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协同育人格局打造家校共育共同体

2021-07-01 09:14
湖北教育·综合资讯 2021年5期
关键词:共育家校育人

家校合作是提高教育有效性的基本途径。家校之间达成共识,学校文化得到家长认同,双方沟通才容易同频共振。因此,基于对学校文化的支持与认同,构建协同育人格局,从而形成完善的家校合作共同体,对于家校共生共赢的发展将产生积极作用。

家校共育共同体以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为共同的育人目标。武汉小学以学校文化为共同的育人理念,以积极的情感沟通交流为特质,以合力联动的家长委员会和家长学校为载体,以各种志愿者队伍为形式,以更积极的共育理念、共育活动为基本内容,构建协同育人格局,致力打造并完善家校共育文化共同体。

三级家委会——统放有度,持续激励共育热情

统筹工作方向,定位共育感情。家委会是学校与家庭联系的纽带,是双方进行联合教育工作的渠道,不仅有利于学校管理工作的稳步推进,同样可以为学生营造一个和谐健康的成长环境。而统筹定位家委会工作方向是家校共育工作的基础。只有在家委会工作开展初期便确立起民主、合作的工作定位,家校共育才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学校以“参与、支持学校教育管理”“提升家庭教育水平”为工作方向,使家委会从筹建开始,准确找到工作方向与活动尺度。

放手民主选举,激发共育热情。学校从群众自治性组织定位出发,校级、年级、班级三级家委会的产生都以良好的人品、 良好的文化素养、良好的家风,较高的群众威信、极高的热情和较强的组织活动能力为基本条件,由家长自主报名、班级提名、公开竞岗、民主评议四环节确定家委会成员名单。家长由被动变主动,参与家校共育的热情被大大激发,真正在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发挥作用。

建立常态工作制度,持续共育激情。健全的规章制度是发挥家委会作用的有力保障。为保证家委会工作的顺利开展,充分发挥家委会工作的实效性,学校完善工作制度,明确岗位职责,使各家委会成员分工明确,制定工作计划,每学期至少召开一次会议,积极指导家长参与家校共育工作。

家长学校——全方位指导家长,切实提高共育能力

专家引领式——“大咖开讲”。学校根据家长需求邀请各行业的专家就家教理论、家教方法、孩子成长规律、需求等对家长进行培训。学校邀请武汉市基础教育研究所所长张汉强老师、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张学玲老师、“儿童自控力养成课认证讲师”后映霞老师,分别为一年级、三年级和六年级的家长们作了专题讲座。家长在聆听中学习与思考,对家庭教育有了更加清晰和理性的认识,家长们纷纷表示学校安排的讲座让他们受益匪浅。

家长助教式——“我讲我的育子观”。邀请具有成功育子经验或失败教训的家长在学校或班级的家长培训中进行分享。为了提升家庭教育效能,增强家校共育合力,“家校共育一班一优课”活动在全校各班铺开。以“讲我的家庭教育故事”为主题,低、中、高年段话题侧重点分别围绕亲子阅读、培养孩子自理能力和亲子沟通三个方面展开。家长们讲用心陪伴孩子的故事,讲父子共同成长的思考,讲亲子沟通遇阻的困惑,讲熊孩子、萌娃娃的趣事带给家长的感动……老师们、家长们对彼此教育观念和教育策略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和沟通。

沙龙互助式——菜单自选。开学初,学校规划本学期“家长学校”主题,家长根据自己需要选择参与。一群来自二、三、四年级的家长聆听中国家庭教育学会陈光博士主讲的《让情商伴智商比翼齐飞》,参与黄进军老师的家庭教育沙龙活动《亲子沟通的基本技巧——共情与倾听》,家长自主报名,现场座无虚席。陈博士呼唤父母学会尊重孩子、平等沟通,努力地自我增值;黄老师重视具体实践操作,从心理学层面指导家长们如何更好地和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

