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知识图谱分析

2021-07-01 07:04郭砚博叶恒语
科学决策 2021年6期
关键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共同体中华民族

郭砚博 郭 昭 蒲 瑶 周 凯 叶恒语

1 引 言

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而言,有效调适民族间关系,防止民族间客观存在的张力因素演变为剧烈的民族冲突,增强族际间的深度融合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内容。在多民族国家中,民族关系问题更具复杂性。对由多民族组成的统一国家而言,民族团结就是生命线,直接影响着国家的稳定与发展。面对国际局势发生的深刻变化、信息的全球化流动、多民族国家民族问题的复杂性、敏感性进一步凸显,失衡的民族关系极有可能成为撕裂国家安全,干扰政治稳定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破坏性因素。立足于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和中华民族繁荣昌盛的战略高度,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民族工作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使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团结和睦、共同发展。提出了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做好新时代民族事业的新战略、新思想、新理念、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新境界。

自“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语汇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话语体系之后,理论界便对其进行剖析和研究。目前学者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是否形成较为清晰的理论分析框架、是否形成了成熟的研究范式?现有的研究的总体特征如何?现有的研究存在哪些不足?未来如何持续深化?本文将尝试对上述问题进行回应。

2 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

2.1 数据来源

目前,学术界在对中文文献进行知识计量分析时,较多以经过“提纯”的CSSCI数据作为分析样本,但是鉴于CSSCI检索平台不能检索当年发表文献(如2020年检索时,文献年份范围最晚只能选择到2019年),在文献的查新查全方面具有局限性,因而,为保障文献获取的全面性,研究选择文献更新速度更快的、检索范围更全的CNKI作为样本数据的获取来源。

基于文献计量分析对数据“净度”有所要求,因而本文仅选择CNKI数据库中的CSSCI期刊文献作为分析单元。选择文献来源类型为CSSCI,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主题词进行搜索,未对文献的发表年份进行限定,得到239条检索结果,剔除了会议公告、征稿启事等非学术文献后,提取有效样本217条并将其以Referworks形式导出,以此作为文献计量分析的数据源。

2.2 研究方法

采用对中文数据源支持程度更高的文献计量软件Citespace V进行分析研究。首先对从CNKI数据库中导出的Referworks数据进行格式转换,使其适合软件对分析数据的要求。其次对软件的相关参数进行设置,因提取到的有效样本年份跨度较小(2015-2020)故将时间切片Timeslicing设定为1,TopN设定为50,Threshold设为20,导入转化后的数据,建立相应的分析项目,利用该软件的相应功能,从文献年度分布及发文趋势、期刊分布、机构合作网络、作者合作网络把握有关“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的文献特征。在此基础上绘制高频关键词共现聚类图谱,并对其进行聚类分析,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的核心主题。绘制关键词共现时区图,揭示“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意识”研究的主题演进路径。利用软件的突现词功能发现“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意识”研究的前沿热点。

3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的文献特征

3.1 文献年度分布及发文趋势

2014-2020年,有关“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的发文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首现的2014年当年,并没有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直接相关的CSSCI论文产出,随后的2015、2016年,文献的产出也均为个位数,分别为2篇、1篇。说明这一时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处于起步和积累阶段。2017年后,有关“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献快速增长,由10篇迅速增至103篇,增长近10倍(图1)。之所以2017年后,有关“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迅速增加,与相应的社会背景紧密相关(表1)。

图1 年度发文量

表1 重要时间节点

3.2 期刊分布

将提取的数据样本从期刊种类、载文量排行方面进行分析,以此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的期刊分布状。发现2014-2020年,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的217篇论文发表在72种学术刊物上,基于此,绘制出重要期刊统计表,结果显示,在72种期刊中,载文量>10的有6种,载文量5的为12种,已发表的文献中,这12种期刊共载文112篇,超过7年内发文总量的50%。

