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兵兵
摘 要:土木工程是我国建筑业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内容,随着建筑技术的不断进步,土木工程技术不断发展与革新,其结构稳定与地基加固技术是保证建筑质量的重要保证。土木工程是建筑业的基础设施,它直接关系到人民的日常生活,关系到人民的生活质量,关系到人民的生命和财产的安全。在土木工程中,采用适当的技术措施,加强结构和基础的加固技术,能有效地改善施工质量,延长施工的生命周期,给人民提供更加舒适安全的居住环境。
关键词:土木工程建设;结构与地基;加固技术
1.结构与地基加固技术作用
1.1保障工程建设质量
土木工程是国家的一项重大基础建设,对推动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加强工程质量,既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根本要求,又是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应用土木工程结构和基础加固技术,可以提高工程结构和基础工程的施工质量,从而提高结构的稳定性、耐久性和抗震性能。可见,工程结构及基础加固技术是保证施工质量的重要先决条件,应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
1.2确保用户生命安全
土木工程施工的终极目标是让人民生活得更舒服、更方便。土木工程涉及到整个社会的方方面面,与人民的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如果出现质量问题或隐患,将对工程使用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科学、合理地应用土木工程结构和基础加固技术,可以极大地提高施工的质量和水平,从而避免由于基础质量差、结构失稳所造成的安全风险。因此,在保证工程使用者生命安全的同时,也能提高社会经济效益。
1.3提升耐久性
土木工程的耐久性受主观和客观两方面的影响。主观原因主要是由于施工人员在作业中未按规范要求进行维护和维护。客观环境是指不受控制的环境因素对建筑结构的影响。比如,环境侵蚀会影响到建筑的正常使用,影响到建筑的质量,影响到居民的日常生活。在这种情况下,必须要加强结构加固和基础加固,这样才能将问题的发生降到最低。
1.4提升震能力
地震是影响土木工程结构安全的一个重要因素。由于各板块之间的交互作用日益频繁,今后的地震灾害将更加频繁,而在低烈度区域,高强度地震的可能性也日益增大,一旦发生地震,将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和社会、经济带来极大的危害。目前,国内大部分的土建工程设计只能达到现行的抗震设计标准,而在低烈度区域发生高烈度地震时,尚无相应的解决方案,以加强结构抗震性能而产生的加固技术,已经成为土木工程设计的一个重要课题。
2.结构与地基加固技术的运用
2.1结构加固技术的运用
2.1.1采用粘钢板加固
钢筋混凝土具有良好的抗压性和抗剪力,但其抗拉能力较差,因此需要对其应力集中的部位进行加固。粘合鋼板是指利用粘合剂将钢板粘贴于受拉部位,以提高其抗拉强度,目前已有的几种方法是采用粘钢板进行加固。粘板技术具有以下三个优势:一是使用粘板加固技术操作简便,不需要太多的技术人员,容易实施;二是粘贴钢板粘贴在原来的结构上,既不会损坏原有的结构,也不会影响到结构的性能;第三,由于钢板的厚度较轻,所以使用粘板加固技术并不会增大结构的体积。
2.1.2采用外包钢加固技术
在现有的许多建筑原有的结构中,增加面积、体积的施工条件并不理想,这时可以采用外包型钢法进行加强。其具体做法有两种:湿式外包和干外包。目前,我国大部分建筑物结构加固工程采用的是湿式外包钢加固技术,采用高强度钢板,并采用铆接等方法,将特制钢板焊接在建筑物的外侧,提高结构抗震、抗拉性能。外包钢工艺是将原来的结构构件外包上一层钢板,使原有的结构得到加强。外包钢加固技术可分为湿法和干法两种,湿法施工由于其整体性能优于干法施工,因而得到广泛应用。外包钢加固技术的施工方法相对来说比较容易,工艺也不复杂,而且对室内空间的利用没有太大的影响。
2.1.3合成材料加固技术
该工艺采用了较为先进的工业合成材料,例如:玻璃纤维布,碳纤维布等,使其附着于建筑物。利用这种复合材料具有更高的强度和韧性,提高了局部结构的抗剪切性能和稳定性。它具有施工简单、增加建筑美感等优点,是许多老建筑改造加固中常用的一种方法。目前,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灌浆加固是目前工程中普遍采用的一种加固方法。具体来说,这种方法主要是将水泥浆料不断地灌注到建筑物的裂缝部位,从而达到加固的目的,通常在房屋结构的裂缝修复等工程中使用。
