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经济学人》7月3日(提前出版)文章,原题:亲历中国十年,对中国经济的乐观丝毫不变想象一下在中国西南部城市贵阳坐出租车时的困惑。笔者要求司机到新区去。他问“是新的新区还是老的新区?”结果发现是老的新区——7年前笔者上一次去贵阳时,那个地方看起来就像当时(西方)有关中国经济的“可怕报道”中提到的鬼城,到处是空荡荡的高楼。但这回,麻烦完全相反了。原本是一次快速的短途旅行,却变成令人头痛的堵车,出租车在一片红色尾灯中缓慢行进。老的新区已经住满了人。
在一个国家待久了会让人变得谦逊。曾看似颠扑不破的一些观念,会随时间改变。报道像中国这样复杂的经济体时尤其如此。作为驻华专栏作家,笔者有幸过去十年都在从事这项工作。诚然,外界对中国的变化能力有时会过度乐观。但人们不难得出结论:在经济领域,过去十年里,中国做对的多做错的少。西方一些人曾经预言中国会崩溃,但在这段时间里,中国的经济规模却翻了一番多。这样的表现还能怎么打分?
西方有种说法认为,当增长急剧放缓时,中国就会推出更多基础设施项目,并呼吁银行提供更多贷款。但中国有能力这样做,本身就是一种成功的衡量标准。这点却未能得到(西方的)充分认识。在中国,经济透支的迹象,如通胀、失业率和企业不景气在一些地方存在,但它们只是例外,并非常态。
笔者从北京搬到上海后更加认识到这一点。中国的每座城市都有自己的魅力。而上海无疑给出一个更乐观的经济图景。在那里,能够看到杭州的高科技创新者、无锡的灵活出口商、温州雄心勃勃的企业家。他们表明,中国经济活力的两大支柱——私营部门的激烈竞争和千百万民众对改善生活、命运的不懈追求——依然完好。
未来十年中国会面临种种挑战。如今中国人口接近顶峰,外部环境也变得不利。面对与西方经济脱钩的威胁,中国理所当然追求更大的自主。由于体量和先进性,中国很可能在从半导体到机器人等关键领域取得胜利。不过,全球进口替代的历史表明,这或许是一个次优战略,可能造成诸多浪费并最终导致低增长。这些似乎会让一些(西方)分析师和投资者变成不看好中国的“熊”。但这些正是在华待过很久的笔者觉得中国经济表现会好得多的最大原因。▲
(乔恒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