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智能制造中的运用

2021-07-03 23:17:50安广帅
装备维修技术 2021年52期
关键词:机电智能化传感器

安广帅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很多企业都认识到了机电一体化技术的重要性,并把它运用到了各行各业,特别是在工业生产中,机电一体化技术已成为工业生产中的重要技术支持,对整个工业化进程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工业生产中,将机电一体化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以达到最优的管理水平。因此,将各种集成技术运用到智能制造中,既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人力、财力,又可以提高产品的品质和生产率,从而实现工业的全面发展。智能制造也使得企业的工作更具人性化、智能化,有助于企业实现更高的盈利和持续的发展。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技术;智能制造

1.机电一体化技术的特点

1.1结构最优化

为使传统的机械产品得到有效的控制,必须在相应的机械中增加机电机构,以达到变速控制的目的,必须把齿轮箱加入到机电系统中。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变频调速的电子装置逐步从手工操纵转向电脑软件。机电一体化技术是将电子、机械、电脑、软件结合起来,使整个机械产品的整体结构得到更好的优化。

1.2系统智能化

通过对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实现了对系统的智能控制,对生产流程进行了规划和管理。通过对智能控制系统进行统一的控制,使其能够充分利用各种自动化的功能。当系统出现危险失效时,可以采取相应的对策,并能达到对系统进行预警的目的,使管理者更清楚地了解系统的工作状态,保证系统的安全,减少生产的危险,达到稳定的生产目的。

1.3交换优势

与传统的工艺相比,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敏感性、控制性能等方面都有明显优势,能够有效地进行数据的处理。将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到智能化生产中,能够有效地进行数据的处理,实现信息的安全交换。充分利用机电技术的交流优势,可以有效地解决生产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提高加工过程中的信息处理效率,防止由于信息交换而造成的系统瘫痪,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并能保证系统的正常工作。

2.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智能制造中的运用

2.1传感技术

将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到智能制造中,可以使傳感器和智能制造相融合。同时,要使传感器技术的应用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并提高传感器的灵敏度,应建立起相应的传感器网络系统。该系统保证了检测技术不受信号的干扰,实现了对目标信号的精确接收与发送,并将信息技术与计算机相结合,从而实现智能化、自动化的控制。在我国智能制造领域应用传感器技术时,由于传感器技术的存在,使得智能装置很容易受到传感器的信息干扰,进而对信号的接收造成负面的影响。因此,在智能制造体系的构建中,必须充分利用传感器网络的功能,通过计算机技术的支持,快速地获取、分析和处理信息的相关信息。目前,在应用于智能制造的过程中,一般都会采用相应的光缆传感器,以保证技术的准确性和敏捷性,从而提高产品的设计合理性和科学性,从而促进智能制造技术的发展。

2.2自动化生产控制技术

在智能化制造中,自动化控制技术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技术,目前应用范围比较广泛,包括微电子、传感器、人机界面控制、光电控制、编程控制等。同时,在各种产品的制造中,也可以应用自动化的生产控制技术,从而实现全方位的监控和实时的追踪,从而形成一套完整的跟踪控制体系。在此系统的支撑下,可以对产品的相关生产工艺进行深入的分析,并对其进行更深层次的实时的理解,并将所得到的数据直接反馈到电脑中,通过电脑进行分析和处理。在实施智能化生产的过程中,把自动化生产控制技术应用到生产过程管理、资源管理、系统管理等方面,可以使生产过程管理、资源管理、系统管理等方面得到全面的自动化管理,从而使生产企业的生产效率和质量得到提升,从而使企业的持续发展。

2.3柔性制造系统

柔性制造系统包括信息控制、数字控制、材料存储和运输三大部分,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实现自动转化,具有明显的自动化生产特点。应用柔性制造系统以使企业对产品的生产流程有更深入的理解,并对相关的工艺、工具、材料的存储、运输等进行科学的决策,从而使计算机系统更好地发挥其功能,达到统一和自动化的目的。将 柔性制造系统应用到实际中,可以使更多的产品得到有效的生产,更好的适应市场的需要,并根据系统的分析结果,对产品的生产计划和战略进行调整,使各种生产资源得到最大程度的优化和有效的使用,从而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从信息系统的观点来看,柔性制造系统可以对各种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和处理,并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分层控制。从自动加工系统的角度出发,利用成组技术可以批量生产各种类似的零件,从而极大地提高了产品的生产效率。

