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素养来源于良好的学习习惯

2021-06-30 22:16张雪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1年3期
关键词:写字习惯语文

张雪

众所周知,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只有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才能使之内化为学生的语文素养。学生从小养成了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将来他就能非常自觉地饶有兴趣地去读书、去学习,从而服务于社会。由此看来,将“养成良好的学习语文习惯”作为语文学科重要的教学目的之一是有道理的。因此,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是摆在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面前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

一、养成“倾听”的习惯

(一)目的和要求

“倾听”是一种艺术。有的学生听教师讲课心不在焉,听了之后不知所云,这都是不好的习惯。我们无论在课堂中,还是在与学生的交谈中都要有意识地训练学生的听力,使他们会听。虽然“满堂灌”教学不可取,但培养学生们静静听讲的习惯却是必要的。学生们要想参与课堂讨论或交流,更得需要他们静心听取别人的发言,才可能达到充分理解,进而综合思维,流畅地表达自己的意见,最终达到互动协作、互相提高的目的。所以,我们在课堂上对学生的“听”提出了以下的要求:

1.端正坐姿。端正坐姿是学生在课堂上良好的状态的外在表现,相信一个坐没坐相的学生,我们当教师的都看不惯。

2.在不扰乱课堂秩序的情况下,视线尽量放在发言者身上。这里的发言者既指讲课的教师也包括发言的学生。

3.要听重点。教师讲、同学说的过程中,有一些内容是必须记录下来的,这些都是课堂上的重点。能不能抓住这些重点对学生来说至关重要。

4.听与想结合。要求学生不仅要听教师讲,还要关注同学的发言。最理想的状态是让他人的发言和自己的想法进行融合和碰撞。

(二)要求要具体

学生的差异导致不是教师所有的要求都能立竿见影,所以教师在提要求的时候一定要具体。比如说“听重点”这一要求,六年级的学生肯定不会分辨什么是重点,所以教师这时候就要给出具体做法,告知学生:教师反复强调的、语气发生变化的、黑板上书写的,自己原来不知道的等等,这些都是课堂的重点,要将其记录到笔记本上。同时提示学生,一定要先听再记,这样既不耽误听课又能及时记录。反复告之和训练之后,相信用心的学生就一定能够分辨什么是重点了。

(三)跟踪要到位

学生身上的反复性是毋庸置疑的,作为教师,在训练学生听的过程中,务必要做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发现没有按照要求做的学生就要用恰当的方法提醒。例如坐姿端正这一点,不仅在上课之初要提醒学生,授课过程中如果发现有个别同学坐姿不端一定要及时提醒,让他明白教师无时无刻不在关注他。

(四)教师要以身作则

要让学生会听,首先教师要用各种方法吸引学生做到愿意听。教学中,用自己语气语调、甚至表情的变化来影响学生、吸引学生。同时,教师在课上也要做到倾听学生的发言,认真挖掘学生发言中的闪光点,力争使自己和学生之间形成思维的碰撞,让学生听得过瘾、听的解渴,这样学生的“听”才能真正发挥作用,使之成为学生终身受益的一种语文素养。

只有学会了听,课堂才能安静下来,学生的思维才能活跃起来,我们的教学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二、养成“大胆说”的习惯

能言善辩表示一个人思维敏捷,思路清晰,从心理学的意义上讲,语言又是思维活动的外在表现。所以学生在课堂上能够流畅生动的表达是展现自我修养和素质的一个重要途径。学生首先要敢说,然后才能愿意说,最后才能会说。所以我们对学生提出如下要求:

(一)要求学生表达时声音要洪亮。这是学生自信的表现。可能开始时总有一些学生在发言时总是表现得很胆怯,教师要不断给学生机会和鼓励,让他们逐步克服胆怯心理。还可以大力表扬那些声音洪亮的学生,树立标杆,让其他学生知道什么是标准,然后按照这一标准要求去做。

(二)要求学生表达要规范得体。我国东北地区有很多方言俚语,受地域影响,很多学生在表达上总是带有明显的地域色彩,尤其是语文课上,就好比去看画展时你听到背景音乐是神曲《小苹果》,总让人感觉不伦不类。所以我们要求学生在课堂上,至少是语文课堂上表达必须要规范,尽可能使用书面语。当然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要首先做到。

