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保险企业新型收费模式的风险及防范

2021-06-30 07:40赵辉
今日财富 2021年13期
关键词:个人信息收费客户

赵辉

我国保险业与新中国一起诞生,经历了从无到有,从起步到快速发展的阶段,保险行业在金融市场中的地位也日益提升。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保险企业的收费模式由传统的收费模式向互联网支付转变。新型收费模式在带给企业便利和提高客户体验度的同时,也存着一系列的风险。本文阐述了保险企业收费模式的变革,分析了新型收费模式可能带来的风险,提出了风险防范的对策。

一、引言

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增加了保险业的发展活力。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的应用,成为保险业创新服务模式、开拓销售渠道的一把利器。新型收费模式是互联网技术的产物,不但给保险企业和客户提供了方便,也给保险企业在提高资金归集的时效性和准确性方面提供了便利,但新技术、新渠道的使用,也会带来诸多新风险。

二、保险企业收费模式的变革

保险业初期使用的现金结算,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直观、便利,广大消费者很容易接受。但现金交易结算存在很大的风险,比如,现金容易被盗丢失、人为挪用、使用假币等,在清点、保管、辨别真伪方面均需投入一定的人力和物力,出纳人员工作技术含量低,道德风险高。

随着POS机的推出,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个人客户非现金缴费需求。特别是2008年保险行业车险实行见费出单以来,POS刷卡设备的使用普及并广泛应用。早期的POS刷卡设备类似于固定电话,需要在企业办公地点安装固定的设备,接入专门的通讯线路,不能随身携带。随着技术的不断提升,保险企业逐渐开始引入移动POS设备,展业人员可携带设备上门结算,保险业务人员展业和客户结算提供了便利。保险收费端操作逐渐与出单业务合并,形成了综合柜员模式,可实现保险出单缴费一站式服务。

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兴起,中国保险业电子商务高速发展,第三方支付平台强大的支付结算功能,保险企业原有线下现金、转账结算模式逐渐被第三方平台线上结算所替代。根据央行和银保监发布的《2019年中国普惠金融发展报告》显示,全国使用电子支付的成年人比例超过80%。像支付宝、微信等电子支付工具也开始逐渐被保险企业在收费环节广泛使用。电子支付工具,不需要像POS机那样安装指定的设备,只需要凭借二维码就可以收款,客户也无需携带银行卡,只需要使用一部智能手机即可完成支付,与以往相比,更加的便捷、智能。部分保险企业还建立了自己的电子支付平台,全面支持互联网支付、移动支付等多种支付能力,并提供商户银行卡收单和个人虚拟账户支付产品,为本企业、外部企业用户和个人用户提供各类电子支付和相关增值服务,增加客户粘性,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在智能手机普及的今天,新型收费模式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大家可以足不出户就完成保险费的缴付。2020年,突发性卫生公共事件对保险业带来不小的冲击,但与此同时,电商平台的便捷给不方便外出的人们提供了方便,从保险产品的选择到保费试算再到缴费最后生成电子保单,一部手机就可以搞定,吸引了线下客户到线上,大大激发了人们对线上购买保险的热情。

三、保险企业新型收费模式存在的风险

新型收费模式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消费习惯,为保险行业带来了新的增长活力,给保险企业和客户提供了方便,为保险企业提高了资金归集、管理的效率,降低了财务管理人力物力成本,为企业带来了经济效益。与此同时,新技术、新渠道的引入,也会带来诸多新风险。

(一) 个人信息和隐私的泄露风险

互联网保险在我国的发展仅十几年的时间,属于新兴事物。在互联网保险迅速发展的背后,也隐藏着诸多的风险和漏洞。传统保险业务本身固有的风险加上由于互联网虚拟不确定的特性、技术安全性等引起的风险,主要体现在:一方面,保险产品与普通商品相比,有其特殊性。保险公司在客户投保环节,会收集大量的客户基础信息,包括个人身份信息、家庭状况、身体健康状况、工作及收入情况、个人财产情况等等,保险公司非专业从事网络技术的公司,对数据的存储和管理没有强大的技术支撑,在信息管理安全方面相对比较薄弱;另一方面,互联网平台相对开放,很容易成为网络病毒攻击的对象。在现如今大数据时代环境下,个人信息的获取成为企业参与竞争的利器,获客成本的逐渐提高,滋生了许多通过非法途径获取个人信息获利的行径。保险公司掌握大量客户资源,很容易成为网络黑客盗取信息资料的目标。互联网平台技术含量高,用户在使用上容易产生依赖,操作环节自主性差,无法应对不断变化和加强的网络攻击和病毒传播,这就给互联网保险企业带来了各种挑战。保险公司需要在技术安全方面加强投入,同时行业内有关法律法规也需要进一步完善。

(二) 企业信息安全风险

保险企业使用互联网平台对接和汇集各方数据,为企业积累了宝贵的资源,为经营发展提供了较大的便利,但其依赖于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企业在享受网络自由、开放的同时,也存在着运行、操作等信息安全风险。