2.4智能机器人

作为机电一体化技术的最高技术表现,智能机器人所涵盖的知识范围非常广泛,包括电子、机械、仿生等。目前,我国在智能机器人方面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并取得了大量的成果,已经成为目前国内外的研究热点。同时,智能机器人还融合了控制、信息、感知等多种技术,它们不仅可以模拟和复制人类的思维方式,还可以通过对信息的分析,做出正确的判断。将智能机器人应用到智能制造领域,可以减少员工的工作量,减少员工的工作压力,同时也可以使工作内容快速运转,确保工作的连续性,从而达到标准化和加快生产速度的目的。此外,将智能机器人应用到智能制造中,可使产品的生产过程更加标准化,极大地减少了人为错误造成的错误,从而确保各种生产的准确性和品质。而且,智能机器人在智能制造中的应用,并不会因为恶劣的环境而受到太大的影响,虽然会有一些风险,但也能维持工作,这让我们的智能制造系统,变得更加的安全和高效。

2.5数控机床生产的工业应用

数控技术是机电一体化技术中的一个重要应用领域,它可以对产品的工艺、工艺原理进行分析,并采用高效的工艺配置。既能全面地提升生产的精度,又能使加工、生产更加科学。采用计算机编程和电子控制驱动、光电控制、驱动等技术为代表的现代电子、压力传感技术,可以实现生产设备的自动控制,从而建立起一条自动生产线。自动化的包装设备和自动化的生产线,是整个控制系统中最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利用电子技术来简化整个生产过程。CNC系统是一种机电一体化的设备,它是将数字化信息技术应用于机械工作中,实现对机器的动态状态的遥控。该技术在极大地改善了工业设备的生产效率的同时,有效地实现了产品的生产、加工设备的全过程的精确的自动化控制,有效地控制了产品的工艺、质量和性能。在智能过程控制方面,采用了以机电一体化 CNC技术为代表的各种智能过程控制技术,不但能够完全满足传统的高性能、智能过程控制的技术要求,而且具有智能模拟、拓展和智能延伸等多种信息处理控制功能。通过模糊控制、在线诊断、自动控制、面向多条生产线、多车间自动编程等手段,极大地提高了数控加工的技术水平。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电一体化技术与现代智能制造技术的有机结合,能够在不同的行业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从而为企业节约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降低了设备的生产成本,使企业的生产运行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为了更好地推动我国制造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必须大力发展机电一体化的关键技术。在当今的工业生产中,智能化的机械制造已成为其发展的重要方向。只有不断地提升我国工业生产的自动化安全管理水平,使其工作过程自动化、智能化,才能更好地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参考文献

[1]王伟.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智能制造中的应用浅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6(10):160-161.

[2]孙燚.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智能制造中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29):2137-2138.

[3]李凯,王万里.智能制造中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20,10(11):107-108.

[4]高思哲.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智能制造中的发展与应用[J].南方农机, 2020,51(24):147+157-158.

猜你喜欢
机电智能化传感器
智能化战争多维透视
军事文摘(2022年19期)2022-10-18 02:41:14
康奈尔大学制造出可拉伸传感器
印刷智能化,下一站……
印刷工业(2020年4期)2020-10-27 02:45:52
简述传感器在物联网中的应用
电子制作(2019年22期)2020-01-14 03:16:52
“传感器新闻”会带来什么
传媒评论(2019年5期)2019-08-30 03:50:18
简述机电自动化在工程机械制造中的应用
高速公路站级机电维护管理模式创新探讨
跟踪导练(三)2
机械制造过程中机电自动化的应用
电子制作(2018年10期)2018-08-04 03:24:44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化站所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