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高中校园足球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

2021-07-02 11:02王彦皓
上海商业 2021年6期
关键词:青训联赛足球

王彦皓 薛 雯

习近平主席在重要场合多次谈及我国足球的发展,在个人和政治生活中对我国足球事业给予了高度关注,指出要实现体育强国梦必须大力发展足球:在会见国际足联主席因凡蒂诺时他提到近年来我国对足球运动高度重视, 不断改进管理体制、发展机制、改革方案,重视校园足球推广、场地设施建设、后备人才培养、教练员选拔。他曾寄语中国青少年队员要发扬团结拼搏精神, 努力促进中国足球的发展,更好发挥优秀体育思想文化的熏陶、教化和激励作用。2015年在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中国足球发展改革总体方案》指出: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在现有5000多所基础上,2020年达到2万所,2025年达到5万所,并要发挥足球育人功能。

然而,目前中国足球从基础到金字塔尖仍存在许多问题和困境:我们职业球员基数小,各级队伍选材面窄;同样校园足球也面临师资、经费、基础设施、安全、家长观念等难题。本文试图通过对上海地区的校园足球现状的调研提出相应的建设性建议。

1 .上海高中校园足球的现状

上海目前也有部分高中开展校园足球活动,其中大同中学首屈一指,设立了足球二线运动队,在市内拥有较高的水平,其他诸如复旦附中、上师大附中、同济一附中等也在市内比赛中取得过不错的成绩。但绝大部分高中并没有特别活跃的校园足球环境,在场地、师资、和氛围方面都不甚理想,市内的比赛也缺乏关注度和专业性。

而根据上海高中校园足球的现状,其发展存在的问题有以下主要三点。其一,缺乏职业化的竞赛体系。就市级、区级比赛来说,不仅参赛球队的积极性和水准较为一般,举办时间和赛制也飘忽不定,高中比赛在市、区内的影响力非常有限。除了少部分设立校队的高中学校会参加相关比赛,其余学校很少能接触到相关信息,校园比赛也很难继续深入。其二,校园足球氛围欠佳,学生对于足球的理解浅显。大多数高中生对于足球理解并不深入,再加上三观尚未形成,容易被偏激的言论影响,把足球当成是泄愤的工具。其三,家校支持力度低,社会观念阻碍校园足球发展。学校教育普遍认为高考为重,对于足球的支持力度不够,部分高中没有基本的球场设施,班级间的足球赛也鲜有举办,在足球方面有特长的学生没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潜力和才能。

2 .海外校园足球发展模式

我们看到国外有三种较为流行的校园足球发展模式:德国的“俱乐部”模式、英国的“社区联赛制”模式以及日本的“全国校园足球联赛体系”。

首先,德国的“俱乐部”模式,是指德国校园足球与俱乐部建立了密切联系,学校为俱乐部输送大量的足球后备人才,且良好地平衡了足球训练、比赛与文化课学习之间的关系。德国足球通过科学合理的训练方法让青少年球员在球技、体能和战术等方面得到综合提高,使具有极高天赋的球员迅速成长成才。德国足球后备人才的培养离不开俱乐部的培养形式。

其次,英国的“社区联赛制”模式是指英国社区里有各类针对不同年龄和层次的足球比赛,使孩子可以像职业联赛一样通过比赛获得积分且伴随升降级的模式。同时,职业俱乐部会聘请专业球探到全国各地招收有天赋和潜力的青少年球员,在少年时期就可以进入俱乐部开办的足球学校,成年之前便可以参加职业联赛。这样的梯级培养模式,让英国的职业球队有更多选取优秀球员的机会。

最后,日本的“全国校园足球联赛体系”是这样的:日本中小学教学大纲把足球项目列入必修课程,校园足球层面的队伍可以两万支,参赛人数达到几十万人,每支队伍每年的比赛数量为50至200场。在足球教育活动中,学生运动员必须完成所规定的文化课程学习,并修满所需学分,在不影响学业的前提下适当开展足球训练活动。学校的足球训练课程中采取自愿原则,一般训练次数为每周2-4次,主要采取游戏的形式进行,利用游戏的乐趣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培养其热爱足球的良好兴趣,再通过比赛的形式促使学生加强足球技能的学习,形成练赛结合的良性循环。同时,家庭成员对足球项目的认可和参与也促进了校园足球的开展,举行学校联赛时很多家长自发来到球场充当拉拉队,为自己的孩子加油助威,强化了学生的参与动机。其中高中联赛最受瞩目,决赛的举办场地放在日本国家体育场,可以吸引40家电视台进行直播,现场观众都有5万人,电视观众群体更是庞大。