表2 重要期刊统计

3.3 机构分布及合作网络

对所提取的数据样本的机构信进行计量统计,发现2014-2020年间,高校仍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的骨干力量,尤要指出的是,民族类大学在“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学术研究方面优势突出。其中中央民族大学、中南民族大学、西北民族大学三所民族类大学对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贡献度较高,三家单位产出的论文总数达51篇,占据了所搜集的数据总样本的近四分之一。综合类高校南开大学、中山大学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的造诣也较为深厚,见表3。

表3 研究重要机构

就机构的合作网络而言,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方面,已经形成了以中央民族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内蒙古师范大学为中心的跨地域合作网络。若干机构如百色学院和广西师范大学、四川旅游学院和西南交通大学、云南大学和楚雄师范学院,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和中共拉萨市委党校形成了较为紧密的学术合作关系。

图2 机构合作网络

3.4 作者及其合作网络

对搜集到的217篇论文的作者信息进行统计(同一作者发表多篇论文,作者数依然计为1),发现共有278名学者参与到了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学术研究,通过绘制作者间的合作网络图谱(图中的连线越粗,则作者之间的合作次数越多),发现对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的研究,已经形成了以纳日碧力戈为中心的学术合作网络,学者间小范围合作的趋势比较明显,两人合作完成研究成果的现象最为普遍,若干作者形成了较为稳定的学术合作关系,如延庆和平维彬、陈瑛和郎维伟、青觉和符欣顺、龙金菊和高鹏怀。

图3 作者合作网络

4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的知识基础

4.1 关键词共现网络分析

对论文关键词进行词频分析是挖掘某一研究领域研究热点的常用方法,2014-2020年的217篇有关“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的文献中共有出现456个不同的关键词,出现的累计频次为871,其中,出现频次大于等于2的关键词有78个,约占所有关键词的17.4%,除检索主题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外,位列前5位的是“中华民族”(35次)“中华民族共同体”(33次)“民族团结”(16次)、“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16次)、“共同体意识”(16次),如表4所示。

表4 高频关键词列表(词频≥2)

由于关键词的词频只能反映按个关键词的受到的关注程度,而无法反映关键词之间的关系,仅通过关键词的出现频次揭示某一研究领域的热点主题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相对于单纯的词频统计,共词分析所反映则是趋势形成后的焦点,基于此,为了更加直观地分析有关“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意识”研究的主题分布,利用citespace的共现网络分析功能绘制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的关键词共现网络图谱。(图4),由共现网络图谱可知,关键词中华民族、中华民族共同体、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国家认同、民族地区、爱国主义几个节点周围形成了较为紧密的连结网络,说明其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中占据重要地位。

图4 关键词共现图谱

4.2 关键词聚类分析

聚类分析可以根据数据的特点、规律等对人、物及多种影响因素进行多元统计,把联系密切的关键词聚集在一起形成类团。研究在绘制 “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的关键词共现图谱的基础上运用LLR算法对其进行聚类分析,生成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关键词聚类图谱(图5),参考聚类的相应结果,其中Modylarity Q=0.6026,Weighted mean silhouette S=0.9051。说明聚类有效。在关键词聚类图谱中,聚类编号越小越说明该聚类所包含的文献数量越多,在某一研究领域中的重要性越高,从关键词聚类图谱中可以看到,目前中华民族、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制度优势、爱国主义等7个方面已经成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的显性主题。

图5 关键词聚类图谱

表5 聚类关键词表

4.3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的核心主题

基于关键词共现网络分析和聚类结果的进一步分析,结合对相应文献的阅读,可以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关研究成果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承载实体研究

