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电企业增量配电网调控业务接入管理探索

2021-07-01 08:50尹永昌张科
机电信息 2021年17期
关键词:电力体制改革

尹永昌 张科

摘要:增量配电网作为当前我国电力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全国范围内现已存在400余家各类试点项目,且试点数量具有持续增长的趋势。增量配电网试点项目陆续投入实体化运营以后,势必会对供电企业现有的运营模式、盈利途径等带来较大冲击,且试点区域也需要探寻合适、经济、高效的运维管理途径。鉴于此,针对当前国内增量配电网调控业务接入管理研究较少的现状,立足于经批复的宿迁地区两个试点项目,结合运河宿迁港产业园增量配电网、泗阳精品化纤产业园增量配电网实体化运营面临的实际问题,探讨分析了两种接入管理方案的优劣,并给出了当下的最优选择,具有较强的实际意义。

关键词:电力体制改革;增量配电网;实体化运营;接入管理

1 实施背景

1.1    适应国家增量配电改革的需要

国务院中发〔2015〕9号文《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启动本轮电力体制改革,截至2020年7月底,发改委、能源局分四批次公布了404家增量配电业务改革试点项目,其中包含宿迁运河宿迁港产业园、宿迁泗阳精品化纤产业园等两个项目。由于当前电网企业对于如何规范增量配电改革试点区域业务接入管理尚待破冰,因此有必要开展增量配电网调控业务接入管理研究。

1.2    保障地区电网安全运行的需要

增量配电网与供电企业之间不仅有以电能传输为纽带的业务联系,同时还存在以通信自动化技术为支撑的信息数据交互。区域内新建的变电站、配电线路及电源点,以及后期可能规划建设的调控主站,均与供电企业之间存在业务接入、信息交互、边界防护管理等联络。尤其是涉网边界网络安全防护短板,甚至可能被黑客等恶意组织当作薄弱点进行渗透攻击,进而诱发区域性大面积停电等恶性事件。

1.3    直接参与方互利共赢的需要

伴随电力体制改革进程的持续推进,更多的增量配电试点项目必将诞生,更多的外部资本将会参与进来。针对如何在增量配电网业务接入管理中扮演重要角色,最大限度减少因改革推进带来的企业利润空间压缩等问题,开展增量配电网业务接入管理很有必要。同时,对于增量配电试点单位,如何在保证电网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节省资金投入,进而将有限的资源应用在其他重点领域,最终实现利益最大化具有很强的吸引力。综上考量,增量配电试点区域的调控运维模式主要有自主调控、委托调控两种,其中自主调控模式是指由增量配电试点区域自主负责调度监控运维,委托调控模式是指由电网公司负责调度监控运维。鉴于供电企业参与持股运河宿迁港产业园增量配电试点项目,考虑自身实际运维力量、资金储备和管理水平等因素,运河宿迁港产业园暂不具备采用自主调控模式开展具体业务的能力,因此倾向于采用委托调控模式,待相关条件具备后再视情况调整为自主调控模式。

2 管理内涵和主要做法

对于委托调控模式,宿迁供电公司以“拓展供电企业业务空间”为目标,构建了增量配电网业务接入管理体系。该管理体系以“服务电网安全、高效接入管理、兼顾效益空间”为导向,通过组织机构设计、规章制度建立、人才队伍建设和企业文化引领为该管理体系的构建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以满足增量配电网试点区域内新增厂站、配电终端、电源点等业务接入需求。具体架构如图1所示。

2.1    強化顶层设计,制订增量配电业务接入战略

2.1.1    外部环境研判,确定战略目标

按照中发〔2015〕9号文要求,宿迁供电公司依据网、省公司的决策部署精准研判,2019年明确增量配电网业务接入管理的战略核心是“服务电网安全、高效接入管理、兼顾效益空间”,同时确定增量配电网业务接入管理的战略目标是“拓展供电企业业务空间”。

2.1.2    明确工作思路,规划实施路径

通过系统性的分析总结,宿迁供电公司将增量配电网业务接入管理体系分为三个层次,具体指目标体系、过程管控和支撑体系。通过确立“拓展供电企业业务空间”为目标,对创新接入理念、强化科技应用、规范并网运行三个环节进行过程管控,同时构建组织机构设计、规章制度建立、人才队伍建设和企业文化引领四大支撑体系,全方位推进增量配电网业务接入管理工作。

