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溶栓治疗心源性脑梗死与非心源性脑梗死的效果对比

2021-07-02 08:57
当代医药论丛 2021年13期
关键词:心源性溶栓入院

王 珊

(广东省龙门县人民医院,广东 惠州 516800)

脑梗死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是指局部脑组织因血液循环障碍而发生的缺氧、缺血性病变[1]。此病的致残率和致死率较高[2]。近年来,随着我国老年人口的增多,脑梗死的发病率逐年升高[3]。静脉溶栓疗法是临床上治疗脑梗死的主要手段之一[4]。有研究表明,发病原因不同的脑梗死(非心源性脑梗死和心源性脑梗死)患者接受静脉溶栓治疗所取得的疗效不同[5]。也有学者指出,对心源性脑梗死患者进行静脉溶栓治疗易引起脑梗死后出血性转化[6]。本文主要是比较对心源性脑梗死患者与非心源性脑梗死患者进行静脉溶栓治疗的效果。

1 资料和方法

1.1 基线资料

选择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13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纳入标准是:病情符合《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4》[7]中关于脑梗死的诊断标准;年龄为19~82岁;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8]的评分为4~25分;发病至入院的时间为4~5 h;其家属了解本研究内容,并签署了自愿参与本研究的知情同意书。其排除标准是:入院时的NIHSS评分>25分;有脑梗死病史;合并有出血性疾病或其他严重的器质性疾病。将其中67例心源性脑梗死患者设为对照组,将其中46例非心源性脑梗死患者设为观察组。在对照组患者中,有男35例,女32例;其年龄为36~78岁,平均年龄为(66.48±9.3)岁;入院时其平均的NIHSS评分为(13.33±4.82)分,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的平均评分为(3.74±0.62)分。在观察组患者中,有男26例,女20例;其年龄为35~77岁,平均年龄为(65.88±10.12)岁;入院时其平均的NIHSS评分为(13.24±4.52)分,平均的MRS评分为(3.89±0.51)分。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两组患者均进行静脉溶栓治疗,方法是:将1.0×106U的尿激酶溶于100 mL的生理盐水中对患者进行静脉滴注,滴注的时间为30 min。用药后1 h对患者进行头部CT检查,检查其颅内有无出血。若无出血,则每12 h为其皮下注射40 mg的低分子肝素,连续用药7 d后改用华法令对其进行抗凝治疗。在治疗期间将患者的国际标准化比值(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INR)保持在2.0~3.0之间。治疗期间,让观察组患者每天服用1次阿司匹林肠溶片,每次服100 mg。两组患者所用药品的信息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所用药品的信息

1.3 观察指标

进行静脉溶栓治疗后2 h、24 h及7 d,比较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NIHSS的总分为42分,患者的评分越高表示其神经功能缺损越严重。进行静脉溶栓治疗后7 d及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mRS评分。mRS的分值为0~6分,患者的评分越高表示其预后越差。进行静脉溶栓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如脑出血、皮肤黏膜出血、再梗死、脑疝等)的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 22.0软件处理本研究中的数据,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用χ²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治疗后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

治疗后2 h、24 h及7 d,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对比治疗后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分,±s)

表2 对比治疗后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分,±s)

组别 例数 NIHSS评分治疗后2 h 治疗后24 h 治疗后7 d对照组 67 10.73±4.01 9.38±3.91 8.21±3.44观察组 46 11.52±4.71 10.71±4.49 9.08±3.98 t值 1.142 1.884 1.471 P值 0.241 0.061 0.142

2.2 对比治疗后两组患者的mRS评分

治疗后7 d及3个月,两组患者的mRS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表3 对比治疗后两组患者的mRS评分(分,±s)

表3 对比治疗后两组患者的mRS评分(分,±s)

组别 例数 mRS评分治疗后7 d 治疗后3个月对照组 67 2.91±1.19 2.52±1.01观察组 46 3.19±1.41 2.65±1.10 t值 1.395 1.149 P值 0.164 0.257

2.3 对比治疗后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1.74%,对照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为46.27%,二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4。

表4 对比治疗后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

3 讨论

脑梗死是神经内科的常见病,其致残率和致死率较高[9]。目前,脑梗死已成为导致我国中老年人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此病不仅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还会给其家庭和社会带来较大的负担[10]。静脉溶栓疗法是国际公认的治疗脑梗死的有效手段[11]。《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4》中指出,对于发病时间<3 h(Ⅰ级推荐,A级证据)和3~4.5 h(Ⅰ级推荐,B级证据)的脑梗死患者,应在严格掌握其适应证和禁忌证的前提下尽快使用阿替普酶对其进行静脉溶栓治疗,若没有条件使用阿替普酶且患者发病的时间为4.6~6 h(Ⅱ级推荐,B级证据),经严格筛选后可考虑用尿激酶对其进行静脉溶栓治疗。临床上根据脑梗死的发病原因将其分为心源性脑梗死和非心源性脑梗死。心源性脑梗死主要是由感染性心内膜炎赘生物、慢性心房颤动、心房或心室附壁血栓脱落、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等心脏病所致。非心源性脑梗死多是由肺静脉栓塞、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脱落等所致[12]。心源性脑梗死患者占脑梗死患者总数的60%~75%。有研究表明,对心源性脑梗死患者进行静脉溶栓治疗有一定的危险性。本研究中对两组患者进行静脉溶栓治疗所用的药物均为尿激酶。尿激酶是从健康人尿液中分离出的一种酶蛋白,可有效地降解血栓、抑制血液中血小板的聚集[13]。本研究的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及mRS评分差异不明显。这说明,对心源性脑梗死患者与非心源性脑梗死患者进行静脉溶栓治疗的效果相当。这一研究结果与So等[14]的报道相近。本研究的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这说明,与对非心源性脑梗死患者进行静脉溶栓治疗相比,对心源性脑梗死患者进行静脉溶栓治疗后其并发症的发生率更高。究其原因主要是,与非心源性脑梗死患者相比,心源性脑梗死患者起病更急,栓子的体积更大,脑动脉堵塞更为严重,且进行静脉溶栓治疗对其全身的凝血状态造成的影响更大[15]。

综上所述,对心源性脑梗死患者与非心源性脑梗死患者进行静脉溶栓治疗的效果相近,但与非心源性脑梗死患者相比,心源性脑梗死患者接受静脉溶栓治疗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更高。临床上在对心源性脑梗死患者进行静脉溶栓治疗时应警惕其发生并发症,并做到早发现、早处理,避免对其预后产生不良影响。

猜你喜欢
心源性溶栓入院
利用信息技术再造急诊入院管理流程*
急性脑梗死动脉溶栓治疗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勘 误
心源性猝死的10个“魔鬼时刻”
精确制导 特异性溶栓
急性脑梗死早期溶栓的观察与护理
心源性呼吸困难的诊断新策略―肺部超声“彗尾征”
肺超声在心源性肺水肿诊疗中的应用价值
改良溶栓法治疗梗死后心绞痛的效果分析
入院计划概念框架系统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