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文俊
摘 要:建筑工程监理工作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因此比较复杂,为了使得建筑工厂的质量得到保障,监理人员不但需要有爱岗敬业的精神,还应当有着科学有效的监理措施。笔者将深入分析建筑工程“三控”、“二管”、“一协调”监督管理,希望能够推动行业的发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三控;二管;一协调;监督管理
1、建筑工程的“三控制”
建筑工程的三控制指的是控制进度、投资以及质量。随着建筑市场的不断发展,投资、进度以及质量变成了工程管理当中重要的控制部分,受到业界人士的广泛关注。只有控制好投资、进度以及质量才能使得项目的建设质量得到保证。
1.1 工程质量控制
建筑工程监理当中需要严格控制工程质量,只有控制好工程质量才能使得工程建设的施工周期以及施工质量达到标准。对质量控制的方法主要有如下几点。第一,将质量管理制度落实。在进行施工的时候,对质量进行检查以及施工图纸审签制都应当在有关规范之下开展,使得员工具有足够强的质量意识,更好的控制文本以及资料。第二,控制设计的质量。有的建筑工程规模非常庞大,设计工作比较复杂,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并且时间非常紧迫。所以工程设计当中潜在的问题难以通过技术交底之前的书面汇总解决,在完成设计交底之后,施工企业不能就此终止审图工作。监理、设计方以及业主需要密切交流,如此才能使得施工设计图纸当中存在的问题能够更好的被解决。第三,需要控制好建筑材料的质量。建筑材料的质量将会直接决定工程质量,在控制建筑材料质量的过程当中,需要对进入施工现场的建筑材料抽样检查,如果发现建筑材料没有达到标准,则不允许进入施工现场。第四,控制施工过程的质量。对于施工方案,应当进行细致审核,并且不断完善,如此才能够确保施工方案可以使得后续工作开展变得更加顺利。监理需要敦促施工企业将技术管理体制变得更加完善,使得业主的合法权益能够得到保证。各种监理环节都应当严格进行,倘若发现管理体系当中存在问题,应当及时进行处理,并且避免这种问题再次出现。第五,完善保存施工质量监理检查记录,随着装配式等新型建筑的兴起,施工过程中关键节点的检查要求较高,关键节点的影像资料必须保存齐全。
1.2 工程进度控制
工程进度控制指的是工程正式施工的进度规划。在实际施工的过程当中,工程进度应当跟上进度计划,倘若无法跟上,则应当分析造成这种情况发生的原因,使得施工企业对进度进行严格管理,并且根据实际情况作出调整。控制工程进度主要从如下方面开展。第一,编制网络计划进度,把项目活动进行分解,其中包括资源的可测量部分以及可控的项目消耗时间。第二,编制三级工程计划。有机结合施工企业、监理部门以及业主的工作,将管理结构进行明确,并且安排专门的计划人员,充分了解所需要使用的施工技术以及施工图纸,从而更好的编制施工进度计划。与此同时,生产调度例会能够帮助公司更好的开展进度计划。第三,,与时俱进,利用先进的进度管理软件,如Oracle Primavera P6软件、Microsoft Project软件、BIM技术。先进的进度管理软件可以极大的提高管理效率,也可以提前发现施工进度计划中的潜在冲突,并在处理施工进度偏差时可以整体调整,实现进度管理的数字化,科技化。
2、建筑工程的“二管”
2.1 合同管理
首先,管理工程合同需要建筑工程从始至终彻底按照合同当中的规定办事,并且在有关原则的指导之下,把统计图表绘制工作落实到位,除此之外,还需要把各种时间段的报表及时下发到工程项目部当中,使得施工企业以及业主足够了解项目建设状况。其次,需要秉承着热情服务的原则。只有监理、业主以及承包人团结协作,才能使得建筑工程建立工作更好的完成,特别是在处理承包人以及监理之间关系的时候,应当秉承着热情服务的原则,将各种纠纷事项妥善解决。最后,按照工程变更监理程序,项目如果需要变更,应当在承包人、业主以及监理共同协商同意之后,才能够进行变更。并且需要严格管控变更工程量。在合同管理方面,也需做好对施工单位的执行情况进行跟踪,对出现的违约行为进行相应的记录。
2.2 信息管理
信息管理也就是及时传输以及反馈工程信息,不仅能够使得工程质量得到保障,工程进度获得推进,还能够更好的控制工程造价以及合同管理。安全生产文件应当当天提交,设计如果需要变更,应当在三天之内完成,反馈质量信息文件的提交不能晚于一天。首先,安排专门的工作人员对工程信息管理工作进行负责,施工过程当中的试验原始记录以及质检等有关的信息应当分类整理,并且妥善保存。其次,根据工程进度,把各种原始的数据绘制成图标。随后,把工程各个时期所出现的问题编制到监理报告汇总当中,使得计划编制工作能够更好的开展。最后,信息的记录工作应当细致到位,并且完善档案管理工作。对于隐蔽工程需要变更等有可能发生质量纠纷并且难以查明的问题需要在现场拍照,并且把照片保存妥善,使得后续的合同管理工作能够更好的开展。
3、建筑工程的“一协调”
以前的“一协调”概念非常宽泛,没有划分清楚责任以及概念,并且不具备有关的法律依据。所以,现阶段建筑工程当中的“一协调”主要是协调好施工企业、设计企业、建设企业、勘察企业以及监理企业五方的工作关系。法律当中明文规定,五方对于工程建设任务都有着不可推卸的法律责任。需要对项目建设现场的具体情况有一定的了解,监理人员是主体协调联系的中心,并且项目监理工作并不是只属于监理人员,而是根据公司整体管理体系按照合同约定以及有关法律法规所规定的权利义务法人行为,为了更好的协调项目之间的关系以及项目和职能部门之间的关系,监理人员需要把内部的关系梳理清楚,将思想进行统一,并且保持步调一致,认真的落实自身责任以及义务。监理协调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可以采取会议、书面通知、交谈等方式进行沟通,使得各方的问题得到完美解决。总的来说,把建筑工程“一协调”的主体范围延伸到项目建设的施工企业、监理企业、设计企业、勘察企业以及建设企业这五个协调主体当中,能够使得监理协调的范圍以及对象变得更加明确,并且能够更好的推动监理工作、履行义务以及合同权利的进行。
结束语:
根据国际项目管理的基本惯例以及基本理论,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当中,范围管理以及目标管理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三控二管一协调”本质上是从项目建设的实际情况出发,在有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之上更加明确的概括工程监理的范围以及目标。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建筑行业的发展碰到了非常大的机遇,与此同时,这也意味着建筑行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工程建设监理制度需要紧跟时代的步伐,在实践的过程当中持续健全工程建设监理制度,并且秉承着“一丝不苟,严格监理,秉公办事,热情服务”的原则,推动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银春.浅论“三控三管一协调”中的协调工作.2018.
[2]吴宇.浅论工程监理中“三控三管一协调”的分析探讨.2019.
[3]杜渊.工程监理工作中的“三控两管一协调”.2018.
[4]蒋光明.浅谈“三控三管一协调”在施工方项目管理中的运用.2019.
[5]王良成,陈晓虎,施工单位“三控三管一协调”[J].山西建筑,2017,43(12):233-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