自主学习式——自我成长。由于家长从事工作的时间各不相同,孩子的情况也千差万别,所以集中培训的时间、效果也有限,更多的育儿知识需要家长自主学习。学校从网上海量的文章中筛选、精选,通过校级家委会群分享家庭教育学习资料,推荐阅读书籍,开展读书活动,推荐学习网站等。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为了更好地调动家长们积极生活状态,校级家委会群先后推送了湖北省妇联组织的网络家长学校讲座共十二次,三级家委会各司其职,自主学习和自我成长不断升级中。自主学习是培训、提升家长共育能力最根本、也最具持续性的方式。

家长进校园——广拓路径,协力打造共育模式

想让更多的家长以更积极向上的状态加入教育行列,必须主动开放学校教育。那么,开放哪些方面? 通过哪些路径开放呢?

利用微校官网,畅通家校共育渠道。作为学校内部的网络环境,微校官网不仅在传递交流信息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便捷作用,又可利用信息化环境实施教育,同样也是畅通家校共育沟通渠道的有力保证。学校积极运用微校平台,积累家校共育资源,发布校园动态活动,为家长创设一个参与学校工作的有利环境。家长可登录查询 “班级博客”“校园活动”等,关注孩子在学校的学习情况,对学校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目标有一定的了解,从而更好地参与家校共育工作。

多平台参与,优化家校共育环境。凝聚教育合力、提高家长素质离不开家校共育工作的多平台,即“质量月开放日”活动、家校互访、“童心教育期刊”校报、学校工作问卷、家长学校、班级QQ群等。其中,家长学校是培训式平台,学校工作问卷、家长开放日是校级面对面互动平台,校报是单向宣传平台,家校互访、班级QQ群是年级、班级面对面互动平台。多平台的合理有效运用不仅使学校与家庭的教育活动合为一体,更便于调动家长配合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积极性,为家校双方的合作共赢创造了稳定的共育环境。

角色转型,拓宽家校共育路径。变教育旁观者为学校工作参与者。学校家委会积极聚拢家长力量,参与学校管理,参与学校的一些重大决策。如:学生校服的比选,共议品牌、样式,甚至合理、合规做好“加法”和“减法”,加入运动款,确定自选款与必选款。向家长汇报学校食堂和学生中餐服务工作,甚至开放食堂后厨,家委们对食材供应、安全管控、经费管理等方面进行询问,得到了满意又放心的答复。

警校家护畅工作是学校率先在全市开展的一项试点工作。除了交管部门给予大力支持和指导之外,与学校完善的家委会机制和家长对学校文化的极大认可分不开。三级家委会联动管理,每周轮班机制从每个学期的开学第一天,从无间断。

变被动合作者为活动组织者。警校家护畅工作、阅览室志愿者、元旦化装游园会、拼音游园活动……越来越多的家长成为学校活动的重要成员,是武汉小学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一支生力军。

变家庭教育者为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者。作为德育校本课程内容之一的国旗下讲话,以往都以教师、学生为主体。近年来,学校邀请家长代表参加国旗下讲话,作为主讲人,从开学典礼新学期寄语到家长志愿者活动宣传,都邀请在不同领域有不同突出貢献的家长代表参与。

建立家校合作共同体为学校提供更多办学智慧。通过家长参与学校决策和管理,增强了学校的透明度和开放度,减少了家校之间相互推诿、抱怨和指责,搭建了相互信任的桥梁,优化了教育环境;通过家长参与和督导教学教研的活动,提升了学校教育教学水平,也使家长对学校工作多了一份理解和支持。

“育人”是家校合作共同体的最终目标。在家校协同育人工程中,学生丰富了知识,增长了见识,综合素养得以提升;家长能够参与教育教学,学习教育常识,展示自己,形成和谐的亲子关系,养成良好家风;教师获得专业成长,能够更好地投身教学。家长和教师育人能力与水平的提升,最终还是指向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责任编辑/周小益

猜你喜欢
共育家校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家校社共育,推动“双减”有效落地
Home-school Cooperation Makes Our Party Branch Activity Colorful 家校共建为党庆生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珠”育人
他们用“五招”育人
家访是家校联系的"润滑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