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水上旅游客运示范线路发展内涵及相关建议

2021-07-01 11:00高嵩纪永波
中国水运 2021年5期

高嵩 纪永波

摘 要:本文分析了我國水上旅游客运线路发展规律及特征,新时期水上旅游客运线路发展内涵及目标,水上旅游客运示范线路构成要素及内容,推进水上旅游示范线路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水上旅游;客运示范线路;发展内涵

中图分类号:U6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973(2021)05-0017-03

全球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坚持国内大循环战略基点,坚持人民至上执政理念,扩大消费同改善人民生活品质紧密结合,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个性化出行需求对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提出新的更高要求。水上旅游客运作为交通运输业与旅游业深度融合的新趋势,2021年全国交通运输工作会提出了推出一批水上旅游客运示范线路的工作任务,为水上旅游客运事业发展明确工作抓手,但发展不平衡、供给不充分、服务不规范等问题也日益凸显。有必要从水上旅游客运线路发展规律及特征出发,分析新时期的发展内涵与目标、构成要素及内容,提出推进水上旅游客运示范线路相关建议,支撑人民满意交通建设。

1我国水上旅游客运线路发展规律及特征

水上旅游客运线路是以地域范围内的自然航道环境、城市水系空间、历史人文景观为依托,以港航资源和客运场站、运载工具及配套设施设备为载体,以行业监督管理与企业运营服务为保障,集约旅游客运航线产品和服务功能为一身,满足乘客交通出行、休闲观光和游憩度假等活动需要。目前,我国水上旅游客运线路按服务功能可粗略的划分为“以游为主”的旅游线路和“以运为主”的客运线路。

一是传统的“水上客运线路”已全面萎缩。客运线路是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是政府公共服务的体现,不以盈利为目的,既包括类似于陆路公交系统的“市内水上公交”“岛际交通”线路,也涉及类似于四好农村路的“乡村渡运”线路,目标是致力于实现均等化、便民化服务,并以保障民生出行作为其“以运为主”的基本属性。近年来,随着人们生产生活节奏不断加快,传统水上客运在航行速度方面劣势凸显,加之水路通航里程少、航道等级低、客运设施简陋,已不能适应人们生活节奏。同时,公路、铁路、航空客运网络不断普及、加密,大批客流转向更为方便快捷的公路、铁路、航空客运,水上客运在综合运输体系中运量占比已不足2%。在自身技术经济状况落后、外部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水上客运不断衰落,客运量出现滑坡。截至2019年底,长江沿线14省市全年完成水路客运量1.87亿人,为2018年的97.7%,占全国水路客运量的68.8%。其中,内河水路客运量1.32亿人,同比减少5.2%和5.1%。

二是新兴的“水上旅游线路”正快速发展。旅游线路是旅游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根据旅游资源、地域空间的多样性特征,可分为流域游、库湖游、海岛游、城市游、乡村游等诸多旅游形式,载体有国际邮轮、内河游轮以及游船、游艇等方式,致力于提供丰富多样的服务、舒适休闲的享受,并以优质旅游服务作为其“以游为主”的基本属性。多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繁荣稳定发展,人均可支配收入提高、旅游消费比例提升、老龄化进程加速,有钱有闲的社会群体日益扩大,催生了水上旅游市场的巨大需求,以航线旅游产品、船上旅游服务和岸上游览风光紧密结合的水上旅游线路得到了快速发展。代表性的有:上海的浦江游、重庆的两江游(长江、嘉陵江)、宜昌的两坝一峡游(葛洲坝、三峡大坝、西陵峡)、武汉的两江游(长江、汉江)等,另外还有珠江夜游、闽江夜游、钱塘江夜游等。其中,规模和影响力最大的是长江三峡游(100万人次/年)、上海浦江游(500万人次/年)和重庆两江游(300万人次/年)。以长江省际旅游客运为例,2019年共运行5765航次,同比增加662航次;接待游客109.3万人次,增长10.0%。

