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杰,刘键政
(福建农林大学 学生处,福建 福州 350002)
高等农林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和重要生力军。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特别是习总书记2019年9月5日给全国涉农高校的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的回信,社会对高等农林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给我国高等农林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毕业生的就业率及就业质量是评价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和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指标。近年来,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愈发严峻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在就业竞争日趋激烈的大环境中,由于我国现行农业经营模式制约、农林院校毕业生自身条件相对不足、学校就业指导缺乏针对性等因素[1],高等农林院校的毕业生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和严峻的挑战。
人才是第一资源,而高校毕业生作为高层次人才,历来被视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要素,近年来愈发成为各地区和各城市争夺的焦点。不同地区之间的人口数量与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是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之一,而这种不平衡成为了我国劳动力人口大规模流动的内在动力。经济发展水平高的省份或城市能够提供较为充足的就业岗位,通常成为劳动力的流入地。从近些年的相关统计数据来看,高校毕业生跨省就业的规模逐年增大,且流动的整体特征表现为由我国西部、中部及东北地区流向东部地区。[2-3]国内外研究均表明,劳动力的流动普遍存在于社会中。[4]高校毕业生作为高层次人才,其就业地区的流动不仅能让毕业生获得更高的预期工资、专业匹配度更高的工作[5-7],还能有助于解决社会当前存在的结构性失业的问题[8],促进我国劳动力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及不同地区的平衡协调发展。[9]研究表明,性别、能力素质、学校背景(学校层次及学校所处地域)、家庭情况(家庭地行政级别、父母受教育程度、父母职业、家庭人均收入等)等是影响高校毕业生流动的重要因素。[10-15]而高等农林院校的农村生源学生较多,学生个人能力、家庭条件等方面处于相对弱势的情况可能会影响他们的就业机会和就业选择,进而影响他们的就业流动。
综上所述,高等农林院校毕业生就业流动状况引起了学界的注意,国内的研究主要以全国高校或者高校的部分抽样为研究对象,缺乏专门聚焦于高等农林院校毕业生就业地区流动情况的分析研究。因此,笔者基于国内6所高等农林院校2017-2019年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数据,对高等农林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地区流动情况进行实证研究,以期为科学合理疏导农林院校毕业生就业流向以及优化高等农林教育人才培养体系提供参考。南京农业大学、福建农林大学、四川农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浙江农林大学、吉林农业大学6所农林院校作为调查对象。6所高校的背景情况见表1。所采用的数据大部分来源于网络检索获得的上述高校2017-2019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个别高校的就业质量报告未涉及的数据,由相应高校的就业管理部门提供。
表1 6所高等农林院校基本情况Tab.1 Introduction of the six agricultural and forestry universities
限于数据的可获得性,本文仅以华中农业大学、
本文以省(自治区、直辖市)为基本单位对毕业生就业地区流动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参照国家统计局的相关标准,并紧密结合当前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和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将地区划分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其中东部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和海南10个省(直辖市);中部地区包括: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和湖南6个省;西部地区包括:内蒙古、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和新疆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东北地区包括:吉林、辽宁、黑龙江3个省。
2017-2019年6所高校毕业生就业人数较为稳定,其中:2017年33,098人;2018年33,124人;2019年32,107人(表2)。
表2 毕业生就业地区流动情况Tab.2 Interregional employment migration of the graduates
2017-2019年6所农林院校毕业生就业地区流动的整体分布为:东部地区最多,西部地区次之,东北地区第三,中部地区最少(表2)。其中,到东部地区就业45,028人,占总人数的45.79%;到西部地区就业27,918人,占总人数的28.39%;到东北地区就业15,185人,占总人数15.45%;到中部地区就业3,421人,占总人数10.65%。福建农林大学和浙江农林人数到东部地区就业的人数比例超过八成。可见在高等农林院校毕业生这个群体中,“一江春水向东流”的现象同样存在。究其原因,一方面,薪资待遇和工作环境是毕业生就业时较为看重的因素,而经济较为发达的东部地区的上述条件通常具有较为明显的优势和吸引力。另一方面,东部地区就业岗位多,对人才的需求量大。以福建农林大学为例,截至2020年12月1日,共有2,905家用人单位在福建农林大学就业信息网发布招聘信息,其中东部地区2,765家,中部地区79家,西部地区470家,东北地区10家。
上文提及不同区域之间的就业率存在差异,那么是否意味着不同区域生源输出和毕业生流入存在不均衡的现象?为了解答这一疑问,本文对5所高校毕业生的流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除东部地区外,中部、西部及东北地区输入到5所农林院校的生源比例要大于回流到上述地区的比例(图1-图5)。也就是说,东部地区吸引了大量非本地区生源的毕业生到该地区就业,是毕业生主要流入的目的地,而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生源的毕业生大量流入东部地区,充当了毕业生主要输出地的角色。上述结果表明,虽然国家的就业政策和各高校的就业引导工作在疏导毕业生就业流向方面起到一定作用,但现有的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体系与工作机制和高校对毕业生的就业引导工作仍然有进一步改善和提升的空间。
