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维东 李汉光
摘 要:目前我国城市化发展和各行各业的快速发展,我国电力行业发展也十分快速。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使用越来越普遍,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较为专业,当前应用范围也逐渐扩大,但就目前情况来看,虽然电子自动化的长期发展过程中融入了多种学科知识和专业技术,但实际应用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完善,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在得到了推广应用,但实际应用中也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对电力系统的建设和运行较为不利,基于此需要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进行分析。
关键词: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电力系统自动化
引言
电力系统及自动化技术目前在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深刻影响着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但由于自动化推进时间较短,目前仍然存在着技术落后、设备老旧等问题。因此在后续自动化的建设过程之中,相关电力企业工作人员要转变思维模式,积极开拓创新,不断优化自动化建设的技术与水平,促进电力发展上升到一个新的台阶。
1电力自动化技术的特点
1.1简单易操作
电力自动化技术是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产物,技术成果中包含了计算机技术、PLC 远程控制技术等,有效促进了电力系统深化改革,极大地提高了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控制水平。电力自动化技术本身的信息化程度较高,提升了电力自动化综合发展水平,并逐渐渗入多领域中应用,产生了显著的应用效果。尤其在处理电力系统自动化设备运行数据方面,展现了技术优越性[1]。将电力自动化技术应用在电力系统中,提高了电力系统运行性能,可及时对电力系统设备故障进行分析,展现了电力自动化技术简单易操作、维护便利等多项技术优势。
1.2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智能技术
智能技术主要是在以往电力自动化发展的基础之上科技的又一进步,通过软件以及其他工具对电力系统管理功能进行控制与分析。智能技术在电力系统中得到有效融合与应用,可以使电力分配更加合理,系统运行更为高效,同时使稳定性和安全性可以得到有效提高,因此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发展智能技术已经成为电力自动化的大方向。
1.3具有较高的精准度
传统的电气工程控制方法很难对电气系统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控,因此,在设计相关模型的时候需要进行大胆的猜测和预测,估计当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如果没有办法精确的掌握以上这些要素,就很难对模型进行精准的设计,会使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的作用大打折扣。应用智能化控制技术不需要对模型进行精准的预测,可以从根本上防止一些不必要发生的不良因素出现,从而实现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精密度的进一步提高。
2电力系统自动化发展
2.1进一步应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应用动态安全监护系统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信息技术逐渐成为了电力系统的核心,如将其融入到机械调整中,能够使自动化技术更为完善。应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可以检测到各类机械设备现存的故障问题,在其发生故障时及时停止系统运行,并将故障信息反馈给相关工作人员,以此进一步提高运行的安全性。人计算机信息技术可以融入逻辑思维运算,通过计算机数据处理、个性化定制将电力系统运行逐步完善,革新各个行业的理念和实践方式。基于此应以计算机信息技术革新机械设备的技术理念,确保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使机械设备具有的先进性,以此促进行业快速发展,为后续创新奠定理论基础和技术基础。现代化机械设备在电力系统中涉及到诸多弱点系统,应用动态安全监护系统可以提高整体的安全性,其主要包括系统频率变动、断路器等,实际应用应该对信号、电力等进行严格监控,及时对监控中的相关数据进行系统、正确的了解,做到出现问题的时候能够及时通过监控检测。当机械设备出现问题时,报警系统能够依据实际情况,维修工作人员可以根据有关信息进行探究,采取相应的处理方法,并对修改内容进行记录,整体资料纳入档案对工作及时核实,提高工机械设备制造的可靠性。
2.2仿真模拟技术应用
仿真模拟技术是采用相关软件实现对实际运行状态的模拟演示,能够协助优化设计方案,提高方案的高效性和科学性。在电力系统建设前的设计方案阶段,工作人员可以通过仿真模拟软件如RTDS、PSASP等模拟电路方案运行状态,发现并修正方案系统中存在的问题,保证方案的科学性,也可以通过结合3D建模与无人机技术来模拟规划输电线路的走向,减少电力企业的生产成本,做到设计方案的最优化。此外在加强工作人员技能水平时,可以通过电脑端的仿真模拟软件展示电力系统运行的各个控制参数及正常运行状态,参训人员可以利用人机交互界面直接实现对运行参数变量的控制,提高对电力系统各个方面的熟悉了解程度,增强工作人员的综合技能水平。
2.3应用在电网调度自动化中
电力自动化技术起初仅是应用在单一领域中,在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发展下,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范围和应用领域得到拓宽,实现了电力自动化技术的普及。电力自动化技术应用在电网调度环节中,可达到电网调度自动化目的,进一步提高电力系统的运维能力及运维管理水平。在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支持下,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为电网调度人员提供了科学依据,降低了电力系统运维工作难度,从根本上提高了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就电力自动化技术基本构成来看,其涉及信息收集处理、控制系统、信息传输、安全检查等多项内容,各项内容之间紧密相连,可有效应对电力系统自动化设备突发事件[2]。
2.4神经网络控制
相对于其他领域而言,神经网络控制在我国研究开始较早,因此技术发展也略微成熟。但是查阅资料发,现在各个行业中神经网络控制的利用程度不高。但是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电力行业也得到飞速提升,神经网络技术在电力自动化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也得到发展,未来发展前景广阔。神经网络控制技术可以对电力自动化系统中隐藏的数据、信息以及图像进行挖掘并分析、处理,最后达到整合、利用的作用。
2.5诊断故障
传统的对于电气工程自动化系统进行检查的方式大多依靠人工作业的方式完成,员工依靠自身具有的經验进行检查,但是经验并不是十分全面的,因此导致系统中可能存在的风险或者问题无法在第一时间得到解决,从而导致巨大的经济损失。而运用智能化技术,能够在第一时间对于电气工程自动化系统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及故障进行检修,同时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给出精确的判断,在第一时间解决问题,避免损失的造成。因此,应用智能化技术,可以将电气工程自动化系统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以及故障正确的寻找出来,并且做出相关处理,防止产生更大的破坏,同时节约维修的时间和成本。
结语
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最基础的内容是计算机技术,即通过计算机相关技术将电力系统变得更加智能化和可操作化,从而提高电力企业的工作效率,推动电力系统一系列活动的科学开展。电气系统自动化得到了阶梯式进步,系统变得更加智能化、高效化。解决了系统运行问题,保证了电力系统运行安全,为电力企业健康长远发展提供了助力。相信随着智能技术未来的不断更新,我国电力系统的发展也会随之更加稳健[3]。
参考文献:
[1]常红艳.电力系统自动化中智能技术的应用[J].电子测试,2016(18):123 -124.
[2]卢珊.智能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应用[J].工程技术研究,2019,4 (15):233-234.
[3]刘谋广.智能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应用分析[J].智能城市,2019, 5(23):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