总体来看,我国水上旅游客运正处于由“水上客运线路”向“水上旅游线路”发展的转折时期,赋予了水上旅游客运线路“运游协同”发展的新时代特质。一方面水上客运线路要融合旅游文化要素,主要服务于居民对外出行、岛际交通、城市渡运,着力体现便捷、经济、快速的公共服务特点,进一步发展为示范线路与经济效益及市场背景不相符,但可融入品质、舒适、绿色、健康等旅游发展理念,推动“以运带游”的客运服务质量提升。另一方面水上旅游线路要改善旅游服务能力,主要服务于旅游人群,以旅游船或旅游景观为目的地,体现了品质、舒适、绿色的文旅服务特点,聚焦旅游服务设施、运载装备、服务品质提升,但也具备运输位移的客运属性,是水上旅游发展热点和重点,可通过政府和市场共同发挥作用,进一步彰显水上旅游客运“运游一体”特色。

2 新时期水上旅游客运线路发展内涵及目标

新时代,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新发展理念,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和扩大内需消费形势,按照水上旅游客运高质量发展规律,合理优化线路,完善供给,转型升级,需要谨遵新时代赋予的水上旅游客运提质增效发展态势。

近年来,我国相继提出了“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一体化等发展战略,以及2017年《关于促进交通运输与旅游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2018年《关于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等均提出了交通运输和旅游融合发展的新任务。特别是2019年《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发布,作为新时代交通发展纲领性文件,着眼于基础设施、交通装备、运输服务、科技创新、安全保障、绿色发展、开放合作、人才队伍和治理体系等九大重点任务,提出构建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水上旅游客运深化于水路交通,是综合交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积极应对交通强国战略提出的新要求,对标“人民满意、保障有力、世界前列”的工作目标,应在“服务质量、服务功能、服务水平”方面构建立足国情、着眼全局、面向未来的水上旅游客运示范线路。

坚持服务质量人民满意。针对人民不断增长的水上旅游需求,在保障民生交通出行的基础上,围绕船、港、航、客、站、景串联协调发展,深化交旅融合模式,激发转型发展动能,以示范线路建设带动旅游服务品质提升,让城市生活更幸福,水路交通更美好,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加的个性化、多元化、增量化、品质化的旅游客运新需求。

坚持服务功能保障有力。强化部门联动、政府规划引导和政策支持作用,优化水上客运与旅游资源配置,充分发挥基础设施、运载工具、运输服务、安全绿色的保障功能,带动和促进产业、生产力水陆合理布局、转型升级,禀赋安全、便捷、绿色、智慧、美好的现代化水路旅游客运要素,支撑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国家重大战略。

坚持服务水平世界前列。激发企业创新产品、提升服务的内生动力,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水上旅游客运精品,科学制定发展目标、路径和措施,丰富旅游客运营运项目,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在行业品牌、市场发展、运营机制、竞争能力、效益水平等方面指引水上旅游客运发展水平适度超前,构筑创新发展新环境,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先行领域。

总体来看,背处交通强国建设新时代,面临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新发展格局,站在水运高质量发展的历史新方位,为深化水上旅游客运线路更好更快发展,需要推动水上旅游企业、产品、服务等实现质的转变,需要提高资本、劳动、土地、环境等要素资源的高效利用,需要强化绿色智能技术运用以及政策机制和治理能力的创新转换动能,通过推出一批示范线路,引领水上旅游客运成为交通运输与旅游业深度融合的样板和旅游产品开发的典范,亦是落实国家战略及政策要求的重要举措。

3 水上旅游客运示范线路构成要素及内容

推进水上旅游客运示范线路发展,就是要在交通强国建设发展中深入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理念,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立足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价值取向,综合形成“优质精良、便捷集約、智能高效、绿色卫生、安全可控”的水上示范线路。

