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言语形式的《马说》解读

2021-06-30 21:52官燕珍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1年3期

官燕珍

摘 要:细读韩愈的《马说》,言语形式变化多样,但情感都是指向对千里马的同情、对统治者的不满、愤怒、嘲讽。文章从言语形式的炼字处、重复处、反逻辑处对本文进行解读,让学生从字里行间感受到当时的社会现实,体会作者对千里马的同情、对统治者的嘲讽,从优秀传统文化作品中获得有益的熏陶。

关键词:马说 炼字处 重复处 反逻辑处

《马说》是统编教材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是一个文言文单元,选入的课文都是传统名家名篇,如《北冥有鱼》《虽有佳肴》《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卖炭翁》等。对于经典名篇,学生学习的主要任务是“熟知经典,透彻地领会课文本身,从而积淀为文学、文化的素养”。①要透彻地领会课文本身,探索其言语形式是重要的操作路径。言语形式,就是语言在具体文本中的表现形式。《马说》是一篇自读课文,单元导语“了解本单元诗文的情趣、理趣,体会古人的哲思和情怀”(人文目标),“欣赏课文中精彩的语句”“学习古人论事说理的技巧”(语文要素)也是指向本篇。另外,本文的“阅读提示”要求“阅读课文,注意作者的思想情感和言简意赅的行文特点”。因此,基于言语形式解读文本,能帮助学生建构自己的语言,提升思维能力,体会古人的哲思和情怀,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一、言语形式的炼字之处

王荣生教授指出:文言文中,“文言”“文章”“文学”“文化”一体四面,相辅相成。“言”主要表现在词汇和语法方面,是读懂文言文的基础。②罗晓辉教授也指出:文言文具有简、古的特质。“简”,提高了表达的效率;“古”,显示了表达的庄重。③文章的炼字处就体现了这一点。如“祗辱于奴隶人之手”中的“祗”,是“只,仅仅”的意思,没有伯乐,这是千里马命运唯一的结局,“祗”写出了伯乐的重要性,又表现了作者深深的悲哀与同情。再如“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中的“且”,是“犹,尚且”的意思。这是一個表示递进关系的关联词,承接上一句千里马吃不饱,力气不足,这样的程度,食马者已经很过分了,后面一句说在这样的情况下,还要让千里马去日行千里,这简直就是对千里马的摧残了。“且”字很形象地把作者的愤怒之情表达出来。“执策而临之”中的“临”,意思是“居高临下”,形象地写出了食马者高高在上、狂妄自大的样子,这是作者对食马者的无知愚蠢的嘲讽。把这三处连在一起,可以看出作者的情感是从悲哀、愤懑、嘲讽一步步向前推进的,这些炼字之处无不体现了本文“言简意赅”的行文特点。

二、言语形式的重复之处

王荣生教授指出:“文言文章法考究处,炼字炼句处,往往就是作者言志载道的关节点、精髓处。”④文言文学习的重点就是“章法考究处,炼字炼句处”和“所言志”“所载道”,以及这两者之间的关系上。本文中,言语形式的重复就是作者表达情感的载体。

(一)“不”字的重复。本文仅有151字,却用了11个“不”字。这些“不”字的重复,都是作者的精心设计。

1.伯乐之“不”。写伯乐之“不”的句子只有一处,就是开头的第一句:“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而”表示转折,“常”与“不常”形成鲜明的对比,既然伯乐这么重要,但他却很少,那就意味着即使千里马有很多,但也没那么容易被发现,暗示了千里马命运悲惨,饱含了作者对千里马的同情和悲哀无奈之情,为全文奠定了一个情感基调。

2.千里马之“不”。一共有五处:第一处是“祗辱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这一句与伯乐之“不”是因果关系。正是因为伯乐不常有,所以千里马就不能被人发现,只能和普通的马的命运一样,可见作者心情的悲哀和痛惜。第二处是“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这里连续运用了三个“不”字,形成排比,增强气势,愤怒之情油然而生。接着,“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的语气更深一层,这是对千里马的摧残,作者的愤懑、谴责之情极度爆发。这一层一层情感的激发,充分体现了作者对千里马的同情、无奈之情。

