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忠
临近年关,生病的老娘又在我面前念叨:“二旦,德福来拜年了吗?记得要还他两个苹果……”
二旦是我的乳名。
娘生病这几年,总是念念不忘许多年前的那两个苹果。
娘到底咋啦?
这还得从三十年前说起——
那时,从大年初一直到初三,我们小孩子总是要到邻居家拜年。哪家来拜年的孩子多,哪家就觉得脸上有光。为了表示心意,主人家往往倾尽全力准备零食,可是由于穷,一般只能准备些瓜子花生。
我们小孩子吃腻了瓜子花生,就打听着哪家有更好吃的,就集中到哪家。分到好吃的东西不舍得吃就拿回家,一是显摆,二是告诉大人不能失礼。几天下来,全村都知道了今年哪家又有什么好东西了。在一起叙话的时候,有好东西的人家,就会获得一片恭维:“你家今年不错!”说的人满脸虔诚,听的人嘴上说“不行、不行”,脸上却堆满了笑。
我们的伙伴德福家条件好点儿,他爸爸是一名工人,平常吃穿都比我们强。因此,他家门口就挤满了我们这群孩子,虽然,德福娘和我娘吵过架,但是我们小孩子不记仇,继续来往。我们像小燕子一样在德福家门口叽叽喳喳,很是热闹。娘有时探出头来看,德福娘见了,发糖的声音就格外响亮。虽然一人只能分一块,大家还是很高兴的。
那两天,德福娘说话的嗓门很大,大到在村尾都能听得到。回到家,娘拽着我和弟弟的耳朵说,长点儿记性,明天别去德福家拜年了。我们嘴上答应着,可是第二天又去了,谁叫他家有好东西吃呢?那一年,数来德福家拜年的孩子多。
“我一定要让来我家拜年的孩子不比德福家少!”娘经常念叨着。可一旦到年初一,家中拿不出像样的食品给来拜年的伙伴们吃,不仅扫他们的兴,还影响下一年来拜年的人数。我们都替娘担心。可娘似乎有办法,她让我提前告诉小伙伴,到时候,她会弄出他们没吃过的东西。话放出去了,小伙伴都急切地问我到底有啥好吃的呢。我说,你们去了不就知道了吗?说着,我故意挺了挺胸膛,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
年初一到了,小伙伴们第一个聚集在我家门口,娘变戏法一样端出油炸的年糕来,圆圆的焦黄油嫩的年糕,让小伙伴们祝福声一浪高过一浪。娘满脸堆笑,说趁热吃吧。我们可舍不得吃呢,我和小伙伴一人拿着一块年糕,就急忙向德福家去了。德福家是一人一个苹果。苹果当时可是稀罕物了。小伙伴们拿着苹果,祝福声比在我家喊得都响。小伙伴们都夸德福家的苹果好,拿着苹果吆喝着“红苹果、红苹果”往家跑。我看看红红的圆圆的苹果和因冷却而软不拉耷的年糕,心里很难过,觉得让小伙伴失望了,于是,我拉着弟弟回到家了。
弟弟到家就舉着苹果向娘炫耀:“娘!德福家给的苹果。”
娘看了看苹果,没有吱声,伸头往外看了看,转过头来说:“你们是好孩子,苹果给娘吧。”
我爽快地把苹果递给了娘,弟弟拿着苹果往身后藏。
“拿出来!”娘呵斥。
弟弟噙着眼泪,把苹果攥得紧紧的,把拳头擂过去,娘一把夺过苹果。之后,娘附在我耳边交代了一番,我心领神会地出去了。
第二天,第一个到我家拜年的狗蛋得到了两个苹果。他拿着苹果,乐颠颠地喊着“二旦家发两个苹果”往回跑。我拉着弟弟的手紧随其后,一会儿,我和弟弟一人拿着一个苹果,喊着“狗蛋家发两个苹果”跑回家。不大会儿,李胜从我家喊着“二旦家发两个苹果”跑出,我和弟弟又紧随其后。又一会儿,我和弟弟一人拿着一个苹果,喊着“李胜家发两个苹果”跑回家。一整天,“二旦家发两个苹果”的声音响了十多遍,其他家“××家发两个苹果”的声音各响了一遍。
年初三,拜年的最后一天,两个蔫蔫的苹果回到了我们手中。弟弟准备啃一口,娘急忙拦住,摩挲着弟弟的头说:“乖孩子,等到晚上没人来拜年了再吃,好吗?”弟弟盯着苹果,不情愿地点了点头。
天黑了,正当我们准备关门时,德福来拜年了:“大娘!恭喜发财!”德福拱了拱手。
娘看看我和弟弟,又看看苹果,赶忙把那两个苹果塞进了德福的口袋里,德福喊着“二旦家发两个苹果”跑回家。
那一夜,弟弟没能吃上苹果,睡梦中还哽咽着。
娘叹了一夜的气。
第二天,娘一打开门,就见两个新鲜的苹果放在门边,阳光照着红光闪闪。
第二年,德福家搬到城里去了。我们小伙伴拜年再也吃不到苹果了。多年以后,我们生活好转了,每家每户都准备了丰富的食品,等着前来拜年的人,可是来拜年的人越来越少了,娘年年都瞎记着还少德福家两个苹果呢。渐渐地,网络拜年已成为了一种趋势。
有一年,德福通过视频来给娘拜年。
娘说,德福,大娘还欠你家两个苹果呢!
德福说,大娘,别提了,俺娘知道你用俺家的两个苹果重复送人的事,就装作不知道让我到你家拜年,可你却把俺娘给的苹果又给了我,二旦哥他们没有苹果吃了,娘就让我悄悄地在你家门边放两个新鲜苹果。
孩子,你娘还好吗?娘问德福。
我娘因病去世了几个月了。德福哽咽着说。
娘一听,哭着说,大妹子,我还欠你两个苹果呢……
今天,患阿尔兹海默病的老娘又在念叨着那两个苹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