(1)“优质精良”:需要提供吃、住、行、游、购等综合完善的服务,强化游客船上基本服务需求;需要注重船容、船貌、船况发展品质,增强游客乘船的美好体验;需要技能专业、素质强硬、文明礼貌的服务人员队伍,体现旅游服务人文关怀和优良作风;需要以先进生产力满足市场有效供给,具备品牌知名度和行业影响力。

(2)“便捷集约”:需要保障游客产品选择渠道和乘候船路径畅通,体现水上旅游便利化发展水平;需要有效推进城市与自然、交通与旅游、船舶与港航融合发展,实现旅游资源有机统一、集约供给;需要注重旅游客运场站的综合交通集疏运水平,保障民众出行快捷顺畅。

(3)“智能高效”:需要匹配航道条件及通航建筑物尺度要求,契合旅游市场船舶大型化协调发展形势;需要满足港口码头高效转运作业要求,协同岸线资源有效利用;需要创新构建水上综合服务数字平台,推动大数据、互联网技术同水上旅游深度融合;需要加强信息智能技术及设施设备在船舶上应用,提升水上装备现代化发展水平。

(4)“绿色卫生”:需要提升港口码头及船舶装备的污染防治水平,实现水上旅游清洁化、运营绿色化发展;需要注重绿色航道、生态航道管养护发展水平,推进水上旅游与自然生态协调有序发展;需要保障船舶、客运枢纽卫生条件优良,提供更加舒心、美好的旅游服务环境。

(5)“安全可控”:需要船舶设计制造、技术性能符合标准规范、法律法规相关要求,足以保障船舶安全可靠的航行;需要经营主体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并健全质量安全发展体系,保证企业规范化、规制化经营;需要强化水上旅游安全监督和风险管控,应急机制能够应对突发事件。

总体来看,水上旅游客运示范线路构成要素,既可用于分析线路发展水平,也可引领同类线路发展。一方面要素采集应具有“共性”特征,全面、客观、公正的体现线路发展的内涵和目标,做到行业适用,获得行业共识。另一方面要素采集应具有“异性”特征,要考虑信息数据的可获得性、评价工作的可操作性等,反映差异状态及影响程度。最终,通过比选水上线路发展的先进程度和差距,能够回答该线路是否具备示范效应和引领能力?是否处于行业领先地位?方可作为水上旅游客运示范线路,成为相关航线及产品开发的典范。

4 推进水上旅游示范线路发展的建议

以《交通强国建设纲要》为指引确立目标导向,坚持扩大消费和改善人民生活品质结合,坚持示范引领、多元发展、特色突出、确保安全的原则,致力于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先进经验和典型成果,出台一批政策规划、标准规范等,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培养一批技能优良、素质优秀、服务优质的人才队伍,打造一流的水上旅游客运品牌,建议对于取得显著成效的示范线路,授予“全国水上旅游客运示范线路”称号,在水上旅游客运高质量发展领域实现率先突破。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建议建立有效的评价考核机制、激励嘉奖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协调推进相关工作开展,并充分考虑各地水上旅游发展特征和关注要点,不断丰富完善评价内容和衡量基准,对照水上旅游示范线路构成要素及其内容,立足行业、可行可达开展实地走访、座谈并合理评判,采用优胜劣汰模式进行动态调整。

二是给予政策扶植。建议对照国家和地方各项优惠制度,做到应享尽享、用好用足现有政策措施。如鼓励地方政府对示范线路优先使用油补退坡资金,争取将旅游示范线路纳入本地区水运十四五发展规划重点项目支持,推进水上旅游客运示范线路纳入交通新基建项目统筹,同时减轻企业负担,在船舶融资贴息、市场宣传、人员培训进行补助。

三是做好经验总结。建议主管部门联合经营主体对于探索出的成功经验和模式做好总结,采用召开会议、媒体宣传、学习交流、印发文件等形式积极向本领域、全行业宣传推广,推动信息互通共享,以示范线路品牌效应“撬动”市场资源集约,经济效益同步提升,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高品质出行需求,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提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