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课堂的样子

2021-06-30 07:40贲友林
关键词:样子祖国想象

贲友林

每次听评课时,我们都会想这节课实际怎样、可以怎样。细细寻思,这时,我们的头脑中都有对这节课的一种想象,并将所见到的课堂与想象中的课堂进行对照与比较。

想象课堂的样子,是对课堂的一种理想期望,也是对课堂的一种顶层设计;是确立课堂追寻的目标,也是选择课堂行进的方向。想象课堂的样子,不仅对听评课,而且对备课和上课,都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

史蒂芬·R.柯维在《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一书中指出:一开始就在头脑中想好了结果和目标,这意味着你对自己的目的地有清晰的了解,意味着你知道要去哪里,从而能够更好地知道你现在的位置,以及如何走才能保证你一直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这段话正表达了“想象课堂的样子”的价值与意义。

借用美国学者格兰特·威金斯和杰伊·麦克泰格在《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一书提出的概念,想象课堂的样子相当于对课堂进行“逆向设计”:教师在考虑如何开展教学活动之前,先要努力思考学习要达到的目的到底是什么,以及哪些证据表明学习达到了目的;必须首先关注学习期望,然后才可能产生适合的教学行为;最好的设计应该是“以终为始”,即从学习结果开始的逆向思考。

我们想象中的课堂是什么样子的呢?我们能说清楚吗?我们是否发现课堂的样子还处于混沌、缄默状态?我们是否发现自己“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未能”?

我对课堂样子的想象,要从十多年前说起。

2008年,我所工作的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启动了课堂教学方式的改革。2010年,学校把首轮实验班的数学教学工作交给了当时已经工作了20年的我。这个班的数学课怎么上?我知道,课堂中,教师不改变,学生难以改变。于是,我决定在课堂改革的起步阶段对自己“狠”一点:摒弃以往课堂中熟悉的、惯用的一些教学方法与套路,像一位新手教师一样面对课堂、面对学生,以期从教学的舒适区中走出来,迈开改课的步子。我知道,这是一场不寻常的探索之旅,一路上有太多的未知。课堂将发生怎样的变化?学生将发生怎样的变化?教师将发生怎样的变化?这些都没有现成的答案。不过,这阻挡不了我对课堂样子的想象。

我又一次回看斯霞老师在1979年拍摄的教学电影《我们爱老师》。其中有这样一个课堂教学片段——

师我们是祖国的花朵。(指黑板上的“zǔ”)把这个拼音读一下。

生zǔ、zǔ。

师注意,是平舌音,不是翘舌音。再读一遍。

生z——ǔ——zǔ。

师对。看“祖”字是怎么写的?(在黑板上写“祖”字,并将“礻”字旁的一点用红粉笔标出)说说“祖”字是什么结构?

生“祖”字是左右结构,左边是电视机的“视”字的半边,右边是而且的“且”字,合起来就是祖国的“祖”。

师讲得不错。“礻”字旁我们已经学过了,电视机的“视”就是“礻”字旁。但大家要注意,(指红粉笔标明的地方)“礻”字旁这儿是一点,大家不要写错了。哪个小朋友到黑板上来写个“祖”字?

(很多学生举手。)

师好,那么多小朋友要来写。现在请赵娟来写。写大一点,使大家看得清。其他人用心地看她写。

(赵娟写“祖”字,其他学生集中注意看赵娟写。)

生(赵娟,面向全班)请大家提意见。

(学生纷纷举手。)

友林观课生(赵娟)请王燕提。

生(王燕)赵娟的“祖”字写对了,可惜右边而且的“且”字写得有点儿歪。

生(赵娟,看了看自己写的“祖”字,发现右边的确有点儿歪,就天真地伸了伸舌头)还有哪个同学要提意见?

生你的“祖”字写对了,可是右边而且的“且”字底下一横写得太长了。

师小朋友的意见都提得很好。“祖”字写对了,可是写得还不够好。以后我们多练习练习,就会写得更好。你们可知道祖国是什么意思?什么叫祖国?

生祖国就是南京。

(很多学生笑了。)

师不要笑。祖国就是南京吗?不对!南京只是我们祖国的一个城市,像北京、上海一样。大家再想想:什么叫祖国?

生祖国就是一个国家的意思。

师噢!祖国就是一个国家的意思。对吗?

生不对!

生对。

师美国是一个国家,日本也是一个国家,我们能说美国、日本是我们的祖国吗?

生不能!

師那么什么叫祖国呢?谁能再说一说?