1.网络平台的运行风险

目前,大数据、云计算等移动互联技术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有些技术尚未成熟,网络平台在自身建设方面,会存在如设计缺陷、技术漏洞等方面的问题,这在一定响度上增加了信息安全风险。

2.病毒传播风险

互联网病毒具有极强的传染性,其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随时发起恶意攻击,企业安全保障机制不完善、风险监测体系不健全或者工作人员误操作等情况,都有可能为病毒的侵害和传播提供机会,造成网络平台系统的瘫痪,给投保人和被保险人带来巨大损失,影响保险行业的正常经营秩序。

3.声誉受损风险

长期以来,保险企业特别是寿险代理人因其门槛低、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在保险展业过程中欺詐误导消费者的情况屡见不鲜,使保险业的口碑一直饱受病垢。随着互联网在保险业的应用,很容易被不法分子所利用,因互联网的传播速度快,隐蔽性强,消费者不易识别,稍有不慎,就会使保险企业的声誉造受严重的损失。

(三)企业反洗钱风险或欺诈风险

保险企业作为金融机构,涉及大量的现金流,极易成为洗钱犯罪的抓手。传统的收费方式,像现金、银行转账收款,可以通过缴款人身份识别进行客户交易真实性的确认,而新型支付业务,是金融服务的创新产品,结算业务不用面对面即可完成,前端操作的便捷必须由后台复杂的技术运用、系统对接、资金清算模式设置做为支撑,对客户身份识别和资金来源的确认带来了新的挑战。

四、保险企业新型收费模式风险的防范对策

(一)完善个人信息保护机制

1.法律保护

2021年1月1日实施的《民法典》,对个人信息法律属性及保护原则有了明晰的规定,有效的弥补先前法律规定的保密义务仅限于财产保险的缺陷。在此情形下,保险行业如何对客户信息进行保护,合理合法的经营并使用信息数据已成为行业进步的关键,也是民法典对保险发展提出的更高要求。民法典强调了未经个人明确同意,任何人不得随意收集和处理个人信息。

2.行业规范自律

通过专门立法对个人信息实施保护,为客户信息保护设置了规范性的框架体系,但要进一步防止客户的个人信息被流通到市场中,还需要保险企业自身的规范运行,保险行业应在行业内部建立完善的客户信息管控机制。内部,各保险公司应强化员工的职业操守,对负责管理客户信息的员工进行行业约束,确保企业掌握的客户信息资料的安全性;外部,保险行业应出台一系列违规处罚办法,对违规从业人员进行约束。

(二)健全信息系统安全管理体系

1.网络平台访问控制安全规范

首先,访问用户分类分级管理,不同用户配置不同的角色和权限,明确各用户责任,按照规范要求完成合理有效的平台访问控制。其次,访问账号应进行身份认证,单人单账号,严禁共用账号。登录口令规范管理,对设置规则、重试次数、口令使用期限等进行限制。最后,对登录用户的IP地址进行管控。

2.恶意软件的防范

在保险企业对外互联的网络空间里,应在服务器端和用户端安装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使用加密程序和安装杀毒软件,且做到定期更新升级。对系统外的任何电子媒体在使用前均应进行病毒扫描。

(三)完善反洗钱风险管理

1.风险管理体系建设

保险企业新型收费模式的不断创新,在带给企业便利和客户体验度的同时,应做好反洗钱和恐怖融资方面的风险管理,充分认识到有效的洗钱风险管理是保险企业安全、稳健运行的基础。企业应建立健全涵盖风险管理架构、策略、政策和程序、信息系统和数据治理、内部审计检查绩效考核等方面的洗钱风险管理体系,合理配置资源,对企业洗钱风险进行持续识别,对因洗钱风险可能带来的企业声誉、持续经营和财务管理等方面的影响进行审慎评估,做好洗钱风险传播与扩散的防范工作。

2.落实实名制支付

从全球范围看,各国为了维护金融秩序安全,都在金融领域逐步推行实名制。欧美很多发达国家在上世纪便开始推行“金融实名制”,我国金融行业也陆续在本世纪初陆续推行实名制。实名制作为规范性要求,已被很多行业广泛应用。银保监会于2018年针对保险业专门发布了《保险实名登记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落实了一系列实名制管理措施。落实实名制缴费制度,保费资金流向更为清晰,有利于打击洗钱、商业贿赂等违法犯罪行为,有利于遏制通过保险输送不正当利益的行为。

五、结语

互联网技术使保险行业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保险企业也应该清醒的看到新技术带来的新问题、新风险。在新型收费模式下,保险企业应及时查找、发现问题,有针对性的制定、健全各类风险防范措施,风险防范技术要跟的上互联网技术的發展,顺应互联网技术发展的趋势,使保险企业能够健康发展。

(作者单位:太平洋保险在线服务科技有限公司山东分公司)

猜你喜欢
个人信息收费客户
保护死者个人信息 维权要不留死角
敏感个人信息保护:我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的重要内容
浅论非法使用个人信息的刑法规制
主题语境九:个人信息(1)
五招教会你做好客户转介绍
机会
发改委明确不动产登记收费标准
发改委明确不动产登记收费标准
请问您怎么称呼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