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时代为人们生活带来了便利,也为大学生们创造了优渥的学习条件,为了解决新时代大学生在劳动意识和能力上的薄弱问题,高校逐步重视劳动教育课程,在校园中开展劳动教育宣传教学工作,不仅是对大学教育教学的进一步完善和升级,还是对大学生综合品质的进一步提升,是我国现代化教育全面发展的重要措施。本文研究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的本质特征与实践路径。
关键词: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本质特征;实践路径
“立德树人”是新课标对我国现代教育提出的新要求,是教育教学的根本任务,劳动精神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千年来薪火相传,然而越是在和平年代、在舒适的环境中,人们更容易对劳动产生松懈,将劳动精神融入当今大学生思想是教育工作者们的重要任务,珍惜劳动、崇尚劳动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源泉,大学生拥有劳动精神是整个社会的宝贵财富。
一、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的本质特征
(一)先进性
劳动在任何时代都具有鲜明的先进性特征,劳动给人们带来了财富、幸福和未来。劳动是社会不断进步和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大学是培育社会主义接班人的教育基地,国家未来的发展需要依靠有实力有干劲的新一代青年人在社会各个领域贡献自己的力量。对学生本身而言。具备崇高的劳动精神和信念是帮助其自身提升发展的重要前提,对社会而言,青年人具备劳动精神是保障科技、经济、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的必要途径。
(二)传承性
新时代开展大学生劳动教育还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中华民族从来都是一个勤劳的民族,在华夏大地上,我们的先辈们生存发展了数千年,从社会形态出现伊始,劳动就伴随人们左右,人们通过劳作使得农业、工业、市场经济都不断地发展,其中劳动可以成为创造创新事物的根本来源,也可以成为人们的筹码去换取生存和经济资源。现阶段我国大多数大学生生活轻松舒适,劳动对于他们而言仿佛仅限于学习过程,大学开展劳动教育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回归劳动本质,传承劳动文化和精神。
(三)创新性
大学劳动教育的创新性表现为学生的自我创新和对事物的创新。劳动教育首先是对受教育对象的引导教育,基于目前大学生缺乏劳动意识和精神的现状,劳动教育是帮助学生建立劳动信念和目标的重要方式,对自我状态进行及时的调整和自我革新是当代大学生们首先要在劳动教育中获取的知识。习近平同志要求培养新时代青年具备的基本的劳动技能、正确的劳动观念以及良好的劳动品质,在具备充分的劳动意识和能力的前提下,社会创造创新才能如百花齐放、欣欣向荣。
(四)实践性
实践性是劳动始终不便的特色,也是大学劳动教育最根本的特征之一,不论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只有为理想目标不断付出实践的人才能真正地体会到劳动带来的胜利与喜悦[1]。在社会上尤其是大学校园里,人们都存在“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的普遍现象,很多大学生制定学习计划之后不执行、不落实,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无法获得及时的提升,学生具备劳动精神,才能够更加脚踏实地为学习和未来就业付诸实际行动,完善自身发展。
二、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实践路径
(一)加大劳动教育宣传力度
大学教育教学管理者首先要加强自身对劳动教育的重视程度,设立劳动教育宣传专项教育活动,在途径上,要立足于信息化时代,拓展线上宣传渠道,首先在学校管网加入劳动教育主题页面,重点呈现学校劳动教育规划相关规定和措施,在自媒体渠道微信公众号上重点面向于学生推送劳动教育相关文章,在各大视频平台校园账号上发布劳动主题宣传片,可以以历史文化、现代生活为宣传载体,融入劳动精神。还可聘请教育名家,开展线下劳动教育专题讲座,以劳动教育在大学校园中是否发挥重要作用开展大学生辩论赛,吸引同学们关注劳动教育、关注劳动本身。
(二)各学科教学渗透劳动教育
劳动体现在人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对应的大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场景都可以成为开展劳动教育的契机,大学课程多种多样,每一各学科都各有其深刻内涵,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要求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其中每一项重要品质都与劳动息息相关。大学需要制定学科教学引入劳动教育的相关要求和规范,各学科教师在开展日常教育活动的过程中,本身需要做好劳动教育的典范,其次对于教学过程中涉及到的劳动相关话题应当提高重视,结合教学内容和劳动教育主题引导学生意识到劳动的重要性,学科领域普遍的劳动教育渗透更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建立劳动精神。
(三)完善学生综合评价体系
高校综合测评是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和反馈,也是学生在大学阶段最为重视的学习指标,大学综合测评在一定程度上还影响着学生未来的工作和就业,就目前的学生综合评价体系,对于劳动教育相关课程的重视程度还有待提高。要将劳动精神有效地融入到大学校园融入到学生的思想观念中,就必须要从审核和评价机制入手,提高劳动教育在学生综合评价中的占比,一方面适当增多劳动教育学时占比,一方面提高劳动教育学分占比,各学科课堂评价参考因素也可以适当引入劳动精神因素,基于学生劳动意识和能力,对其作出相对全面和合理的评价。
(四)注重开展劳动教育实践活动
高校劳动教育要以综合实践为主,以理论和主体活动为辅,学生劳动教育实践活动形式包括集体劳动和个人劳动,集体劳动需要以学生组织、社团或班级为单位来组建,个人劳动需要从教学评价和学习奖励等方面来约束[2]。集体实践和个人实践都可以从社会实践和校园实践的角度开展,社会实践包括创新创业、实习工作、志愿活动等,校园实践包括校园卫生、学生互助、知识理论创新或各项校园比赛等,校方要基于学生充分发挥劳动力的平台,让学生在这一过程中逐渐养成劳动习惯,并不断突破自我、去实践创新。
三、结束语
新時代大学生劳动教育具有先进性、传承性、创新性和实践性的特点,各相关教育教学工作者可以从加大劳动教育宣传力度、各学科教学渗透劳动教育、完善学生综合评价体系和注重开展劳动教育实践活动的角度去探究高校开展劳动教育的实践路径,促进当代大学生劳动精神的建立和核心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李雪莲,眭国荣.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的本质特征与实践路径探究[J].中外交流,2022(06):69-73.
[2]卜云.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路径探析[J].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01):77-79.
作者简介:韩盛豪,男,1990.8,浙江绍兴,汉族,研究实习员,研究生/硕士,专业方向:学生管理
课题信息:新时代大学生劳动精神培育研究➕DJ202003➕浙江农业商贸职业学院2020年党建与思政专项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