2.2土木工程建设中地基加固技术的应用
2.2.1换填土层处理技术
在土木工程施工中,经常采用换填土处理技术。换填土处理技术是指在不稳定的基础上,不能承受建筑物自身的重量而引起的沉降。在施工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灰土的粘稠度,一定要保证它的粘稠度,然后在进行施工的时候,一定要先把一层打实,然后在下一层打实。这种方法是最容易进行的,也是最有效的,它可以将原有的泥土替换成粘性和硬度更高的土壤,从而保证以后的施工,同时也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2.2.2排水固结法
排水固结法一般是对天然基础进行加固,使基础在受力的作用下,通过竖向排水井排出土壤中的水分,从而减小地基中的孔隙,降低地基的孔隙,增加地基的致密程度,达到加固地基的目的。排水固结法是解决基础不稳定的问题,通过在天然土壤中扩大排水通道,增加排水井和排水管,从而有效地缩短排水距离,从而有效地减小土壤中的空隙,从而加固土壤。
2.2.3挤压法
挤密法又称振密法或挤密法,适合于较疏松的砂土和砂土,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对含水率较低的粘性土、杂填土、黄土等地基进行加固。强夯法是一种很常见的地基处理方式,也是一种很传统的加固方式,它是利用轻质的夯锤对地基进行强夯,而从高空砸下的夯锤,则会对地基产生强烈的震动和震动,从而提高地基的致密程度,提高基础的含水率,提高基础的含水率,提高材料的含水率,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
2.2.4化学加固法
化学强化技术是将能够与土壤成分进行胶结反应的化学成分添加到基础土中,使其与土壤发生化学反应粘合,形成一种新的粘合结构,降低了土体的空隙率,增强了土壤颗粒间的结合,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地基的承载力,同时也降低了沉降,达到了加固的目的。深搅拌和注浆是目前较为常用的两种化学强化方法。深层搅拌法是将水泥、石灰等化学物质混合在一起,然后将其注入到需要处理的土壤中,这些物质会渗透到土壤的孔洞中,与土壤紧密相连,从而增强土壤的稳定性,从而增加土壤的承载力。该方法不但施工简便,而且对有机质含量高的泥炭土、淤泥等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注浆技术是通过注浆装置将化学溶剂通过注浆孔灌入土壤,通过渗透渗透到土体的孔隙或裂隙中,通过胶结硬化增强土体的强度和稳定性,起到加固、防渗、增加基础承载力的作用。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土木建筑产业的发展迅速,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目前在土木结构加固技术的建设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不仅对工程质量造成了很大的影响,而且对我国的工程建设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工程建设中,结构与基础是决定工程安全和工程质量的关键。因此,在工程施工中,施工人员要严格按照施工规范和规范,进行地质测量、科学施工、严格、合理、准确的分析,确保基础桩的稳定、最大限度的安全、施工的质量和施工的要求。建筑结构牢固,地基稳定,确保建筑整体的安全与质量。
参考文献
[1]田建军.关于土木工程建设中结构与地基加固技术的运用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9(27):17-18.
[2]曾昭奎.土木工程建设中结构与地基加固技术的运用分析[J].低碳世界,2019,9(5):176-177.
[3]葛积洪.土木工程设计中结构与地基加固技术的应用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9(10):117-118.
[4]国俊.土木工程建设中结构与地基加固技术的运用研究[J].绿色环保建材,2019(3):177-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