任何意识,背后必然存在着实体的支撑,同样地,中华民族、中华民族共同体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体识互构,因而,对中华民族和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研究就成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关涉的重要逻辑起点。其一,关于中华民族的研究,学界普遍认为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自在实体有着悠久的历史、但作为一个自觉的实体存在的历史相对短暂。因而形成了两条分析进路:一是生成论的视角,通过深入考察生活于中华大地各民族融合交往的历史事实,将中华民族视为各民族在长期渊源共生的历史进程中所形成的具有紧密联结结构的人群共同体,突出中华民族的结构有机性和生成累积性。二是建构论的视角,强调民族本身的政治性意涵。朱碧波(2020)[1]指出仅将中华民族视作多民族的聚合体无疑在对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性有重要的意义,但在回应现实问题时存在诸多的不足,如无法解释说明“中华民族”这一概念缘何由精英创制作成为大众共识,因而主张将中华民族置于世界近代以来民族国家兴起的宏大视野中去审视,认为中华民族概念创制时便内嵌有建构国家的价值导向,中华民族本质上是一个建构的国家民族共同体。其二,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研究。研究者们一致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不同于由单一族类组成的民族共同体。孔亭和毛龙(2019)[2]对中华民族共同体下了明确的学术定义,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就是中华各民族在演进中结成的相互依存、共担共享的有机统一体和亲缘体”。郭小靓和陶磊(2016)[3]分析了三种共识在建构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巨大作用,指出“政治共识启动了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任务,情感共识作量为纽带不断传递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声音,价值共识始终凝聚着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力量。其三,中华民族到中华民族共同体演化的内在逻辑。从“中华民族”到“中华民族共同体”绝不是语汇上的简单变化,更标志着我国新时代民族工作理念的重大创新,内蕴着深厚的价值意蕴。冯育林(2020)[4]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进一步丰富了“中华民族”内容和实质,有益于消弭中华民族研究中的理论分歧,有利于更好在世界范围内树立我国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良好形象。郝亚明和赵俊琪(2018)[5]指出中华民族共同体实则是对中华民族的一种隐喻,认为把“共同体”作为“中华民族”的隐喻,能为理解中华民族提供生动可感的具象,进一步丰富充实对“中华民族”的认知,是对西方“民族国家”理论的超越,并将这一话语的转化看作我们党创新民族领域话语体系的一次尝试。

(2)“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意识”的本质意涵及结构要素

其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内涵。学界普遍认识到,深化中华民族和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深化研究虽然对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历史渊源、内生基础大有裨益,但不能将中华民族或中华民族共同体等同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目前学界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解读大致有三种代表性的视角:一是观念形态视角,从意识和存在的辩证关系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看作人们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实体性存在的认知和反映,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反映中华民族共同体存在的观念形(严庆,2017[6])。二是立足于意识的主体性特征,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看作为心理活动或心理过程。青觉和赵超(2018)[7]认为其是人们在其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知、情感、态度、等一系列心理活动的总和。三是立足于意识的功能性,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看作是国家(集体)认同(赵刚和王丽丽,2017[8])。其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要素分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概念本身的横断性决定了其内在要素的丰富性。但遗憾的是仅有少数学者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结构性特征进行了把握。青觉和徐欣顺(2018)[9]从借助于分析共同体一般要素的思路,阐释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要素内容。认为其包含中国认知体验、中国价值信念和中国行为意。程东亚和杨金香(2020)[10]从意识形态和认同双重视角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在要素,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既是国家层面的意识形态、地方各民族的意识生态、个人层面的意识心态的统一,也是民族认同、国家认同、中华文化认同的统一。詹小美和李征(2019)[11]提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层次结构,认为其包含了命运与共意识、共有精神家园意识、心理认同意识和团结互助意识。李少霞和魏莉(2020)[12]则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应包括知晓国情意识、维护统一意识、政治法治意识、团结奋斗意识、携手发展意识、共建共享意识六个方面的内容。