图1 华中农业大学毕业生就业流向情况Fig.1 Interregional employment migration of the graduates from Huazh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图2 福建农林大学毕业生就业流向情况Fig.2 Interregional employment migration of the graduates from Fujia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
图3 四川农业大学毕业生就业流向情况Fig.3 Interregional employment migration of the graduates from Sichu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图4 东北农业大学毕业生就业流向情况Fig.4 Interregional employment migration of the graduates from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图5 浙江农林大学毕业生就业流向情况Fig.5 Interregional employment migration of the graduates from Zhejiang A&FUniversity
人口迁移推拉理论认为,流入地有利于经济发展而产生的“拉力”或者流出地不利于经济发展产生的“推力”是导致劳动力迁移的主要原因。[16]此前有相关研究表明:毕业生流入地较高的人均GDP和流出地较低的人均GDP所产生的“势能”是毕业生就业流动的重要原因,且一个地区的人均GDP通常与毕业生流入的人数呈正相关。[2,4-5]从近些年政府相关部门公布的数据来看,中部地区的人均GDP均高于西部地区。按照上述观点,可以推测毕业生到中部地区的就业人数应多于西部地区。但本文的数据显示,2017-2019年每年到中部地区就业的毕业生人数和比例均远低于西部地区。笔者推测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一是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步伐明显加快,西部地区对人才的“拉力”不断增强;二是西部地区近些年在国家大力倡导毕业生服务西部的政策导向以及西部地区多个省份自身出台了更为切实有效的人才引进政策等因素的作用下,创造了更好的就业和发展环境,对人才的吸引力逐渐增强。
2017-2019年6所农林院校毕业生到东部地区就业的毕业生比例先升高后降低,呈现波动下降的趋势;到西部和中部地区就业的毕业生比例呈现上升的趋势;到东北地区就业的毕业生比例呈现下降的趋势(表2)。由此看来,近些年国家和地方的就业政策以及各高校的就业引导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效果。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随着一系列政策措施落地,我国区域发展的协调性不断增强,尤其是西部、中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才发展环境的差异逐渐缩小,更多的毕业生愿意选择到职业发展潜力更大的地方工作。
需要注意的是,近三年毕业生到东北地区就业的毕业生人数和比例呈现下降的趋势,这需要引起业界的关注和重视。东北地区历来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和农业基地,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能否实现东北全面振兴,关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关乎国家发展大局。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东北地区总体上属于人口净流出地区。据2015年国家卫计委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显示,东北地区大专及以上等高学历人口流失比例高达25%,本文的结果也印证了这一点。于婷婷等研究指出,劳动力外流是影响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17]当前,东北振兴正处于“滚石上山”“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能否吸引和留住高校毕业生等高学历人才在东北发展,是东北地区亟待解决的问题。
2017-2019年6所农林院校毕业生共有57,161名毕业生选择在学校属地(指高校所在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就业,占总人数的58.13%(表3)。其中,位于东部地区的福建农林大学和浙江农林大学的学校属地就业率均超过了70%,而位于中部地区的华中农业大学以及位于东北地区的东北农业大学和吉林农业大学的学校属地就业率显著低于上述两所学校。这与前文发现的情况一致,进一步说明中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对毕业生的“拉力”不足,保留人才的能力较弱。
表3 毕业生学校属地就业情况Tab.3 The proportion of graduates studying at their original learning place for employment
总体上看,6所农林院校毕业生表现出较强的学校属地就业特征,说明毕业生毕业后倾向在高校所在地就业。本文认为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毕业生通过4年左右的学习和生活,与高校所在地之间建立了稳固的社会关系网,其毕业后留在高校所在地或周边区域所需经济成本及融入成本更低。二是高校在其所在地招生人数较多,而此前有研究表明,毕业生更倾向于回生源地就业。[18]以福建农林大学为例,2017-2019年近八成的毕业生选择回生源地就业。
对比此前相关研究结果发现,本文6所农林院校毕业生的属地就业率(58.13%),明显高于首批进入国家“985工程”建设的9所大学毕业生的属地就业率(50.65%)[19],说明“985工程”院校的毕业生流动能力强于农林院校毕业生。以上结果表明毕业生所在学校层次的高低与毕业生的流动能力呈正相关。人力资本理论可以很好地解释这一结果。人力资本,通常是指通过教育、培训、保健、劳动力迁移等获得的凝结在劳动者身上的知识、技能、健康状况和水平的综合。[20]接受教育和就业流动都是对人力资本的投资,二者都能提高个人未来的收益。[21]而且接受教育和就业流动二者存在互补关系,如劳动者在教育方面的投资会提高其在就业流动时的收益。具体到大学生这个群体,大学生接受高等教育,不仅可以提高个人的未来收益,还能提高他们的流动能力,进而通过跨地区或跨专业的流动获得除教育收益之外的额外收益。因此,一般来讲,研究生毕业生的流动能力比本科生毕业生的流动能力更强;重点高校毕业生的流动能力比普通高校毕业生的流动能力强。
