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风破浪龙泉关

2021-07-01 01:08刘媛
文史月刊 2021年3期
关键词:五台山龙泉长城

刘媛

龙泉关上关全貌

龙泉关上关今貌

龙泉关位于通往西柏坡的路上。1948年3月23日至4月10日,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率中共中央机关和解放军总部由陕北米脂县杨家沟向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转移时路经山西。4月10日,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率领中共中央机关人员从五台山出发继续东进,经长城岭上晋冀两省交界处的龙泉关进入河北省阜平县境内,5月26日毛泽东到达西柏坡。龙泉关见证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的重要历史性时刻。

龙泉关为明代长城关口,位于山西省五台县东北部、河北省阜平县西部,东距阜平县城30多公里,西距五台山风景区约30公里,为冀晋两省之间的咽喉要道,也是中国佛教圣地五台山的东大门。龙泉关是五台山“四关”之一,明《清凉山志》中记载:“五台山雄踞雁代,盘礴数州,在四关之中,周五百里。”“四关”指位于五台山周边的四座雄关险隘,分别为雁门关、平型关、龙泉关、牧护关。其中牧护关位于五台县城南5000米处,旧为从南面进入五台山的路口,而雁门关、平型关、龙泉关均为明长城关口。五台山又有“四门”说,指龙泉关、虎牢关、峨峪岭、鸿门岩,为进入五台山的东、南、西、北四门,是从京广、石太、同蒲、京原四路去往五台山的门径,“四门”的东门即是龙泉关。我国素有“紫气东来”之说,“紫”即福贵,因此龙泉关可以说是去朝拜五台山的“福门”。

长城岭口长城

龙泉关上关长城

龙泉关明長城遗址由两部分组成。“龙泉关在河北省阜平县西部。从保定地区入五台山的要口之一。明正统二年(1437年)筑下关,景泰二年(1451年)又于其西北筑上关,两关相距10千米。现存关城遗址为上关关城。清时设关收税。阜平至五台公路经此”(《大辞海·中国地理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5年12月)。也就是说,龙泉关分两部分,一部分是上关,处于长城岭山顶,今关城没有常住居民,附近正在修建景区设施。一部分是下关,处于山下,即今阜平县龙泉关村,龙泉关镇镇治也驻此村。上关与下关相距约10公里,这两部分的修筑年份不同,地理位置也不同,但防守的是同一条晋冀通道,即今G337国道。过去从北京、河北方向到五台山拜佛,需要先经过今龙泉关村所在的下关,然后沿盘山路攀上长城岭顶的晋冀交界处,再经过龙泉关上关的关口才能再往西进入山西境内。今有沧渝高速公路从龙泉关村北面通过。

龙泉关上关门洞

阜平县吴王口长城

龙泉关长城是河北省阜平县长城遗址的重要组成部分,阜平县的长城基本沿着晋冀交界处延伸。长城由山西省灵丘县的檀山岭向南入境阜平县的七里沟,后向西北入灵丘县木佛台、铜碌崖,又向西南人阜平县的苏岔口,又向西北进入灵丘潘铺、青羊口,又向西南进入阜平县木家沟,继续向西南进入阜平县吴王口。长城从吴王口继续向南,经过长城岭和龙泉关,继续沿太行山南下。这段长城为真保镇所辖,总体以山险居多,各隘口之间修筑有长墙,墙体均为石砌,以条石做根基,部分包砖,上有砖石空心敌楼。龙泉关长城北与倒马关结合,进而与紫荆、倒马互为声援,作为拱卫首都的防线,这一带的地形本就易守难攻,加上重重关口,就更加牢固了。

龙泉关上关的关口呈南北走向,砖石结构,关门为砖券,现券洞残损严重,两边各有近千米长墙延伸到山尖,关门一侧有马道可以攀登到高处,附近有居住址遗迹,关城南北山峰筑烽火台以报警。长城岭龙泉关上关的长城遗址在省界上,因此也被作为山西省五台县的长城,晋冀间公路在关口一侧穿长墙而过,路上有省界碑。关门前的空地上新修了一座殿宇,外墙涂红色,殿前院中立有一座白色的毛泽东塑像。这一带的自然生态较好,周围山高林密,植被茂盛,溪流纵横,附近有瀑布群,因此被列入阜平天生桥国家地质公园的组成部分,该公园集地质、地貌、冰川、生态、人文等资源于一体,被誉为“太行山深处的香格里拉”。