2.2    推动组织设计,确保增量配电业务有效推进

2.2.1    建立组织机构,明确岗位职责

为确保体系的科学、有序、高效开展,宿迁供电公司于2018年成立了以分管领导为组长、电力调度控制中心主要负责人为副组长、各业务支撑部门有关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负责统筹部署增量配电网业务接入管理工作,制订业务接入总体要求和原则,下设办公室及专家指导组、科技信息组、督查推进组等三个工作组,具体负责增量配电网业务接入管理工作的方案制订、计划安排、建设推进,负责组织召开工作推进会,开展阶段性总结等工作。各组具体职能如图2所示。

2.2.2    部门协同联动,实现无缝对接

增量配电网业务接入是一个整体工程,因此需要加强不同部门、专业之间的协同联动,建立由纵向业务流程和横向岗位职责组成的业务接入管理体系。通过加强电力调度控制中心各专业与运检部、营销部、供电服务指挥中心等部门的沟通,建立服务运河宿迁港产业园增量配电网试点区域业务接入管理的衔接机制。

2.3    实施规范管理,提供高效配电业务接入服务

2.3.1    规范调控方式,拓展调控空间

2.3.1.1    探讨调控运维方式,确定最佳选择

因自建主站系统存在一定的技术壁垒,且投资高昂、建设周期较长、运维成本偏高,尚需匹配相应的专业管理及技术运维人员,而宿迁供电公司已建成且投入安全运行多年的调度自动化主站系统,相应的专业管理及技术运维人员配置完备,综合安全性、技术性、经济性等考量,双方确定委托电网公司调控模式为当前最佳选择。

2.3.1.2    完善调控运维协议,规范职责义务

2019年,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宿迁供电公司与运河宿迁港产业园商讨签订了《运河宿迁港增量配电网并网调度协议》。该协议阐述了并网点、特殊运行方式、电力监控系统等电力行业术语,从法律层面规定了宿迁供电公司与运河宿迁港产业园增量配电区域的权利和义务。

2.3.1.3    拓展调控运维空间,强化资源整合

增量配电网相对于存量配电网具有新颖、独立等特点,按照确定的委托调控模式,宿迁供电公司依托已建成并投入运行多年的先进系统及平台,最大限度整合现有技术及运维力量、管理及人力资源等,尽可能减少运河宿迁港的重复投资。同时,宿迁供电公司的电网调控业务触角延伸至增量配电区域,实现现有电网调控运维范围的拓展和扩张。

2.3.2    超前规划引领,提升设计质量

一是主导运河宿迁港试点项目配电网规划。根据《江苏省增量配电业务改革试点实施细则》文件精神,经与运河宿迁港产业园协商及宿迁市发改委同意,宿迁供电公司下属设计单位于2018年2月编制完成《宿迁运河宿迁港产业园增量配电业务试点项目配电网规划》,明确试点区域内将规划建设110 kV港铁变、110 kV通海变等两座变电站,以及大量10 kV配电网线路,后期将形成以110 kV变电站为枢纽、10 kV配电线路网架为主的辐射网络,可满足运河宿迁港区域中长期负荷需求变化。

二是严格系统接入方案审查,明确专业管理要求。结合运河宿迁港试点区域电网建设进度安排,宿迁供电公司高度重视试点区域内输变电工程的系统接入方案审查,参与接入系统方案审查并形成《宿迁运河港配售电有限公司港铁110 kV变电站接入系统设计初审会议纪要》。

三是做好接入设计方案确认,严控接入设计质量。主动介入运河宿迁港增量配电并网业务设计方案审查,从电网调控安全、信息数据交互、电力监控系统安全防护等角度出发,认真做好运河宿迁港业务接入设计方案确认,及时指出不符合专业管理规范及技术监管要求的内容并明确整改意见,从严做好接入设计质量把控。

2.3.3    构建接入流程,规范并网管理

为做好运河宿迁港增量配电试点区域业务接入管理,宿迁供电公司在深入借鉴网、省公司现有变电站、发电厂(电源点)等并网管理流程的基础上,充分研究增量配电网试点项目的特殊性,结合试点区域电网调控运维方式,多专业协调构建了增量配电网业务接入流程,规范了受理申请、方案、设计、建设、并网验收和并网调试等内容,内容覆盖变电站、配电线路及发电厂(电源点)等,确保这部分业务接入管理有规可循、有据可依,有效规范了试点区域业务并网管理。