生祖国就是我们自己的国家。

师施伟民讲得对!祖国就是我们自己的国家,是我们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祖祖辈辈、世世代代生活的国家。那么,我们的祖国叫什么名称呢?

生我们的祖国叫中华人民共和国。

师对了,我们的祖国叫中华人民共和国。我们大家都热爱我们的——

生(齐)祖国。

看了课堂中教师和学生这样的表现,我惊呆了!三十多年过去了,我依然强烈感觉到这段课堂教学的震撼力。这不就是我想象中的课堂吗?

再看电影的结尾,有这样一段对斯霞老师课堂教学的评价:“始终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人,注意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去获得新的知识,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做到学生学得主动,教师教得生动。”

于是,我写下了这样一段描述课堂样子的文字:“课堂中,学生积极主动,善于倾听,勤于思考,争先恐后地举手,自信大方地表达,或补充,或修正,或肯定,或质疑,充满主见,又不失童趣与深刻性的争辩,一个个‘小精灵都是知识、思想、方法的生产者,都是学习的主人。课堂中,生机勃勃,兴味盎然,老师和学生都能感受到成长的气息。”

当想象转化成文字,我对课堂的样子有了更为清晰的认知。同时,我也意识到,课堂的样子不应是脑中空想,不应是纸上谈兵,仅有想象和描述是不够的,还需要转化成行动。接下来怎么做?把想象中课堂的样子与现实中课堂的样子进行对照与比较,我发现了差异所在。缩小这样的差异,就是我需要落实的行动。

可见,课堂的样子从哪儿来?不是凭空想象、胡思乱想。首先是对学生发展的期望与筹划。课堂是学生获得发展的主阵地与主渠道。从某种意义上说,学生学习的样子就是课堂的样子。学生要变成什么样子,是需要教师参与规划和设计的。其次是对已有“好课”的梳理、总结与提升。课堂的样子不是海市蜃楼,它源于现实课堂、高于现实课堂,是可以把握的。在观摩经典课例、优秀课例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好课的样子。观课议课时,我们希望别人的课堂变成什么样子,也是希望自己的课堂变成什么样子。

再思:课堂的样子应该具有怎样的特征?我以为,要体现在学科化、生长性、多样态三个方面。

学科化。之前,我所描述的都是泛学科课堂的样子,我们还需要具体到学科课堂的样子。数学课堂与语文课堂、英语课堂以及其他学科的课堂应该有不一样的地方,我们需要具体深入到学科特质中去思考。历经近10年,我在课堂中思考、实践着。2019年,我写下了如下一段描述数学课堂样子的文字:“面对数学问题与任务,学生独立思考,真实而坦诚地与他人交流,在不同想法对照、比较的关联过程中,‘看见自己的想法发生了改变。”

生长性。一是教师会在课堂中成长,对课堂的认识不断深入,于是对课堂样子的认识也不断丰富。我知道,上述我对数学课堂样子的想象依然有很多缺漏与不足,只是一个阶段性成果,会随着我的认识发展而不断刷新。二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对学生的发展也会不断有新的要求,所以,课堂的样子也会因时代的发展而变化。

多样态。课堂与生活、世界一样,是多样的。课堂的样子是一种未完成的状态,而未完成恰恰是因为其多样态的属性。萧伯纳曾说:“我不是你的教师,只是你的一个旅伴而已,你向我问路,我指向我们俩的前方。”课堂教与学的过程就是教师伴着学生一起前行的过程。有两种基本样态。一种,教师在前,学生跟在教师的后面,亦步亦趋。另一种,教师相信学生有前行的愿望与能力,放手让学生自主往前走;当学生前行的方向出现较大的偏差时,教师跑到学生的前面指一指、引一引、带一带,然后又退到學生的后面,甚至做在路边为学生鼓掌的人。课堂需要哪一种样子呢?课堂变成了什么样子,是由教师的思与行决定的;课堂变成了什么样子,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完成建设的。

课堂的样子既具有浪漫主义气质,也具有现实主义特征。通过对课堂样子的想象与落实,我们在教学的路上一定会经历“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样的三重境界。但是,我们始终要记住:教师是设计师,也是实践者。

参考文献:

[1] 格兰特·威金斯,杰伊·麦克泰格.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第二版)[M].闫寒冰,宋雪莲,赖平,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猜你喜欢
样子祖国想象
祖国祖国我爱您
快乐的想象
一生
意聊
对祖国唱出爱
那时我们如何想象未来
你们怎么可以这样子呢!
最想要的样子
就喜欢你看不惯我又干不掉我的样子
就喜欢你看不惯我又干不掉我的样子之《少年,来玩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