3.食马者之“不”。也是有五处。第一处是“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这一句紧跟在“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之后。这两句形成了一个强烈的对比,先强调了千里马的基本食量,但食马者却不知,这两者之间的矛盾就深刻体现了千里马悲惨命运的根本原因,是因为食马者的无知,食马者根本不懂得辨认千里马,作者的愤怒、谴责之情强烈地体现出来。第二处是“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运用了三个“不”字,形成排比,食马者愚蠢无知、狂妄自大的丑态跃然纸上,作者的嘲讽之情不言而喻。最后一句“其真不知马也!”更是作者对食马者无情的批判与嘲讽。这一层一层情感的激发,把作者对统治者的愤怒、嘲讽之情强烈地抒发出来。

(二)“也”字的重复。韩愈的散文作品非常善于通过虚词的运用调配语气,例如本文中的五个“也”字,所表达的感情就各不相同。第一段末“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是陈述语气,作者用沉痛的心情直接描写了千里马的悲惨遭遇,表达了自己的痛惜与无奈之情。第二段“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这一句用了两个“也”字,第一个表示停顿,强调突出“这样的马”,连基本的日常需求都不能被满足。第二个“也”字也在段末,进一步揭示了千里马才能得不到施展的根本原因,就是食马者的无知,步步紧逼,运用反问语气,把作者的愤怒谴责之情发展到高潮。文章的最后一句“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这一句有三个标点。第一分句是感叹语气,第二分句是诘问语气,第三分句又是感叹。段末的“也”字把对愚蠢无知的食马者的嘲讽表现得淋漓尽致。全文五个“也”字,串起了全文的不同语气,把作者的感情一步步推向高潮。

三、言语形式的反逻辑之处

按照常理,作家创作肯定要符合正常的语言习惯、生活逻辑,但是有些作家“反其道而行之”,正是高明之处。在文本解读的过程中,我们若抓住了这些言语形式的反逻辑之处,不仅有助于探求作者的写作意图,而且有利于我们把握“这一篇”中的语言个性。

(一)作者开篇就提出一个观点:“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认真品读,你就会发现这个句子有不符合生活逻辑的地方。千里马是一个客观的事物,它就是它自己,它的存在与否直接取决于它自身,怎么会和伯乐有关系呢。很明显,这是作者有意为之。作者用反逻辑的言语形式,让读者更加留意它的观点,产生思考,从而更突出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作者强调的是伯乐在前,是基础,可见伯乐对千里马命运的决定性作用,为全文奠定了一个基调。

(二)第三段的排比句。按照我们正常的行文逻辑,第二段讲的是千里马的食量和如何喂养的问题,那第三段就应该把“食之不能尽其材”放在最前面,以咬合前面的内容。但作者却话锋一转,先讲“策之不以其道”,再讲“食之不能尽其材”,很明显,这也是作者的有意为之,这样的话可以让叙述的视角从千里马转移到食马者身上,重点内容是就是写食马者的愚蠢、无知又狂妄的形象以及作者对食马者的嘲讽之情。

王荣生教授所说的“文言”“文章”“文学”和“文化”是与语文的核心素养要求相统一的,也是与课程标准的要求“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吻合的。抓住《马说》言语形式的炼字处、重复处、反逻辑处进行文本解读,让学生从字里行间感受到当时的社会现实,体会作者对千里马的同情、对统治者的嘲讽,从优秀传统文化作品中获得有益的熏陶。

注释:

①王荣生《阅读教学设计要诀——王荣生给语文教师的建议》,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9年。

②④王荣生《文言文教学教什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年。

③罗晓辉、冯胜兰《文本解读与阅读教学讲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年。

参考文献:

[1] 司艳平《以“不”挈领,“不”平而鸣——再读〈马说〉》,《语文教学通讯(初中)》2016年第9期。

[2] 黄丽雯《在“起承转合”中体会“韩如潮”的情感宣泄——〈马说〉教学知识(PCK)的择定与建构》,《语文教学通讯(初中)》2020年第4期。