3 .后继发力的中国校园足球创新性对策

在国内俱乐部职业性不强以及群众氛围环境不佳的情况下,德国与英国的发展模式都更成熟,需要大量的社会支持、完善的职业足球体系、顶尖的足球水平和理念作为支撑,在目前阶段并不适合我国。因此,我们可以多加效仿日本,从青少年做起,通过发展小学、初中、高中等校园联赛,逐步扩大其影响力,并最终让中国足球走上正确的发展道路。从培养孩子的兴趣、普及足球开始,再逐步打造更职业的校园联赛,并通过校园体系选拔人才,达到“形成氛围环境-构建赛事体系-输送足球人才”的三步阶段。只要踢球的孩子积累到一定数量,水平达到一定高度,人才涌现将水到渠成。

综合比较分析后,针对上海市高中校园足球发展的问题,也有如下对策。其一,建立竞赛体系。引入联赛来完善高中足球体制是很有必要的措施,用竞赛的方式规范学校的足球教育,积极提倡高中学校建立校队、让专业性更强的老师深入校园进行教学,在技战术层面上提升学生水平,通过借鉴职业化的训练模式并使其深入校园环境,培养学生的足球理念和意识。同时建立更全面的上海市高中联赛,按照世界杯的赛制邀请高校球队参与,起到在全市发展高中校园足球的目的。

其二,改善氛围环境,提倡足球进校园。氛围的培养对于高中校园足球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是高中足球事业开展的地基。在目前阶段应该一步一步稳扎稳打,从根基做起逐渐由内向外改进高中校园足球的体系,以形成氛围环境为基础,同步构建赛事体系。高中校园足球的发展进步需要时间的积累和沉淀,切忌急功近利,脚踏实地完成每一个阶段的工作,未来中国的高中校园足球才会崛起。校园内的足球氛围不佳、普及度低等问题极大程度是由于足球在校园中出现的频率和影响低。多组织足球赛事直播活动,例如世界杯、欧洲杯等大型赛事的转播,让更多同学参与进来,享受足球带来的乐趣。举办班级间比赛,让学生置身于运动中,亲身体验足球的快感。与此同时,在校园内推广足球直播和足球运动也能让学生劳逸结合,丰富课余活动。

其三,增加高中生青训模式接轨职业,开设更多足球领域就业面。国内对于足球人才的培养大多是俱乐部青训完成,但我国青训注册球员少,仅仅依靠青训完成对职业足球人才的输送有些不切实际,因此足球才有深入校园的必要。接受义务教育培养的学生并非只适合义务教育,在高中实际上不乏有天赋、有能力的足球人才,等待挖掘和培养。提倡更多高中生喜爱足球运动、加入足球校队、参加足球比赛,让职业球探对高中联赛有更多的关注,使高中青训为职业输送人才,保障职业足球的后备力量。对于每年联赛发挥亮眼的球员,发出职业试训邀请,再根据个人意愿和实际情况决定是否适合职业联赛,即使未达到要求也可以回归大学教育,保证平衡学业和足球的情况下继续在足球方面深造,无论对职业足球还是个人发展都是双赢的局面,并为他们的未来和就业提供更多可能和机会,而非只允许足球或学业的单方面深造。开设更多足球相关职业,诸如解说员、数据分析师、专业评论员、青训教练等提供就业机会,减缓家校对于足球领域就业难的担忧。高中足球比赛也可以分配专业球场进行比赛,让学生享受职业足球的氛围和气场。同时调动市民进入球场、了解高中足球、支持足球事业、带动行业发展,逐步改变社会的固有观念。

中国是人口大国,但却是足球人口的超小国。足球后备人才的培养离不开高中校园足球的参与,建立健全完善中小学足球联赛机制,是从根源解决高中足球领域断代的问题,唯有这样,“高中校园足球”方有指望,才能实现参与群体广泛、职业联赛火热、国家队成绩优异的良好局面。

猜你喜欢
青训联赛足球
一道高中联赛题的推广与变形
一道联赛题的推广
2018年全国高中数学联赛加试题另解
让足球动起来
少年快乐足球
认识足球(一)
打联赛 去鸟巢 看中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