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重预防机制”在基层单位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2021-07-01 01:41宋锋波
装备维修技术 2021年51期
关键词:应用

宋锋波

摘 要:关口前移,加强安全风险源头控制,把风险消灭在隐患形成之前,筑牢基层单位安全管理“第一道防线”;有针对的开展隐患排查治理,把隐患消灭在事故发生之前,筑牢基层单位安全管理“第二道防线”;完善科学应急管理体系,强化以应急预案为主导的应急演练,提升应急处置能力,筑牢基层单位安全管理的“最后一道防线”。

关键词:双重预防机制;基层单位安全管理;应用

引言

近年来,国内各行业生产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危害到了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对社会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由于部分生产经营单位太过重视经济效益,忽视了生产安全的重要性,安全管理出现严重漏洞,生产安全隐患长期存在,严重威胁到企业生产和职工的生命财产安全。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管理的新理念和新《安全生产法》,在安全生产管理实践经验基础上,深入开展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的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建立安全风险基础数据库,应用智能化信息化技术,解决以往基层单位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粗放化、形式化、格式化和静态化“短板”问题,构建起基层单位安全管理“三道防线”,为实现基层单位安全管理长治久安发挥重要保障作用。

1.基层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监管的现状

2021年新《安全生产法》第九条明确了基层生产单位应当明确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有关工作机构及其职责,加强安全生产监管力量建设,按照职责对加强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各基层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及相关纲领文件,成立了安全生产监管机构,其工作内容主要是对辖区内各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状况开展监督检查工作,并履行属地管理的职责。一般情况下,基层生产单位环境相对复杂,生产组织相对零散,安全管理难度较大,现场安全管理混乱,在此背景下,加强基层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监管是当前一项重要的任务。

2.安全管理难点分析

一是基层单位安全管理责任落实难。首先,缺乏清晰的责任标准,没有建立完善的安全生产责任制,难以落实安全主体责任。其次,责任监督的方式相对落后,缺乏先进的技术手段保障责任的落实。第三,缺乏考核评价机制,虽然有考核制度,但由于缺乏精准的考核评价数据,工作过程追溯性差,安全监督考核力量严重不足。

二是安全技术措施落实难。首先作业现场环境复杂。在铁路大中修施工,可能存在作业面狭窄、夜间V型天窗等不利因素叠加,多工种、多专业的立体交叉作业,作业车间多、人数多,重点机具、大型机械比较多,时间紧任务重,行车条件变化大,过度方案临时设备,工序流程繁琐,高风险作业多,增加了安全技术措施落实的难度。其次,外委队伍缺乏监管。外委队伍涉及作业范围大、人员多、人员水平参差不齐,且大多安全责任意识薄弱,外委队伍作业涉及多层管理,管理职责、安全责任不易划分,监督管理难度大。第三,缺少及时有效的管控与预警手段,技防、物防方面投入不充足,安全管理现场视频监控系统、人员区域定位系统还未得到广泛应用,安全措施难以得到有效落实。

三是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有效运用难。双重预防机制培训不到位,基层干部未掌握科学的安全风险辨识程序和方法,辨识方法简单、粗糙、凭经验。由于安全风险未精准分级管控,在风险辨识分析中未能对风险进行科学分级,存在高风险低对策、高风险低管控岗位的现象,不能做到精准施策,有的放矢。风险管控、隐患排查、责任制落实三者未能有效联系在一起。缺乏完善的信息反馈机制。管理层不能实时了解基层车间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治理工作效果,信息不对称。

3.构建基层安全管理双重预防机制

第一步,危险源辨识。辨识范围涵盖管理制度、技术标准、生产组织、作业行为、设备设施、生产环境、季节性特点、天气情况、应急处置等方方面面,贯穿基层安全生产的全过程,避免和消除风险“盲点”。

第二步,风险分级。通过风险评估划分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四个等级,按照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分级管控原则,由主要领导、主管领导、部门负责人、主管人员进行管控,明确预控重点和落实责任,形成严密的管控层次,精准施策。