2.4    利用信息支撑,保障增量配电业务接入

2.4.1    构建智能电网,提升业务管理水平

坚强智能电网相对于传统电网具有较强的自愈能力和交互能力,能够对网络中的各供电节点进行实时的电力调节,具备对网络中的故障点进行精准隔离和快速恢复的能力。当前宿迁供电公司的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和配电自动化系统作为国内最先进的地市级调度自动化主站系统,可有效提升运河宿迁港区域内的供电质量和电网智能化管理水平。

2.4.2    数据实时监测,降低故障比例

依托宿迁供电公司的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可实现对运河宿迁港增量配电区域新增变电站、发电廠(电源点)的“三遥”信号采集监视,满足区域内电网智能调度、监视控制等功能需求。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信息采集界面如图3所示。

借助宿迁供电公司的配电自动化系统,运河宿迁港增量配电试点区域内的FTU等配电终端设备接入以后,可实现对配电线路电压、电流和功率等数据的实时采集监视,可及时发现并消除缺陷隐患。配电自动化系统当前信息采集界面如图4所示。

2.4.3    建设电能量采集系统,提升精益化运维能力

宿迁供电公司电能量采集系统具有运行稳定、功能强大、信息化水平高等特点,承担全市范围内各类关口表计数据的自动化采集工作,解决了人工抄表耗时费力、效率低下、数据准确性偏低等难题。该系统可最大限度促进运河宿迁港区域内电量数据精益化运维能力的提升。电能量采集系统当前数据采集界面如图5所示。

2.5    培养专业人才,提升相关业务人员技能水平

2.5.1    加强人员培训,增强业务能力

结合运河宿迁港产业园等增量配电网试点项目,宿迁电力调度控制中心多次组织学习最新政策要求,及时将最新政策宣贯到位,确保增量配电网试点区域业务接入标准与国家政策要求保持一致。通过规范增量配电网业务接入工作流程,总结借鉴先进管理经验和措施,提高增量配电网接入方案的制订、建设、验收等各个环节的工作质量,有效增强了人员业务水平。

2.5.2    建设人才梯队,提升支撑能力

一是构建“145”人才雁阵梯队。其中,“1”代表雁阵领头雁,是指部门现有的国网公司后备技能专家;“4”代表雁阵骨干,是指部门现有的省公司专业技能专家;“5”代表雁阵支撑队伍,是指接入管理涉及的调度监控、方式计划、继电保护、自动化及通信等5个专业。

二是建设技术攻关团队,开展增量配电网业务接入技术攻关。

3 实施成效及展望

自2019年签订委托调度协议后,不仅运河宿迁港产业园可节省主站端人员配置、节约主站系统建设成本,将有限的资金布局到现场抢修、市场拓展和用户服务等领域,获得了较大的收益;供电企业也延扩了现有调控运维空间,一定程度上彰显了国企的社会担当。后期,待运河宿迁港产业园具备充足的人才、资金和技术储备后,可结合实际情况建设调度主站、完善专业人员配置,独立承担试点区域内的电网调控运维工作。

4 结语

本文紧扣我国电力体制改革热点,结合运河宿迁港增量配电网改革试点项目实体化运营面临的实际问题,综合考量技术壁垒、资金储备和管理水平等因素,对供电企业增量配电网调控业务接入管理进行了深入研究。针对自主调控、委托调控两种运维模式,通过比对明确委托调控模式为当前的最优选择,不仅实现了供电企业、运河宿迁港配售电公司双赢的局面,同时还可支撑运河宿迁港配售电公司将有限的资源投入到市场拓展等其他领域。本文结尾对未来进行了展望,阐述了运河宿迁港自主开展调控运维的可能性,具有较强的示范参照意义。

收稿日期:2020-11-16

作者简介:尹永昌(1987—),男,江苏泗阳人,硕士研究生,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智能电网调度自动化技术应用、增量配电网业务接入管理及同期线损应用等。

猜你喜欢
电力体制改革
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方案解读
电力企业财务预算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
发电企业参与大用户直购电的博弈报价模型研究
“价值思维效益导向”在大用户直购电工作中的实践
探索提升业扩报装服务水平的管理办法
从博弈论角度浅谈输配电价改革方案
我国发电权置换交易改革的经验与启示
基于大数据技术的电力公司运营系统研究
电力体制改革后电力市场营销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