(3)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构析

一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战略意义。郝子涵和张宝成(2018)[13]主要从国家主权、民族团结角度进行分析,认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能夯实我国各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的思想文化基础、精神共鸣基础,从而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保障国家主权完整统一。平维彬(2019)[14]从民族、国家、国际关系三个层面分析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三重建设性意义,认为铸牢中华民族团结既能够有效抑制“大汉族主义”“极端民族主义”两种民族主义的消极影响,从而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发展,又能够在更深次上凝聚全国各族群众智慧和力量,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还能增强中华民族应对波谲云诡的复杂国际局势的底气。邹丽娟和赵玲(2020)[15]探讨了铸牢民族共同体对边疆民族地区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实现的助推作用,认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能够提升边疆地区政治发展的稳定性、经济发展的协同性、文化建设的凝聚力、社会建设的有效性、生态建设的整体性。二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目标导向。沈桂萍(2015)[16]认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各个民族共建中华文化意识,从而使得不同民族的社会成员之间形成共有的文化认同底蕴。李尚旗和郭文亮(2019)[17]认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最重要前提就是要强化各族人民对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认同。刘荣等(2020)[18]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树立并强化‘一家人’的理念、‘一家亲’的意识。三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取向,研究者们多是从经济、政治、文化、心理等角度展开分析。高承海(2019)[19]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从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建立共享繁荣发展的经济体、增强文化认同、加强民族交流交融。李秀敏和刘春延(2018)[20]指出培养民族认同、加强民族团结、完善民族政策、增强文化认同有助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宫丽(2019)[21]关注到相对于宏观的政治建构,文化认同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更为深远和根本的意义。龙金菊和高鹏怀(2019)[22]从社会心理学的学科视角探讨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路径,提出民族心态秩序构建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社会心理学路径。

(4)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体实践

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体实践方面,研究者们大多按照意义阐析/功能定位-问题关照-实现路径的思路进行研究,涉及的主要论题主要有几个方面:一是民族地区铸牢中华共同体意识研究。王易和陈玲(2019)[23]着重对民族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意蕴、现实问题、路径选择进行了分析,强调民族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价值意蕴在于筑牢国家统一与社会稳定的思想根基、实现各民族利益与国家利益的有机统一、满足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精神追求。左岫仙等(2017)[24]对边疆民族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阻滞因素和对策进行了分析,认为民族地区的特性、敌对势力渗透、经济民生发展失衡、公共安全事件频都为边疆民族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带来挑战,主张以祖国统一大局、民族团结、均衡发展促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边疆民族地区落地生根。二是民族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研究。陈锦均(2019)[25]指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是民族高等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任务,有助于巩固学生的国家统一意识、增强学生民族团结意识、增强学生的文化自豪感,强调立德树人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本任务,“五个认同”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内容。杨胜才(2020)[26]认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于民族院校坚守办学初心、践行特殊使命、坚守意识形态阵地都具有重要意义,提出民族院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以有力有效的组织协调体系、协同育人的教育教学体系、考责问的督导评估体系、整合优化的资源投入体系、常态长效的规范制度体系为保障。吴月刚和张红(2020)[27]指出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民族院校思政课存在着教学目标聚焦不足、教学内容未成体系、授课对象特征把握不准等问题。李卫英(2020)[28]分析了民族高校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重要地位,现实难题和实现路径,认为其是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要政治高地、重要文化基地和重要心理场域,指出培育机制不健全、文化建设滞后、缺乏有效载体是民族高校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面临的现实困难。三是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研究。孟瑜(2018)[29]指出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于增强大学生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的意识,引导大学生同心共筑中国梦,培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意义深远,强调大学生的身心特点、社会转型期的价值多元化、西方势力渗透和原有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弊端都是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面临和克服的难点。王新刚(2019)[30]认为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需要需要以思政课和各学科共同培育的协同效应、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和中华民族的自觉认同为支撑。李海凤和卢林保(2020)[31]认为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代价值在于助推大学生捍卫祖国统一、增强大学生维护民族团结、激励大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努力奋斗,提出了构建交流平台、优化培育机制、开展特色社会实践活动、完善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搭建网络平台的实践主张。

