,消息来源五花八门,让其备受诟病。传统媒体新闻编辑必须深入分析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环境的特点,找到适当的突破口,达到为受众传递有价值信息的目的。

猜你喜欢
工作者受众时代
关爱工作者之歌
致敬科技工作者
我们
——致敬殡葬工作者
普法工作者的“生意经”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