龙泉关自古以来就战事不断,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农民起义军通过攻破龙泉关攻陷了阜平城,进而得以进入河北和北京。清光绪年间,八国联军中的德国军队从龙泉关攻入了山西。长城岭上相关的民间传说颇多,宋辽时宋将杨六郎曾在此与辽国交战,至今仍留有杨六郎饮马的“马刨泉”,挂过凯甲的“挂甲树”。传说杨延昭与辽兵大战,来到长城岭又饥又渴,是座下白马用马蹄刨出一汪清泉给他解渴,岭上一株松树挂过杨六郎的铠甲。马刨泉迄今依然日日缓流,常年不断,民间还有一说是乾隆的御马刨出此泉。

龙泉关下关为真保镇龙泉关路的路城。龙泉关有“畿西屏障”之称,《山西通志》载:“为通京师大路,銮络西行必取道于此。关门虽归直隶辖,而实为三晋全省东北要害,不止为五台山锁钥。”下关所在的龙泉关村距阜平县城30公里,今人口繁密,为阜平县西大门,是京津进入五台山的必经之路,清代的康熙、乾隆、光绪等皇帝多次路经此地。雍正皇帝胤稹做皇子时,曾陪父亲康熙皇帝到达此处,并在此题七言律诗《恭谒五台过龙泉关偶题》表达他对父亲的崇仰:

隔断红尘另一天,慈云常护此山巅。

雄关不阻骖鸾客,胜地偏多应迹贤。

兵象销时崇佛像,烽烟靖始扬炉烟。

治平功效无生力,赢得村翁自在眠。

几代清帝拜谒五台山路过龙泉关时,皆在招提寺下榻。招提寺始建于明朝初年,位于阜平县龙泉关镇顾家台村,距离龙泉关村1公里。寺院依山傍水,存有乾隆帝御笔石碑等文物,过去规模较大,后损毁严重,近年有重修。

抗日战争期间,招提寺先后成为晋察冀边区医院及边区政府的办公场所。1938年10月至1939年4月,晋察冀边区政府曾在招提寺和顾家台村办公。1938年1月,晋察冀军区医院第一所驻于招提寺内。1938年8月16日至25日,伟大的国际共产主义战士、加拿大著名外科大夫白求恩曾在这里为75名伤者进行了检查和手術。新中国成立后招提寺成为龙泉关镇的中小学校的校址。

阜平县、唐县、涞源县交界处有一座大茂山,又名神仙山,原为历史上中国五岳之一的北岳恒山,是北岳文化发源地。《汉书·郊祀志》载,汉宣帝神爵元年(公元前61年),定泰山为东岳,华山为西岳,衡山为南岳,恒山(大茂山)为北岳,嵩山为中岳。自从汉宣帝颁诏封大茂山为“五岳”之一,此后近2000年来大茂山皆是帝王祭祀北岳的场所,直到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才移祀山西浑源的恒山。大茂山曾是道教、佛教圣地,由于历史悠久,迄今涞源、阜平两地的百姓依然按时节前来各处庙宇上香朝拜。

阜平县大地沟长城

大茂山为历代的战略要地。春秋战国时期,曾为燕、代、中山和赵国的界山。五代时期的晋、汉、周及宋朝均以此山与契丹(辽)为界。中山、北齐及明代于此筑长城。抗日战争时期,侵华日军两次合围大茂山,八路军与日军作战3个月,大、小战斗46次,共毙、伤敌800多名,用机枪、步枪击落敌机一架,缴获重机枪1挺。

阜平县地处太行山深处,是一片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红色土地和革命老区。抗日战争时期,阜平县是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在敌后创建的第一块根据地,阜平全县不足9万人,先后就有2万余人参军参战,5000余人殉国。中共中央北方局、晋察冀边区政府、晋察冀军区司令部便在阜平县境内,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刘少奇、聂荣臻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曾在阜平工作和战斗过,晋察冀抗日根据地被毛泽东誉为“模范抗日根据地”,成为全国坚持敌后抗战的一面旗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阜平县是革命老区、山区、贫困地区“三区合一”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2012年12月29日至30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龙泉镇顾家台村考察扶贫开发工作,看望慰问困难群众,他说:“专程来这里看望大家,就是为了解我国现在的贫困状态和实际情况。”他强调,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2020年11月23日,全国832个国家级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这些年来,笔者实地踏勘了包括龙泉关村在内的长城沿线近千个贫困乡村,与龙泉关一起,见证了因地制宜精准脱贫的艰辛过程和巨大成果。2021年我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古老的龙泉关将再次见证这一伟大历史征程。

猜你喜欢
五台山龙泉长城
龙泉青瓷
五台山佛光寺古松
五台山掠影
五台山佛光寺古松
五台山晓望
登长城
我爱多姿多彩的长城
长城,长城
幸福龙泉
在龙泉,有一种温度叫暖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