5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主题演化及前沿热点

5.1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的主题演化路径

为更为清晰反映反映“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主题的演进路径,利用citespace绘制“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的关键词时区图谱(图6),可以看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呈现出较为鲜明的阶段性特征。2014-2017年为初步发展阶段,这一时期,学者们在探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时多是以“认同”作为切入视角,研究的主题聚焦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国家认同、文化认同、民族认同,注重“多元一体”格局和各民族间的交流交融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的推动作用。2017-2018年为快速增长期,这一阶段,研究者普遍关注到了民族主义因素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互动关系,指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近代中国民族主义的延续,是中国现代性的应有之义。张淑娟(2018)[32]还关注到了中国共产党在塑造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独特历史功勋。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成为这一期间研究者最为青睐的研究主题,其中(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民族观教育、民族团结教育的研究成果最为丰富。2018年后为创新繁荣阶段,这一时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的理论视角进一步开阔,研究的具象化水平大大加强、全球化、人类命运共同体、内嵌式社区、少数民族的体育项目、红色文化记忆、国家能力、意识形态安全、话语创新、共享发展理念、心理距离理论、文化自信、双语教育、少数民族流动人口都被纳入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者们的视野之中。

图6 关键词时区图谱

5.2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的前沿热点

突现词是指特定时段内出现频率迅速增加的语词,可以根据其判断某一研究领域的前沿,利用Citespace V的突变检测功能,绘制关键词的突现图谱(图7)。从突现强度来看2014-2020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国家认同、现实、自为突现强度较大,均大于2,说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政治功能属性(增强国家认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演进逻辑(从自在到自为)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中的重要性突出。然而,从突现词的持续性看,目前突现强度较大的关键词的持续性在近期均有所衰减,说明关于这些方面的研究成果趋近饱和,相反,一些突现强度较低的词如民族教育、铸牢、文化路径、政治认同目前的持续性较强,且呈现出突现时间较晚的特征,可以预示,未来一段时间内,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民族团结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强化政治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路径将成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的前沿热点。

图7 关键词突现图谱(TOP25)

6 基本结论与未来研究展望

6.1 基本结论

通过对已有研究成果的系统梳理,可以看出学界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呈现出以下几个显著的特点:第一,从研究的缘起而言,通过对2014-2020年间中国知网中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研究主题的CSSCI期刊文献的系统梳理,发现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依然多是以新时代党对民族工作的重大部署为背景,呈现出较强的政策导向性;第二,就研究的主体而言,民族类大学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方面优势突出,且作者间的小范围合作的倾向明显;第三,就研究的问题域而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重点内容可以归纳为承载实体、本质意涵与结构要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构析、实践进路四个方面;第四,就研究主题演化趋势而言,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民族团结教育是贯穿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的学术主轴。

6.2 未来研究展望

未来深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需要从视角切入、内容建构、学科视野、方法体系上进一步拓展:一是突破单一的功能性视角,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与践行和强化国民“五个认同”、厚植人民深沉爱国情怀、激发全民奋斗激情、弘扬中国精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凸显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高超智慧、构建全方位的国家安全体系、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等宏大命题相链接,提升研究的时代性,进一步拓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学术研究格局。二是紧密结合现实实践,例如把“铸牢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国家“一带一路”战略规划有效对接,探讨落实“一带一路”战略规划对完善边疆治理体系,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共同体意识的作用机理。还如深入研究新时代党的治疆、治藏方略,探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多维路径。再如探究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与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间的关系,深入挖掘二者间的耦合机制。三是丰富学科视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不能仅仅局限于民族学这一学术领域,而要将其拓展至文化心理学、社会学、哲学等领域。例如可以运用群体心理学的相关理论阐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的社会心理学基础,实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的拓展与深化。四是完善研究范式。进一步克服现现有研究中以理论分析为主,极少涉及量化研究方法的局限。丰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证研究,尤其是开发出能够客观衡量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可测性指标,以其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象化研究的精确性,进而为分析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体实践环节的不足之处提供更为精细的参考。

猜你喜欢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共同体中华民族
《觉醒》与《大地》中的共同体观照
爱的共同体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论《飞越大西洋》中的共同体书写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努力树立中华民族的文化信仰
1912至1949年期间中国“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强化
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近代中国民族主义的形塑与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