我国历来是农业大国,农业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2021年中央1号文件中指出:“吸引城市各方面人才到农村创业创新,参与乡村振兴和现代农业建设”。高等农林院校培养的毕业生是高端农业人才,是引领我国“三农”事业发展的第一资源和重要智力支撑。当前,随着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持续下降,农业对高端农业人才的需求量将保持稳定。据统计,截至2019年底,我国举办涉农专业的高校共有700所,涉农专业每年招生数近20万,但农村基层及经济欠发地区的农业人才缺口依然很大,这主要是由于农村基层及经济欠发达地区长期无法吸引和留住毕业生。因此,当前的工作重点不在于增加农林院校招生人数,而在于积极引导农林院校毕业生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就业创业。积极引导高等农林院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西部等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就业创业,不仅有利于解决农林院校毕业生的就业难题,还有助于加快实现乡村的全面振兴和区域间的协调发展。基于调查和研究结果,针对如何进一步引导和支持高等农林院校毕业生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笔者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调查结果显示,近3年来,6所农林院校毕业生到西部和中部地区就业的比例呈现上升的趋势,且到西部地区就业的比例高于到中部地区。这表明了毕业生的就业选择不仅受到经济因素等客观条件的影响,还受到毕业生自身就业观的影响。一个国家大学生的就业观是否理性和科学将直接影响这个国家国民经济能否健康可持续的发展。现实表明,将思政元素融入学校的就业创业引导工作有助于让学生形成科学合理的就业观。[22]大学生的就业观教育应立足于学生的需求和特点,着眼于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将思政教育贯穿毕业生就业指导全过程,向基层和国家重点地区精准培养和推送优秀毕业生。当前,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最吃劲的时刻,高等农林院校应重点针对巩固和发展脱贫攻坚成果、乡村振兴、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等“四大使命”的需要,将理想信念教育作为学生就业创业指导工作的先导,让思想政治教育和就业创业引导工作同向同行、形成合力,强化学生兴农报国的使命担当,引导学生扎根基层一线,将火热的青春贡献给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研究表明,毕业生倾向于选择回到生源地和留在学校所在地就业,意味着主动选择在中西部等欠发达地区就业的生力军仍然是从该区域流出及在该区域就学的毕业生。因此,一方面,应鼓励东部地区的高等农林院校多从中西部以及东北地区招生,即使来自以上区域的学生毕业后选择留在东部地区就业,也是用东部地区的教育经费为自身的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人才,相对而言更能体现公平的原则。此外,还应大力鼓励、支持和引导中西部以及东北地区的学生留在生源地就学,以此增加他们留在当地就业创业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应优化我国高等农林院校的区域布局。据笔者统计,我国现有的40所农林本科院校中,位于东部地区的16所,中部地区10所,西部和东北地区各7所;全国重点农林院校分布方面,东部地区6所,中部和西部地区各2所,东北地区3所。以上表明,我国高等农林院校存在区域分布较为不均衡的现象。因此,应进一步协调优化我国高等农林院校区域布局,可通过建立东部地区高等农林院校对中西部以及东北地区高等农林院校对口支援的制度等方式来扶持中西部以及东北地区高等农林院校的发展,逐步缩小不同地区之间高等农林教育层次和规模上的差异。
一定的物质资本和制度环境是人力资本的使用的前提和基础。[23]良好的人才政策不仅可以弥补人力资源市场的不足,还可以有效引导劳动者在就业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24]要让农林院校毕业生扎根基层一线,不仅要通过感情留人,还要通过事业留人、待遇留人、政策留人。集中力量办大事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充分发挥这一优势,采取屯垦戍边、“三线”建设等重要举措,有效推动人才到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建功立业。当前,引导和支持高等农林院校毕业生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同样离不开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这一“重要法宝”。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在发挥市场配置人才资源决定性作用的同时,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加强宏观调控统筹和帮扶力度,实现全国一盘棋、上下一条心,以人才的合理流动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当前虽然国家和地方相关部门已经针对鼓励和支持高校毕业生到西部等欠发达地区就业创业制定了一系列优惠的人才政策,并取得了积极的成效,但是为农林院校毕业生“量身定制”的政策和制度还不够完善。因此,地方政府应积极作为,结合地方经济发展需求,根据农林院校毕业生的需求特点,制定和发布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政策措施,用较为丰厚的薪资福利待遇、更加良好的职业发展平台和工作环境、更加优惠的就业创业扶持政策吸引更多优秀的农林院校毕业生到本地区就业创业。此外,人口迁移推拉理论告诉我们,地区的经济条件是影响人才流动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尊重市场规律的基础上,一方面农林高校要把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根据就业市场岗位要求的变化,及时调整相关专业方向,优化专业结构,以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欠发达地区对农林人才的需求;另外一方面,应充分运用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措施,加快西部、中部及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逐步缩小四大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差异。同时让欠发达地区紧紧抓住乡村振兴战略带来的发展机遇,围绕本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依托地域特色和产业优势,立足实际发展特色产业,发挥产业对人才的集聚效应,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创造更多具有吸引力的涉农就业岗位,为更多农林人才搭建干事创业平台,持续激发农林院校毕业生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就业创业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