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智趣教学法,指的是教师在教学中要将“智”与 “趣”结合起来,在教学过程中用一切能用到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近年来我国不断深化素质教育改革,对小学数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学数学教学教师在课堂中采用智趣教学法,可以做到寓教于乐,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挖掘学生潜能,拓展其思维能力。
一、目前小学数学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社会的高速发展,教育领域迎来了巨大的机遇。由于我国国土面积较大,各地区的教育水平发展不均衡,部分地区的小学数学教育改革虽然已经推进了一段时间,但所取得的成果差强人意。尤其在教育水平落后的农村,应试教育依然根深蒂固,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亟待革新。
面临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教师肩上承担着更重的教学责任,在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同时,更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素质教育背景下,转变小学课堂以往的教学模式已经成为大势所趋,而如何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拓展其思维,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已成为小学教师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在这一过程中智趣教学应运而生,并得到了许多学校和教师的关注与认可。由于数学学科理论性知识较多且相对抽象,运用传统教学手段难以激发学生积极性,因此小学教师更需要做到寓教于乐,通过情景性教学,以快乐教学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为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打好基础。
二、小学数学课堂应用智趣教学法的必要准备
智趣教学法作为一种先进教学手段,是与趣味教学法相结合的新颖教学模式,对于小学教育有着巨大的促时作用。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智趣教学法所主张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方式符合素质教育对小学数学教学提出的要求,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我国培养出高素质全能型的人才。但同时,智趣教学法也要求小学数学教师具备更高的教学能力,无论是数学知识储备量、授课能力或是逻辑思维能力都要进一步提高。这样教师才能在开展智趣教学法时为学生呈现出高质量的课堂内容,培养学生的思维,以更加灵活的思维来处理学生所提出的问题。
三、小學数学智趣教学法的实际应用
小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易分散,所以教师应结合数学知识特点,通过趣味化、生活化的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例如,运算教学时教师可以设置题目:“《格林童话》一共有234页,小明昨天看了66页,今天又继续看了34页,那么还剩多少页没看完?”学生则根据题意列出式子“234-66-34”或者“234-(66+34)”。在尝试这两种算法后,学生会发现第二个式子中“66+34=100”,这比前面按照顺序相减的运算速度更快,方法更简单。另外,数学教材作为小学数学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学内容的主要依据。因此,教师采用智趣教学法时务必要与课本相连接。但目前来讲,许多小学数学课本虽然经过改革,但是内部的数学知识仍然相对单调。针对这些问题,教师应从小学数学教材出发,对教材内容加以改革与创新,将课堂教学内容与新时期小学生的性格特点和社会实事紧密联系起来。
(黄芳,安阳市中华园小学,河南 安阳 455000)
实习编辑:刘 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