第三步,预控措施。针对辨识出的风险类别和风险等级,从技术管理、安全管理、培训教育、干部履职、应急处置、综合保障等方面,按照“一险多措”原则,制定防止事故发生的预防措施,建立安全风险风险控制表。以上三步属于风险管控范畴,是筑牢基层安全管理“第一道防线”。

第四步,隐患排查。把隐患消灭在事故前面,这是筑牢基层安全管理“第二道防线”。一是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制定《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管理办法》,遵循“谁主管谁负责”和“管生产必须管安全”原则,明确隐患排查管理流程,明确各部门和各级人员责任。依据安全风险风险控制表和现实安全情况,确定安全隐患排查整治项目,通过了解情况、沟通、查阅、检查、验证等多种手段挖掘隐患形成的原因和影响趋势,建立隐患排查治理台账,实行信息化管理。

二是隐患分级管理。根据隐患的严重程度以及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失制定分级管理措施。三是隐患防范。针对工作过程中存在的较大及以上的风险作业,制定脚手架、起重工具设备、电动工器具、动火作业、高空作业、有限空间、防腐等七类作业安全检查表,采用清单化检查格式,实现风险自辨自控、隐患自查自治。

四是隐患治理。按照行业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对发现的事故隐患要立即进行整改,消除隐患。同时,制定动态的隐患治理信息台账,内容应当包括隐患名称、隐患等级、治理措施、完成时限、复查结果、责任部门和责任人等内容。

第五步,应急管理。针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组织专业管理人员编制各种应急预案并定期修订完善,建立应急队伍和物资储备库,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检验各级应急处置能力。遇突发事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应急处置措施,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筑牢基层安全管理的“最后一道防线”。

4.智能化信息化助力双重预防

建设安全风险智能管控平台,运用“1+N”技术对基层安全风险进行预控管理。以安全管理体系规范为基础,以风险管控为主线,以现场作业为重点,对基层各类风险实现全面闭环、流程化管理,并引入最新的智能安全管控技术,应用于现场作业现场和区域,对风险管控的各个环节,实现智能管控和自动预警。安全风险智能管控平台的作用。首先,系统实现基层各层级干部明确目标责任,量化每一层级的安全工作任务,选用与工作任务对应的危险源和控制措施、管控层级(含安全见证点),生成工作票和作业危险点(源)辨识预控措施卡。其次,高效智能化管控生产安全,实现了全天候、全过程、全方位的管控,大大提升了基层安全管理水平。其三,管控台解决了基层安全管理手段过时、安全信息不对称、监督不到位问题和隐患排查不到位、处置不及时、不闭环、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结语

总之,在安全生产工作中,基层安全管理队伍是实现安全发展的重要基础与保障。要想充分发挥安全管理队伍的作用,就需要建立双重预防机制,提高安全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改善安全管理人员待遇,完善责任体系,加大安全生产的投入,从而进一步提高基层安全管理工作的整体水平,充分发挥出基层安全管理队伍的重要作用,打造出和谐发展的安全环境。

参考文献

[1]《北京局集团公司构建安全风险管控和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实施办法》刘雪荣 , 李正善 . 乡镇安监所是如何开展基层安全监管工作的 [J]. 江苏安全生产 , 2010, (012):16-17.

[2]朱云海 . 发挥乡镇基层安全生产监管队伍作用的关键点思考 [J]. 社会科学 ( 文摘版 ):369-369.

[3]李秀琪 . 浙江省乡镇安全监管体系与队伍能力建设的现状与对策 [J]. 广东化工 , 2012, 39(8):173-174.

[4]张爱玲 , 杨志刚 , 陈嗣奋 , 等 . 发挥街镇安全生产监管示范作用 [J]. 中国安全生产 , 2017(10):28-29.

[5]袁洪玉 . 基層安全生产监管队伍建设的思考 [J]. 中国科技纵横 , 2017(14):229.

猜你喜欢
应用
配网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探讨
带压堵漏技术在检修中的应用
行列式的性质及若干应用
癌症扩散和治疗研究中的微分方程模型
红外线测温仪在汽车诊断中的应用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微课的翻转课堂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分析膜技术及其在电厂水处理中的应用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