(三)从教师层面来说,要采用灵活有效的方法调动学生说的兴趣。低年级时我们经常设计一些句式,让学生根据句式要求进行表达,让学生在表达的时候有据可依,快速掌握说话的技巧(配课件图)。再比如说,指定学生来重复上一名同学的发言,既检测了听的效果,又锻炼说的能力。还可以让学生之间就发言内容互相评价,这样就可以调动学生说的积极性,让他们愿意说。

(四)所提要求要有不同层次。对一些能力比较强的孩子,还要求他使用成语或修辞来提升自己的表达效果。比如《馬说》中介绍韩愈的经历,笔者就要求学生用成语,很多学生都说了怀才不遇、壮志难酬、抑郁不平等等。长此以往,学生的表达自然就有了语文的味道。“说”的能力是伴随学生一生的,在不同的场合能够恰当得体的表达,我们应该从现在开始为他们的将来积淀能量。

(三)养成“仔细读”的习惯

无论怎么读,我们都要求学生先坐正、再端书,既是对学生身体健康的保护,又体现了对读的尊重。同时,我们将读分为朗读和阅读两部分。

1.朗读

朗读能力是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朗读也是加深理解的一个有效途径,在朗读中逐渐体会文章的情感主旨。所以每节课我们都精心设计朗读的内容,形式多种多样,默读、出声读、轮读、学生领读、教师领读、示范读,每次朗读教师都要给出具体要求和恰当的指导。比如说《周处》一课,一共设计了三次朗读,分别提出了三个层次的要求:读的正确、读的流利、读的有感情。每一次学生朗读完毕,教师都或鼓励或指导,让学生对朗读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在逐层深入的指导中,朗读的效果越来越好,随之深入的还有对课文的理解,可谓是一举两得,这节课受到了市教研员孙老师的大力称赞。在这一方面,教师的示范对学生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所以为了让学生敢于大声朗读,教师在课堂上就要经常性的示范朗读,用语文教师特有的魅力去感染学生。

2.阅读

名著的阅读不应该功利的局限在考试涉及的四大七小上,文学是一座璀璨的殿堂,其中值得我们阅读欣赏的优秀作品浩如烟海,教师一定要从中选择优秀的作品推荐给学生,引导学生爱上阅读。

从六年级入学开始,每学期我们都有计划地开展名著阅读活动。大致分两类:一类是学生每天利用课余时间阅读一定量的文章,开始是《西游记》,后来是《三国演义》《红岩》等,到了一定的时间段,进行全年级的名著竞赛,然后评奖,由班级进行奖励。另一类是寒暑假的阅读任务。每个假期我们都要求学生共读一本书,如《苏轼传》《品中国文人》等,让学生从中自由选择。反馈的方式就多种多样了,比如读《苏轼传》的时候,我要求每位同学根据阅读的收获制作“苏轼生平大事年表”。

在指导学生进行名著阅读的同时,我们还要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和阅读美文。这里的美文指的是学生在日常阅读中发现的文质兼美的小文章,市面上有很多这样的文集,比如《时文选粹》等。要求学生每天读一篇好文章,不仅要读还要有积累和阅读的笔记,而且课堂上通过抽签的方式来展示。这一项笔者在后面会具体说明。

总的来说,读是学生必不可少的一项基本功,这一项能力的提高需要教师天长日久的坚持,只有做到了持之以恒才能见到成效。

三、养成“认真写”的习惯

我相信所有的语文教师都非常重视学生“写”的能力的培养,因为它能直观的反应学生的成绩,也就是我们的教学成果。

入学伊始,我们发现学生的字写得不够规范美观,而规范书写确是学生重要的能力之一,这方面学生急需教师的指导。可是我们组的教师在写字方面没有特别的研究,我们也不知道该怎么教。所以我们找到了一些关于写字的教学视频,由组内字写得好的教师进行指导,教师自己先学先练,然后结合自己练字的体验和感受在写字课上传达给学生,可以说我们当时真的是现学现卖。虽然我们的水平也不高,但那时学生都很期待每周一次的写字课。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掌握了基本的写字要领。我们就将写字的训练当做一项常规作业固定下来。写字的训练贵在坚持,不能怕麻烦,每天一小步,日积月累就是一大步。学生一定能让我们看到曙光。

猜你喜欢
写字习惯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上课好习惯
我学写字
学写字
写字好看,需从小“练”起
我学写字
当你不喜欢,你就不习惯
你总要习惯一个人
好习惯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